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非白三维”推出工业级手持激光三维扫描仪,用1/3价格抢占市场

机器视觉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应用技术占比最高的一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已超过40%。机器视觉的应用主要在消费级、特种级(比如军用)、工业级三大类。其中,工业视觉由于对精度、稳定性、以及业务场景适配性要求较高,加上外商长期垄断核心技术,国内上游产业链处于弱势地位,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工业视觉技术一直是国内厂商奋力攻克的领域。

对于国内研发商来说,拥有核心元器件、算法开发能力,成为了增强竞争力的关键。

非白三维是一家自研各类3D机器视觉传感器模组的厂商,目前主要产品有高速白光面阵扫描系统、手持激光三维扫描系统,以及工业级多线手持激光产品(MangoFree)。团队对于高精度3维重建的研究早在12年开始,并在16年开始推出工业级3维扫描设备,同时扩展出3D打印设备、医用耳模三维扫描仪产品线,其中医用类产品已经成为国内助听市场份额第一。公司CEO表示,今年的重点在于工业级多线手持激光扫描仪(Mangofree)的市场推广

  • 从技术上看,相对于传统的结构光路线而言,手持激光产品有着更高的精度,更强的抗干扰性。公司基于激光多线三维扫描系统,自主研发的产品可比同行高出50-60%的效率,更高效地建立空间内的坐标系,生成三维点云数据,封装成网格数据,设备精度达480000次测量/每秒,0.02mm+0.06mm/L精度。目前与业内高端产品,如加拿大形创,精度达到了同一水平。此外,产品可以在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三维重建,比如对于黑色、反光物体不需要喷涂显影剂。

  • 从市场上看,公司目前从汽车2-3级供应商切入,面向模具厂商,包括塑料、压铸、精加工等环节,尤其适用于曲面检测。选择从汽车行业切入的原因在于,汽车制造产业链条长,涉及到的零部件就高达2万多种,那么对应的供应商也是上万计,市场需求广阔。但实际上,该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已经被外商占领,工业视觉产业链上游以康耐视、基恩士、海克斯康等为首的巨头拥有深厚的经验及核心元器件研发能力,同时在中游集成环节联合了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库卡),已渐成垄断之势。

非白三维CEO茹方军认为,国内厂商的优势与机会在于,所研发的产品能更好地响应国内用户需求,迭代速度快。尤其对于付费能力有限的中小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是关键。目前,非白三维将工业级手持激光扫描仪市场价定位在10万元以下,是国外同类产品的1/3,比国内同类产品便宜5-10万元,以此作为价格优势来拓展市场。

此外,公司具备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能力,在鲁棒性、高精度等方面已经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实际上,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厂商的研发水平并不逊于国外巨头,比如中观软件、天远三维、先临三维等,但国内厂商作为后来者,在渠道、资金规模、市场口碑等方面与外商仍有较大差距。国内厂商的之间的竞争也不只在价格层面,实际上各家的市场切入点也会有所不同,技术路线和服务上各有优势,都保持了一定的差异化。

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为销售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年营收千万级,团队约30人。除了国内市场外,公司正在推广海外市场,包括澳洲、挪威、美国等国家。


来源 : 36氪 作者: 李念真 发布时间 : 2020-04-19

激光加工业:东风已至,未来可期

本文作者东兴证券分析师龙海敏,仅供交流学习之用,感谢分享!


1、激光器国产化是行业发展之东风

1.1 技术进步推动激光器成本降低

激光的产生从原理上是物质受到能量激发,然后释放出更大能量的过程。从具体实现的过程上,物质的基本结构是原子,原子由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周围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可以通过吸收或者释放能量来实现能阶跃迁,当电子吸收一个光子时,电子会向外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能阶。相对应的,当电子从高能阶跃迁到低能阶时,电子也会释放出一个光子。而激光则利用外来的光子诱发电子由高能阶向低能阶跃迁,这样诱发的光子加上电子跃迁所释放的光子会产生两个光子,实现受激放大。

微信图片_20200417022626.png

依据激光的产生原理,通过各种工艺实现了各类激光器。激光的使用方向,则主要分为能量激光和信息激光两类,其中能量激光主要用于材料加工领域使用的切割和焊接,视网膜脱落修复、白内障手术,以及军事上的激光炮,而光通信、激光扫描、激光制导等应用场景则利用激光的信息特性。

