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2015年度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总结报告

一年前,全球制造业刚刚进入一个不稳定的时期。十二个月之后,我们看到的2015年的销售数据显示国际经济形势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更不稳定。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主要市场经济体的情况并不太好,主要是由于中国、东南亚、欧洲和中东的需求放缓,使得消费者对于非必需品的兴趣在减少。美国制造业尽管与其他相比已经算是情况不错,但是也开始有疲软的迹象,2015年年末时的工厂开工率已降至自从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低水平,对上述地区的出口也在减少。最重要的是,期待中的新兴国家经济的激增并没有实现,原本预计其增加的国民生产总值(GNPs)能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例如,巴西作为金砖四国的一个关键成员,由于在2015年第三季度末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因而拖累了全球制造业的增长前景。

表1:工业激光器市场的销售收入(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今年的全球市场分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的,全球热点事件对制造业的影响给很多国家的GDP增长预期蒙上了阴影。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亚洲的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和日本的情况也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而欧洲在数月以来的令人不安的消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大众汽车的丑闻)以后,终于在下半年迎来了好消息——经济似乎已趋向稳定,但是恐怖袭击和叙利亚战争引发的难民潮震惊了西欧,导致对于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担忧在升级。
    全球制造业处在这种多变的氛围中,工业激光的总体销售情况却与这种下降趋势背道而驰,连着几个季度都有着中高位的个位数增长。问题是激光行业是否与全球制造业不同步。只有一家公司连着几个季度有着强劲的两位数增长——IPG Photonics。除此之外,其他在2015年获得温和增长的公司主要是超快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的供应商。这些产品的领先制造商在2015年展示的积极的财政数据为我们带来了乐观的预期。

表2:按应用分类的激光器销售收入(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德国通快公司的表现奠定了基调,这家最大的工业激光器供应商在其激光技术业务方面获得了16.8%的增长,在2014/2015财年实现了8.9亿欧元(9.4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该公司对于2015/2016年的总体预期为个位数增长。与德国通快争夺市场领导地位的是全球领先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IPG Photonics,后者据报道在第三季度实现了22%的增长,如果再将预测的第四季度的季节性调整囊括进来,其销售收入将接近10亿美元的水平。紧随之后的是Coherent相干(8.02亿美金,增长了1%)和Rofin-Sinar Technologies(5.2亿美元,下降了2%)。这样的表现在充满挑战的工业激光市场中似乎并不起眼(见表1中的数据)。不过,如果不是光纤激光器的销售收入获得了强劲的两位数增长,工业激光市场的总体表现将会几乎没有任何提高。
    在2014年,光纤激光器占工业激光市场近50%的份额,并在2015年超过了一半(54%)。从后面的表中可以看出,光纤激光器在所有的工业应用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50%)。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其他领先的激光技术被抢占了市场份额,CO2激光器下降了5%,固体激光器与往年持平。如果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Fabtech 展会上的主要激光器制造商,在金属加工展厅中,高功率激光器占据了中心位置。有超过20个钣金切割系统的供应商参展,在2015年几乎都是输出功率在1.0-12.0kW之间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在2014年,有75%的公司配备了光纤激光器来驱动他们的系统。2015年展出的光纤激光切割系统的增长数字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22%的销售增长非常吻合(表7)。

表7:用于材料加工的激光器的销售收入(单位:百万美金)

    总体而言,从表1的数据来看,工业激光器的销售收入相比2014年实现了6.9%的增长,略高于ILS杂志在2015年初所预测的5%,主要是得益于光纤激光器强劲的销售增长。固体激光器的销售收入有较大的跌幅,只是由于高功率碟片激光器的增长抵消了大部分的下跌。由于受到来自光纤激光器的竞争,CO2激光器的跌幅最大。之后的表格将展示工业激光材料加工市场的详细信息。其他类型的激光器——半导体和准分子激光器大约有着4%的涨幅。

