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协会新闻

光韵达半年报喜:业务、业绩双增长

8月30日,光韵达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进展顺利,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

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光韵达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5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64万元,同比增长13.56%。

光韵达2021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光韵达公司致力于激光领域从应用、到装备、到激光光源的研究开发,利用激光技术+工业互联+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创新的激光制造服务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为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领域提供激光应用服务和智能制造创新解决方案。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光韵达在应用服务和智能装备两大主营业务上均有不小的收获。

报告期内,虽然受疫情、消费电子行业不景气、国际经济日趋复杂、华为等企业受打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公司整体业绩仍保持平稳增长。其中航天航空类业务订单充足,新投入的产能及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15.16万元,同比增长123.61%,净利润2,963.68万元,同比增长152.12%;电子信息类业务中SMT类业务保持平稳增长,智能装备业务在新能源产业上的研发成果,已经得到客户的认可,下半年该类业务将得到提升。

航空类业务增长迅速

报告期公司航空航天类业务迅猛增长,成为公司最亮眼的业务,全资子公司通宇航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50%,预计全年可以顺利完成承诺的业绩目标,未来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到2027年实现百年建军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军工行业迎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通宇航空主营航空零部件及机加工业务,报告期内,通宇航空紧抓市场机遇,围绕客户需求布局新产品、研发新工艺,从最初的工装业务逐步拓展到具备机加工零件产品、导管、飞机蒙皮类产品;在3D打印应用上,继一季度完成了3D打印航空零部件装机评审后,又不断的开发了多种3D打印航空零部件,未来将大幅提升3D打印航空零部件的业绩。

在产能扩张上,公司不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升产能,全面满足客户需求,通宇航空已入驻成飞产业园,后续公司还将在成都地区建设航空制造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未来军工业务发展前景明确,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将抓住市场机遇,力争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智能装备业务在新能源产业上的研发成果初显成效

在动力电池方面,全资子公司金东唐以自有的激光焊接工艺开发出电池顶盖结构件的智能生产线、极耳和电极的激光焊接自动化设备、电池电芯的装配产线以及电芯的视觉检测设备,直接或间接服务知名新能源企业。

在工业视觉与检测方面,金东唐以其自研的视觉软件,开发出PCB/FPC线路板的视觉检测设备、动力电池电芯的视觉检测设备、电池铝盒结构件的检测设备等,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线路板和动力电池的主要企业;同时公司还在积极导入人工智能来提高视觉检测的检出能力。

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在新能源产业上的研发成果,已经得到客户的认可,未来将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产品与服务能力。

激光制造网根据光韵达2021半年报整理


发布时间 : 2021-08-31

广东省激协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民主生活会在广州中共三大原会址召开

8月29日上午,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党支部认真落实社会组织党委关于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精神,带领党员到广州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在当年中共三大会址会议室召开组织生活会,感受当年党的勇气和信心。使全体党员接受到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和生动的信念教育,进一步坚定党员实现新时期的奋斗目标的历史责任。


图片1.png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至少4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共产国际的代表出席大会。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介绍,这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在穗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这座藏身于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座落有致的西式楼群中,98年前曾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由此掀开了中国革命历史崭新的一页。


2006年,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历史陈列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和旧民居5号楼组成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3月,中共三大会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


图片2.png


会上,邵火书记全面总结了支部半年来的工作情况,要求支部要強大起来,真正起到引领作用,与会员及上下游企业党员保持联系,健全党组识建设,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全体党员要加強学习,深刻领会,学以致用。掌握更多的党史知识和政治常识,发挥党员先锋模作用,为推进我省激光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3.png


全体党员围绕党的百年大庆,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等主题活动,召开民主生活会,对照党的中共三大会议的历史贡献,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政治、谈思想、谈宗旨、谈目标,认真检查了自己的言行,扬长避短,去伪成真,从而促进了党员对党的热爱和发挥先锋模作用的自觉性。深感坐在历史上中共三大会议的会议室开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图片4.png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山大学教授江绍基应邀列席会议。



发布时间 : 2021-08-31

联赢激光半年报出炉,经营业绩大幅度增长

联赢激光8月29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73.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4.21万元,同比增长121.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8.61万元,同比增长579.82%。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

