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东莞3D打印产业愈“打”愈热火

近日,国内首个3D打印综合平台——由东莞市创域快速成型有限公司自主搭建的“创客联盟”正式上线。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点击量已达5万次,12个优秀创意通过该平台实现了产业化。“创客联盟”的目标是打造“3D打印领域的淘宝”。

       “创客联盟”在东莞的出现并非偶然。在连续两年的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3D打印作为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再被提及,被寄予厚望。不惟东莞,3D打印从去年就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成都、南京、青岛、武汉等大城市都制定了相关鼓励措施。

     作为国际性制造基地的东莞,如何顺应并把握这一趋势,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记者近日在东莞进行了调研。

拓斯达的转型——3D产业群在崛起

       走访过几家东莞3D打印机制造企业,记者发现他们的步调非常一致——去年开始涉足该领域,目前已研制出样机,很快准备试产。

       转向3D打印“蓝海”,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历很有代表性。这家原本专注于塑胶行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民营企业,凭借高品质的工业机器人、机械手等产品赚到了第一桶金,并获评“2014福布斯中国非上市潜力企业百强企业”。然而,在对远期方向做抉择时,拓斯达却放弃了大热的机器人,选择了3D打印。

      “做机器人我们是跟随者,在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3D打印产业却刚起步。”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一语道破缘由。去年,他从加拿大请回了3D打印领域的专家黄向峰教授,短短半年就研发出了第一台桌面型3D打印机。

      “3D打印也叫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减材制造’不同,它是通过添加材料,精准地将设计直接转化为模型,甚至直接制造产品,从而大大节省制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黄向峰说。

       虽然这个产业刚刚起步,但在黄向峰看来,前景不可限量。拓斯达参照国外较为成熟的市场制定了未来的市场目标:40%的3D打印机用在工业领域,供设计师、研发工程师们使用,这个市场已较为成熟;40%用在教育领域,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具,这是有待拓展的领域;10%用在医疗领域,如打印人的耳朵、鼻子,用以实现助听器、眼镜的个性化定制;还有不到10%给“创客”们使用,供个人兴趣娱乐。

       黄向峰认为,家庭用3D打印机市场会越来越大,拓斯达正致力于使其操作“傻瓜化”、价格亲民化。

       据有关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3D打印仅在大型铸锻件和钛合金制造领域就有可能达到万亿元级规模。专家指出,3D打印产业不仅包括拓斯达这样的设备制造企业,还包括数字化建模、打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全产业链繁荣壮大,3D打印产业才真正落地生根。

      在东莞,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开始初见端倪:在设备方面,除了拓斯达这样的民营企业,科技“国家队”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东莞研究院的“天工II号”数字光处理3D打印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工业设计方面,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的设计能力优势突出;在材料方面,银禧科技等龙头企业开始发力,有望在3-5年内打破进口材料的垄断……

横沥镇的雄心——重塑制造中心新生态

       东莞横沥镇,中国模具制造名镇,面积仅50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分布着650多家模具企业,去年模具产值达70亿元。但横沥镇有着更大的雄心——未来形成超200亿元的模具产业集群,打造“华南模具产业总部基地”。

       支撑这一雄心的,是横沥镇构建模具产业生态圈的努力。2012年至今,横沥镇与国内近20家高校合作,建立了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去年4月,又在该中心下组建了模具产业3D打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引入3D打印,帮助模具企业实现产品快速自主开发,由于模具是‘制造业之母’,进而促进产品快速开发制造在汽车、电子、玩具等工业企业中应用。”横沥镇镇长助理黄辉宇说。

       黄辉宇介绍,该平台引入了高、中、低不同档次的3D打印设备,为当地模具企业提供快速开发、手板制作、人才培训等多种服务。

       鸿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该平台引进的一家重点企业,公司创始人武小刚坦言,去年刚进驻时他并没有想到3D打印会这么受企业欢迎。鸿泰的业务有两块,为企业提供打印服务的同时,还生产销售自主研发的3D打印机。“现在,公司原有的4台打印机日夜不停地运行,打印服务的单子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武小刚说。