微信图片_20200417022636.png

按照激光器增益介质的不一样,激光器主要可以分为液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各种激光器的增益方式和泵浦方法都不尽相同,其中转换效率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其中半导体激光器的转化效率最高,未来可能成为激光器的发展方向,但与当今主流的光纤激光器对比,半导体激光器的技术发展还不够完善,光束质量不如光纤激光器。 

微信图片_20200417022728.png

光纤激光器也是固体激光器的一种,光纤激光器是指以掺有稀土离子的增益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增益光纤固定在两个光纤光栅之间构成谐振腔,泵源通电产生的泵浦光传输至掺有稀土离子的增益光纤中,当泵浦光穿过增益光纤时,增益光纤中的稀土离子会吸收泵浦光,其电子被激励到较高的激发能级,实现离子数反转,反转后的粒子以辐射形成从高能级转移到基态后从纤芯中输出激光。 

微信图片_20200417022735.png

光纤激光器从原理上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这直接降低激光器的原材料成本,在使用过程中,光纤激光器除了电能,也不需要其他额外的耗材,进一步降低激光器的使用成本,另外得益于全封装的结构,激光器的维 护成本也大大降低。 

1.2 激光器国产化促进了国内设备的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人口红利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新世纪开始后,人口红利逐步升级成工程师红利,再结合我国加入 WTO的契机,制造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我国成为了实力雄厚的制造大国。同时制造大国的历史背景也积累了国内大量的中低端加工需求,中低端加工的产品利润率低,从而对加工成本十分敏感,传统的激光加工作为高端加工方式,不能惠及国内大量的加工产业,随着激光技术进步和激光器的国产化,促进了激光加工设备价格的大幅下降,满足国内大量的加工需求,使国内激光加工设备销售规模获得持久高 速增长。

微信图片_20200417022829.png

激光器作为整个设备中价格最高的核心零部件,它的国产化带来了整个设备成本的大幅下降,从而带来了激光设备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内激光设备的销售规模由 2011 年的117 亿元上升到 2018 年的 605 亿元, 7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6%。

微信图片_20200417022833.png

2. 激光产业向国内转移,国产替代正当时 

2.1 中国成为激光产业快速增长的新市场 

激光加工产业的上游主要由激光器以及组成激光器的核心元器件构成,加上结构件和数控系统。产业链的中游是激光加工设备,即将零部件组装成为一台可以进行激光加工的设备。产业链下游面向各个行业的终端需求,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区别,对设备有一定定制化的需求。

微信图片_20200417022839.png

国内大量中低端的加工需求,造就整个激光加工产业链向国内进行转移。以集中度很高的光纤激光器行业来分析,龙头 IPG 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通过分析它的收入变化也基本能确定整个行业的转移情况。从2013年开始,中国大陆地区的收入增速为30%左右,2017年达到了63%,而其他地区的收入增速平均不到15%。另外从收入体量来看,2013 年中国大陆收入为 11.7 亿,占公司总收入 30%,到 2017年中国大陆收入规模超过 40 亿,占公司总收入的 44%,中国大陆市场的增长现象十分明显。
 
微信图片_20200417022943.png

国内激光产业近年来增长迅速,形成了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床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华中地区(覆盖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环渤海地区(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四大激光产业带,涌现了像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一系列优秀的激光行业代表企业,但这些企业大多数还是集中于下游集成环节,技术实力有较大提升空间。

激光器行业进入有壁垒,市场集中度高,全球激光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激光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工具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 2015 年以后,激光行业市场规模获得了加速增长的趋势,截止 2018 年市场规模达 138 亿美元。

微信图片_20200417023023.png

材料加工是制造业升级的最主要领域,截止2018年的分类数据,材料加工涵盖了激光 45%的使用场景,市场空间为 61.6 亿美元,现在材料加工领域中使用最多的是切割,其次是金属焊接、打标、半导体生产等。

微信图片_20200417023028.png

光纤激光器由于结构简单、光电转化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等优点正逐渐占据主流的市场份额,从统计数据来看,2017 和 2018 年光纤激光器占工业激光器比例分别为50.5%和51.5%,已经占比超过一半。毋庸置疑,未来光纤激光器将成为主流的激光器产品。