报告称,去年上半年因疫情的影响,设备出货及安装调试工作延缓,影响了设备验收进度,造成基数较低,同时,因上年度新签订单较多,报告期出货及安装调试工作恢复正常,使得上述经营业绩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有较大幅度增长。

01

抓住新能源发展契机,

新签订单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加大产能扩张,动力电池生产设备需求增加,公司充分利用在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及时提供客户满意的技术方案,报告期内新签订单19.21亿元(含税),比去年全年订单额还增长了27.39%,其中85%新签订单来自动力电池行业,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了保证。

02

应对市场需求,

积极扩大产能

为满足动力电池厂家扩产而大幅增长的设备需求,公司积极筹划扩大产能。公司的产能主要由生产场地面积及员工人数两方面因素决定。

场地方面,公司江苏基地二期已于报告期内投入使用,建成3.4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三期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建设,预计2022年底建成,计划新建厂房及实验室5.2万平方米。

联赢激光江苏基地

惠州基地一期将于今年四季度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7.3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面积4.7万平方米;二期也将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建设,预计2022年底建成,计划新建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面积5万平方米。

为扩大产能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公司下半年已在四川宜宾设立子公司,启动宜宾基地建设,计划建设5万平方米的厂房及配套设施。随着上述建设项目建成,公司的生产场地将为2020年末的三倍以上。

03

持续研发创新,

保持技术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研发费用43,211,678.6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24%。主要研发成果有:

在激光器研发方面:(1)完成1000W600um500W400um蓝光激光器的开发,提升了蓝光激光器的亮度,使得其能够适应更广的焊接领域应用。(2)完成3000W单模光纤激光器的样机开发,解决了高亮度单模激光器的关键工艺。(3)完成500-3000多种光纤芯径的光纤激光器样机设计及开发,拓展了自制光纤激光器的应用范围。(4)完成QBHCPS合束器等光纤器件的样品开发,基本解决了光纤器件的关键制作工艺,为自制激光器降低成本打下了基础。(5)完成100W风冷蓝光激光器的样机开发,用于微型铜焊、锡焊等应用领域。

在智能焊接软件方面:(1)完成振镜软件BOX校正及振镜视觉软件一键标定功能开发,增加振镜焊接的精度,降低了振镜视觉标定的难度。(2)完成送丝机控制功能开发,增加送丝机控制功能:新增送丝模式切换、送丝、退丝G代码及外部控制等信号。(3)完成多轴联动曲面焊接的功能开发。

在焊接装备方面:(1)完成12PPM方壳动力电池的装配线量产产业化,实现转接片焊接机、顶盖高速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机、密封钉焊接机等产品的产能提升。(2)完成圆柱电池装配线的样机设计,目标匹配满足21700,32131,4680等圆柱电池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目前处于样机装配调试中。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为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新增研发技术人员323人,同比增长了45.17%,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也有10.67%的增长,加快了在大功率蓝光激光器及多波长复合激光焊接系统产业化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研发项目上的投入,使得研发支出增幅较大。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授权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4项。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获授权的专利为166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136项。

激光制造网根据联赢激光2021半年报整理


发布时间 : 2021-08-30

光库科技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31%

光库科技8月25日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4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8.96万元,同比增长131.28%。

  

此外,光库科技还发布了关于 2021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的公告。

  

光库科技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89,611.34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37,498,459.35元。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78,524,286.71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25,092,434.83元,母公司资本公积金余额为1,062,264,970.09元,其中股本溢价为986,571,362.21元。


公告指出,基于公司当前稳健的经营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结合目前公司股本规模等情况,为与所有股东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更好地回报股东,同时也为优化公司股本结构,在符合公司利润分配政策、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公司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拟以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不送红股、不进行现金分红。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技术升级、推出新产品等措施增加产品差异化,提升议价能力;采用改进工艺流程、部分原材料从外购变为自制等措施降低成本;公司积极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努力增加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公司基于在高功率器件、保偏产品和光纤金属化方面的多年沉淀,加大产品研发和设备投入,以提高光通讯器件集成性、先进性和量产能力。在数据通讯领域,公司快速响应客户新需求,重点开发高精度多维光纤阵列等系列产品,加大光通讯有源器件生产和销售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生产自动化投入,大幅提升光通讯产品量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光库科技股东中珠海华发实体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3.95%,为最高持股股东。2021年1月,光库科技控股股东Infinimax和Pro-Tech分别将持有的5.57%和3.48%公司股份转让给华实控股,转让对价金额分别为2.72亿元、1.7亿元,华实控股合计受让9.05%股份,转让实施完毕后,光库科技的控股股东变更为华实控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珠海国资委。