      3D打印在横沥模具行业中所受到的热捧,在东莞这座“制造之城”有着某种启示性的意义。东莞市有关部门认为,在传统制造优势逐渐丧失的今天,东莞抢先布局3D打印产业,有利于重塑制造中心的新生态。

      “3D打印是对制造业的一种颠覆。”中科院云计算中心自动化所东莞研究院副院长朱凤华认为,东莞拥有庞大的制造企业群体,玩具、模具、鞋帽等行业都可以实现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并通过该技术加以改造。这不仅可以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还能激发社会的创新意识。

布鲁斯的迟疑——诸多“痛点”令市场裹足

       布鲁斯,一家曾两次获得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红点奖的工业设计公司,其客户包括飞利浦、美的等众多知名制造企业。刚刚进军3D打印领域的拓斯达,正是委托它帮忙设计即将推出的3D打印机外形。

       令人不解的是,设计了3D打印机外观的布鲁斯并不怎么用3D打印机。“不是不知道3D打印的好处,我接触它已10年了,但目前它对设计师的帮助尚未到位。”布鲁斯老板刘靖云说。他向记者解释布鲁斯面对3D打印机为何迟疑:打印出的样品在运输中易碎、不能打印彩色的东西、不能打印大尺寸的东西……因为这种种局限,公司虽有一台波兰进口的3D打印机,但目前利用率并不高。

       “这个产业还不太成熟。”正如刘靖云所说,3D打印目前仍然是“看上去很美”,产业要爆发,还有诸多用户“痛点”要解决。

       对此,朱凤华认为,3D打印首先在技术上需要继续完善,在精度等方面实现大的提升。其次要解决的是成本问题。现在一台品牌3D打印机低则2万元,高则600万元;材料方面,工业用3D打印材料普遍在每公斤千元左右,高成本将直接制约市场开拓。此外,3D打印目前仍局限于小众市场,其未来发展路径与盈利方式并不十分明确,这也制约着其发展壮大。

       为了解决这一个个“痛点”,东莞市从制造技术“内功”到应用市场培育上双管齐下,扶植3D打印产业早日壮大。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支持3D打印产业的研发,支持企业或平台对前沿的、核心的、关键的技术予以重点突破。”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美良透露,东莞目前正在制定2014年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拟将3D打印列为重大科技专项予以支持。

       为了培育应用市场,政府支持下的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在东莞筹建起来,涉及3D打印产业的各个环节。如在线上服务方面,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东莞研究院正在自主开发4个3D打印网络平台,各自面向不同领域的消费者。今后,东莞还将通过在社区、公共场馆、工业园区建立3D打印的体验馆,让更多的市民、企业了解3D打印技术,培育市场消费点。

发布时间 : 2017-11-14

ALAT 2014 第八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应用技术论坛

时间:2014年6月12日-14日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国际会议厅

邀请函

ALAT 2014 第八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应用技术论坛以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激光应用为主线,重点围绕华南地区激光应用需求,以精密、高效、柔性、成套,绿色为方向。深入分析激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广东省及深圳地区激光产业链科技创新献计献策,对于促进我国激光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组委会

主 办单 位:广东省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

承 办单 位: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华南师大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激光制造商情》、深圳市仪器仪表学会

协 办单 位:富士康科技集团冲压技委会、上海市激光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

中国光电子行业协会激光分会、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焊接所、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激光加工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大学激光技术研究所、苏州大学激光加工中心、

中科院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温州市激光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市钣金加工行业协会、广州市钣金加工行业协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深圳联络处

海外协办单位:台湾镭射科技应用协会、美国激光学会、欧洲光电产业协会、香港关键性零部件制造业协会、

俄罗斯激光协会、柏林—勃兰登堡激光协会、法国激光之路、香港光电协会、香港电子科技商

会、香港光机电行业协会

赞 助单 位:广东星之球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指导委员会主席: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津大学 教授

刘颂豪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南师范大学 教授

王立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教授

余振新  广东省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山大学 教授

王又良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  主任

张 莉   深圳市科协副主席

组织委员会主席:

江绍基   广东省光学学会理事长 中山大学教授

执行副主席:

