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五月: 激光专家泰斗聚鹏城

五月春风依旧在,众星闻风四面来 聚集深圳话激光,百名专家展风采!

就在全国各地激光会议潮起潮落、跌宕起伏的形势下,国内激光产业的一大盛会即: ALAT 2015第九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应用技术论坛”,将于5月7日-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

亚洲激光论坛凭借多年来的学术沉淀和人脉积累,以及致力于对激光产业前沿技术应用的深度探讨和推进。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信赖,成为亚洲地区规模较大、专家队伍较强、行业影响力较深、交流效果较佳、发展前景较好的品牌会议,会议邀请到逾100名国内外行业专家、知名激光企业家到场演讲,再次打开激光高端前沿技术的大门,去探索激光技术应用对人类带来的幸福指数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深圳:将掀起又一轮激光“大战” !

以华中科技大学唐霞辉教授、通用上海汽车中国技术研究院杨上陆博士为主席的中国高功率激光金属切焊应用技术大会;

以清华大学周明教授为主席的超快激光技术与微加工技术大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原校长、广东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刘人怀教授为主席的中国装备智能化与工业4.0技术大会;

以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姚建华主任为主席的中国激光再制造技术大会;

以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学院徐平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王璞教授为主席中国光电子与新型激光器前沿技术大会;

以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教授为主席第三届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及高机能材料应用技术论坛的六大会议众星云集,就上述议题进行研讨对话。

行业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师范大学刘颂豪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姚建铨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王立军教授将莅临指导,广东省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余振新,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王又良主任、广东省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江绍基教授,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侯若洪会长将应邀到会。深圳市相关领导将应邀出席会议,共同打造深圳“光谷” !                             

亚洲激光论坛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 2017-11-15

IPG集团邀您相约2015亚洲激光先进制造展

IPG Photonics(以下简称“IPG集团”)公司是全球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领导者, 由它生产的高效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正在进行着不断的性能革新与突破,并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通信、医疗等一系列先进领域中。

IPG集团拥有独特的研发平台,以创新泵浦技术和高性能部件为核心,确保自己的产品比采用传统技术的设备输出功率更大,光束质量更高,是目前国际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光纤激光器纵向集成生产商。IPG集团从半导体二极管到特殊激光器和光学部件、光学激光器、放大器,只要成品中需要的主要部件,IPG集团全部自行设计和生产,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产品的独创性和高品质。

IPG集团注重产品开发和生产的紧密衔接,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输出功率,同时使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得到了巨大改进。同样重要的是,IPG集团的半导体模块与市场上其它厂家的相比,亮度更高,更为可靠。由于采用了高功率、单芯结二极管泵浦光源,使得IPG集团的产品远远超过采用寿命短的半导体阵列的同类激光产品。

DSC01501_副本

IPG集团采用纵向的集成开发和生产战略,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并在优化满足客户各种需求的同时,始终使产品保持优良性能及质量标准。作为一家全球化集团公司,IPG在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分别设有生产基地,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英国都设有销售机构。IPG集团公司自从1990年成立以来,已经面向全球不同领域的500多家客户提供了超过21000台设备。

IPG集团作为光纤激光器以及放大器开发和商业化领域的先驱,其各系列产品正在以卓越的性能和价值逐步取代工业领域内传统的激光应用技术产品,简言之,IPG产品正在促使今天的激光应用技术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使全球客户对明天的期许在今天成为可能!

IPG集团在中国北京建成了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IPG Photonics光纤激光产品在中国地区的市场开拓、应用研发、系统集成、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IPG集团始终坚持卖出设备绝不意味着服务的终结,客户满意才是最终目标的经营理念,将组织精英团队盛装亮相2015第九届亚洲激光先进制造展,5月7日至9日,IPG集团邀您相约深圳会展中心7号馆A017展位,届时将竭诚向全球广大客户提供产品支持和最新资讯,值得期待哦!

发布时间 : 2017-11-15

重磅:德国罗芬集团将光彩绽放2015亚洲激光先进制造展!

