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协会新闻

提质增效,天弘激光3D激光加工系统为现代企业赋能

天弘设备,交付使用

近期,广菱技术增购一台天弘激光高功率3D激光加工系统,8月27日,广菱技术举行了新增设备的启用仪式。仪式上,广菱技术总经理室比早氏说道:“广菱技术有了自己的高速高精度加工机床,我们要争取做出国内一流的高质量模具!”


品牌加持 ,实战赋能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满足客户的加工需求,提升产品质量,近年来,广菱技术开始向制造中高端模具企业转型,加快设备升级,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引入天弘激光高功率3D激光加工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3D激光加工系统在客户现场

天弘激光高功率3D激光加工系统的Y轴和Z轴移动行程比原来增加了200mm,工作台最大载重与原机床相比翻了一番,解决了客户原来加工模具超出机床工作尺寸或超出机床承重、拆出部件单品加工、不同部件分批上模座进行加工等难题。

3D激光加工系统在客户现场

天弘激光高功率3D激光加工系统的主轴转速最高可达10000r/mim,这有利于提升模具型面的加工质量,减少钳工工作量,为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提供了可能。

加上在机床原有基础上增配的大型机用环境热位移控制系统,通过全面的热补偿减少了因模具热胀冷缩对加工精度产生的影响,使得模具加工精度更高。


激光助力,提质增效

天弘激光高功率3D激光加工系统,成套设备由双光路光纤激光器,辅以智能机器人、光学系统、数控加工机床组成,配置先进的激光淬火、熔覆、焊接工艺。

对冶金、模具、汽车、电力、石化等行业大型设备重要部件如轧辊、冲压模具等进行激光淬火,淬火后表面硬度、耐磨性、耐疲劳性提高;轴类、齿轮、叶片等进行激光熔覆修复,修复后零件的性能达到或超过原件;叶轮、汽车减震器激光焊接,熔深大,力学性接近或达到母材。

其广泛应用将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天弘激光


发布时间 : 2021-09-08

光韵达荣获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企业50强”

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引领和担当作用。本次评选旨在树立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秀企业/人物标杆,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发展贡献智慧、经验和力量,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协同融合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选

8月31日,由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商报等单位开展的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企业50强”暨首届战略性新兴产业“拓荒人物”“青年领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本次评选历时6个月,经过了新闻发布、征集报名、材料初筛和实地考察、评委终审等环节,最终在400余家企业中确定了榜单。


光韵达荣获“领航企业50强”

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荣获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企业50强”,这代表着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对光韵达的肯定,光韵达将带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承担起引领带动作用,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公司将依托激光应用服务为基础,基于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的了解,紧抓5G商用机遇纵横一体化发展。纵向布局激光与智能制造产业链,从应用服务着手,从应用逐步向中游的激光+智能装备产业,并向上游激光器拓展,形成全激光产业生态链。横向方面,不断拓展激光及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从电子制造领域开始不断向航空航天、半导体、医疗、通讯、检测等领域发展,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人才、资本为驱动要素,通过内生增长的方式,深耕传统业务、开发新的领域,把握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光韵达董事姚彩虹荣膺“青年领袖”

光韵达董事姚彩虹女士荣膺“青年领袖”称号。作为“青年领袖”的代表,姚彩虹女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日新月异发展中,她是风起云涌的生力军,她拥有全球视野,保持着振兴民族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初心,在风口浪尖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有为担当。坚持创新发展、推动行业进步,为湾区建设注入新生力量!

