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张杰院士荣获“2021未来科学大奖”
9月12日,被誉为“中国诺奖”的2021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张杰院士摘得三项大奖之一的“物质科学奖”。奖金为100万美元,以奖励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
张杰,1958年出生于中国山西,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此前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目前也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他是开发利用太瓦到拍瓦激光束有效生成受控、高强度快电子束(~100 keV 到 10 MeV)方法的先驱。利用这一技术,张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快电子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高效产生非热电子、用激光调节电子束能量、实现高定向电子发射,以及创时空分辨世界纪录的电子束成像。
将未来科学大奖颁发给他,是为了奖励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张杰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在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激光聚变物理前沿研究领域做出多项重要学术贡献,并因此于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5年获得激光聚变与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领域国际最重要的奖项-爱德华·泰勒奖章,他也是世界范围内首位获得该项荣誉的华人科学家。
张杰教授领导的上海交大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室研究团队,连续三期(九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资助(2012-2020),长期与美国、英国、日本的重要科研机构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是国际学术界相关领域最有影响的团队之一。
在过去的30多年的时间里,张杰教授在激光等离子体研究领域培养了100多名博士,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活跃在激光等离子体研究领域,并在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了教职和研究岗位。张杰还是全国培养出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获得者最多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张杰教授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还是两期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目前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中科院“新型激光聚变方案”先导专项研究。
张杰教授曾先后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8)、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学者(1999)、中国科学院优秀百人计划获得者(2002)、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2002)、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2003)、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04)、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7)、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200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1)、美国核学会爱德华·泰勒奖章(激光聚变与高能量密度领域国际最高奖项)(2015)、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8)。
2006年-2017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2017年-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目前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致远学院荣誉院长。
他曾任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香港特区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UGC)委员、香港特区科研资助委员会(RGC)委员、新加坡国家研究理事会(NRF)外国专家评审委员、德国洪堡基金会(AvH)外国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在物理领域设立的Comstock Prize和美国物理学会在等离子体领域设立的Ronald Davidson等离子体物理奖遴选委员会委员。他是香港城市大学荣誉博士(2008)、英国女王大学荣誉博士(2010)、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荣誉博士(2011)、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荣誉博士(2013)。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世界级民间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2016年创立,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约650万元),每个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大奖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在奖项评审过程中,有包括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以及数十位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参与了未来科学大奖的提名与评议过程。
未来科学大奖每年在中国北京举办颁奖典礼,对为全人类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学家予以表彰。颁奖典礼同期举行的科学峰会,旨在邀请全球范围内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分享科学发展的前沿成果,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推进科学主导的产业应用。
综合:澎湃新闻、投资界
发布时间 : 2021-09-13
中科院物理所魏志义研究组在自压缩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的产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少周期飞秒驱动源是产生极紫外波段孤立阿秒脉冲的重要条件,采用常规方案需要经过光谱展宽与脉冲压缩两个过程,不仅效率低,而且压缩元件对大能量脉冲的承受能力也极为有限。近年来人们利用光谱展宽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实现色散补偿,即自压缩效应,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简化了脉冲压缩过程,也有利于大能量超短脉冲的产生。然而自压缩效应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过程,既要展宽脉冲光谱,又要满足脉冲传输过程中的正负色散匹配,因此对自压缩效应的控制极为困难。尤其对常用的800nm波段钛宝石激光,由于缺乏具有合适负色散的光学材料,通常很难实现自压缩。
图1,空间上自压缩效应的原理图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光物理重点实验室魏志义研究组(L07组)多年来致力于少周期激光脉冲产生的研究,最近该组博士研究生高亦谈在赵昆、魏志义等人的指导下,基于研究组内发展的薄片组光谱展宽技术,利用飞秒钛宝石放大激光电离产生的锥状辐射效应,通过在空间上精确寻找到色散匹配最佳位置,并配合空间滤波,最终获得了少周期飞秒自压缩脉冲。实验中他们所用钛宝石激光器的中心波长约800nm,脉宽小于40 fs。在该激光脉冲注入下,产生了光谱覆盖从650至900nm、脉宽短至8.8 fs的少周期脉冲,数值模拟的最短脉宽达5.0 fs。该工作展示了在800nm中心波长附近能稳定产生少周期自压缩脉冲的方法,首次实现了在固体材料自压缩中对电离的调控,其在高功率少周期脉冲产生以及后续的阿秒脉冲产生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
图2,基于薄片组自压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此外,由于通过空间滤波后的自压缩脉冲光斑为环形分布,而环形光斑在高通量高次谐波的产生过程中被证明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可为后续极紫外激光的产生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光源。相关结果发表于最近的Optics Express上
(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e/fulltext.cfm?uri=oe-29-19-29789 )。这也是该组继采用固体薄片进行光谱展宽并产生少周期飞秒脉冲系列突破工作的基础上,最新获得的创新成果。
图3,精确调控电离强度后的自压缩模拟结果
这项工作及相关研究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发布时间 : 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