德国罗芬(Rofin)集团作为一个工业激光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产品包含二氧化碳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超短脉冲激光器短脉冲激光器打标激光器手动焊接激光器系统与解决方案等,激光输出功率可视需求从数瓦到数千瓦级,常用于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激光表面处理等工业领域。Rofin集团为机床加工、汽车工业、半导体、电子工业、玻璃工业、工具模具制造、珠宝设计、光电产业、包装行业、医疗设备、塑料加工等各个行业的客户提供所需解决的方案,并且满足各种应用要求。

IMG_6278_副本

2001年,Rofin集团正式将下属业务重组为三个核心的事业群,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满足客户个性化的系统集成需要。

    Macro-高功率事业群,产品主要包括用于材料切割、焊接、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功率CO2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其中,Rofin DC系列(1KW~8KW)采用扩散冷却技术的CO2板条激光器(Diffusion-Cooled CO2 Slab Laser),被公认为第三代CO2激光器,优秀的光束品质、极低的气体消耗及运行成本,成为金属材料高速切割、焊接的首选激光器。FL系列光纤激光器是Rofin集技术与应用于大成的最新力作,其竞争优势并不局限于光纤激光器从技术原理上带来的高光束品质和高电光转换效率,还能够在现场进行快速的保养与维修、能够进行灵活的光束切换或分割、可以适用多种加工运动方式,并且具有强大的应用数据支撑,产品功率范围从500W到1000W, 以及多千瓦,典型应用为焊接与切割。 另外,PWS管 (型)材焊接系统与RWS远程焊接系统,作为高功率事业群推出的专用激光加工系统也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 

    Micro-精密加工事业群,主要提供小工件、甚至微米级工件的加工解决方案,如精密切割、精密焊接、精密打孔、材料改性、穿孔及聚合物(塑料)焊接等,典型应用包括模具修复焊接、珠宝首饰焊接、心血管支架切割、塑料焊接、宝石打孔、香烟水松纸穿孔、薄膜包装材料弱化(易撕口)与穿孔(保鲜)等。 

    Marking-打标技术事业群,提供各类金属与非金属材料进行永久标记全面激光打标解决方案。Rofin激光标记产品已在半导体、电子、汽车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新一代的不半导体泵浦Nd:YVO4激光器与高速振镜技术的配合,能提供激光输出能量控制精确、重复频率高、标记高达每秒钟1100字符的高品质激光打标加工,面向的加工材质和行业范围广,所得到的标识颜色对比度高,均匀性好,是业界公认的颠峰之作!

Rofin集团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高效运作的专业销售和服务团队,将以渊博的应用知识,独有的激光解决方案以及全球专家的建议和技术服务,成为您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Rofin集团将于5月7日至9日光彩亮相2015第九届亚洲激光先进制造展,基于有机增长和战略性的收购,Rofin将继续坚持推动先进的激光材料加工技术发展,并且不断扩大产品及产品组合,为满足更多客户,将更高、更新、更强的激光材料加工技术介绍给中国用户,服务于中国日益蓬勃发展的现代加工制造业!

发布时间 : 2017-11-15

未来中国激光产业的国际竞争之路

近十几年以来,经中国政府、技术专家和企业及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激光产业已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发展,并且初现中国激光产业的雏形,在国内部分激光产品市场上,中国激光产业又重新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国内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我国激光产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激光行业跨域广,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产业界限,实际上,国内整体工艺水品虽然落后,但在技术方面与世界差距不大。"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于1960年4月,我们在1961年也做出来了。"曾先后担任大族激光、光韵达两家上市公司高管的王小兴称,产业整体落后是因为在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期间,其他要素未能同步。随着国内企业逐步在中小功率激光器市场站稳脚跟,长期依赖进口这一局面有望被打破。

2014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海信推出激光电视引领世界潮流,大族激光更名意欲冲出深圳让全国乃至世界知晓,华工量子点激光器加速研制中,多家企业实现3D打印产品化等等。进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2014年取得的成绩是之前数年乃至数十年努力积淀的结果,承接2014的辉煌成绩,2015中国激光产业将如何创造更多价值提升国际竞争力?