姚彩虹女士,光韵达(股票代码:300227)创始人之一、董事、公司治理核心成员。姚彩虹女士历经和参与了企业的创立、成长、发展至上市的全过程,帮助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判断敏锐、决策谨慎、行事果断,推进企业发展与改革的均衡发展,让公司在市场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光韵达董事-姚彩虹

未来,姚彩虹将继续重点关注和参与激光与智能制造领域产业化,致力于打造集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赋能、教育在内的制造业创新平台,主导和推动金属、非金属、陶瓷、活细胞等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模具、生物医疗、民用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来源:光韵达


发布时间 : 2021-09-07

凯普林品牌LOGO全新升级,官方解密设计

2003年,怀揣做中国自己激光器的梦想,创始人陈晓华带领团队踏上了长达十八年的星路征途。0到1跨越,从想象到创造,直至颠覆,无数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瞬间,让凯普林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创变早已刻印在凯普林的基因深处。

十八年,从新出发。为了更加全面诠释新征途上的战略目标及品牌理念,凯普林对原有的品牌定位及VI体系进行了升级。以更好的姿态,更新的形象,迎接新时代赋予的挑战,为激光事业的梦想砥砺前行。

使 命:

让梦想驭光而行

梦想那么大,需要时间拼凑。凯普林立志创造通往未来的光路星图,用每一道光,成就一个梦想。

愿 景:

全球激光解决方案领跑者

凯普林愿以持续创新和多年技术传承,为全球客户提供激光科技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凯普林愿以不懈努力与奋斗,为行业发展和客户价值的提升带来全新变化。奋进中的凯普林,不仅是激光技术的推动者,更要做美好未来的领跑者。

价值观:

创变非凡

凯普林相信,每一次创新都由不甘落后的信念驱动,每一次突破都是对梦想的执着坚持。为此,每一位凯普林人都以拥抱变化的精神挑战极限,探索创新,不断让想象成为可能。

Logo焕然升级

——全新Logo中间字母w采用突破边界的紫色菱形块,视觉上如同划破星空的一束强光,突破边界的处理展现了凯普林创变非凡的企业价值观。

——极具光感的蓝紫渐变直观的体现了凯普林一直专注聚焦的激光产业,在持续创新及多年技术传承下,为全球客户提供以激光科技为核心的综合服务。

——具有速度感的倾斜角度,代表凯普林在价值创造、技术创新、生产效率等方面持续努力。倾斜角度采用黄道交角,赋予凯普林全球化发展的视野与格局;

——星空黑、创变紫、科技蓝三色。黑色如同深邃星空,是科技发展的无垠空间;紫色是蓝与红的融合,在传承中突破创新;蓝色体现了科技,凯普林始终以科技创新为企业源动力。

想要不输给时代,就要不断突破思维边界,全新出发的凯普林,将以纯粹的光、破界的视野,为全球的用户带来非凡体验,敬请期待。


以下为凯普林品牌升级说明原文:


凯普林品牌升级说明

尊敬的客户及合作伙伴:

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的信赖与支持,是您见证了凯普林的成长与进步。为了更加全面诠释凯普林的战略目标及品牌理念,我们对原有的品牌定位及VI系统进行了升级,新Logo作为VI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2021年9月3日起正式启用。新LOGO启用后,相关的宣传网站、海报、广告、产品标识、说明书、包装箱等标识都将逐步更换。在此期间,新旧LOGO具有同等效力。如因升级工作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我们将不胜感激!

凯普林全新LOGO以BWT 字母为主要设计元素,LOGO中字母“W”采用极具光感的蓝紫渐变和突破边界的紫色菱形块,如同划破夜晚星空的一束强光,代表了凯普林创变非凡的企业价值观,以及不断突破思维边界,拥抱变化、挑战极限的精神态度。极具速度感的倾斜角度,代表凯普林在价值创造、技术创新、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持续努力。

在重新定义的品牌理念下,凯普林将以“让梦想驭光而行”为使命,以成为“全球激光解决方案领跑者”为愿景,以“创变非凡”的为企业价值观。更清晰的定位、更具体的目标,将指引凯普林加速奔跑,持续进步,为全球用户的价值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

客户成功是我们的执念,凯普林始终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同分享共成长”。在持续的创新与探索下,我们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永不止步 。目前,凯普林已经在中国多地建立研发中心,并在天津投资兴建了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基地。为打造世界最高水平的尖端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凯普林还成立了德国子公司,引入欧洲质量标准,为研发生产和技术创新的国际化迈出坚实一步。全新的品牌定位及形象,将提供更高的战略目标及发展规划,助力我们向着卓越持续迈进,为客户创造更多新价值。

最后,再次感谢广大客户及合作伙伴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将在未来的时间里,以更好的姿态,为激光事业、为人类社会发展与繁荣共同奋斗。

凯普林光电

BWT Ltd.

