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SIMM展开幕!邦德激光“艳”压群雄,闪耀华南!

3月30日,深圳国际工业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暨第22届深圳机械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世启幕。

本次展会,邦德激光以“全球万瓦看邦德”为主题为行业为客户呈现了一场科技与艺术的盛宴,内外兼修,引领行业趋势,智享激光未来。

全球最贵磁悬浮激光切割机、年度爆款榫卯万瓦升级款、自动化料库板材存储系统、自动化管机荣耀新品,邦德激光四大明星产品携手邦德自主研发的激光头、智能数控卡盘、操作系统、套料软件等众多黑科技产品震撼亮相,以绝对的“高、精、尖”燃爆全场。

1

Dare to dream

龙腾之势      云起之状

对激光行业来说,SIMM展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舞台之一,本次邦德激光展台位于6号馆核心C位,总展示面积990㎡,全馆面积最大。展台整体造型上取bodor之形意,向上呈“龙腾之势”,平视显“云起之状”,“云起之状”与“龙腾之势”协调呼应,象征着邦德激光激情追梦之心。

2

Dare to dream

产品致胜  豪华阵容  震撼全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激光切割方案提供商,邦德激光结合全球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智造”升级的道路上,深耕细作,勇于创新,于本次展会携全新产品盛装亮相,为华南地区的客户带来了足够的惊喜。”

 

40000W磁悬浮激光切割机

大巧若拙      唯快不破

该设备采用磁悬浮电机驱动技术,响应速度更快,加速时间更短,搭配BodorThinker4.0总线系统,轻松实现200m/min最大联动速度及4.0G最大加速度。采用全闭环位置检测工具,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可达μm级,较传统旋转电机脉冲控制提高10倍。重点是该设备具有全球顶级机械配置,磁悬浮电机、碳纤维横梁,矿物铸造床身,搭配邦德8大黑科技,颠覆了传统激光加工方式,让激光切割机使用更快、更精、更智能。

该产品Dream4/40000W款,市场售价高达1298万RMB,现场圈粉无数。

 

12000W榫卯结构激光切割机

千年智慧     始于榫卯

针对华南市场“速度与稳定”的需求,邦德激光对2020年度的万瓦爆款产品进行了重新升级,定制化推出“华南”版。传统榫卯结构与激光技术相结合,榫卯技艺结合现代工业,更加环保的封闭式大包围设计,在多功能、高性能、高配置、超环保的N重加持下,为华南地区的客户提供速度与稳定相结合的完美产品。

该款磁悬浮激光切割机无疑是一款能够满足全新激光切割应用的产品,一经亮相,吸粉无数,掀起展会热潮,引发强势围观。

 

智慧方案--iTrans Tower

把握未来 科技赋能

邦德自动化料库是一个灵活的板材存储系统,集成了邦德激光设备的上下料功能,是实现物料流自动化的关键模块。立体仓储单元每个仓位可存储不同的板材,每层原材料可通过料塔自动进行补货,双层出料层及成品分拣台,串行下料与分拣工序,实现了板料自动入库、自动出库及智能仓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全新X260A智能激光切管机

性能王者 管机荣耀

除了万瓦激光切割机,围绕华南地区的管切产品也在完善,全新X260A智能激光切管机以荣耀之姿圈粉无数。

全新X260A智能激光切管机,具有强大的动态性能与动力表现,智能数控位置控制和力矩控制夹持系统,厚管不松脱,薄管不变形;卡盘最大转速140r/min,送料轴最大速度120m/min,全米段切割精度位置偏差0.15mm以内,是一款全自动上下料管材激光切割机,高效性能匹配超高精度,充分满足各种工业领域产品的严格需求。

除此之外,邦德自主研发的激光头、智能数控卡盘、操作系统、套料软件等众多黑科技产品悉数亮相。

 

03

全球万瓦看邦德

品牌进阶    一往无前

在本届深圳国际工业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邦德激光展示了丰硕的万瓦成果,邦德激光的万瓦实力也可从中窥见一斑。