    在表2中,材料加工市场的优势非常明显,有59%的总销售收入要归功于用于材料加工的平均功率大于1kW的激光器。这个应用领域继续以每年9%的速度在增长。微加工(占总销售收入的23%)主要是使用功率小于1 kW的激光器,继续以4%的速度在增长。打标/雕刻类别(占18%)——工业激光市场中唯一的“消费产品”领域,其增长非常稳定,虽然并不那么引人注目(4%)。2015年,三个加工类别都在增长。从业内的预测来看,2016年很有可能继续重演2015年的表现,上半年温和增长,下半年将会更好。
打标 / 雕刻市场稳定增长
    近几年来,由于行业和政府的相关法规推动了对序列化、编码以及用于可追溯标识的需求,打标/雕刻领域(表3)的表现一直很稳定,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在2008-2009年经济衰退中有所萎缩后,这一部门占据激光销售收入的比例跌破了两位数。之后,增长恢复到个位数水平,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新应用的需求——鸡蛋和标识,在前者中是取代喷墨,在后者中是取代背胶标签。在某些行业中,用于标记生产的零件的二维条形码是强制性要求的,如汽车和飞机,由于在打标方面的灵活性,激光编码的销售收入在迅速增长。现在,不锈钢和钛合金彩色打标取代了手动上油墨过程,这种永久可辨认的标志可以在一定距离读取,为这个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表3:应用于打标/雕刻领域的激光器销售收入(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在所有的工业激光器应用领域,打标/雕刻设备可以归为类似激光打印机的产品,全球有超过230家该产品系统的供应商。它们都使用相同的激光器类型,主要是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和一些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SS)、CO2激光器和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它们都受困于买方市场,因此利润很薄,销售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于销售数量。

表4:微加工领域的销售收入(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供应商把目光瞄准了紫外(UV)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前者能在产品包装材料上打出永久的、非干扰的标记,后者能在透明的医疗器械里打标。

微加工市场稳健增长
    如图4所示,2015年,涉足微加工应用(通常< 0.01 in.)的所有类型的工业激光器增长了4.2%,没有实现ILS之前预测将增长8%的目标,这主要由于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衰退。
    今年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别——非金属加工,包括加工具有波长兼容性的材料,如织物、塑料(切割和焊接)、亚克力、玻璃、蓝宝石、某些复合材料和非常活跃的微钻孔领域。由于现在光纤激光器在材料加工领域的流行,这种技术(表5)在2015年的销售收入获得了10%的显著增长。这使得微加工领域相比2014年有4.2%以上的销售收入增长,不过固体激光器没有任何增长,CO2激光器和其他类型的激光器都只有1%的增长。

表5:用于材料微加工市场的激光器销售收入(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工业激光器微加工领域主要使用脉冲和连续波(CW)固体激光器、CO2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一些准分子和半导体激光器。这些激光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大部分主要在50-100W的范围内。不过在一些高端应用中,它们可以实现更高的功率级别以获得符合要求的生产率。在固体激光器类别中,主要是产生兆瓦峰值功率的低功率碟片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

材料加工占主要地位
    2015年的销售收入有60%主要来自输出功率超过1kW(平均功率)的工业激光器。在这一领域中主要是由金属切割贡献的,具体来说是指金属制品行业中的金属钣金切割。据估计,在2015年,全球范围内超过13亿美元的高功率激光器是来自金属切割系统的安装。由于在任何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金属加工都是基础产业,其每年的增长都对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起着重要影响,因此,表6和表7中预测的个位数增长是基于全球经济的形势。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增长约为7%,新兴国家约为3%。一般来说,金属加工业具有中高位的个位数增长,激光金属切割遵循了这一趋势。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在2015年初的复起(尽管中国、俄罗斯、南美和东南亚地区的增长放缓),激光焊接获得了急剧的增加。北美地区小型SUVs和轻型卡车市场的火热,以及欧洲汽车销售的复苏,都起到了作用。由于汽车制造商青睐只能用激光焊接的高强度钢和需要高要求外观的车身设计,激光焊接/激光钎焊重振旗鼓。因此,激光器在焊接领域获得了17%的增长(表6)。对2016年的预测就不是很乐观,大众汽车丑闻造成的销售下降可能会让这个领域只有很低的个位数增长。

表6:材料加工领域的销售收入(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其他类别的销售收入增长来自表面处理应用,主要是热处理和激光熔覆工艺,用于切割厚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高功率CO2激光器也扩大了使用。