2021年9月3日


来源:北京凯普林光电


发布时间 : 2021-09-06

军工业务迅猛增长!光韵达全资子公司斩获航空采购大单

近日,光韵达全资子公司通宇航空签订了一份《采购商务合同》,合同总金额3.37亿元(含税),其中激光快速成型(即3D打印)类业务3,646.9万元,其他航空零部件业务3.008亿元,这是光韵达公司迄今为止单笔金额最大的订单。光韵达于2021年9月1日发布《关于子公司签署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向广大关心光韵达的朋友们报此喜讯。

截止目前,通宇在手订单总金额约6.16亿元,这充分体现了通宇航空在3D打印零部件和航空零部件业务上的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光韵达在航空类业务的布局渐显成效。

半年报回顾

8月30日,光韵达(以下简称“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光韵达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5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64万元,同比增长13.56%。

虽然受疫情、消费电子行业不景气、国际经济日趋复杂、华为等企业受打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公司整体业绩仍保持平稳增长。其中航天航空类业务订单充足,新投入的产能及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15.16万元,同比增长123.61%,净利润2,963.68万元,同比增长152.12%;电子信息类业务中SMT类业务保持平稳增长,智能装备业务在新能源产业上的研发成果,已经得到客户的认可,下半年该类业务将得到提升。

布局航天航空

2019年可谓光韵达的“军工行业战略布局”元年。基于对航空航天及军工业务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2019年光韵达收购通宇航空51%的股权,并在2020年完成了剩余 49%股权的收购,使通宇航空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通宇航空成立于2013年,业务主要聚焦于航空飞行器零部件开发制造,业务涵盖航空精密零部件数控加工,工装、模具设计制造,工业级3D打印,航空导管、钣金成型制造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多型号军用飞机、无人机、运输机、导弹、国内民机及波音、空客各类转包的客机、运输机,已获得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目前,通宇航空已成为成飞集团核心供应商。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激光精密制造的公司,光韵达进军航空航天制造领域优势明显,目前,光韵达以通宇航空为平台,发挥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已成功助力通宇航空拓展大客户成飞集团在3D打印方面的相关业务,未来也将进一步复制到民用和工业级领域,推动公司3D打印业务的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

2021年上半年,受益于军机加速列装和成飞集团外协比例提升,通宇航空业绩快速增长,同比大增150%。新机加速列装带来的成飞集团生产规模的快速增长和成飞集团外协比例的增长将持续推动通宇航空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到2027年实现百年建军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军工行业迎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未来,光韵达将持续深耕传统业务、开发新的领域,把握航空航天制造、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光韵达


发布时间 : 2021-09-03

PCB设备厂商大族数控创业板IPO成功过会

9月2日,据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2021年第54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大族激光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族数控”)创业板IPO成功过会。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大族数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认为大族数控(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本次发行上市尚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存在不确定性。大族激光表示将持续关注大族数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续进展情况,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大族数控主营业务为PCB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覆盖钻孔、曝光、成型、检测等 PCB 关键工序,是全球PCB专用设备企业中产品线最广泛的企业之一。根据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对PCB专用设备的排名,公司连续十二年(2009年-2020年)位列CPCA发布的中国电子电路行业百强排行榜第一名,主要产品销量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5G通信网络升级和大数据的发展,通信设备、数据中心、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新兴应用迅速发展,带动PCB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将为PCB行业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另一方面,随着下游终端应用产品对PCB层数、孔径、线宽间距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PCB 制造商持续加大PCB专用设备的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拉动大族数控的产品需求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PCB产业持续向中国转移,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PCB生产基地,各大龙头PCB制造商相继在国内扩产,以承接未来日益增长的PCB产能。公司凭借研发技术、产品优势,为客户提供PCB专用设备一站式解决方案,持续提升PCB设备的国产化率,目前在多层板市场公司机械钻孔机和测试机已基本实现对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不断增加收入来源。

