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德顶级专家携手2015 超快激光与微细加工技术大会,精彩演讲不容错过!
ALAT2015第九届亚洲激光应用技术论坛将于5月7日至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重点围绕华南地区激光应用需求,以精密、高效、柔性、成套、绿色为方向,深入分析激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当地激光产业链科技创新献计献策,对于促进我国激光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届亚洲激光应用技术论坛包含以下六大主题会议:超快激光与微细加工技术大会;第三届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及高机能材料应用技术论坛;中国装备智能化与工业4.0技术大会;高功率激光金属切焊应用技术大会;激光再制造(机械修复)技术大会;光电子与激光器前沿技术大会。其中超快激光与微细加工技术大会将邀请德国和美国的两位重量级嘉宾进行十分精彩的技术主题演讲,他们分别是德国EdgeWave公司总裁杜可明(Keming, Du)博士和美国光波公司激光应用技术总监张杰博士。
杜可明博士一直从事工业激光发展的研究工作,1985年至2001年,他担任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LT)项目经理、团队负责人以及部门负责人。2001年他成立了EdgeWave公司,为不同领域提供半导体泵浦固态激光器的创新解决方案。事实上,他自1985起就研究高功率CO2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与半导体泵浦固态激光器。他拥有超过70项专利或专利应用,并发表过100多篇专业文章。他于2010五月获得首届“激光技术创新奖2010”,该奖由欧洲激光协会与AKL(Arbeitskreis Lasertechnik e.V.)颁发。2012年他的项目团队Pikoflat获得该奖项一等奖。基于InnoSlab放大器成果,他的项目团队获得2012 Stifterverband 科学奖。因为在超短脉冲激光器上的贡献,他的团队获得2012 Leibinger price 第二。杜可明博士在本次超快激光与微细加工技术大会上的演讲题目是《纳秒、皮秒与飞秒激光器在易脆材料的高产出加工》。
张杰博士于1992年取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他在激光材料加工学术界及工业界拥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先后获得了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Humboldt)以及日本的STA研究奖励基金,并于1997年获得了日本激光协会授予的进步奖(Prize ofProgress)。目前张博士是美国光波公司激光应用技术总监,主要负责关键技术及前沿的激光应用研发项目。在美国光波公司任职之前,张博士曾在松下(Panasonic) 波士顿实验室(PBL)担任高级工程师。张杰博士在本次超快激光与微细加工技术大会上的演讲题目是《美国光波公司(AOC)工业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如何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材料微加工》。
另外,超快激光会议还将邀请到清华大学周明教授、钟敏霖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谢小柱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陈烽教授等知名专家到会演讲。
精彩活动,你一定不要错过!
亚洲激光论坛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 2017-11-15
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于2014年9月22日成立,为了更好地发挥联盟的作用,加强3D打印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协同合作,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组织起草了《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拟定联盟未来6年建设的整体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行,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于2015年1月27日在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召开了“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发展规划研讨会”。
图1联盟理事长张庆茂做报告
中国科学院刘颂豪院士、中国工程院周克崧院士、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陈雪梅副总经理、广东省广业电子机械产业集团李明端教授级高工、广州超算中心袁学锋主任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规划进行了论证,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条财处林爱华调研员、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办公室雷超旭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图2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发展规划研讨会与会人员合照
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紧密围绕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汇聚3D打印领域的创新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建立协同创新组织体系、实施平台以及协同创新机制,以推进新型专用材料开发、高端装备研发、打造服务新业态等关键技术为核心,开展3D打印技术成果研发、转化、应用的全过程创新,加速广州3D打印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联盟建立了沿整个3D打印产业链的5个专业协同创新分中心,包括专用材料研制专业协同创新中心、关键部件研制专业协同创新中心、高端装备研制专业协同创新中心、工艺及应用专业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及应用专业协同创新中心。
图3 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发展规划研讨会现场
与会领导和专家听取了联盟及各个专业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等汇报后,充分肯定联盟及各个专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并要求联盟要进一步协调5个专业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整体力量,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广州地区3D打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发展规划》通过论证。
