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全国强激光与粒子束学术研讨会将与“世界激光制造大会”同期召开

由《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期刊编委单位共同发起,“第二届全国强激光与粒子束前沿学术研讨会”定于2021年6月27~29日在深圳市召开,会议旨在交流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团队和科研人员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

 

1会议主题

强激光物理与技术

 

2会议组织

指导单位:

中国核学会

主办单位:

《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

《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MRE)》编辑部

承办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

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

 

3会议日期

1、2021年6月26日报到

2、2021年6月27日-6月28日,主会场会议(酒店,待定)

3、2021年6月29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分会场:“世界激光制造大会”、“第十五届深圳国际激光与智能装备、光电技术博览会”、“2021激光物理与技术应用峰会”。

 

4征稿方向

1、高功率/高能激光、超短超强激光;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固体激光,光纤激光,半导体激光;碱金属激光。

2、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及新型辐射源。

3、自适应光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光束控制与传输。

4、先进光功能材料与器件、薄膜及应用。

5、激光制造、激光探测与激光成像,激光应用技术。

6、其他相关前沿交叉科学。

 

5征稿启事

本届大会设大会主旨报告、大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张贴报告,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向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征集论文,并在会后将投稿论文推荐至《强激光与粒子束》以专辑或专栏形式发表。

1.会议投稿请在会议网站(http://hplpb2021.fhui.org)在线提交论文。投稿必须提供word格式的全文/摘要,全文提交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1日。请尽量提交论文全文。

2. 投稿论文必须是未公开发表过的论文,不得涉及国家秘密,提交时应提供所在单位保密审查证明,请将保密审查证明的电子版放在论文全文的最后一页。如果论文同时投期刊发表的,保密审查证明上请写明可以在期刊上公开发表。

3. 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简练,引证准确,数据图表清晰,一般不超过8000字,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6个。论文格式请参考《强激光与粒子束》网站投稿指南(点击可直达)论文模版编写。

4. 未尽事宜将在后续通知中明确。敬请关注会议网站、会议微信群获取会议和投稿的最新消息。

 

6会议日程及同期展会

同期展会(2021年6月29日~7月1日

1、“世界激光制造大会(www.world-laserconference.com

2、“第十五届深圳国际激光与智能装备、光电技术博览会(www.laserfair.cn)”

 

7会议费用

会议代表注册费用为2000元/人,学生参会代表册费为1600元/人。

 

8会议展览及赞助

会议期间主会场酒店设置厂企商展区,搭建与科研一线人员交流和产品展示区域,欢迎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展,详情联系会议秘书处王涛。

 

9会议网站及重要日期

投稿截止日期:2021年6月1日

会议录用通知日期:2021年6月5日

会议网站:http://hplpb2021.fhui.org/

来源: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

发布时间 : 2021-03-20

广东硬科院发布工业级蓝光半导体直接输出激光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

3月17日,在第十六届慕尼黑(上海)光博会现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硬科院”)宣布推出工业级蓝光半导体直接输出激光器,该产品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输出功率为500瓦、1000瓦,结构简洁,体积小,可靠性高,同时具备高功率细光束输出,高填充面阵光束,扩展方便和自由空间直接输出等特点,主要用于高反材料的焊接、熔覆,3D打印等。

image.png

工业级蓝光半导体直接输出激光器

据介绍,这款工业级蓝光半导体直接输出激光器具有两大优势:一是以蓝光代替红外激光,吸收率高、功耗小;二是以半导体代替固体激光机,稳定性强,无额外附加元件。据介绍,铜、金、铝等高反射率金属材料对蓝光的吸收率是红外激光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加工同种高反材料,假定使用红外激光器所需功率为4000瓦,蓝光激光器则只需400~800瓦的功率就能进行加工,还能减少飞溅,极大地节省了工业制造中的成本,还能提高加工质量。

同时,相比于价格昂贵、体积大、稳定性差的固体激光机来说,半导体激光机具有更多优势。它的体积是固体激光机的1/10——1/5,稳定性更强,没有额外附件元件,避免了固体激光机需要经常维修的情况。

相较于市场上蓝光激光器常用的单管阵列光纤耦合输出,硬科院发布的这款蓝光半导体直接输出激光器采用了面阵+自由空间直接输出技术路线,避免了额外损失,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输出功率。为此,产品的光路系统、散热系统等都由硬科院自主开发设计。