    在表7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增长了22%,这主要是由于它们进一步渗透到长期以来由高功率CO2激光器把持的市场。事实上,2014年可能是CO2激光器在此类别中的顶峰,之后新的8kW光纤激光器侵入了CO2激光器在该市场的最后立足点。增长的数字也反映了这一结果,光纤激光器是22%,而CO2激光器是-7%。在金属切割加工领域,光纤激光器切割具有CO2激光器所有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其他的优势,例如电效率、紧凑、便于维护、降低的运营成本和延长的维修周期,其销售价格也很有竞争力。到2015年年底,光纤激光器在激光金属切割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估计已上升到60%或更多。
    在金属厚板市场,CO2激光器还保留着一席之地,例如对于厚度超过1.0英寸的厚板单道自熔对接焊,原始功率是关键。此外,这些输出功率在千瓦范围内的激光器非常适合非金属的切割,例如复合材料和亚克力等。固体激光器的销售收入减少得更多,不过德国通快公司的高功率碟片激光器所提供的激光强度在汽车行业的切割和焊接应用中备受推崇。高功率(>1kW)的半导体激光器在激光钎焊和某些热传导焊接工艺中有着优势,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它们有着诸多优点,例如电效率高、紧凑以及与许多在生产中使用的材料的兼容性。2015年在国际展会上推出了输出功率超过2kW的高亮度、高功率直接半导体激光器, 至少有两个系统集成商——Mazak Optonics和Panasonic Factory Solutions展出了这样的系统,使用的是由TeraDiode提供的千瓦级直接二极管激光器,用于切割和焊接应用。这种激光类型可以在相同功率水平下替代光纤激光器,预计将在2016年拓展至金属钣金切割行业的应用。
预测
    尽管从全球制造业收到了许多不太利好的消息,但是全球工业激光器行业仍然继续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消息。我们将其归功于光纤激光器,这也是该行业的领导者IPG Photonics的第二十次连胜。大部分的其他供应商也在2015年获得了温和的增长。工业激光器行业将在2016年再次战胜所有来自全球制造业的负面消息,预计将获得和2015年类似的表现。对此,我们将如何解释?
    美国Laser Focus World(LFW)杂志和Strategies Unlimited的同事也在努力解释对工业激光持乐观态度所带来的不同步。所以,在这里我们引用LFW一月刊的一篇报道:“光纤激光器和3D打印技术在全球的成功绝不是异常现象。它们仅仅是激光技术获得胜利的众多例子中的两个,在任何经济环境下,不管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通过提高投资回报率和生产效率,都可以击败不景气的环境。”

表8:2016年全球市场分析

    我们将重点放在工业激光材料加工上,因为激光加工相关的许多应用都集中在一些选定的行业,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不理想,但是在技术上的投资可以加强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的地位,从而能为其将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表8是ILS对工业激光加工市场的机遇的总结。这张图表总结了工业激光器在全球市场的发展机遇,主要是基于已发布的关键行业的销售报表和订单库存。本报告中呈现的表格已是最新版本,并已考虑了上述提及的全球经济情况。简单来说,我们应该在所有红色、粉红色的领域加强表现,同时也要关注绿色部分。北美和亚洲(日本、中国、东南亚和印度)是活跃的制造业市场,在这些地区,能源、交通、航空航天和金属零件加工等市场还比较积极,或者至少是一般积极。
    回到表1来看,工业激光系统供应商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以及高利润率的订单来维持与2015年旗鼓相当的业务表现。过了2016年上半年以后又是另一回事了,ILS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并且预计会重复2015年下半年的销售表现,2016年全年的增长率将会略低(4.4%)。
    光纤激光器的销售将会强劲增长,抵消CO2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的跌幅,半导体和准分子激光器的销售也会增加。
    截至本报告发布,全球局势仍然保持稳定,所以工业激光器行业在2016年应该会重演2015年的表现。


发布时间 : 2017-11-16

注意!五月深圳将“被塞车”—3D打印论坛盛大来袭!

你见过各种各样的塞车,可曾想过五月深圳将 “被塞车”!