张庆茂   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朱 晓   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理事长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杨永强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监事长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大会秘书长:

邵 火   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激光制造商情》副总编

徐 平   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肖荣诗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院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

汤海林  深圳木森科技公司  总经理

陈 超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  秘书

论坛秘书长

刘善琨  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秘书长

张 伟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  副所长

姚建华  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孙 楠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

邵兰星  上海市激光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指导委员会执行主席:

李耀棠  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所所长

李正佳  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名誉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苏宝蓉  原上海光机所激光应用中心主任现浙江工业大学 特聘教授

李宝军  中山大学理工学院院长

刘文今  清华大学教授

王茂才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教授

邓鸿林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侯若洪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会长  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让大  奔腾楚天激光(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

闵大勇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裁

陈 燚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罗敬文  上海团结普瑞玛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

唐霞辉  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王又青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副主任

闫大鹏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陈卫标  中科院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院长

顾 波   美国BOS PHOTONICS总裁

严惠霖  香港三和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历届回顾

知名采购商踊跃支持

富士康集团、美的集团、海信科龙、中兴、比亚迪、康佳、华为、台达、步步高、神龙汽车、中科院、长城开发、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知名采购商组团参会。此外还邀请了香港、台湾、美国、俄罗斯、柏林、法国等海外企业。众多国际品牌企业、海外知名人士与现场演讲嘉宾以及供应商们一道,共同打造一个优秀的应用技术平台。

众多知名展商一如既往的支持

会议邀请到海内外知名激光企业如:通快激光、IPG、罗芬、中科四象、领创激光、EKSPLA、锐科激光、科艺仪器、中科院广州电子所、美国理波公司、创鑫激光、瑞丰恒、木森科技、杰普特、华日激光、盛雄激光等激光公司云集深圳欢聚一堂,展示最新激光加工装备和技术。

(三)ALAT 2013组团考察企业

     论坛听众代表参观比亚迪                                  论坛部分特邀嘉宾合影

(四)同期活动精彩纷呈

●  汽车工业激光制造应用技术大会               ●  激光自动化应用与光纤技术大会

主席: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  杨上陆博士         主席: 北京工业大学  王璞教授

(2014年6月12-13日 10:00 -- 16:00)           (2014年6月12-13日 10:00 -- 16:00

●  超快激光与微细加工技术大会                 ●  大功率激光技术与钣金技术大会

主席:北京工业大学  陈继民教授                   主席: 华中科技大学  唐霞辉教授

(2014年6月13-14日 10:00 -- 16:00)           (2014年6月13-14日 10:00 -- 16:00

 激光再制造(模具加工)技术大会            ●  中国3D打印(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与应用技术论坛

主席: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加工工程中心 姚建华主任    主席:华南理工大学  杨永强教授

(2014年6月13-14日 10:00 -- 16:00)          (2014年6月13-14日 10:00 -- 16:00

●   光电子与激光前瞻技术大会                     ● 2014台湾雷射产业论坛

主席:深圳大学  徐平教授                         主席:台湾镭射应用科技协会  赖利温理事长

(2014年6月12日 13:00 -- 17:00)              (2014年6月12日 13:00 -- 18:00

●  2014海峡两岸激光精英高尔夫邀请赛              ● 参观航母、企业考察

主席: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  邵火秘书长             主席: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  刘善琨秘书长

(2014年6月14日 13:00 -- 17:00)                (2014年6月15日 13:00 --18:00

酒店指南

报到时间与地点:报到时间:2014年6月11日(全天)

深圳人民大厦国汇酒店   (星级:四星级)

地址:深南大道6002号深圳人民大厦(深南大道与新洲路交汇处西北角)

车程:15分钟间隔(展会期间,早晚提供免费巴士接送到会展中心)

房类:标准间(460元含早)、高级间(490元含早)

酒店电话:0755-33366666

组委会联系人:刘小姐13712042207

(备注:2014年6月12-14日报到地点在深圳会展中心现场)