在“2025中国制造”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开始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而邦德激光早在创立之初就开始了全球化布局,目前邦德激光设备已经出口至180多个国家。

通过全流程生产与检测,保证产品0缺陷,塑造稳定的产品品质;构建“1+N”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除国内研发中心外,在美国、德国、韩国、印度建立了4大海外技术中心,探索最前沿的激光技术和产品应用;在全球建立18个海外服务机构,通过持续的品牌宣传与强大的售后服务体系,赢得了良好的品牌口碑,销量持续增长。

是源于对技术创新的专注,对服务的不断完善,对品质的匠心以及邦德人一往无前的勇气,邦德激光成为万瓦激光推广及市场应用的风向标,让看似遥不可及的万瓦激光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全球金属加工行业工艺升维、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以高姿态向“全球激光切割领导者”进阶。

 

全球万瓦看邦德

未来三天  更多惊喜  不容错过

此次展会刚刚拉开帷幕,精彩远不止于此。未来三天,将带给您更多的惊喜!我们将不负信任,阔步前行,用高品质的产品回馈客户,携手合谋共嬴,筑梦未来!

来源:邦德激光

 

来源 : 邦德激光 发布时间 : 2021-03-30

紫外激光器广泛应用,促进激光冷水机市场不断提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紫外激光器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由于紫外激光应用广泛,其发展备受重视,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近几年紫外激光器的功率不断增长,从最早的3W,增长到目前的30W、40W。鉴于现代工业逐渐高端化发展,对于激光加工的效率要求不断提升,10W以上的紫外激光器备受市场青睐,未来高功率、短脉冲、高重复频率的紫外激光器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从事紫外激光器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有不少,其中包括武汉华日、罗根、苏州贝林、英谷、东莞富通尼、深圳瑞丰恒、英诺、格镭、北京卓镭激光、莱泽、天津梅曼、厦门南光高科、长春新产业等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北和华南。

在产品生产方面,我国紫外激光器技术基本成熟,在20W以内的产品生产方面已经拥有完全国产化的产品,但大多的企业稳定功率在10W以下,最高功率可以达到20W,代表企业有华日激光。随着国内紫外激光器生产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内个别企业在30W、40W有所突破,实现30W产品生产的企业有贝林激光、华族激光、华日激光、英谷激光、赢圣科技等。未来30W以上的紫外激光器产品更具备发展潜力。

从需求方面来看,紫外激光器主要是被用于电子领域,近几年受3C市场的影响,我国紫外激光器市场需求量呈现波动式增长,在2017年达到峰值,随后在2018年有所回落,在2019年又呈现上升趋势,在2019年紫外激光器销量约为2万台左右。

就生产方面来看,我国紫外激光器市场较为集中,英诺激光、瑞丰恒、华日激光、英谷激光、格雷激光、罗根激光等企业占据,以上六家企业企业市场占比约为80%左右,其中英诺激光市场占比最高,为18%左右。由于紫外激光器行业门槛较高,且下游更换设备的成本较高,因此目前紫外激光器竞争市场相对稳定。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紫外激光器应用广泛,随着下游3C产业的发展,紫外激光器市场需求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从市场竞争方面来看,紫外激光器市场较为集中,且由于行业进入门槛和下游更换成本较高,因此紫外激光器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新进入者难以拓开市场。

来源: 新思界

来源 : 新思界 发布时间 : 2021-03-25

福晶科技与华为合作开发激光雷达用光学元件

3月23日,福晶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就春节以来的产能利用情况和激光雷达相关问题表示;“公司自春节以来订单比较饱满,基本满负荷生产。激光雷达方面,公司主要配合客户开发相关光学元件,大部分都尚处于开发阶段,尚未形成大规模量产,对营收贡献还极其有限,公司产品目前还是以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光通讯方面的应用为主。”

而与华为合作方面,福晶科技表示,目前主要配合开发通讯及激光雷达用的光学元件,对公司营收还极其有限。同时还指出,公司一季度订单量总体比较饱满。

回顾2020年的业绩情况,其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同比增长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6.7%。福晶科技表示,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行业实现快速复苏,公司及时复工复产,坚持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业务开展和员工安全“两不误”,科学组织生产安排,灵活制定营销策略,积极争取市场订单。

