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达成战略合作,大族激光半导体制造又有新动作!

2020年11月2日,大族激光与深圳大学半导体制造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半导体制造等领域,充分发挥双方在人才、产品、技术等资源上的优势,共同进行半导体等装备和工艺的探索和开发,共建协同创新科研平台。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圳大学半导体制造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全职特聘教授王序进院士,半导体制造研究院副院长郭登极,彭太江副教授,鲁艳军助理教授;大族激光副总裁、精密焊接事业部总经理王瑾,事业部副总经理朱登川,事业部手机构件项目中心负责人李剑锋,事业部锡焊项目中心负责人石丹国、事业部光源研发平台负责人罗又辉、方志强博士等出席签约仪式,路崧博士主持会议。

 

此次签约,大族激光将与深圳大学半导体制造研究院展开联合研发和深度合作,针对半导体制造等领域,整合深圳大学半导体制造研究院的技术研究和人才资源、大族激光的硬件装备和产业优势,直面国家重大需求,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开发深具国家效益、产业效益、企业效益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协同作战、联合创新,强化技术及装备领先优势。另外,积极拓展合作领域,推动战略合作向纵深发展。

 

与会双方深入洽谈,介绍企业和高校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综合优势,探讨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明确合作主要及阶段性目标。

来源 : 大族激光 发布时间 : 2020-11-04

我国首套极区中低层大气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通过验收

近日,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牵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我国首套极区中低层大气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通过技术暨业务试运行验收。该系统与目前正在研发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系统相结合,首次在南极地区利用激光雷达系统实现极区大气准全高程地基同步观测,为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资料,为我国开展极区大气前沿科学问题研究提供了关键技术与装备。

undefined

△南极中山站激光雷达观测栋


极区大气是全球大气体系中的关键区域。对极区大气动力学、热力学结构和变化过程、极区大气波动引起的不同大气圈层内的能量和动量传输与耗散过程等进行机制研究,是揭示大气运动规律、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关键。该系统可通过转动拉曼激光雷达模块获取对流层大气温度的精细结构,通过瑞利/米散射激光雷达模块获取平流层-中间层大气温度、密度和云数据,通过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模块获取边界层大气风场精细结构。


undefined


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南极中山站极区空间环境观测系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中山站建成了涵盖极光、电离层和地磁等观测要素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极区空间环境自主观测系统,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行。“十二五”期间,在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极区海洋大气与空间环境业务化监测及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应用”支持下,我国开展了极区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关键技术和原理样机研究。“十三五”伊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极地环境观测/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开展了“极区大气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系统研发”工作。该系统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第35次队度夏期间部署在南极中山站,在南极地区首次实现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温度和三维风场全天时探测,开展极区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耦合的相关观测研究。2018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面向气候变化的极区大气与空间环境业务化监测与研究”支持下,我国首套极区中低层大气激光雷达探测系统研发成功。该系统于2019年9月8日在湖北武汉完成整体集成、调试和优化,于2019年9月17日完成了国内的外场试验验收,并随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赴南极,在度夏期间完成极区中低层大气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集成、调试和优化,成功部署在南极中山站。


目前,该系统在南极现场已采集数据半年以上,获得初步反演结果,各模块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


下面,一起看看南极中山站极区中低层大气激光雷达夜晚开展观测时候的照片↓↓↓

undefined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 : 2020-11-04

德国LPKF CuttingMaster3565激光分板系统荣获全球技术奖项


LPKF荣获全球技术奖项


 

LPKF CuttingMaster3565激光分板系统赢得业内专家高度认可。


功能强大的电路板分板系统LPKF CuttingMaster3565凭借优越的性能、高性价比、PCB切割边缘技术上的高洁净度等决定性的因素荣获了分板系统的全球技术奖项。

undefined

此款激光系统以其高精度、高洁精度和高性价比以及完美的加工效果获得了国际知名杂志《全球SMT & Packaging》专家评审团的高度认可。


LPKF CuttingMaster3565激光分板系统


LPKF创新型洁净切割技术确保了加工材料在技术上的高洁净度。最新设计的吸尘装置集成到系统中,防止粉尘的沉积,因此在使用LPKF CuttingMaster3565进行加工后,无需进行其他清洁步骤。