随着PCB设备国产替代加速,大族数控的营业收入也实现较快的增长。2018-2020年,大族数控实现营业收入为17.23亿元、13.23亿元、22.10亿元,对于的净利润为3.74亿元、2.27亿元、3.04亿元,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此次IPO,大族数控拟募资17.07亿元,投建于PCB专用设备生产改扩建项目以及PCB专用设备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其称,大族数控通过募建项目,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产能,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公司产品国产替代能力,推动公司发展步入新的台阶。

综合:中国证券网、集微网


发布时间 : 2021-09-03

光库科技芯片产业园项目封顶,填补国内高端光芯片空白

2021年8月31日上午,光库科技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简称:芯片产业园)封顶仪式在新园区内举行。光库科技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吉贵军博士与项目建设团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共享封顶祥瑞喜悦!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项目能提前并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离不开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施工单位的通力合作。项目自去年12月启动,仅用时9个月即顺利封顶。这是公司新园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预示着光库科技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施工现场图


光库科技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5.8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封装测试中心投产。项目主要包括芯片生产中心、封装测试中心和研发中心,其落成将填补国内高端光芯片空白并助力国家“新基建”,彻底解决光通讯产业“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难题,同时为大湾区光学芯片产业做好补链和积累。

竣工效果图


展望未来,铌酸锂系列产品在光通信网络、微波光子、量子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或将覆盖超百亿直接市场并撬动超千亿关联产业。期待该项目的顺利推进能够为光库科技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和更多增长可能。

来源:光库科技


发布时间 : 2021-09-02

国内主要激光企业2021年上半年营收一览

截至发稿,国内多家主要激光上市企业已经发布了上半年的营业报告,基本上均实现了增产增收,详情如下(以下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大族激光

营收74.86亿元,同比增长45.08%

8月19日晚,大族激光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4.86亿元,同比增长4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4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68亿元,同比增长52.02%。基本每股收益为0.84元/股。

报告期内,公司重新梳理了自身的业务架构,将主要业务分为:通用元件及行业普及产品、行业专机、极限制造三大事业群,公司业务范围将从产业链下游的设备集成商拓展到上游设备核心器件领域。


华工科技

营收46.39亿元,同比增长69.04%

今年上半年,华工科技营收46.39亿元,同比增长69.0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2.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53.54%。

报告指出,2021年是华工科技发展史上重要的战略转折年,校企改革落定后,公司正式进入系统成长、拓展战略空间的新阶段。上半年,华工科技全员坚定信念、审时度势,坚持既定经营规划,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海外业务持续保持增长。

华工科技坚持“以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投资发展传感器产业。因此,其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联接和感知三大板块。


锐科激光

营收16.1亿元,同比增长126.91%

8月16日,锐科激光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26.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288.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341.96%,基本每股收益0.603元。

报告期内,激光器市场整体需求旺盛,在市场方面锐科激光作为国内光纤激光器龙头企业,面对行业发展出现的机遇期,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在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等方面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并通过积极开展质量提升专项工程、保障产品质量,加强成本管控、提升整体经营效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智慧工厂的自动化建设等措施,巩固了公司在国内激光器市场的龙头地位。


福晶科技

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29.59%

8月20日,福晶科技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53亿元,同比增长29.59%;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2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9831万元,同比增长43.91%。

另据消息称,公司拟对睿创光电以现金增资人民币400万元,满足业务发展需要。此次增资后,睿创光电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500.00万元变更为人民币3100.00万元。增资完成后,福晶科技持有睿创光电61.29%的股权,仍为睿创光电的控股股东。


联赢激光

营收5.24亿元,同比增长73.15%

联赢激光8月29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73.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4.21万元,同比增长121.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8.61万元,同比增长579.82%。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