据悉,福晶科技主营业务属于光电子产业中的信息功能材料行业,主要从事激光和光通讯等领域相关光电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了晶体元器件、精密光学元件和激光器件三大类,其中晶体元器件产品包括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磁光晶体、双折射晶体、声光和电光晶体、闪烁晶体等;精密光学元件产品包括窗口片、反射镜、棱镜、偏振器、柱面镜、球面镜、波片、分光镜等;激光器件产品主要包括磁光器件、声光器件、电光器件、电光驱动电源等。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的制造,是激光器系统的核心元器件,部分精密光学产品应用于光通讯、AR 和激光雷达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大族、锐科、华日、英诺、相干、通快、光谱物理等国内外知名的激光器公司及光通讯厂商。

来源:集微网

来源 : 集微网​ 发布时间 : 2021-03-25

通快推出3千瓦碟片绿光激光器,助推锂电行业材料焊接

在上周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上,全球高端装备领域的领导者德国通快集团(TRUMPF)首发了旗下3千瓦高功率连续绿光碟片激光器TruDisk 3022。该产品平均输出功率高达3千瓦,代表了目前绿激光系列中的最强功率,非常适合铜、铝等高反材料的焊接工作。特别是在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代表的锂电行业,通快绿光激光器可实现多达120层的铜箔焊接,几乎无飞溅,熔深精确可控。

通快全球首发3千瓦高功率绿光碟片激光器

 

由于铜材料出众的导电性,锂电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大量使用铜材料。然而,铜对激光的吸收率在不同波长下有很大差别:在室温下,铜对红外波长(约1000纳米)吸收率不到5%,用红外光来加工铜材效率极低,95%的激光被反射掉还会对激光器本身产生损害;而铜对绿光波长(515纳米)吸收率高达40%以上,因此用绿光做铜的焊接效率很高,而且几乎没有飞溅。必须说明的是,飞溅对电池加工来说是致命的,飞溅物会影响电池的生产安全、性能和寿命。

通快基于自身独有的碟片激光技术,在2015年首次发布1千瓦高亮度连续绿光激光器TruDisk 1020,并在去年成功将激光功率提升至3千瓦。使用TruDisk3022,还可搭配通快专利环芯可调焊接技术(BrightLine Weld),减少后期处理,降低机器的停机时间和运行成本。

通快携全球首发新品亮相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

 

TruDisk 3022还可以焊接其他常用材料,如不锈钢或铝,实现一台激光器在多种应用上的灵活部署。对于铜加工,其他激光技术尚无法提供一机两用的焊接方式。

目前通快碟片激光器的全球装机量已经超过20,000 台,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工业实用性已被充分验证。除了激光光源以外,通快还为用户提供包括加工头、扫描振镜、光纤、视觉定位、焊缝跟踪等智能传感模块、工艺开发等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来源:美通社

来源 : 美通社 发布时间 : 2021-03-24

【新闻观察】多番竞价未有定论,Coherent要吊高来卖?

Coherent作为全球最大的激光器公司,在连续业绩下滑后,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激光器市场竞争,早已显得信心不足,把公司转让出去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究竟最终花落谁家,目前还没有定论。

Coherent成立于1966年,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秀的激光团队,加上以前收购了包括Rofin在内的众多知名激光企业,让Coherent成为了一块优质的资产。

最早在1月15日,Lumentum和Coherent共同宣布双方已经达成一项协议,Lumentum以价值57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交易方式收购Coherent。

当人们认为收购案将成现实,但没想到,2月8日MKS  Instruments提出收购要签约,筹码是每股Coherent普通股将换取115美元现金和0.7473股MKS普通股,报价相当于59亿美元。MKS通过收购Newport 和 ESI 成为了激光器、激光精密制造和医疗激光应用重要企业。