1、提升技术—打造具备自身特色激光产品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的新光源。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加工是激光应用最有发展前途的领域之一,现在已开发出20多种激光加工技术。

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微加工等的一门技术。激光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冶金、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对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自动化、无污染、减少材料消耗等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激光器作为激光加工设备重要部件之一,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激光器就是能发射激光的装置。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哈德·汤斯和他的学生阿瑟·肖洛制成了第一台微波量子放大器,获得了高度相干的微波束。1958年C.H.汤斯和A.L.肖洛把微波量子放大器原理推广应用到光频范围,1960年T.H.西奥多·梅曼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伊朗科学家A.贾文等人制成了氦氖激光器。1962年R.N.霍耳等人创制了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以后,激光器的种类就越来越多。按工作介质分,激光器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近来还发展了自由电子激光器,大功率激光器通常都是脉冲式输出。

其中光纤激光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激光光纤通讯、激光空间远距通讯、工业造船、汽车制造、激光雕刻激光打标激光切割、印刷制辊、金属非金属钻孔/切割/焊接(铜焊、淬水、包层以及深度焊接)、军事国防安全、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大型基础建设,作为其他激光器的泵浦源等等。

据了解,美国IPG是全球最大光纤激光制造商。在2014年9月2日"OFweek2014先进激光技术及工业应用研讨会"上,IPG应用部李延民曾表示,中国IPG公司主要负责销售和售后服务部分,技术和工艺方面核心还是在德国。事实上,IPG公司也是从技术,产品一步步做起来的,之所以在市场上被高度认可,主要是公司在光纤激光器领域进入比较早。近几年中国来光纤激光器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如果想超越IPG,可以在将其产品研究透彻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光纤激光器产品。

激光作为新型高新产业,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投入研发、提升技术,打造具有自身特色激光产品是提升激光产业国际地位最为重要的举措之一。美国IPG以其独有的光纤激光产品享誉全球,足见具有自身特色技术的重要性。

2、"专精"之道—打破垄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德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走"专而精、精而强"之路是中小企业的正确路径选择,也是促进产业整体升级的重要举措。

德国管理学教授赫尔曼·西蒙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德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原来并不只是西门子、拜耳、奔驰这些人们熟悉的名字,也包括一些叫做布里塔、豪尼、希拉布兰德、IPG Photonics之类的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它们高度专注于某一个窄小的行业,却在国际市场上遥遥领先于生产同类产品的其它企业。例如,生产家用滤水器的布里塔公司占据全球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85%;豪尼公司制造的卷烟机械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90%;专门运送葡萄酒的希拉布兰德公司占有60%的全球份额;专门研发生产光纤激光器的IPG在光纤激光器的市场份额中占据统治地位,其占领光纤激光器市场的75%的份额,201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专注于激光领域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实现对特定技术的创新,处于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它们通过对特定技术应用的深化与推广,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多种产品,以一项技术支撑多样产品,不断拓展企业的生命周期。

锐科激光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国内最大、专门从事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企业。2007年,锐科激光成立后,先后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台10瓦和25瓦脉冲全光纤激光器、第一台100W连续全光纤激光器产品和第一台1000W连续全光纤激光器。这一系列产品的诞生,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光纤激光器领域的垄断,也直接拉低了进口产品的价格,降幅达60%左右。

现在很多企业到达一定阶段就开始走多元化发展之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某一产品的自主研发,而中小企业实施"专精"之道,无疑更有时间精力把一项产品做好做强从而提升国内此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取长补短"— 激光企业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大族激光作为世界知名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商,自有很多优势值得所有激光企业借鉴学习之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期国内所有激光企业共同成长,推进中国激光产业不断进步。其一、学习它尊重员工,客户至上。大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自主研发与市场拓展,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准确判断国内外市场与行业发展情况,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及其变化,才能在市场经济下走出一条创新之;其二、学习它传承文化,杜绝短视。大族的成功在于创新,创新的秘密在于文化。18年来,大族在长期奋斗和持续创新的背后,积累了以"领先、快速、服务、分享"为核心,富有大族特质的文化和精神。

此外,是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国内激光企业众多,企业之间可以共同探讨技术创新之法、企业管理之道,更可以共同研究国内激光产业发展途中出现的问题,并集政府、专家、企业等多方之力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结束

据悉,激光器的未来发展趋势集中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碟片激光器等。中国在半导体激光器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未来,我国应重视对光纤激光器、碟片激光器的研发。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激光加工机生产企业达200余家,从业人员近2万,其中科技人员约占50%,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员工约占30%,已经形成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产业队伍。2015年,激光业界共同努力,自主研发,提升技术争取激光产业在国际舞台上再上一个台阶。

发布时间 : 2017-11-15

光电子与激光器会议五月“大闹”深圳

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15年认定为“国际光年”的重要关头,以“激光技术开启工业制造新时代”为主题,ALAT 2015第九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应用技术论坛”于5月7日-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同期举办的2015中国光电子与新型激光器前沿技术大会将“大闹” 深圳。