联系方式

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激光制造商情》编辑部、广东星之球激光

地址:东莞市莞城区旗峰路162号中侨大厦B座1505室

电话:0769-22381699/13602330010   邮箱:shaohuo@ laserfair.com   传真:0769-2238 4798

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南五楼   官方网站: www.alat.com.cn

电话:027-87541783   邮箱: liushankun @ 163.com   传真:027-87542815  官方网站:www.alat.com.cn

发布时间 : 2017-11-14

3D版"清明上河图"亮相 再现千年前汴京盛景

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东京大展的万众热捧之后,被称为“画中人物最多、进宫次数最多、收藏印跋最多、传世仿本最多”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清明上河图》,将以巨幅3D动画长卷的形式首次亮相南京,5月1日起,在雅居乐滨江国际千人宴会厅展出。昨日,记者有幸提前“体验”了一回穿越。

3D《清明上河图》场景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张择端在宽仅20多厘米,长500多厘米的绢本长卷上,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此次在滨江国际展出的3D动画《清明上河图》是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3D画卷,借助现代3D技术,将原作放大,以50米×4米的恢弘手笔,动态还原了《清明上河图》的千古画境。记者在现场看到,生动的画卷在幕布上展开,千余名动态人物、繁忙的汴河漕运、喧闹的街市,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1千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怎样一番繁华景象?在《清明上河图》展馆中,观者仿佛瞬间穿越到了1千年前的“世界中心”,与北宋文人把酒言欢、与将军骑马巡查、与船夫摇橹吆喝。“虹桥争渡”画段,是清明上河图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主办方以画里的虹桥原型,搭建了一座真实的“虹桥”,犹如走进了画里,繁忙的运河气象,尽收眼底,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一刻钟“穿越”汴京的乐趣。

发布时间 : 2017-11-14

3D打印重塑食物 让老人更好摄入

日前,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看起来跟日常食物一样的3D打印超软滑果冻样食品,从西兰花到烤羊排,这些“打印”出来的食物长得非常逼真,口感别有一番风味。这个项目主要为了让老人家们能够更好地摄入有营养的食物。

  这些打印的食物是德国Biozoon公司的科学家和顶级厨师Markus Biedermann和Herbert Thill研究而成,专为有吞咽困难或有其他疾病无法正常咀嚼进食的老人设计的。随着年岁已高或者身患癌症、中风等疾病,很容易出现吞咽困难症。据悉有将近60%的老人存在吞咽困难,他们每天都跟吞咽和消化作斗争。

  研究将生的或熟的、新鲜的或冰冻的食物绞碎、混合、浓缩成浆或打成泡沫,然后重新成型,让吞咽困难的人们可以开心愉快地享受大餐。该项目从欧盟筹得300万欧元开展相关研究:使用快速制作技术开发个性化食品为老年人提供均衡营养。

  无论是外观还是味道,超软滑成品都跟原来的食物非常相似,而质地就非常柔软,像胶体一样。它入口即化,吃起来很安全,非常适合有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的消费者。它利用技术把鸡肉、胡萝卜和水果等变成软绵绵的,然后再把它们重新塑形。

  总的来说,这种技术展现给厨师和家庭成员的是:为患者准备这种富有营养的食物是很简单、快速的,每餐都可以针对患者量身制作。打印出来的食物是冷冻的,可以放进冰箱里,等到要吃的时候拿到微波炉里加热一下就行。该项目希望通过此产品鼓励老年人从食物中获取所需的营养。

发布时间 : 2017-11-14

国内首款激光投影键盘在科技城亮相

  4月25日,记者从中国(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举行的高新技术产品发布会上获悉,国内首款虚拟激光键盘及其整合产品正式亮相科技城,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键盘概念。

  这款虚拟键盘“未来感”十足,只有半个香烟盒大小,可以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连接。使用时只需按下开关,就会投射出柔和的红光,在平实不透明的表面上形成一个20多厘米宽的键盘光影。用户只需敲击键盘光影,即可实现快捷方便的键盘输入。根据测试,虚拟键盘的识别速度略慢于传统键盘,但普通用户几乎无法察觉这种差距,而便携性则远超传统键盘。