无应力激光切割PCB轮廓减少了传统机械工艺预留铣刀下刀口的设计。由于常规机械工艺会预留2-3mm宽的沟道,这样最多可节约30%以上的空间从而放置更多的PCB。


undefined


LPKF技术实现了材料的节约,降低了成本,同时保护了环境,避免了额外的浪费。先进的系统软件使得LPKF CuttingMaster3565操作简单,同时也将生产周期降到最低。


“当然,LPKF激光系统以及洁净切割技术的众多优势确保了SMT生产中更高的封装密度以及高产能。特别是在复杂和极小的电路板应用上,例如在医疗或传感器技术,我们可以突破极限。令我们欣慰的是得到了PCB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LPKF北美区域总经理Stephan Schmidt先生在接过奖杯时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自身对技术的深耕驱动工业领域的发展。LPKF激光系统的优势会直接让我们的客户受益,从而也使得最终用户受益。” 


电子生产制造业务部总经理Roman Ostholt先生表示:“ 这个奖项是属于我们整个团队的。我们非常高兴能获此殊荣。相信我们的激光系统会让我们的客户在PCB高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

来源 : LPKF乐普科 发布时间 : 2020-10-29

英诺激光IPO遭深交所询问 今年固体激光器营收放缓

近年来,激光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行业龙头大族激光继去年业绩大幅下降后,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再度下降超3成,引起了市场对激光行业企业的强烈关注。

9月29日,深交所创业板官网更新披露了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诺激光”)的首轮问询回复函。该公司于6月22日申请创业板上市,其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微加工激光器和定制激光模组。

时代商学院发现,近年来英诺激光的核心产品纳秒固体激光器销售收入大幅放缓,产品售价剧降,境外业务占比亦持续下降。此外,其去年12月销售收入占比较往年陡升,并因此遭深交所质疑突击确认收入。

英诺激光的核心产品纳秒固体激光器销售是否遭遇同行狙击?其核心竞争力如何?深交所为何质疑其大客户销售的合理性?

英诺激光IPO基本信息如图表1所示。



一、核心产品营收增速骤降,前三季存业绩下滑风险

激光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信、航天军工、医疗美容、文化教育、科研等各个方面,近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此背景下,英诺激光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

不过,时代商学院发现,近年英诺激光的核心产品纳秒固体激光器的营业收入急剧放缓,境外业务占比也大幅下降。

招股书显示,英诺激光的激光器业务以销售纳秒固体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为主,报告期内,上述两类激光器的销售收入占该公司激光器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7%、99.9%、100%和100%。其中,纳秒固体激光器是该公司目前的主导产品。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英诺激光的纳秒固体激光器销售金额分别为1.51亿元、1.93亿元、1.95亿元和0.84亿元,占激光器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43%、96.14%、86.96%和95.34%。其中,2019年其纳秒固体激光器的销售收入增速从2018年的27.75%骤降至0.99%,降幅较大。




同期,英诺激光的纳秒固体激光器单价分别为10.75万元/台、7.37万元/台、5.59万元/台和4.09万元/台,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31.44%、24.15%和26.83%。

9月30日,时代商学院就纳秒固体激光器业务向英诺激光发函询问,对方回复称,公司纳秒固体激光器主要为3W、5W低功率紫外激光器和10W、15W中高功率紫外激光器。2019年3W、5W低功率紫外激光器销售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主要系在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低功率激光器市场价格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是公司及时采取措施,主动调低激光器产品售价,保证销量稳定增长,销售收入受到的影响有限。

此外,报告期内,英诺激光境外业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71%、13.41%、8.55%和8.4%,呈持续下滑态势。其中,2019年其境外业务销售收入金额仅3031.53万元,同比下降22.08%。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显示,2020年1—9月,英诺激光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1500万元至24500万元,同比变动-3.75%至9.68%;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0万元至3227万元,同比变动-2.17%至20.95%。由此不难推测,英诺激光今年前三季度不排除业绩下滑的可能。