到了2月11日,另一个激光巨头II-VI提议以相对于Coherent与Lumentum合并协议的隐含价值溢价24.0%的条件收购Coherent,报价相当于65亿美元。

此后三家竞购企业轮番修改报价方案,至3月8日,Coherent发布声明,确认II-VI的报价更高、方案更优,打算和Lumentum终止合并协议。这么一来,Lumentum看准备到手的企业即将被抢走,就耐不住了,在3月10日,与Coherent签了修订后的合并协议。根据两家公司的最终协议,Coherent股东每股获得175美元和1.0109股Lumentum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66亿美元。

眼看报价越来越高,MKS似乎已经退出了竞购。

就在3月12日,II-VI继续提交新的方案。根据II-VI修订后的提案条款,Coherent股东将获得每股195.00美元的现金和1.0股II-VI普通股。II-VI最新的方案报价已达68亿美元。Coherent再次确认II-VI的方案更优,对公司股东更有利。

似乎Lumentum仍然不服输,在3月17日,Lumentum宣布了价值69亿美元的最新收购提案。

3月18日,II-VI再次将报价提高到70亿美元。这已经相当于460亿人民币,比最早Lumentum的57亿美元收购价增加了13亿美元。这个差价都几乎是Coherent公司一年的业绩总额。

Coherent通知Lumentum,如果在3月22日之前没有收到最新的方案,将极有可能选择II-VI的方案。但如果Coherent选择II-VI,将按解除协议支付2.176亿美元违约金。

这一场收购案由于出现竞购者导致时间上延续了两三个月,似乎成为一场拉锯战,让行业人士也出现了“审美疲劳”。

多轮的竞购也让Coherent身价水涨船高,自从Coherent被并购的消息从1月中传出后,并且多轮的竞购出价造成的悬念,也让沉寂多时的Coherent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公司之一,1月中旬至今的股价已经上涨近80%。。

无论最终选择的是II-VI,或者是Lumentum,Coherent已经是赢家,为股东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

但我们回顾这一过程,II-VI和Lumentum都志在必得,只要得到Coherent,就会成为激光器和核心器件的全球霸主。然而Coherent似乎并不在乎最终公司并入哪一家,完全就是一副价高者得的状态。当然这是一个市场行为,是无可厚非的,董事会都希望把资产卖个更好价钱。

但是这让人感觉Coherent似乎有点故意吊高来卖的嫌疑。Coherent的最终归属,还应当考虑竞购方的产品结构、现有产线、市场定位等因素,对并购后原有Coherent人员团队、产品线、市场拓展有更好的推动,而不是一味的以竞购方出价作为衡量标准。并购后如何安置原有Coherent的架构,他们的激光技术的市场定位有没有变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才是激光行业业界比较关心的。但是可惜的是,对于该公司股东而言,卖个好价格也许是更重要。

文稿:激光制造网编辑Johnny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发布时间 : 2021-03-23

激光核心光源制造者亮点光电获云泽资本领投A轮融资

专注于激光信息应用领域的特种行业企业亮点光电已于近期完成A轮融资,由云泽资本领投,老股东汉虎资本继续跟投。据了解,亮点光电还曾于2018年获得汉虎资本、江苏华睿资本的天使轮投资,并如期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十三五科研项目的验收交付工作。

江苏亮点光电集团(Lumispot)总部位于风景秀丽的苏州工业园区,拥有1.1万平方米的办公和生产面积,设有北京分公司、无锡亮源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子公司)、江苏亮点光电研究有限公司(泰州子公司)。

作为核心光源的制造者,亮点光电专注于激光信息应用领域,研发、生产及销售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及相关激光应用系统。如今,其业务范围已横跨激光产业链的上游器件、中游部件和下游系统领域,成为国内极具潜力的代表厂商。

亮点光电产品展示

基于公司前身亮源激光在泵源领域的11年的积累,目前,亮点光电已具备从器件到系统的垂直整合能力。在技术话语权方面,该公司已获得53项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项,另有在受理专利百余项。