  据介绍,小小的一块盒子内融合了激光显示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多专业技术于一体,特别是激光投影器件使用了激光分光定位技术,其加工工艺要求极高,制造精度达到了纳米级水平。目前,类似产品全球也只有韩国、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

  虚拟键盘的市场定位是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产品的外设,可提供更便捷的输入体验,同时免去携带实体键盘的麻烦。该产品通过整合移动电源,还能为智能设备多次充电,实现了充电功能与激光键盘一体化。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表示出了采购意向。据开发者介绍,未来将采取多种方式投放市场,可以直接生产具备虚拟键盘功能的平板电脑,或者生产具备该功能的芯片,供硬件厂商自行整合到平板电脑等多种电子消费终端产品上。

发布时间 : 2017-11-14

大族粤铭:将激光与CCD摄像定位完美结合

CCD摄像定位技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日臻成熟,已经成为现代加工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服装、包装、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大族粤铭激光最新推出的CMA1390—V经济型摄像激光切割机,立足于国内鞋服行业主流市场,专为商标、织唛等切割工艺量身订做,将激光技术、CCD摄像定位技术和谐统一,缔造了全新一代经济型摄像定位激光切割机,为鞋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利好因素。该机型一经推出,便以它精确摄像定位技术及价格经济等优势,推动了摄像激光切割机在国内中小型鞋服企业的普及和应用。

  摄像识别——“自动摄入与搜索”

  时间就是效益,服装行业商标、织唛因循传统的切割方式已不符合时代潮流。传统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费时费力,更可能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废品问题频发。CMA1390—V经济型摄像定位激光切割机超越普通切割机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其摄像识别。该机型通过将印刷、编织、刺绣好的商标图案预先通过视觉系统摄入计算机,经处理后,可以自动搜索已抓取的图形按设定好的切割路径进行切割。

  精确定位

  CMA1390—V摄像定位激光切割机的另一特点是定位、切割的精确性。它不仅会自动扫描寻找需要切割的轮廓位置,自动完成切割。在摄像定位视觉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的协同工作下,还可以对布料的细微拉伸变形进行全程自动跟踪补偿,确保切割精准无误。

  摄像定位激光切割机一经面世,就颇受服装等用户的青睐,环保、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生产效率,真正是助企业披荆斩棘的尖兵利刃。

发布时间 : 2017-11-14

3D打印:东莞在联动

继中国3D打印联盟成立之后,江苏、浙江、武汉、成都、渭南、相继成立,华曙高科3D打印产业基地去年年底投产、山东建立“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加工和服务基地”、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珠海)创新中心落户香洲、青岛市高新区3D打印产业园区去年8月投入使用,今年4月1日,全国3D打印战略联盟落户南京......

    面对3D打印风暴,东莞耐不寂寞。近日以广东银禧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会、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广东星之球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天安数码城、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鲁布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9家发起单位召开发起人会议,兴致勃勃发起成立东莞市3D打印联盟,抱团发展3D打印。 

发起单位座谈会合影

    早在去年4月,首场“2013•3D打印技术产业化论坛”在广东东莞天安数码城举行。全球3D打印领域的领先企业——美国Stratasys公司被邀请出席,国内3D打印倡导者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团队核心人员周刚博士到会,携带当今世界最尖端的3D打印技术及相关设备,首次来到东莞,就国际、国内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与东莞企业展开交流、对接,并现场演示,旨在促进东莞3D打印技术和产业的崛起。

    东莞是一个制造业城市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较丰富的制造业经验和研发创新能力。日前正处于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阶段,3D打印的兴起,无疑给东莞注入了活力,众多企业跃跃欲试,企图分得一杯羹。

    3D打印技术作为制造业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已经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等军事领域和大型复杂构件的一次成型制造,是传统制造技术与新材料的完美结合。

    3D打印技术实质是“快速成型技术”,也被称为“增量技术”、“增材技术”,将带动工业设计、新材料、精细制造等多个领域颠覆性的改变。

    东莞目前虽然还沒有形成3D打印产业链,但从事3D打印制造的企业已有不少,不但能打印产品,也能生产材料。如东莞市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材料已销售到玩具、动漫、电子、医疗、贸易(样品)等领域使用,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3D打印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创新团队”获得政府25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巨大的制造业发展空间以及政府资金扶助的牵引,促使东莞更多的企业走进3D打印。东莞市3D打印联盟的发起成立,将重新调整3D打印产业氛围,規划3D打印秩序,推动3D打印产业化的发展。