    世界上有五花八门的塞车:明星出场要塞车、红绿灯路口要塞车、制造业东莞缺货全球要“塞车”,如今深圳今年五月又要面临 “被塞车”!

    是什么原因致使“被塞车”?原来作为LASERFAIR第十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展的同期论坛,第四届亚洲3D打印产业发展与应用市场技术论坛将于2016年5月19-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不仅周边区域的部分道路真的要塞车,更多的是工业生产中一些陈旧的、落后的生产模式和生产程序“要塞车”, 先进的、前沿的“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将创新承袭千百年的生产工艺,打破常规生产模式,引领时代新发展。深圳将被高新科技“塞车”。

0123_副本

    3D打印的炒作热度已持续多年,不过,与两三年前板块炒作逻辑不同的是,3D打印产业链经过多年构建已基本成型,技术、材料等创新突破、制造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互动也呈现常态化。3D打印已进入高科技主导时代,地位越来越凸显,作用越来越广泛。航天航空、军事武器、工业制造、生物医疗以及原型设计等重要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为了加速推进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发展,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来大力扶植该产业:例如美国政府斥巨资打造“国家增材制造研究所”,将其快速应用到军事,航空等高端领域,同时制定了“国家增材制造发展计划”;而欧盟也发布了3D打印工业标准化路线图,并且在欧洲各国成立了相应的增材制造研究机构,力推3D打印的全面发展;3D打印也引起了我国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亲自听取了3D打印专家汇报,并给予了高度肯定,与此同时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暖风政策以推进增材制造在国内的发展……

    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3D打印支出接近110亿美元。IDC预测,到2019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近270亿美元。2014年,亚太、美国和西欧市场占全球3D打印支出的59.2%,而到2019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0%。中国将成为3D打印硬件和服务的领先市场。“行业所需要等待的只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01234_副本

    第四届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与应用市场高峰论坛,就是迎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将邀请中外3D打印行业权威专家和企业精英,围绕中外3D打印行业最新动态、发展趋势、核心技术、分工格局、相关政策、应用市场现状,市场需求,关键对策等多个热门议题,进行多达30场专题报告。为参会听众以及企业人员提供一个高水平、广范围、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应用交流平台。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应用市场的支持,此次论坛把“产业发展”和“应用市场”作为两大会议主题,在工业应用、生物医疗、综合专场三个板块分别形成分论坛。另外,嘉宾沙龙、茶歇会,首届3D打印创客大赛、3D打印时尚秀、3D打印现场展示等也将同期举行。五月,深圳3D打印论坛专家蜂拥,高新技术云集,第一次将被高科技“塞车”!


发布时间 : 2017-11-16

深圳市科协同意承办2016亚欧工业激光峰会

近日,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收到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复:同意作为2016年亚欧国际工业激光峰会的承办单位。相信深圳市科协的加入承办,将让本届亚欧国际工业激光峰会更具影响力与权威性。

    不久前,会议主办方分别邀请到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Chamber)、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等作为协办单位,并将派出代表参加会议。

    近日,主办方已成功邀请奔腾楚天激光总经理吴让大先生、德国半导体激光器专家Laserline公司亚洲区经理Markus Ruetering, 普瑞玛商贸公司亚洲区商务总监陈天青博士、技术开发总监Mohammed Naeem博士作为会议演讲人。

    此前,亚欧激光峰会已邀请到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院长王璞教授、深圳大学阮双琛教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光电研究中心(ORC) Jayanta Sahu教授等专家参会,届时峰会的另一主办方欧洲光电产业协会EPIC将领衔10多位欧洲激光企业CEO前来参会。

    2016年5月19-20日,亚欧国际工业激光峰会将于深圳会展中心会议厅举办,与2016亚洲激光论坛暨激光展同期。该峰会是由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GDLIA)与欧洲光电产业协会(EPIC)联合主办,在中国与欧洲地区轮流举办,第二届亚欧国际激光峰会计划于2017年移至欧洲举办。

会议联系:

李先生:
Tel: +86-769-2203 5308
Mobile: +86-13602330080
Email: news@laserfair.com 
会议网址:

http://eu-asia.alat.com.cn/


发布时间 : 2017-11-16

深圳将迎来高功率激光科技的春天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北上广深并列、直辖市待批的中国大都市。从改革开放窗口,到科技创新前沿城市,深圳的发展,不仅无愧于改革开放赋予的重任,更印证了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轨迹。尽管深圳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行,但象高功率激光这种专业性会议论坛几乎微乎甚微,甚至绝无仅有。所以深圳5月的亚洲激光论坛分会之一中国高功率激光切焊及管材加工技术大会,将迎来深圳高功率激光科技的春天。









高功率激光被广泛应用

    高功率激光器主要用于厚钢板的控制与切割。高功率激光是指激光器输出功率在2kW以上的激光加工系统,高功率激光加工技术一般包括"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和"激光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孔等。

打破禁运政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在5000瓦以上大功率激光器及控制系统实施禁运政策,而最近中国首台8000瓦高功率CO2激光器目前在温州落地。直接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禁锢。使中国高功率激光切焊技术又上新台阶。

切管更省时

    激光切管是在平面激光上的延伸,在平面切割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旋转轴,是激光能在圆形管,方形管和异形管材上加工孔位,斜角,切断等,打破传统的加工模式,加工产品更快,精度更准,成本更低,灵活性强,变化方便,针对不同客户的订单,只需在电脑上绘制出加工图,产品马上就可以出来,节省了常规的开模制作费。

大族是后盾

    日前,大族激光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高功率切割设备去年约实现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70%以上,今年也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未来,随着5000w 以上大功率激光器的量产成熟,激光应用将在钢板、铜板、钛合金板等中厚板的加工和切割,在汽车、船舶制造、军工领域大放异彩,创造出庞大的市场需求。可以说,未来几年大功率切割焊接与蓝宝石业务双轮共同推动该公司高速增长。

会议彰显“高大尚”

    据组委会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月19-21日第十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展暨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论坛将分八个分会进行,上演100多场专题报告,几十所高校院所近200名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到会助推。其中中国高功率激光切焊及管材加工技术大会是其中的八大分会之一。会议由中国钢铁集团研究院、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协会共同主办。抓住激光切割与钣金加工、金属零部件加工、金属模具加工、三维切割与焊接、机械制造、国内外大功率激光发展趋势、大功率激光应用解决方案等行业热点话题进行研讨。同时行业大咖:华中科技大学唐霞辉教授、美国通用汽车杨上陆博士、中国钢铁集团研究院张瑞华教授教授、装甲兵工程学院张平教授、广东科学院董春林教授、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激光专家等将出席会议作演讲报告。

深圳将迎来激光科技的春天

    深圳不仅聚集大族、光韵达、联赢、木森、泰德、创鑫、光大、海目星、铭镭等一大批激光企业,而且拥有强大的激光钣金加工群体,以及富士康、中集集团、中信、华为、比亚迪等激光应用企业,中国高功率激光切焊及管材加工技术大会的成功举办,将为深圳迎来一个高功率激光科技的春天!


发布时间 : 2017-11-16

《激光制造商情》报带你看光博会国内外展商风采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3月15-1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光电行业知名展商聚集展会,高科技产品琳琅满目,先进理念弥漫现场;各路专家纷至杳来,大咖云集,光电产业发展的理论、方向、后劲和难点都将在专家研讨和碰撞下迎刃而解。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已成为光电世界,展场已成为科学的海洋。

         自2006年举办以来,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激光、光学、光电行业盛会。逐年递增的展会数据不仅显示出慕尼黑上海光博会的领导力,更表明中国光电行业发展的坚强信念。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引领行业发展趋势,集中展示涵盖激光器与光电子、光学与光学制造、激光生产与加工技术、成像,检测和质质量控制四大板块的全方位产品内容,是不容错过的业内展会。

         展会现场活动精彩纷呈,国际激光加工技术研讨会,汇聚全球行业专家,引领行业发展趋势。电子展和半导体展同期举办,大大提升观众的观展收获,为观众提供深入了解电子领域最新技术和应用的绝佳机会。

      《激光制造商情》报为抓亮点、求新点、集信息、访专家,全体编撰人员闻风而动,卯足劲、绷紧弦,汇集展会采风。现在,让《激光制造商情》报带你进入光博会看国内外展商风采。