据介绍,在电池、涡轮机以及燃气炉等大量使用了铜材料,另外在一些电子产品元器件很多地方也用了铜材料,相对于红外激光,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对铜材料加工拥有很大优势。只要未来应用工艺成熟,蓝光激光加工的需求量会非常可观。2020年起,中国的研究单位和企业陆续推出了蓝光半导体激光器。

硬科院光电中心看到了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发挥中科院科研成果积累和硬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优势,率先推出此款产品,面向光电芯片产业对激光技术的应用需求,填补国内空白。

来源:中国网科学

来源 : 中国网科学 发布时间 : 2021-03-18

Coherent收购案:Lumentum提交69亿美元最新提案,银湖资本将投资10亿美元

编者按:Lumentum向Coherent提交最新经修订的收购提案,以价值金额69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Coherent。同时,顶级投资机构银湖资本(Silver Lake)将作为提案的一部分,对合并后公司进行1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

  

ICC讯 美国时间3月17日,Lumentum宣布已在17日向Coherent董事会提交了最新一份经修订的收购提案,该提案提出以价值69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Coherent公司。根据这份经修订的收购提案,Coherent股东的每股将获得220美元现金和转为0.6100的Lumentum普通股。基于Lumentum在3月16日股票收盘价,相当于每股Coherent股份275.00美元的对价。作为Lumentum经修订提案的一部分,全球技术投资领导者银湖资本(Silver Lake)将对合并后公司进行1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

 

Lumentum总裁兼CEO Alan Lowe表示:“公司董事会坚信Lumentum和Coherent的合并将会打造一个多元化的行业领导者,更有能力加速光子学的未来发展。我们可以有意义地超出之前的协同效应估算,并已确定每年2.19亿-2.44亿美元的年度运作协同效应。我们现在很高兴在银湖资本的支持下来促进这种结合,银湖资本的投资是变革性机遇的强大指标。在全球市场越来越依赖光子学产品和技术的时代,期待双方才华横溢的团队能够合并。”

银湖资本董事长兼管理合伙人Ken Hao表示:“我们对Lumentum和Coherent这两家公司都非常熟悉,也清楚地认识到双方的结合将产生怎样的独特机会。我们坚信提议的合并将具备扩大规模、产品扩展和增强能力的潜力,期待以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的身份支持艾伦和他的管理团队。”

  

Lumentum董事会继续向其股东推荐与Coherent进行的交易。

来源:ICC

来源 : ICC 发布时间 : 2021-03-18

龙马光影激光显示芯片研发及生产项目落户苏州高新区

3月15日,苏州龙马光影有限公司激光显示芯片研发及生产项目签约落户苏州科技城太湖云谷。

▲ 苏州龙马光影有限公司项目签约落户苏州高新区

苏州高新区发布消息显示,苏州龙马光影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芯片设计与研发的高科技公司,由中国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和国际光学领域著名团队共同发起成立,其独有的显示芯片技术领先全球,结合国际显示芯片方面的科研实力,为下一代AR/VR和物联网等领域提供更先进稳定的显示投影芯片的支持。

据介绍,该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首期投入2000万元,进行激光显示芯片的研发及生产工作,并将广泛用于微投影、AR眼镜、汽车HUD等设备。项目技术分为三部分:光源控制技术、无源合束芯片技术,MEMS显示及控制技术。

其中,无源合束芯片使用其独有的SOG(System On Glass) PLC技术,将复杂光路集成为单一整体的无源芯片,提高良率,降低成本;MEMS显示及控制技术可以为相关产品提供国际领先的MEMS显示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项目芯片、模组样机已设计完成并已与一家车载HUD行业标准评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国内消费电子头部企业在微投影业务上达成意向协议。

来源:苏州高新区发布

 

来源 : 苏州高新区发布 发布时间 : 2021-03-16

国内首条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产线落成,量产脚步再加快

3月10日,国内首条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产线落成,深圳企业RoboSense速腾聚创M1将在第二季度启动定点项目量产交付。

今年1月,在CES2021上,速腾聚创正式揭晓SOP版车规级激光雷达M1,产品性能优秀,点云质量锁定。官方表示,M1自去年7月开始连续获得全球多个量产车型定点合作订单,其中首个定点来自北美车企。去年12月,M1样件批量出货给北美车厂,成为全球首款批量交付的车规级MEMS固态激光雷达。

创立于深圳的RoboSense是智能激光雷达系统科技企业,通过激光雷达硬件、AI算法与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闭环,为市场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赋予机器人和车辆超越人类眼睛的感知能力,支撑智能驾驶的安全。