报告称,去年上半年因疫情的影响,设备出货及安装调试工作延缓,影响了设备验收进度,造成基数较低,同时,因上年度新签订单较多,报告期出货及安装调试工作恢复正常,使得上述经营业绩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有较大幅度增长。


光库科技

营收3.07亿元,同比增长47.1%

光库科技8月25日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4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8.96万元,同比增长131.28%。此外,光库科技还发布了关于 2021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的公告。

光库科技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89,611.34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37,498,459.35元。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78,524,286.71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25,092,434.83元,母公司资本公积金余额为1,062,264,970.09元,其中股本溢价为986,571,362.21元。


杰普特

营收5.82亿元,同比增长48.99%

8月25日,杰普特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杰普特实现营收5.82亿元,同比增长48.99%;净利润4283.90万元,同比增长22.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3.43万元,同比增长23.03%;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

杰普特坚持“激光光源+”的产业定位,深耕上游核心激光光源技术,重点解决关键激光材料与部件“卡脖子”问题。通过与3C、新能源、集成电路、半导体等重点行业标杆客户深度合作,实现激光技术和产品“进口替代”。

2021年上半年,激光行业总体需求持续增长,激光加工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光伏、汽车制造、被动元器件、半导体等多个行业的细分领域之中,杰普特营业收入也得到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多块业务均保持快速增长。


光韵达

营收3.88亿元,同比增长4.01%

8月30日,光韵达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光韵达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5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64万元,同比增长13.56%。

报告期内,虽然受疫情、消费电子行业不景气、国际经济日趋复杂、华为等企业受打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公司整体业绩仍保持平稳增长。其中航天航空类业务订单充足,新投入的产能及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15.16万元,同比增长123.61%,净利润2,963.68万元,同比增长152.12%;电子信息类业务中SMT类业务保持平稳增长,智能装备业务在新能源产业上的研发成果,已经得到客户的认可,下半年该类业务将得到提升。


海目星

营收5.52亿元,同比增长20.56%

8月30日晚,海目星披露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52亿元,同比增长20.56%;净利润3253.99万元,同比增长42.91%。海目星表示,主要因为公司动力电池产品经多年积累,逐步获得客户认可,进而驱动销售收入保持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由上年的同期的11.30%提高到本报告期的41.47%,在手订单金额由上年同期的11.24亿元(含税)提高到本报告期的28.28亿元(含税)。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已成为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英诺激光

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51.93%

8月28日,英诺激光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增长5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45.82万元,同比增长15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31.64万元,同比增长124.25%。

报告期内,公司贯彻“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营销”的发展战略,深耕主业,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激光器产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9.58%;激光模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99.73%。


亚威股份

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37.7%

亚威股份于2021年8月30日披露中报,公司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3亿,同比增长37.7%;实现归母净利润9726.4万,同比增长51.4%;每股收益为0.18元。

报告期内,金属成形机床业务、激光加工装备业务、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联动成效显现,呈现出多极增长、全面开花的发展局面。


柏楚电子

营收4.67亿元,同比增长111.45%

8月12日晚,上海柏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柏楚电子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11.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112.71%。


帝尔激光

营收6亿元,同比增长34.46%

8月25日,帝尔激光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34.46%,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0.01%。报告期内,公司PERC激光消融设备、SE激光掺杂设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带动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帝尔激光在微纳级激光精密加工领域深耕多年,在高效太阳能电池路线领域,PERC激光消融设备、SE激光掺杂设备,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是行业内少数能够提供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截至目前,在国内主要光伏电池厂商的PERC工艺产线上,公司的PERC激光消融和SE掺杂设备延续以前年度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据帝尔激光在半年报中披露,光伏发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革新是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光伏电池生产厂商对应用PERC、SE等先进工艺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加工设备的旺盛需求是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公司业绩增长趋势与PERC、SE电池产能增长趋势匹配。研发和技术储备、客户资源、服务、产品质量和团队等核心竞争优势是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保障。


光峰科技

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长54.28%

8月24日晚间,光峰科技发布2021年半年报,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54.28%;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956.81%;实现扣非净利润6696.19万元;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亿元,同比增长170.86%。