QQ图片20160310151009副本

《激光制造商情》报展位号:W4.4805

IMG_7964

IMG_7966

IMG_7967

IMG_7969

IMG_8082

IMG_8007

IMG_7985

IMG_7980

IMG_7987

IMG_8009

IMG_8030

IMG_8027

IMG_8041

IMG_7978

IMG_7999

IMG_7989

IMG_8002

IMG_7971

IMG_7973

IMG_7975

IMG_7976

IMG_7977

IMG_8011

IMG_7983

IMG_7984

IMG_7986

IMG_7990

IMG_8003

IMG_8012

IMG_8023

IMG_8031

IMG_8037

IMG_8039

IMG_8041

IMG_8043

IMG_8057

IMG_8052

发布时间 : 2017-11-16

超快激光微纳制作成时代“新宠”

南国五月,万物葱茏。第十届亚洲(深圳)激光智能制造展及论坛将于今年5月19日-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其中超快激光与微纳加工制造大会是八大分会之一。

    以清华大学激光材料加工研究中心主任钟敏霖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陆永枫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李焱教授、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洪波教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张文武研究员、中科院理化所段宣明研究员、西安交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陈烽教授等主要嘉宾将亲临大会做演讲报告;以德国Trumpf公司、美Coherent公司、美国Spectra-Physics公司、德国EdgeWave公司多名超快激光专家将莅临现场与大家交流;大族激光将与到会人员分享他们超快激光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  

    激光的出现为人们在加工领域开辟了新篇章。特别是微秒脉冲光激光出现以来,由于其具有超快时间和超高峰值特性,它能将能量快速、准确的集中在作用区域,实现对几乎所有材料的非热熔性冷处理。获得传统激光无法比拟的高精度、低损伤等优势。使在微秒激光这些独特优势在材料的微细加工、纳米结构制作、光子器件、高密件存储、医疗生物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无标题_副本

    超强超快激光科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新学科,正处在出现重大突破的前夜。近几年随着高功率皮秒、飞秒激光和光纤超快激光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化,超快激光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工业生产应用,成为学术界和激光应用行业的热门方向。

    超快激光能解决许多常规方法难以达到的高、精、尖、硬、难等等加工问题,实现令人惊奇的加工能力、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之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启动发展,今后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高精密制造的需求将显著增加,超快激光与先进微纳加工技术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机遇。预计到2020年超快激光器市场总额将超过15亿美元。

    超快激光微纳制作是一个前沿的穿插学科范畴,触及机械、光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在国防、生物、信息、医疗器件、汽车等范畴应用普遍。超快激光指脉宽短于10ps (10-11s)的激光,具有超强和超快的奇特优势,使制作进程在感化时光和峰值功率等趋于极端。

    随着微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形状尺寸微小或操作尺寸极小为特征的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项高新技术,许多学科的进步和高新技木的突破来源于微结构加工精度的提升,例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更高的运算速度和強大的功能要求大规模集成电路向更微型化的方向发展。精密加工在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替力。微结构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纳米技术重要研究的手段。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时代“新宠”。

    本次会议重点围绕超快激光微纳制造前沿技术;超快激光技术最新进展;超快激光微加工技术新进展,超快激光典型微加工应用;超快激光在太阳能电池晶硅加工、半导体材料加工、微电子制造、蓝宝石切割、激光冷刻蚀、消费电子零部件加工、玻璃、陶瓷、聚合物、塑料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研讨。


发布时间 : 2017-11-16

“工业4.0”风声压境 专家扎寨深圳“指路”

 就在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疾速推进的热潮中,“工业4.0”技术也跃然而起。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工业4.0”已成为全球工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风向标。对于“工业4.0”技术,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推广和应用。发展“工业4.0”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德意志联邦的工业为什么显得那么牛?!是因为德国工业企业既可以满足消费者高度个性化的需求,也能够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应变动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更重要的是,现代生产制造方式能够将员工从过去程序化的工作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这就是他们的“工业4.0”战略得以实施,智能制造技术全面普及的必然结果。

    美国依靠什么控制全世界?是她的价值观?是她的军队?还是她的跨国公司?都不是!那么到底是靠什么呢?是靠高新科学技术!当前,主要是靠智能化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智能化信息科学技术。