体积越小,激光雷达越便于嵌入车身设计。作为一款嵌入前装量产车的激光雷达,M1外形纤巧,厚度45mm,深度108mm,宽度110mm,产品的厚度、体积极具竞争力。通过一系列措施,SOP版本的M1产品额定功耗控制在了15w以内,平均温升小于15摄氏度,充分满足主机厂对车载产品能耗的诉求。

测距方面,M1的最远探测可达200m,如果将车牌与车灯同时用黑布盖住,也可以准确稳定识别处于150米外的黑色车辆;近场探测能力方面,即使是0.3米处的高反物体也能有效探测。

人眼安全是激光雷达对于行人安全保障的首要任务。RoboSense通过光电技术的创新以及实时的功能安全监控机制,在人眼安全与激光测距性能之间实现完美的平衡,M1既满足长测距要求,又符合IEC60825的人眼安全国际标准。目前,M1已通过专业测试机构SGS的严格检测,并获得了Class1人眼安全证书。

目前,M1已通过多项可靠性测试,所有测试样品累计测试时间已超过30万小时、运行最长的样机已经持续运行超过700天、路测总里程超过80万公里。在RoboSense与各方合作的努力之下,M1将成为全球首款完成车规级可靠性认证的高线数激光雷达产品。

随着全球主机厂纷纷宣布前装激光雷达上车,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量产时间已经非常迫近。成为自动驾驶时代的先行者,激光雷达必须要迈过三道坎:性能、可靠性与量产。M1性能已满足顶级OEM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并在硬件体积、功耗和点云质量方面进行锁定,通过了几十项稳定可靠性测试,且批量出货给北美车企、自动驾驶卡车公司等定点客户。

来源:南方Plus

来源 : 南方Plus 发布时间 : 2021-03-11

尘埃落定!Lumentum将以66亿美元收购Coherent

美国加州SANTA CLARA,2021年3月10日Coherent宣布已与Lumentum 签署了经修订的合并协议。

根据消息称,Lumentum将以66亿美元收购Coherent。至此,Coherent公司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地。

根据修订后的合并协议的条款,交易完成后,Coherent普通股的每股将交换为175美元现金和1.0109股Lumentum普通股。如果Coherent接受竞争性收购提议,应付给Lumentum的终止费与Coherent和Lumentum的原始合并协议保持一致。

Coherent收到的并购提案

来源:官方新闻,ICC整理

两天前(2021年3月8日),Coherent宣布公司董事会在与财务和法律顾问协商后一致认为,相比Lumentum和MKS提供的修订提案,II-VI提供的修订提案为更优方案。

根据当时Lumentum提供的修订提案,交易完成后,Coherent普通股的每股将交换为175美元现金和1.0109股Lumentum普通股,同时作为接受竞争性收购方案的条件,将附带大幅提高的终止费用。由此来看,Lumentum在最新提案中再次修订了终止费用条款。

目前,这项交易还需获得Coherent和Lumentum股东的批准,在中国和韩国的监管机构的批准以及其他惯例成交条件。根据哈特-斯科特-罗迪诺反垄断改进法案的规定,目前等待期已过期。该交易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

美国银行和瑞士信贷担任Coherent的财务顾问,而Skadden,Arps,Slate,Meagher&Flom LLP担任法律顾问。

来源:ICC 编译:Nina

来源 : ICC 发布时间 : 2021-03-11

总投资15亿元!浙江温岭在建全球最大激光器生产基地

走进位于浙江温岭东部新区占地面积246亩的热刺激光产业园一期工程,一幢幢全落地玻璃幕墙厂房在阳光下熠熠发光,颇具现代气势,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激光器生产基地。

在下游旺盛需求的驱动下,我国激光设备市场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进入2018年后,中国乃至全球激光产业更是风起云涌,大型兼并重现,新创企业蜂拥,成为众多投资机构眼中的香饽饽,大量资金、人才、机构开始跑步进入该领域。以激光雷达、3D传感、医疗美容、激光显示和照明等为代表的新兴应用,正在加速引爆激光产业。在此背景下,2018年热刺激光产业园项目在浙江温岭签约落地。

北京热刺激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集激光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于一体的专业光学产品制造企业,是国内目前最具规模的综合性激光器研发生产商,建有全国最大的激光技术研发中心,产品线涵盖了二氧化碳激光管、射频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及多种配套产品,产品已获得几十项国内和国际专利。

据激光制造网小编了解,热刺激光项目是近年来温岭市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引进的“大好高”项目之一,是温岭市“省市县长项目工程”的典型,也是温岭市军民融合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8年10月17日开工建设。该项目主要依托北京热刺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上下游企业,从而形成产业集聚。