光峰科技表示,营业收入大幅增加,主要系家用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影院业务收入良性恢复所致,此外,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不断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整体毛利率34.50%,较去年同期上升8.49个百分点,盈利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


金运激光

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149.84%

8月28日,金运激光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14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8.13万元,上年同期为-534.64万元(调整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56.57万元;基本每股亏损0.0845元。


通发激光

营收18,579,974.32元,同比增加57.47%

8月27日,通发激光近日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8,579,974.32元,同比增加57.47%;净利1,748,038.22元,同比净利增加702.60%。


联创光电

营收19.7亿元,同比增长4.22%

联创光电于2021年8月30日晚间披露中报,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9.7亿元,同比上升4.22%;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上升21.13%;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上升36.79%;负债率43.09%,投资收益1.65亿元,财务费用1045.01万元,毛利率12.05%。

联创光电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系列产品、背光源系列产品、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半导体激光系列及航天微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2021半年度营业成本17.3亿,同比增长3.9%,低于营业收入4.2%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0.3%。期间费用率为11.5%,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经营性现金流由9205.7万下降至-6262.3万,同比下降168%。公司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8.8%达到9022万。

来源:激光制造网 编辑:老One


发布时间 : 2021-09-01

海目星上半年营收增长21%,动力电池产品逐步获得客户认可

8月30日晚,海目星披露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52亿元,同比增长20.56%;净利润3253.99万元,同比增长42.91%。海目星表示,主要因为公司动力电池产品经多年积累,逐步获得客户认可,进而驱动销售收入保持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由上年的同期的11.30%提高到本报告期的41.47%,在手订单金额由上年同期的11.24亿元(含税)提高到本报告期的28.28亿元(含税)。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已成为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新签订单增长态势良好

2021上半年,公司继续沿着既定方针,在维护好现有客户的同时,重点开拓优质客户,围绕优质客户发展潜在客户,受益于下游行业的扩产需求,特别是动力电池厂商扩产需求旺盛,公司订单签订较上年同期增长态势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6月30日签署销售订单21.78亿元(含税),较上年同期增长115.43%;同时,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32.60亿元(含税),较上年同期增末长130.95%。

根据客户意向及中标情况,公司金额较大的意向(中标)订单如下:2021年8月3日,公司披露了与中航锂电签订的19.68亿元采购意向框架协议;8月27日,公司收到蜂巢能源3.38亿元动力电池设备中标通知书。

技术创新获得丰硕成果

2021年上半年投入研发费用5,368.19万元,比2020年上半年增加投入1,010.26万元,增加比例为23.18%。截止本报告披露日有17个项目在研。

2021年上半年,公司多项研发工作达到预期目标,获得丰硕的研发成果。2021年上半年,公司申请知识产权3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8项;获得授权软件著作权28项。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43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89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08项。

据半年报显示,公司具备的核心技术包含两大类:激光光学及控制技术及与激光系统相配套的自动化技术。基于技术更新迭代的需要,2021年上半年新增了超短脉冲时域展宽、飞秒脉冲非线性时域压缩共2项与激光器光学及控制相关的技术。此外,2021年上半年新增了极片张力缓存技术、极片定位检测技术、极耳飞行切割激光控制技术、视觉软件技术、PCB真同轴激光设备控制技术、海目星激光打标软件、防水膜激光去除技术共7项与激光系统相配套的自动化技术。

持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

根据订单情况持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公司自有资金建设的广东江门、江苏常州生产基地已陆续投入使用,但随着公司订单规模不断扩大,公司产能尚待持续提升。产能提升方面报告期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公司持续进行精细化管理,在供应链、生产组织、人才组织等方面不断改进优化,以提高产品交付效率;

(2)积极引进和培养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截至2021年7月底,公司员工人数为3354人,较2020年期末增长42.54%,以满足多项目同时开展的需要;

(3)积极推进募集资金产能扩建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产,提升公司产品交付能力。

激光制造网根据海目星2021半年报整理


发布时间 : 2021-08-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