无标题_副本

    对于中国来说,实施“工业4.0”或智能制造的必要性在哪里呢?显然,当前“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及“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等战略,都与“工业4.0”所描绘的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吻合。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已经占据全球制造业20%的比重,但大而不强,中国迫切需要更高层面的创新来推动发展,“工业4.0”战略对中国来说正当其时,有助于中国跨越式的发展,解决经济转型面临的种种难题。

    “工业4.0”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意在工业制造达到智能化水平,从而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我国在去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迈向“工业4.0”的第一步。

02_副本

    在当前全球高科技压镜的态势下,我国“工业4.0”的发展领地在哪里?如何引领行业发展?

    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广东省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星之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亚洲(深圳)国际工业4.0展暨论坛,将于2016年5月19日-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以期通过本次展会,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強化中国制造业优势,提升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增強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家整体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工业4.0技术的快速普及。

    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姚建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专职副理事长吴幼华荣担任会议荣誉主席;广东省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袁鸿、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田劲东、深圳市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邵火担任执行主席;深圳市仪器仪表学会副会长、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监事长樊宽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校长、深圳市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学金、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志敏担任执行副主席;深圳市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党英杰、南京自动化及仪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仁和担任大会秘书长。

    会议大伽云集,行业精英闻讯而止。以刘人怀、姚建铨院士为主体的专家演讲团将扎寨深圳,围绕什么是“工业4.0”、“工业4.0”具有哪些核心特征、“工业4.0”的愿景是怎样?进行“破解”;自动化生产围绕工业机器人+数字控制系统,再实行工业化生产进行解读;并就如何抓住当前机会和政策,提出良性化建议。


发布时间 : 2017-11-16

新突破!科学家研发3D打印石墨烯气凝胶方法

3D打印技术前沿又有新突破!日前,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State)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制造出就有复杂微观结构的超轻石墨烯气凝胶。研究人员们希望这一新技术能够为此类材料开辟新的用途。

    所谓的气凝胶,是一种具有海绵状结构的低密度材料。它可以用于很多重要的用途,比如作为热和光的绝缘体等。而研究人员们尤为感兴趣的是石墨烯与气凝胶相结合所获得的一些特别的属性,比如高压缩性、高电导率和一直被热捧的在制造可能的减震结构、固态电池和催化剂等方面的用途。

    尽管很多人将3D打印技术看作使用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制造复杂结构来用于上述应用的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但是实际做起来远非那么简单。“为了能够进行3D打印你需要首先改变石墨烯的粘度,因为它是真的很高。”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林栋博士说。

  传统上,要打印石墨烯气凝胶结构,研究人员倾向于先将石墨烯与聚合物或者硅混合在一起,然后使用喷墨打印机在室温或者高温下挤出这些石墨烯混合物。随后,通过燃烧或者化学过程来去除聚合物或硅,但是这样可能会损坏气凝胶的结构。另外这种层叠式的打印技术很难制造出像悬浮物那样的复杂结构。由于其分层结构,3D打印气凝胶也往往会导致材料的物理性能更差。

  他们将石墨烯氧化物与水混合在一起,然后再零下25摄氏度的温度下将其3D打印到一个表面上。这样每打印出来的一层都会被冰冻住,然后在冰的支持下再打印下一层。而且,他们发现当沉积这些石墨烯氧化悬浮物到冷冻结构上时,未冻的材料会解冻已经结冰的表面,从而造成层与层之间自由混合并重新结冰,形成了氢键和并改善了气凝胶结构的完整性。另外通过使用第二个注满纯水的3D打印机喷嘴,他们也可以创建复杂结构,因为水形成了冰支撑,在此基础上他们就能层积石墨烯氧化悬浮物。

  最后,将产生的气凝胶至于液氮中进行冷冻干燥以去除水分,然后加热使其成为气凝胶。根据这种技术,研究者们能够创建出密度范围在0.5到10毫克每立方厘米的气凝胶,而且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高压缩性。如今,研究人员希望能够进一步研究他们的多喷嘴方法是否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创建气凝胶结构。

 

发布时间 : 2017-11-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