▲热刺激光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

热刺激光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550亩,总投资15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6亿元以上。据温岭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5年,从上游配套到下游应用,整个激光产业链可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规模。

从小工艺到大产品,浙江温岭泵与电机、汽摩配件、机床工具等产业都可应用激光技术,将激光切割、激光测距等运用到生产设备中,替代原有的冲压生产工艺,可以使产品的精度及生产水平得到质的飞跃,真正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说,巨大的应用市场催生了激光这个新兴产业,而贴近市场的这一优势也让激光产业深深扎根在温岭。

对温岭来说,激光产业完全是一个新增量。近年来,温岭市精心培育激光、电子芯片等一批新兴产业,以“无中生有,补链延链强链”理念,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成功引进北京热刺激光项目这一引擎型项目,继而引发“葡萄串”效应,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产业。

为了让激光产业更好地扎根在温岭,热刺激光的原材料供应商正逐渐从北京转向浙江和台州地区。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已引进落地广州汉马、深圳正亚等多家激光切割机生产企业。激光产业正在成为集聚成长的新兴产业,成为温岭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者: 激光制造网 发布时间 : 2021-03-10

万瓦级激光器独角兽光惠激光完成近2亿元融资

光惠(上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W”)于近期完成近2亿元融资。据悉,此轮融资将用于规模化生产及销售基于高效节能976nm颠覆性技术路线的新一代万瓦级激光器产品。

据了解,此前光惠激光曾获得多轮融资。2015年11月2日,光惠激光获得天使轮融资,金额未透露,投资方为鑫宏工业、JUSUN TECHNOLOGY LLC、依塔光电。2017年7月21日,光惠激光获得A轮融资,金额未透露,投资方为联升资本。2018年5月17日,光惠激光获得A+轮融资,金额未透露,投资方为华联集团。2020年2月14日,光惠激光获得1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飞马基金-飞马旅、启高资本。

本次C轮融资由德同资本、架桥资本等领投,青浦产业基金、南通产业基金等联合参与,老股东启高资本跟投。同时,本轮融资计划也得到了联升创投等老股东的大力支持。

光加工时代的“新型独角兽”

GW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研发商,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光纤激光器的组装、应用解决方案等服务。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中国用户的使用环境,现已具备包括1500W在内的单模组连续光纤激光器生产能力,并已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生产合资品牌(GW)的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相关技术产品,为国内集成商提供核心部件(光纤激光器)的供应及相应的技术增值服务。

据激光制造商情了解,光惠激光过去三年每年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其中2020年订单超过3亿元,客户数量亦呈现指数型增长,其中2020年客户数量超过300家,包括行业知名的上市公司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据GW首席战略官夏庆介绍,光惠激光万瓦级激光器出货量国内前三,其中基于高效节能976nm的万瓦级激光器国内出货量第一、基于高效节能976nm的20kW的万瓦级激光器全球出货量目前处于国际前二,仅次于全球光纤巨头IPG,被市场誉为光加工时代的“新型独角兽”。

万瓦级激光器出货量近500台

目前钣金切割是万瓦级激光器主要应用市场,一方面现有千瓦级激光器的产品升级,一方面是传统加工方式包括等离子、水流、火焰切割机的加速替代,根据预测,万瓦级激光器市场需求预计在10万台左右。目前,GW在万瓦级激光器出货量近500台,国内前三,产品在市场认同度在不断提高,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激光焊接是光纤激光器的另外一个快速成长的新的应用场景,以动力电池激光焊接为例,目前百年汽车工业正在发生颠覆式革命,从传统燃油车快速向以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车转型,动力电池产能呈现指数性增加,目前对应动力电池焊接激光设备规模增量为近20亿元。“目前IPG等国外品牌占据了市场的80%以上份额,而GW是除IPG之外,国内少有的批量供应高亮度光纤激光器至头部动力电池激光焊接企业的光源制造商。”夏庆告诉激光制造商情。

随着激光熔覆的性价比逐渐提高及3D打印的细分应用市场逐渐落地,激光熔覆用激光器及3D激光器市场增速较快,目前熔覆类激光器市场年需求量近千台;3D打印类激光设备开始进入双头及四头等更高打印效率阶段,对于激光器需求的提升较为明显,目前3D打印市场激光器市场年需求已是数千台的容量,而且,市场正在高速成长中。GW基于976nm的高光束质量及高光电转化效率激光器使其在3D打印激光器及激光熔覆用领域具备独特的优势,目前已经诸多行业龙头客户的高度认可。