发布时间 : 2017-11-14

美国光学学会颁发2014年OSA杰出贡献奖

2014年3月21日,美国光学学会(OSA)颁发了2014年度多项OSA杰出贡献奖(Prestigious OSA Awards),以表彰那些在光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共有来自7个国家的20名行业专家人士获此殊荣。获奖名单如下:

      Frederic Ives勋章/Jarus Quinn 贡献奖

      获奖人/机构  Paul B. Corkum  

                      渥太华大学 /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NRC)

      获奖领域    阿秒科学/高次谐波光谱学/分子光学 

      Esther Beller Hoffman奖

      获奖人/机构  Shin-Tson Wu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

      获奖领域    光电科学与工程教育 

      马克斯·玻恩奖(Max Born Award)

      获奖人/机构  Costas Soukoulis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获奖领域    光子晶体及左手材料 

      Stephen D. Fantone杰出成就奖

      获奖人/机构  Anthony J. Campillo

                      美国光学学会(OSA)

      获奖领域    对OSA刊物的领导及贡献

      Michael S. Feld生物光子学奖

      获奖人/机构  Rebecca Richards-Kortum

                      莱斯大学

      获奖领域    光学在疾病的诊断领域的应用

      Joseph Fraunhofer / Robert M. Burley奖

      获奖人/机构  Juan Carlos Minaño

                      马德里理工大学

      获奖领域    成像与非成像光学

      Joseph W. Goodman著书奖

      获奖人/机构  Wenshan Cai / Vladimir M. Shalaev

                      乔治亚理工学院 / 普渡大学

      获奖领域    光频段超材料书籍:

                  Optical Metamaterial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2010).

      Nick Holonyak Jr.奖

      获奖人/机构  Ching Tang

                      罗切斯特大学

      获奖领域    高效薄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Robert E. Hopkins领袖奖

      获奖人/机构  Ching Tang

                      美国Breault Research Organization (BRO) 公司

      获奖领域    全球光学产业集群建设

      Edwin H. Land奖

      获奖人/机构  Mathias Fink

                      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ESPCI ParisTech)

      获奖领域    超声波时间反转技术及其成像与治疗应用

      Sang Soo Lee奖

      获奖人/机构  Mario Garavaglia

                      墨西哥光学研究中心(Centro de Investigaciones en Optica)

      获奖领域    光学/光子学的研究和教育

      Emmett N. Leith奖

      获奖人/机构  Adam Kozma

                      1928—2014,美国

      获奖领域    雷达数据/全息存储器的光学信息处理

      Ellis R. Lippincott奖

      获奖人/机构  Andrei Tokmakoff

                      芝加哥大学

      获奖领域    二维红外光谱学及其分子结构/动力学应用

      阿道夫·伦奖 (Adolph Lomb Medal)

      获奖人/机构  Alexander Szameit

                      耶拿大学

      获奖领域    光子晶格中的线性及非线性光束演化

            量子、固态和相对论的现象中的光子模拟

      William F. Meggers奖

      获奖人/机构  François Biraben

                      巴黎Kastler-Brossel实验室

      获奖领域    高分辨原子光谱学/基本物理常数计量学

      David Richardson奖

      获奖人/机构  Jannick P. Rolland

                      罗切斯特大学

      获奖领域    光学设计与工程/无创光活检技术

      Edgar D. Tillyer奖

      获奖人/机构  Suzanne P. McKee

                      Smith-Kettlewell眼科研究所

      获奖领域    大脑深度感知能力的限制及特性

      Charles H. Townes奖

      获奖人/机构  Masataka Nakazawa

                      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

      获奖领域    超稳窄线宽激光器/超快光学技术及其应用

      R.W. Wood奖

      获奖人/机构  Michael Bass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

      获奖领域    光整流效应

发布时间 : 2017-11-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