    21世纪被誉为光的时代。光电子科学与技术不仅为通信、交通、健康、国防等广泛领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为光电子器件向超小、超强、超快方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据预测,至2018年全球光电子产业市场价值将超过5000亿美元,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近年,光子学与激光器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激光器技术突破,工业激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纤激光、半导体激光、碟片激光、自由电子激光器等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将极大地推动光及其相关科学与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本次会议就国内外光电产业研究现状、光子学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光材料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最新平板显示/3D显示技术、光学薄膜工艺、光学成像/摄像工程、生物光学应用、光学测量/检测、光纤激光器技术探究、光纤激光工业应用案例、先进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技术、自由电子激光器、其它新型激光器技术等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刨根问底,探个究竟!

    会议拟邀中山大学理工学院、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学院、厦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院校知名教授演讲,与光电子、激光相关的院校、科研机构或行业协会专家、科研技术人员、工程师、生产商、应用商进行面对面交流,为树立主导理论和攻克技术难关奠基。

亚洲激光论坛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 2017-11-15

激光助鞋企机器换人 年省人工成本300万

传统的制鞋产业用上激光、我市6个欠发达县共获国家、省级财政补助经费3570万元、兰州理工大学投资5000万元与我市共建科技园……记者日前获悉,过去的2014年,市科技局为温州的企业与老百姓带来了诸多的科技福利。□晚报见习记者 王亮 通讯员 王渊

传统产业用上激光

市科技局局长徐顺东透露,去年,激光与光电产业被列入我市“五一〇”产业培育提升工程重点培育的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该局去年在加强激光光电技术应用推广上下足了功夫。

激光光电技术的应用推广,还推动了传统产业“机器换人”的进程。我市知名鞋企康奈、巨一等企业已将激光打孔、打样、排版、切割等技术应用到制鞋生产上,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巨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戚亦农介绍,该公司投入500万元购买激光设备用于技术改进,每年节省用工成本300万元以上。

据初步统计,我市现有激光与光电企业12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5家,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已初步建成温州国际激光与光电科技企业孵化器、浙江温州激光与光电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

与高校共建科技园

为了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科研机构建设的体制机制,去年7月,市政府及龙湾区政府与兰州理工大学签订共建协议,共同投资1.68亿元建设面积62亩的温州科技园,其中兰州理工大学投资5000万元。此项目也是我市自2002年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以来,首个以高校为主体投资建设的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补助欠发达县3570万元

市科技局2014年工作总结报告还显示,我市乐清市、泰顺县去年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截至目前,我市6个欠发达县共有6个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8个省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获准立项,共获国家、省级财政补助经费3570万元,市本级配套落实经费500万元。

发布时间 : 2017-11-15

中国装备智能化与工业4.0技术大会将聚首深圳

装备智能化是个老说法,工业4.0是个新概念。就在广东全面掀起工业智能化、自动化的热潮中,工业4.0概念又从欧洲悄然而至。

5月7日-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的ALAT 2015第九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应用技术论坛”中,中国装备智能化与工业4.0技术大会将同时进行,一场中国装备智能化与工业4.0技术大会将聚首深圳,全面揭开工业4.0的神秘面纱!

本次大会旨在使制造业企业较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智能装备技术领域最新动态,交流智能化和自动化领域的先进技术、优秀产品,解决方案,分享制造业企业产品与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及自动化技术集成应用的成功经验,加强企业、厂商和专家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帮助制造业企业加快企业产品及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及自动化技术信息化集成应用的步伐。推进工业4.0技术的全面实现。

紧密围绕工业4.0模式与前景、机器人应用及发展前景、柔性自动化解决方案、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低成本自动化技术、半自动化升级及改造、功能性工业软件、自动化工业控制系统、机器视觉系统、智能生产中的传感网络与量测系统、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传感器技术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智能物流/物联网、传感器应用解决方案及物联网等主题,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20131212171742_5540

目前,一些企业一不缺资金、二不缺市场,当务之急是扩大生产产能,而制约生产产能扩大的解决方案,就是要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改善装备,提高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推进工业4.0已成为时代的选择!

“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将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智能工厂”,二是“智能生产”。 这是继工业1.0机器代替人工时代、工业2.0的流水线时代、到工业3.0高度自动化时代,又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亚洲激光论坛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 2017-11-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