随着微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激光企业开始涉足上述两类激光器领域,且采用的技术路线与英诺激光相比较为接近。如果英诺激光未来无法在纳秒固体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领域持续保持技术创新能力,或因技术升级迭代无法保持持续的技术先进性,该公司将面临核心技术竞争力降低的风险。

二、毛利率畸高,技术存被替代风险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英诺激光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2.53%、56.91%、50.75%和50.15%,可比同行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47.28%、46.11%、41.23%和39.11%。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上半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同行,英诺激光的综合毛利率均高于可比公司,包括美国IPG、美国相干、大族激光、锐科激光、帝尔激光、杰普特等企业。而且,在激光行业竞争加剧,可比同行毛利率持续下滑的背景下,英诺激光的毛利率反而保持高度稳定,维持在50%以上,2018年其综合毛利率还一度逆势上升4.42个百分点。

9月30日,时代商学院就此向英诺激光发函询问,对方回复称,公司利用自身在固体激光器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加大毛利率较高的中高功率、深紫外纳秒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并将产品线延伸至下游定制激光模组领域,因此公司保持相对较高的毛利率具有持续性。

需注意的是,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对英诺激光的技术路线曾提出质疑,要求其披露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的应用领域差异,说明固体激光器的相关技术是否存在被替代风险,分析其激光器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

三、集中确认收入反常遭问询,新客户成立仅一年就下大额订单

招股书显示,按主营收入的季节分布看,英诺激光第一、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低,第二、四季度占比相对较高。

需注意的是,2017—2019年,12月的销售占比分别为12.26%、9.75%、22.53%,其中,2019年12月,英诺激光的营业收入占比较往年大幅上升,颇为异常。

反馈意见回复显示,2019年12月英诺激光对弘信电子、国奥科技、翔声激光、火焱激光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805.31万元、486.73万元、407.08万元、185.84万元,占对上述客户2019年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96.01%、83.12%、20.48%、19.54%。

值得一提的是,国奥科技成立于2018年11月,2019年,英诺激光向国奥科技累计销售587.17万元激光器,金额较大。英诺激光的首轮问询回复函显示,目前国奥科技正在与下游客户如欧菲光、信利科技等商谈具体销售事宜,但真实销售情况并未披露。

深交所对英诺激光4大客户在12月突然集中签单发货验收的行为提出质疑,要求其披露对上述客户的12月销售事项所对应的签订合同时间、发货时间、验收时间、收入确认时间,分析说明是否存在突击确认收入、采购后尚未使用的情形,以及相关收入确认的依据是否充分、谨慎。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英诺激光披露国奥科技2018年11月成立,英诺激光2019年即向其大额销售的合理性。

来源 : 时代商学院 作者: 研究员 孙越 发布时间 : 2020-10-27

大族激光前三季度营收88.59亿元 净利10.20亿元

10月26日,大族激光发布2020年三季报,公司2020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8.59亿元,同比增长2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0亿元,同比增长69.99%,每股收益为0.9700元。

 


 

得益于国内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报告期内公司行业快速复苏,各项生产基本恢复正常,主营业务有续开展,消费类电子业务需求好于预期,产品订单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增长,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提升,PCB(印制电路板)业务订单及发货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大族激光称,公司运用在应用控制、伺服驱动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在短时间内研发出全系列口罩自动化生产线,并形成稳定出货能力,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2020年1-9月全系列口罩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销售收入10.31亿元。但由于疫情后期国内口罩产能过剩,部分口罩机客户临时取消合同导致公司前期备货积压,公司对口罩机库存进行了专项计提减值准备约1.19亿元。

 

 

此外,由于销售产品结构的变化,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约7.08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出售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确认投资收益约1.24亿元。综上影响,大族激光2020年1-9月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65%-75%。


大族激光1996年创立于深圳,是亚洲最大、世界排名前三的工业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主要产品包括激光打标机系列、激光焊接机系列、激光切割机系列、新能源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演示系列、PCB钻孔机系列、工业机器人等多个系列200余种工业激光设备及智能装备解决方案。

 

 

来源 : 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 : 2020-10-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