客户方面,GW已经在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熔覆及3D等诸多领域拥有超过300家客户,包括行业知名上市公司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累计出货近5000台。“GW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持续创新,以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激光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创始人丁建武博士这样说,“我们将继续深耕工业激光器应用市场,特别是万瓦级激光器带来的新的应用机遇,引领万瓦级激光器发展潮流”。

供应链方面,GW已经有数千台的工业用户的批量使用,初步验证了976nm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工业应用更严格的可靠性要求,供应链的也基本完成国产化,已在上海、山东建立工厂。

团队方面,GW创始团队为海外博士、资深技术专家,其中创始人丁建武博士是光纤激光器领域的顶级专家,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博士之后,先后就职于Nufern、Prima等国际知名企业,专注光纤激光器研发近20年。目前公司有员工近200人,专利近百项,多项为发明专利,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及专精特新等多项荣誉称号。

万瓦级激光技术的主流路线

据介绍,GW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新一代的万瓦激光技术,包括自主产权的双向976nm单腔高功率泵浦技术、高亮度单腔单模激光器技术、成熟的万瓦级(通过多个模块合束的6kW及以上产品简称万瓦级激光器)光纤激光合束技术,40%以上的高光电转化效率的976nm技术在万瓦级产品上呈现出颠覆性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优势,为新一代万瓦级激光技术的主流路线。

光纤激光器在工业上的应用历经了三个阶段,2012年及以前主要的工业应用在于十瓦级打标用脉冲光纤激光器;2012-2019年陆续在国内规模化应用千瓦级光纤激光器于薄板激光切割,主要是替代一部分冲床;2019年开始,以IPG、创鑫激光代表的光源制造商开始推万瓦级激光器,而2020年更是把万瓦级的工业应用进一步提高到20kW光纤激光器的工业化应用阶段。

“光纤激光器产业的发展也符合遵循摩尔定律,即性能及效率不断提高,价格不断降低,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规模效应非常明显。产业链的不断成熟,激光器的核心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高,激光器的成本不断下降。国内典型光纤激光器企业自2016年以来每年的成本下降幅度均超过20%。”GW首席战略官夏庆告诉激光制造商情,“可以说大功率、低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是光纤激光器发展的必然。”

目前,GW已经成功推出基于976nm技术的500W-4kW工业用单腔单模激光器及6-50kW工业用万瓦级光纤激光器。万瓦级激光器是利用单腔单模激光器通过激光合束而成,GW的万瓦级激光器使用极限能量密度3kW@20um单腔激光器作为12kW、20kW、50kW合束基础模块,其中3kW@20um的能量密度达到240万瓦/平方毫米,“接近工业用光纤激光器的物理极限”夏庆说。

就GW的20-50kW万瓦级激光器研发而言,历经创始团队在海内外近20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其中自2017年上海工博会全球率先发3000W单腔单模产品,目前累计销售过千台。基于3kW@20um单腔单模块,GW自2018年开始与合作伙伴持续优化万瓦级激光能量合束器,目前实现高亮度平顶模能量分布(自主产权HBF模式)且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制造。

而GW的高效节能976nm泵浦技术,在万瓦级应用中,性能和成本优势呈现出颠覆性优势。“以GW的20kW的万瓦级激光器为例,976nm泵浦激光器一年将比其他技术路线省电近20万元,整个寿命期的节能费用接近甚至未来可能高于一台20kW万瓦级激光器的价格,竞争优势极为明显。”976nm泵浦技术的电光转换效率大于40%,节约40%的掺镱光纤成本及10-15%的泵浦成本;且该技术非线性效应更小,基于此,可实现以4kW及以上单腔单模激光器取代多模组激光器或者MOPA结构光模块激光器,从而也能降低10-20%的模组成本。

相对传统的915nm泵浦技术,976nm泵浦技术控制精度和工程实现难度更大,目前全球范围内仅IPG首先突破并实现基于976nm泵浦技术的工业激光器规模化生产制造。“976nm泵浦技术由于工程控制难度高,目前,国内工业大规模应用的主流技术是传统的915nm泵浦技术路线。但基于976nm泵浦高亮度激光器以其颠覆性的成本和性能优势,正在成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发展的主流技术路线。”

GW将秉持“让激光成为一种普惠的通用化工具”的使命,GW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好用不贵的激光器,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来源 : GW 发布时间 : 2021-03-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