微信图片_20200417024214.png

当前国内光纤激光器的市场份额主要由 IPG 占据,国内市占率接近 50%,以锐科激光为首的国内企业市占率 在迅速提升,其中锐科的市占率从 2017 年的 12%提升到了 18%,增长速度明显。
 
微信图片_20200417024223.png

从发展阶段来看,国内的激光器生产企业基本是后起之秀,进步迅速的同时也脱离不开底蕴不足和经验积累 欠缺的弱点,整体还处于追赶者的局面。

2.2 激光设备具备广阔的应用市场空间 

激光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共同被视为 20 世纪的现代四项重大发明,对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光加工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加工具备高效、环保、精细度高等优点,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是用光加工来全面替代机械加工。 

基于光加工在各行各业具备普遍适用的特点,激光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市场广阔。据美国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 2010 年分析和统计,美国当年 GDP 的 50%(约 7.50 万亿美元)与激光在相关领域的市场应用及不断广 泛拓展相关。 

微信图片_20200417024638.png

激光加工设备的进入门槛不高,激光器和控制系统都可以外购,大部分激光设备商进行的是组装工作,按照客户的要求选取相应的激光器,将零部件与机械结构件进行组装,最终完成产品的交付。 

准入门槛不高,也就带来同质化竞争激烈,整体上优先进入的企业更容易依靠规模化效应,来拉开与后续进入者的距离,从收入规模来看,同样国内的企业差距也会十分巨大。 

现有的竞争格局是龙头优势明显,以收入规模来看,龙头企业通快的收入远大于其他企业,这也是多年底蕴所造就的综合供应商优势,国内激光设备龙头为大族激光,得益于消费电子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大族激光的收入规模已经可以并肩国际一流激光设备企业。 

微信图片_20200417024645.jpg
微信图片_20200417025006.jpg

2.3 国际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德国通快(trumpf)是全球激光设备龙头,同时发展历史悠久,企业保持了持续的竞争力。 

从通快发展历程来看,业务全部聚焦于加工设备领域,不断用新技术来提高产品价值,加强设备生产和创新能力,并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在很多高精尖的领域均崭露头角,例如在最新的财年报告中,通快在半导体加工设备中最核心的极紫外(EUV)光刻机领域实现收入 4.88 亿欧元,主要来源于向 ASML 的产品销售。 

通快公司能够长期处于行业领先的位置,技术领先是必要的条件,这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通快的研发费用占比平均在10%,最新财年总计研发费用为3.96亿欧元。 

微信图片_20200417024650.jpg

德国通快最初以医用和工业用途的挠性轴起家,之后逐步开始做一些用于简单加工的手动机床和剪床,机床的制作使通快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机械加工技术。数控系统是扎根于机床技术中的创新,对于机床加工有了深入理解后为了提高效率进行的自主创新,这是技术积累的水到渠成,之后发展过程中不断应用新的技术来提高加工效率,延伸产品范围,出现了等离子切割和激光切割等设备。综合看来,通快公司首先扎根于主业,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同时也以开放的心态关注技术的进步,不断使自身的设备符合技术的发展潮 流,设备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

微信图片_20200417024656.jpg

3. 设备集成领域孕育巨大的市场空间 

3.1 激光装备依靠下游快速发展,将涌现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激光器是通用性产品,便于批量化和标准化的制造,业务规模能够快速提升,从而带来激光设备也在一个层级上实现快速的推广,从国内的市场空间来看,激光器属于百亿级的市场空间,而设备至少是千亿级别的,市场空间的广阔更容易诞生伟大公司。 

微信图片_20200417025051.png

未来激光设备的竞争格局必然出现多细分、多龙头的局面,核心在于设备依附于下游所服务行业的壮大。国内龙头大族激光的发展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在国内的爆发,激光设备新秀帝尔激光表现也十分亮眼,得益于光伏行业近几年的蓬勃发展,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游行业扩张之时,带来的加工需求也必然爆发,能够 满足这种加工需求的激光设备商能够快速获得发展和壮大。从下游市场的集中度而言,中国的市场不论是内生出来还是承接了产业转移,都具备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具备孕育这些优秀企业的肥沃土壤,技术储备扎 实的企业,将获得优先成长的先机。 