综合:上海证券报社、讯石光通讯


发布时间 : 2021-08-28

帝尔激光半年报出炉: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8月25日,帝尔激光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34.46%,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0.01%。报告期内,公司PERC激光消融设备、SE激光掺杂设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带动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帝尔激光在微纳级激光精密加工领域深耕多年,在高效太阳能电池路线领域,PERC激光消融设备、SE激光掺杂设备,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是行业内少数能够提供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截至目前,在国内主要光伏电池厂商的PERC工艺产线上,公司的PERC激光消融和SE掺杂设备延续以前年度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据帝尔激光在半年报中披露,光伏发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革新是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光伏电池生产厂商对应用PERC、SE等先进工艺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加工设备的旺盛需求是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公司业绩增长趋势与PERC、SE电池产能增长趋势匹配。研发和技术储备、客户资源、服务、产品质量和团队等核心竞争优势是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保障。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帝尔激光研发投入4739.12万元,同比增加127.70%。在光伏领域,公司对激光印刷相关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已完成PERC工艺样机的交付,该技术在TOPCon、HJT、IBC等电池工艺上都可以应用,目前已完成实验室论证和量产化技术储备。在PERC+电池工艺上,除PERC激光消融、SE激光掺杂、MWT打孔技术外,公司正在研发PERL激光硼掺杂技术;在TOPCon电池工艺上,公司拥有激光硼掺杂、特殊浆料开槽等相关技术储备;在HJT电池工艺上,公司的LIA激光修复技术已取得客户量产订单;在IBC电池工艺上,公司的激光开槽技术已取得量产订单并确认收入;同时,公司也在开展钙钛矿电池的相关研发。

此外,公司正在积极研发高端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激光加工设备,公司精密激光加工设备有望应用于更多领域,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未来增长的持续性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 : 2021-08-27

瑞波光电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化的破局之路

扫地机器人、无人物流车、光动力疗法、激光美容…..这些在生活场景中频繁出现的词汇,都离不开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


10年前,我国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10年后,深圳瑞波光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波光电)不仅成为该领域的破局者,更以其品质和量产优势实现“国产替代”,在行业细分领域占据国内30%以上的市场,并逐渐拓展至海外市场。从设计、制造工艺到封装测试,瑞波光电成为国内极少数全面掌握半导体激光芯片全套技术的引领者。


“10年前回国赶上好时机,深圳让我们有回家的感觉。在这里,我们走过了组建团队,生产产品,验证量产以及导入市场的历程。”瑞波光电创始人胡海博士在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10年,将迎来产能爆发期。”


艰难破局——归国创业,全产业链布局

走进瑞波光电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的办公楼,陈列室内整墙的发明专利证书颇为“壮观”,各类型号的芯片与应用场景一一呼应。在创始团队的介绍下,瑞波光电的发展历程也逐渐清晰起来。


胡海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资深会员,并获得了清华大学电子物理学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物理博士学位,他曾成功参与和主持了十几项技术指标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半导体激光器、光放大器的科研项目,数次亲身参与和领导了半导体激光新产品的研发-设计-产业化的整个过程,开发出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激光显示和工业激光市场。他还拥有美国发明专利27项,其中多项专利被业界广泛采纳应用。


2012年,时任美国康宁公司研发总部研究员、光电部门经理的胡海,在美国前景可期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毅然选择回国,这跟当初国内激光半导体的现状相关。据胡海回忆,2012年前后,中国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内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依然无法批量制造相关芯片,只能通过特别渠道购买海外芯片,这让国内的激光产业非常被动。胡海说:“作为制造和消费电子使用大国,我认为中国不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芯片使用国家,也应该拥有自主生产研发大功率激光芯片的能力。”