下一步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将加快融汇了3D打印领域的优秀的教育资源、科研资源、产业资源、服务资源和市场资源,为广州市政府政府提供政策建言,引领广州地区3D打印战略新兴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树立广州在整个珠三角“智能制造”的核心地位。
图4 周克崧院士
图5 刘颂豪院士
发布时间 : 2017-11-14
无需化学涂层和其他工艺,仅仅借助激光器就能为普通金属增加防水、防锈、防冰冻和自我清洁的特性,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日前对外公布了这项新技术。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20日出版的《应用物理学》杂志上。
负责这项研究的该校光学教授郭春雷(音译)表示,目前,绝大多数的疏水材料都依靠化工涂料来实现。而新技术则从光学角度入手,通过激光在金属表面创建复杂的纳米结构来达到这一目的。
与化学涂层相比,新技术所雕刻出的图案会成为金属材料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它们不会被擦掉或轻易磨损。正是这些特殊的图案让材料具备斥水性能:当水滴滴到材料表面后,只会被弹开,然后滚落,整个过程只需要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与化学涂层材料相比,其优势还在于疏水性能更加优秀。普通的疏水材料,如常用于锅底的特氟龙材料,需要将材料表面倾斜到至少70度,水才会开始向下滑落。而经飞秒激光处理过的超疏水材料,不到5度就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由于水滴不但不会粘在超疏水材料表面,而且还会弹起,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带走灰尘颗粒,这就让这些材料具备了一定的自动清洁能力。为了进行测试,研究人员将吸尘器收集到的灰尘倒在材料表面,结果发现,三滴水就能除去大约一半的尘埃颗粒。十几滴水就能将材料表面的灰尘全部除去。更妙的是,清洗完毕后,材料表面依然干燥如新。
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称,这种超疏水材料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多潜在的用途。这一点还引起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兴趣,并对该项目进行了资助。在一些地区,收集雨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使用这种超疏水材料将能大幅提高效率。用其制成的雨水收集装置,将不需要更多考虑漏斗的尺寸以及倾斜角度问题;第二个领域是可用于建造更加清洁、卫生的厕所。这种材料将能够制造出无需冲洗就能保持清洁的马桶和卫生设施。
但在将这一切变为现实之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目前,研究人员所制造出来的样品只有1英寸×1英寸(1英寸=2.54厘米)。要获得实用还必须找到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方法。
这种对金属表面进行雕刻的新技术使用了超大功率、超短波长的激光脉冲,飞秒激光是人类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下所能获得最短脉冲的技术手段。除了让材料表面防水,该技术还有其他潜在的应用领域:如制造出一种不会生锈也不需要经常清洗的太阳能收集装置,或具备一定光学性能的金属等。
郭春雷称,他们还在考虑将这一技术用于半导体或绝缘材料上,开发出一款从里到外都能防水的电子设备。
改变与水的亲密关系,让金属不在岁月的长河中失去光泽和老化,是人类几千年一直追寻的目标,油漆、合金、纳米涂层,我们一直在更新着自己的技术手段。现在,飞秒激光技术又以一种简单、高效的颠覆式的形象出现,成为一种可以在金属、玻璃甚至塑料上广泛使用的替代性生产工艺,必将对资源利用和工业发展产生全面影响。
发布时间 : 2017-11-14
中国激光武器究竟有没有已毋庸置疑,问题是究竟有多厉害。网路上五花八门说法都有,有说很厉害,又有称落后美俄几十年。其实,中国激光武器强与弱咱自己说了不算。进了,中国公布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一束激光从地面直射入天空。据悉,这是由中科院光电所设计制造的TMT激光导星系统进行试验的画面。凭借这张照片,德国某大型媒体发表文章称:中国激光技术在某些领域已将美国甩出了几条街。
激光武器是一种定向能武器,利用强大的定向发射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或使之失效。它是利用高亮度强激光束携带的巨大能量摧毁或杀伤敌方飞机、导弹、卫星和人员等目标的高技术新概念武器。目前世界范围内,俄罗斯的理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与以色列在激光武器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只有中国悄无声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激光武器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并将在今后战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世界上最大的激光武器研制地还是在美国,美国“国家点火计划”的国家点火装置工程,所谓国家点火装置(nif)就是将192束激光集中于一个花生米大小的、装有氢粒子的目标上。当能量为500太瓦的激光撞击到装有氢粒子的目标上后,会产生x光粒子,使得重氢原子和超重氢原子产生聚变,这种聚变使得少量物质转变为巨大能量-超级激光武器。但是,在研制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无法逆转的技术问题,联邦政府官员和国会官员无奈将这项耗资35亿美元放弃,而转投核武器研究上,开创了美国有史以来首列国家重点项目因无法完成而主动放弃的先列。
其实激光的研制在中国的时间也不短,而中国飞秒级超短超强激光装置早在1996年就由上海光机所研制成功,并通过验收,这标志著中国的激激光技术已经进入世界行列。如果说中国如何强大确实过于牵强,应该说,目前中国的激光致盲武器确实非同一般,中国唯一展示过的激光武器仅仅是一种手提式激光干扰机,它能使敌人眼睛受伤或令其晕眩,能用光束重创敌方作战用的电子仪器设备致盲。笔者以为,既然能公开如此简单的激光武器,那么更厉害的家伙藏而不露就属正常了,因此,外传的所谓中国致盲美日偷猎中国技术的间谍卫星的消息,应该并非空穴来风。
从最近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全固态纳导星激光器试验成功,激光导星系统使地面望远镜分辨率达到空间望远镜水平,可观测距离地面130亿光年的宇宙区域景象。这是何等的概念?笔者只能说世界目前还绝无仅有。虽然激光被应用到武器是美国人的专利,但是,作为以防守为主导的中国国防战略上,在应用激光器防空和反导防御的领域早已超过了美国,确切的说,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现实的激光武器。而TMT激光导星系统的诞生,为中国完成超远程激光武器研制打开了大门,笔者在就有过预言,我们国家从来不缺人才,缺的一直是有效投入,只要有投入,肯定会制造出世界第一流的激光武器。
发布时间 :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