激光加工产业发展要突破层级来进行扩张,瓶颈在于应用场景的突破。核心在于激光设备厂商要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甚至培养终端客户的使用习惯,即需要集成出适应新应用场景的定制化设备,设备集成商的核心在于从单一的设备提供商变成综合的方案解决商,通过差异化使企业从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设备行业脱颖而出,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2 新的应用场景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领域 

工业激光器在材料加工中进行大规模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主要还集中于切割领域。从材料加工的应用领域来看,切割大多集中于粗加工阶段,粗加工设备的价值量也相对较低,向复杂度和精细度更高的加工场景拓展 是行业的发展方向。 

微信图片_20200417025059.jpg

3.3 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是技术领先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比海外优秀的设备企业,企业需要通过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来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国内企业不仅在研发投入的绝对值上远不及需要追赶的同行,在研发投入的比例上也有很大的欠缺。中国制造由大转强,必然需要技术实力的增强,这样才能占据产业链的核心位置,最终参与甚至主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实现有效研发投入比例的提高,这样设备企业才能有序进行“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销售一代”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来源 : 东兴证券 作者: 龙海敏 发布时间 : 2020-04-17

又一激光焊接设备商拟IPO 其激光器主要采购自创鑫、杰普特

4月7日,激光焊接设备商广东通发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新三板提交了公开转让说明书。据了解,通发激光主要产品包括激光焊接机和激光打标机两大类别,其中,以研发、生产、销售激光焊接机为主(近两年激光焊接机业务均超过总营收的87%),并经营少量激光打标机业务。2019年通发激光实现营收3179万元,同比增长186%,净利润334.8万元,同比增长403%。


2018-2019年通发激光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通发激光、OFweek产业研究院


通发激光发展历程


2012年6月,深圳市通发激光设备有限公司出资500万元成立了惠州市通发激光设备有限公司(即广东通发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


2018年9月,惠州通发有限完成了第一次增资,公司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加至510万元,增资的10万元由张雪军以货币方式认缴。


2019年3月,惠州通发有限完成第一次股权转让,原股东深圳市通发激光设备有限公司将其持有公司97.06%的股权以人民币49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张雪军,将其持有公司0.98%的股权以人民币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靳海彦。本次股权转让后,张雪军以99.02%的出资比例成为惠州通发有限的第一大股东。


2019年7月,惠州通发有限完成第二次增资,将注册资本由510万元增加至625万元,新增注册资本115万元,其中深圳市通发共创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货币方式认缴100万元、张雪军以货币方式认缴15万元。


2019年9月,惠州通发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同时更名为“广东通发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整体变更完成后,张雪军成为公司实控人,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公司股权结构如下:



经营情况回顾


2019年通发激光实现营收3179万元,较2018年的1110万元增长186%;净利润334.8万元,较2018年的66.5万元增长403%;毛利率为23.30%,比2018年提高2个百分点。



据了解,通发激光的激光焊接机产品主要包括YAG固体激光焊接机、光纤激光焊接机和半导体激光焊接机三大类,下游客户群体主要为模具、五金家电、消费电子、金银首饰、电池等行业企业。近两年主要客户情况如下:



通发激光的采购项目主要包括电线电缆、激光器、激光棒、变频器、电感线圈、机壳、其他钣金件等,目前该等原材料的市场供应相对充足,近两年主要供应商情况如下:



人员结构及研发情况


目前,通发激光共有员工53人,其中本科学历5人,专科及以下学历48人。按照工作岗位划分情况如下:



通发激光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自主研发模式。公司的研发机构的职能主要涉及产品机械结构、光路控制和软件开发等几个方面的研发设计职能。目前,公司已拥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10软件著作权,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


激光焊接市场前景及公司竞争力


过去几年,受益于激光技术进步和激光器价格下降,激光焊接设备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提高,同时激光焊接设备下游应用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显示面板,手机消费电子等领域需求旺盛,大族激光、华工科技、迅雷激光、联赢激光、逸飞激光等在激光焊接市场如沐春风,营收规模高速增长,推动了国内激光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13-2018年,我国激光焊接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从21.3亿元增长至8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57%。其中,2017年是我国激光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发展最快一年,2017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消费电子、半导体及新兴产业市场的需求驱动,对激光焊接设备的需求更是进一步上升,2017年中国激光焊接设备市场规模达到71.4亿元,同比增长71.22%,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2018年全球经济呈下行趋势,市场投资收紧,我国制造业、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出现收缩态势,激光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增速也大幅放缓,同比增长24.09%。