此前,亮点光电已连续8年,为京沪高铁等重要客户批量化提供民用线激光器,以在火车行进中实现火车轮毂和铁轨的非接触无损检测。

在团队实力方面,目前,亮点光电整个百余人团队中,硕、博士占比超过50%。在60余名核心技术研发团队中,有数名多年从事激光器及应用系统研究的博士、行业资深管理和技术专家。

在研发转产能力方面,亮点光电率先实现了400μJ级别铒玻璃激光器(固体激光器的一种)的规模化量产,年量产规模达到万只以上。据悉,目前该产品经过三轮迭代升级,生产一次成品率已达99.5%,能持续在75℃高温下长期稳定运行,光束质量(M2)小于1.3。

近期,该公司还将推出2000μJ的铒玻璃激光器,冲击全球高脉冲能量铒玻璃激光器桂冠水平。

另外,其生产的脉冲光纤激光器在激光雷达点云测绘应用中,单脉冲功率已陆续实现5kW、8kW和10kW,除了在测绘激光雷达中得到广泛应用外,也可在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中大幅提高探测距离,为真正实现无人驾驶保驾护航。

在产品落地方面,亮点光电核心产品已深度应用于光电侦察、光电对抗、激光制导、惯性导航、光纤传感、工业检测、三维测绘、物联网、医疗美容等多个领域,并多次参与各军种预研项目和型号产品的研制交付。

亮点光电创始人蔡震有过成功的创业经验,团队拥有较深厚的市场资源,且经过十余年的产品打磨,公司目前已经在军事激光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处于高速成长的时期。

本轮融资后,亮点光电所投入研发的泰州生产线也即将竣工,根据蔡震的预测,投产后的新产线年出货量可达5000台/套,实现百万瓦产能。

未来,亮点光电将继续围绕“点亮生活,源于激光”的核心使命,继续在高端激光器小型化、单脉冲高能量方面发力,不断优化电路算法及生产工艺,志在成为国内激光领域的独角兽。

文稿:激光制造网编辑钟鸣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发布时间 : 2021-03-22

从0到亿,顺德这家工厂正掀起激光切割行业技术大变革

轰隆声之下,冲床快速运转,板材被冲压成统一的形状。在工业制造中,将钢板材料加工为零件,落料是重要一环。但如今,传统的冲压落料工艺有望被快速迭代。

变革发生在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扁滘工业区内。

如今,传统的冲压落料工艺有望被激光落料快速迭代。

一个看似普通的厂房内,长长一条激光落料生产线上,钢带快速随生产线运行,激光头精准落下切割,工件被机器人精准地抓起,随之机械手精准抓起工件,自动堆垛成品,边角料被送往废料箱,整个加工过程极其快速、连续、流畅。

运用激光切割进行连续落料,这一技术是广东库迪二机激光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库迪二机”)对传统切割工艺的一个升级变革,“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实现了激光切割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大批量工业化应用。”库迪二机总工程师王建业介绍,目前,库迪二机完全自主研发的装备已经运用在宝钢等大厂以及多个汽车生产领域。

首创皮带式激光落料设备

跨过行业“技术坎”填补国内空白

走进库迪二机的厂房中,可以看到一台宽约1.5米的皮带式激光切割机,卷料经过放卷、平直、送料输送上皮带,随之运转,到达“光缝”时,激光切割头一边跟随运动一边进行切割,及至出口时,一个个完整光滑的切片已经成型,整个过程没有一丝停顿。

激光切割,在国内并非新鲜事物,但要应用在批量的工业生产中,却曾是国内一直未跨过去的“技术坎”。亘在面前的难题,一是切割速度,二是表面质量。库迪二机的连续落料装备,正攻破了这两个难点。

先说表面质量,目前市场上的激光切割机都是齿钉板式,钢板放上去极易被划伤、磨损,影响后续加工,“激光切割的工业化应用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汽车生产上,但汽车生产对于材料表面光滑度是有很高的要求,不能接受一点伤痕。”王建业介绍。