然而,创业并非一路坦途。尽管胡海团队集结了半导体激光领域各类尖端人才,但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现状令团队始料未及。“当时,整个行业完整配套的产业链非常欠缺,很多材料找不到现成的购买途径,设备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重新选择设备供应商。我们被迫从零开始,自己开发材料,研究替换设备,开发检测工具,磨合供应链,这个过程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当然,这也为我们全产业链布局打下了坚实基础。”胡海告诉记者。


实现“国产替代”——从99%失效到“一芯难求”

设施配套齐全后,团队跃跃欲试,但芯片研发难度成为横亘在眼前的又一座大山。“最初,我们做了几千个芯片,几乎99%的芯片都会失效。”胡海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测试报告上写着芯片失效的文字,“大功率激光芯片最难的是可靠性,在经过数万小时的加速老化评估和客户端的可靠度验证后,芯片终于经受住了检验。这样,两年时间又过去了。”


2017年,在回国5年后,瑞波光电终于成功解决了芯片量产所面临的不良率和不可靠性问题,成为国内极少数的全面掌握半导体激光芯片设计、外延材料设计、制造工艺和封装测试等全套技术的企业。2018年,瑞波光电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获深创投等机构6500万元投资。2020年,瑞波光电被评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2020年,瑞波光电承担了国家863项重点研发项目,预研项目超过21项;累计提交了77件知识产权申请,已授权达41件,其中发明14件,实用新型22件,软著5件。



令人惊喜的是,瑞波光电为自用而研发的检测设备也结出硕果。“我们的检测设备已全部实现测试自动化,具有操作快、效率高、性价比高等优势,深受国内外相关企业欢迎。”胡海介绍,瑞波光电出产的检测设备价格只有国外设备的1/4到1/3,具备性能好且价格低廉的特点。目前,这些设备主要的客户群体地区是国内大陆,同时还出口到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


如今,瑞波光电在国内部分细分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同时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也获得批量应用,改写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曾经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在工业加工和智能制造领域,瑞波光电产品的国产808纳米、880纳米、940纳米芯片已经逐步接近和达到国外同级水平,正逐渐供应给国内知名设备厂商,进口替换效应明显;采用瑞波808纳米和1470纳米芯片的激光理疗仪和美容仪,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已经下沉到个人和家庭这个庞大的市场。在激光显示和照明市场,瑞波光电正在量产国内首批大功率638纳米和670纳米红光芯片。



目前,瑞波光电是国内唯一能提供638纳米-1700纳米全波段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供应商。其研制成功的多个系列产品已形成量产并成功应用到智能制造、无人驾驶、机器人、3D传感、新型显示、医疗美容、科研等行业。各行业爆发性增长的需求,令瑞波光电的产品供不应求,在市场上可谓“一芯难求”。


开启增长“快车道”——促推中国激光产业良性发展

“当下,国产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正从科研试产转移到大规模量产阶段。”胡海认为,当前,产品的产能是影响企业爆发和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指标,庞大、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国产芯片厂商及时扩充产能来填补。


市场的高需求,令瑞波光电开启了产能增长的快车道。为了进一步提升产能,胡海团队将公司搬至龙华区大浪街道德泰科技工业园。“来到大浪之后,芯片制造和封装厂房面积增大,产能提升了10倍。”胡海说,面积6500平方米的厂房,含1000平方米百级洁净室,2500平方米千级洁净室,1500平方米万级洁净室,年产激光芯片1000万颗,流片晶圆5000片。“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今年产值相比去年将实现翻倍增长。”



国产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产业的快速成长也将极大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深圳聚集着数百家激光企业,以大族激光、光韵达、创鑫激光、JPT、光峰光电、恒天伟焱、速腾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不同应用厂商正占据国内半壁江山,出口激光产品占据全国激光产品出口额的30%以上。


“作为产业链极为重要的一环,激光芯片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将大大带动和促进深圳乃至中国激光产业的良性发展。”在胡海看来,走过10年的瑞波光电,正站在新的起点,即将迎来激光应用的爆发期。而深圳作为激光制造等高端制造业代表城市,将带动和引领国产激光产品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发布时间 : 2021-08-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