2013-2019年我国激光焊接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OFweek产业研究院


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压力持续加大,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受政策补贴退坡、消费电子周期等影响,激光焊接设备下游需求疲软,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增速进一步放缓,2019年我国激光焊接设备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达到101.3亿元,同比增长14.33%。


在这一市场下,通发激光与大族激光、华工科技、嘉铭激光、天弘激光等企业同台竞技,但从目前的业务规模上看,通发激光与竞争对手有着较大差距。通发激光表示,虽然公司业务规模逊于同行,但由于公司主要在激光加工设备制造行业的激光焊接细分领域精耕细作(近年仅少量经营部分激光打标机业务),没有与同行业企业一样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因而在激光焊接细分领域积累了一些技术能力和客户资源,并在部分下游行业内部(尤其是在下游的模具加工行业内部)形成了一定品牌和技术优势。此外,公司地处广东省惠州市,位于珠三角核心区域,并与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和制造业重镇东莞毗邻,公司所具备区位优势也为公司激光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通发激光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竞争劣势,如公司产品线单一导致不能发挥公司资源的协同效应及融资渠道受限等。通发激光主要从事激光焊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系列产品应用于包括模具、五金、电子元器件等下游领域的激光焊接,近年才开始少量经营激光打标机的业务,打标机业务基础仍较薄弱,故公司主要从事生产激光焊接设备也使得公司的经营风险相对集中。因此,与同行业激光加工设备供应商相比,公司在激光切割、激光打标等相关领域的客户资源较为缺乏,因而公司现阶段的相关资源尚不能在不同系列产品之间发挥充分的协同效应。


而与大族激光、华工科技、天弘激光等上市或公众公司竞争对手相比,通发激光目前只有单一的银行借款渠道,在资金密集型的激光行业受到很大的制约。目前公司正处在快速发展期,扩大产能并拓展营销网络建设均需要资金的投入,融资渠道受限是公司的竞争劣势。


为弥补这些短板,通发激光表示,未来将通过进一步加强核心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研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和销售网络,以进一步提高公司资金实力、技术开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产品品牌形象与市场认可度,进而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


来源 : OFweek 发布时间 : 2020-04-17

从控制器转型工业机器人 「卡诺普」聚焦焊接机器人垂直领域


“在新基建的东风下,我们2020的销售量预计比去年翻一倍。”成都卡诺普自动化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营销中心总经理周大胜在接受36氪四川的采访时表示。

图源:卡诺普

作为国内最早把国产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应用于实践的公司之一,在新基建的东风吹进智能制造领域之时,「卡诺普」也获得了资本的认可,在3月初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快速上升期,2019年我们销量突破1500台,也是业内首家机器人本体市场化后首年销量破千台的生产厂家。”周大胜称。

「卡诺普」成立于2012年,起初生产机器人控制器,2019年推出机器人整机产品。其机器人产品以服务焊接、冲压、搬运等工业细分领域的一般工业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客户为主。

工业机器人近年来在生产制造领域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制造领域、物流领域已有大量的工业机器人。随着工业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逐渐开始替代一些规则清晰的重复性劳动岗位,如弧焊、喷涂、搬运与上下料以及加工等方面。“我们的工业机器人主要聚焦于弧焊领域。”周大胜向36氪四川说道。

机器人有六大核心部件,分别是控制器、驱动器、传感器三大电子部件,以及RV减速机、伺服电机、谐波减速机三大机械部件。其中,控制器被称为机器人的“大脑”,也是决定机器人性能的关键部件。而「卡诺普」所生产的弧焊控制器,在2018年就已占据市场份额 95%。

得益于控制器的领先优势,「卡诺普」开始拓展产品线,开发了驱动器、传感器等部件,推出机器人本体。2019年,「卡诺普」推出机器人整机产品,主要包含焊接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搬运工业机器人等。

其中,焊接工业机器人是「卡诺普」的优势产品。“我们推出了3款焊接工业机器人,具有工作空间大、运行速度快、重复定位精度高等优势。”周大胜向36氪四川说道,“目前工业机器人细分行业较多,而我们希望聚焦焊接机器人垂直领域,做好焊接机器人的研发、生产。”