为此,在借鉴国外理念基础上,王建业和团队创新性研发了皮带支撑技术,制造出全国首创的皮带式激光落料设备,且价格仅为国外的四分之一。

自主研发数控系统,使库迪二机在研发上更有话语权。

“激光光束会直接射穿皮带,因此必须要找准光缝的位置,这就需要攻破结构上的难题。”王建业所指的“光缝”,正是机器上一条20毫米宽的缝隙,在库迪二机的装备上,皮带运行精准绕开这条缝隙,从而使激光可在“光缝”上快速切割,既保证表面质量又保证切割速度。

但是“光缝”的结构设计好了,激光切割生产中会产生微米尺度的粉尘,这些颗粒虽细却一样会飘到皮带上划伤、污染钢板。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国外并没有合适的方法,王建业和团队开辟了另一条技术路径,“我们在光缝中加入了清渣功能,我们敢说我们的光缝技术是全球领先。”王建业自豪地说。

技术领先并不止于此,针对行业只能静止切割的现状,王建业和团队实现了“边送料边切割”,大大提升了激光切割的加工效率。而这背后,全靠库迪二机自行研发的智能数控系统,让激光落料装备拥有了最适合自己的“大脑”。

“自己研发数控系统,据我们了解在国内并不多见。”库迪二机总经理张小沛笑着说,“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笨的路径。”而正是这一“比较笨”的路径,让库迪二机在这一技术升级上,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就在容桂这个并不大的厂房内,还诞生了“全国首个可实现变速送料连续切割的机器”“全国首创的往复式激光落料设备”等多个全国第一。

从0到亿的快速增长

爆发背后的“顺德智造”新引领

2017年着手研发,2018年推出首台原型机,2019年生产线推出市场,三年的蛰伏,库迪二机在近两年迎来了爆发。“目前手上的订单,已经超过3000万元。”张小沛预测今年更有望销量破亿元。

能从0做到1,并快速迎来增长,背后必然是市场的青睐。

简单来说,可以连续生产的激光落料,在某些工业生产领域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汽车领域为例,如果采用冲床生产落料,一是开发模具周期长价格贵,二是对材料利用率不高,同时储存模具还要产生不小的开支。因此激光连续落料在拥有一定规模又不算大批量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极受欢迎 。

大到汽车,小到咖啡壶,激光落料线都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连续化生产需求,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人们在生活消费品上越发追求个性化。“大到汽车,小到咖啡壶,激光落料线都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连续化生产需求,大大地降低了研发、生产成本。”张小沛说,

库迪二机的第一台原型机,就是被汽车行业外的宝钢所“相中”,“2018年,当时市场对激光连续落料还很陌生,在宁波宝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首台机器在工厂内经过四个月的现场调试正式交付,应用在厨电家电领域,也由此开辟了市场。”至今,王建业回想起那段时光还是不由得感慨,“头发都熬白了,牙齿也熬掉了。”

不过,市场一经打开,就受到追捧。王建业算了下,公司现在每谈四个客户就能成一单生意,全国至今已投入十多条生产线。而除了皮带式激光落料设备外,库迪二机还研发了简易式激光落料设备,更适用于中小企业。

就在今年3月5日,库迪二机与广州广汽宝商钢材加工有限公司(广汽宝商)签署了汽车板激光落料线战略合作协议,后者为广汽乘用车、丰田、小鹏、比亚迪等众多主机厂和零部件冲压厂的优质供应商。

但对于库迪二机,这仅仅是个开始。横跨软件开发、电子技术、冲压、机械制造多个专业的王建业又开始推动数控“大脑”“上云”,“我们计划推出’库迪云’,让客户的机器与云无缝连接,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整合市场资源,快速给客户提供生产所需的工艺数据,从上游钢厂起打通、优化整个生态链,提高经济效益,做到低碳环保。”王建业说。

市场,无限大。一组数据,2020年钢材产量达10亿吨,激光落料如能大面积替代冲压落料,必将是万亿级市场。而从技术上的迭代升级,到未来的跨界融合,这家“顺德智造”正努力推动制造的变革。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蓝志凌

来源 :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 : 2021-03-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