在周大胜看来,「卡诺普」的主要优势在于公司技术的不断精进。比如对于机器人的标定,目前,国外常规的做法是采用专门的标定设备,投入需要上百万元。而「卡诺普」发明了一种简易标定方法,通过在软件算法上的大胆创新,只用软件就能使机器人恢复精度。“就2019年来说,我们的研发费用占据了三费的55%以上,这有力保证了我们的技术优势。”

最近,“新基建”提出了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相关网络与设施的建设,将有利于未来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拓张。据周大胜介绍,「卡诺普」也将利用本轮融资进一步研发技术和拓展行业。“我们以一般工业为切入点,以行业为抓手,逐步进军头部产业。”

在产品销售模式上,「卡诺普」主要与各区域集成商合作。除了提供标准化,还会针对终端客户个性化需求开发特殊应用,比如焊接激光跟踪、3D视觉上下料等。公司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五大营销中心,与50多家集成商达成合作。

同赛道中,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最早的业务是以电梯的电气控制以及工业自动化方面为主,后来相继地拓展了运动控制、物联网与工业机器人,其主要产品为多关节工业机器手与SCARA机器人;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Apollo机器人,已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

团队规模上,创始人李良军2001年至2010年任职于成都广泰实业,历任研发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技术部长和技术总监,主导了机器人、数控系统、步进驱动器、交流伺服驱动器等多个项目;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朱路生同样曾任职于成都广泰实业,期间主要负责数控系统的开发。


来源 : 36氪四川 作者: 张孜 发布时间 : 2020-04-16

赢合科技:一季度业绩预增逾112.12% 持续斩获锂电自动化大单

赢合科技发布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12.12-140.41%。

公司表示,受益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一体化和集成化创新,公司产品性能和品质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大幅增强,订单规模和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锂电设备业务表现较好。此外,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助力抗疫防控工作,推出口罩机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口罩代工业务,形成业务增量。

新签锂电订单丰硕

据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2020年一季度新签锂电订单超过10亿元。同时,公开资料显示,4月初公司签订了来自宁德时代、桑顿新能源、湖南时代联合的总计近12亿元锂电自动化设备供货合同,该订单囊括了锂电池生产线前、中、后段众多关键设备。

其中,宁德时代的订单,包括涂布机、辊压分切一体机、激光模切机和包膜入壳机等设备在内的生产线合同。桑顿新能源的订单,包括铝壳锂电池全自动生产线和软包锂电池全自动生产线,涉及涂布机、辊压分切机、卷绕机、自动组装线、切叠一体机等设备生产线,可满足5GWh产能要求。湖南时代联合的订单,包括涂布机、辊压机、分条机、卷绕机、自动装配线等设备。

市场人士表示,上海电气入主后,公司积极借力国资资源,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依托先进技术优势,克服了疫情不利影响,在锂电池设备领域稳步迈上新台阶。未来,公司或将进一步强化与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所属产业的协同与合作,以锂电池装备制造为支撑,以自动化产业板块为平台,共同打造锂电池全线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疫情背景下,公司春节期间紧急开发生产医疗平面医用口罩全自动一体机,目前已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第二批),向中国石化易派客、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交付口罩生产设备。

混改添翼发力自动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公司引入国内装备领域的大型国企上海电气战略入股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保留快速响应市场、激励机制到位等民企机制优势的基础上,有望获得国有股东行业资源、金融资源、政府关系的加持。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赢合科技有望承接更多上海电气旗下自动化业务,成为其自动化板块的重要上市公司平台。此外,公司与上海电气参股公司,全球叠片设备领导厂商德国Manz签订合作协议,在业务开拓、产品线优化及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并提供相互支持,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锂电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兴业证券(6.220,0.12,1.97%)分析师表示,全球汽车电动化大潮不可逆转,未来3到4年锂电设备行业将迎来新的一轮黄金成长期。公司作为进入国际一流锂电企业供应链的领先设备企业,有望充分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来源 : 和讯 发布时间 : 2020-04-15

华工科技加速复工复产 光通信模块日产能超7万支

  2月中下旬,包括华工正源在内的华工科技(000988)旗下各子公司陆续拿到政府批文,开始加速复工复产,追赶“失去”的一季度。

  4月13日,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作为全球光模块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华工正源为保证产能快速提升,复工后招聘了一批新员工,一方面通过线上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另一方面通过精益生产进行深度现场改善和工艺改善,生产效率和品质进一步提高。目前,光通信模块日产能超7万支,超过去年最高水平。

  全力保障产业链延续性

  据介绍,疫情爆发前,华工科技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储备了合理安全库存,同时基于与核心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关键部件优先保障了华工科技供应。

  “从目前来看,公司这些年不断完善的供应链连续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客户产品的交付”,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介绍说。

  启动复工以来,截至4月6日,华工科技先后向印度、俄罗斯、泰国、韩国、墨西哥等海外项目及国内华为、中兴、格力、武船、三一等客户提供了产品与服务,目前公司员工返岗率超95%,产能已恢复。

  “疫情只是暂时放慢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但绝不会打乱我们的部署、影响我们的发展目标”,马新强表示,在精准防疫的前提下,夺回失去的时间,全力满足客户特别是大客户需求。

  疫情以来,华工科技随时与国际客户保持良好沟通,并灵活调度省外子公司及员工力量排产,打通市场-产品线-供应链,极大保障客户需求。3月中旬以来,在湖北省经信厅协调下,华工科技省内百余家相关配套企业有序复工,人员返岗出行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物流渠道逐步畅通。

  值得一提的是,2月底,华工科技另一家核心子公司华工激光获批复工,虽较之其他子公司,复工复产时间晚了些,但疫情期间,华工科技全面调动位于深圳、江苏等地的省外二级子公司实现产能转移,较大程度缓解了产能不足、物料输入及产品输出困难的压力,稳定了客户信心。

  抢抓“新基建”际遇

  马新强表示,智能制造相比传统生产线,在生产等量产品的情况下,所需人力大大减少,能有效缓解疫情期间人员短缺的问题。

  他介绍,从华工科技目前实施的自动化产线、智能化产线来看,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满足客户供货所需。从华工科技正在实施的武船“智能工厂”项目来看,项目完成实施后板材入库、出库效率可提升50%,计划排产效率提升10%,总体板单元生产能力提升30%,同时,人工成本减少35%。


来源 : 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 : 2020-04-15

点赞!邦德激光切割设备再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视频)

4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对烈士(刘谦初)家乡山东平度进行采访报道。报道中指出:平度市正全力推进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绿色铸造。邦德激光T-series激光管切设备作为推动平度市标杆企业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汇)发展的源动力,在此次报道中惊艳亮相。

万汇主营业务为户外家居和户外伞具,于2018年先后采购邦德激光P-series和T-series激光切割设备,用于切割铝材、基础件等,邦德激光先进的切割设备,持续稳定的输出,为万汇市场版图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此前,邦德激光已多次亮相央视《朝闻天下》频道,赢得政府、行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邦德激光:雄厚的研发实力

邦德激光十几年激光装备制造领域的积累,始终明晰“产品”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邦德国内设有济南、上海两大研发中心,专注于先进机械、电气、软硬件系统的开发;海外设有法兰克福、芝加哥和印度班加罗尔三大Technical Center(技术中心),国际一流水平研发人员从事前沿科技的研究,当地研发技术强力支持,全球顶尖技术标准,研发产品均以欧洲QC体系进行严格质量检验。

服务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邦德凭借雄厚研发实力、丰富市场经验、极致的服务标准,立足总部,辐射全球,打造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激光行业服务生态圈,产品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赋能钣金、机械、汽车等200+行业发展,赢得海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极致感动客户”是邦德团队的服务标准。邦德激光根植市场需求,从售前到售后,打造24h服务生态体系,为客户的良性发展提供软服务保障:

售前,邦德激光高级工程师可为用户1对1定制产品解决方案,为客户寻求最匹配产品型号。售后方面,邦德已在全球建立15个海外机构,服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设立50多个售后网点,以点带面,100%覆盖中国各大地区,可同时响应数千客户需求。

与民族工业复兴同频共振,同向聚和

工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钣金切割作为工业制造业的基础链,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能力的主要方面。

未来已来,邦德激光势与民族工业复兴同频共振,同向聚和。Bodor作为中国的民族激光品牌,始终以打造“全球激光行业第一品牌”,让“邦德激光”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为目标。紧跟中国制造强国的建设规划,不断升级优化激光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产品创新力、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为激光行业发展和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以邦德激光的“匠心”、“匠品”,赋能中华民族工业复兴,真正让激光行业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

来源 : 邦德激光 发布时间 : 2020-0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