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上海嘉强致力打造“智能制造ABC”

   上海嘉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致力打造属于中国的“智能制造ABC”,让智能激光制造变得更灵活、更高效、更便捷。经营范围主打三大块:智能数控、激光加工、云端服务等

   坐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人工智能迎来爆发期,将为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未来以云计算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中枢,以大数据为依托,“ABC”将深度结合并改造传统行业,助力企业创新和行业升级。

 

   公司专注于工业激光和自动化技术的融合集成,结合国际知名激光光学及加工头模块RayTools,Lasermech,Kugler,ULO Optics等品牌和基于行业最先进的EtherCAT工业总线的自动化方案品牌AheadTechs和ECAT等平台,立足本土,逐步推出适合设备集成商OEM的各行业的完整解决方案及工艺备品配件服务,涵括各种工业激光机器人,五轴三维激光切割焊接机床,500W/1kW/2kW/4kW 光纤激光平面切割,4kW 二氧化碳激光平面切割,导光臂三维非金属切割焊接,光纤激光远程焊接,高速高精度陶瓷玻璃打孔划线,金属表面毛化热处理等等成熟的激光光路和总线式基于PC的软 CNC / PLC 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稳定灵活的开放平台,顺应下一步智能激光制造的分布式网络化发展趋势。


   上海嘉强发挥ABC+物联网的技术优势,致力于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融入制造产业,推动“智能制造ABC”产业发展,打造ABC创新生态。

2016年嘉强首次推出了一款针对目前行业OEM的中高功率500W/1000W+平面切割机打包解决方案“翘楚QC系列”。其中包括:美国前端数控品牌的基于PC非板卡EtherCAT总线式控制系统;瑞士品牌Raytools锐士激光为中国定制BT240平面切割头,及全新升级后的BTS260电容传感调高器和其他配套CAM软件的完整方案。

倍受社会关注的行业盛会--中国(深圳)激光智能制造博览会暨论坛(简称:“中国激博会”)于5月17-1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7、8、9号馆举行,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参加。鉴于“中国激博会”的影响力和凝集力上海嘉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已申报参加。展位号:7B022,欢迎洽谈,共同打造“智能制造ABC”!

2018嘉强仍然保持初心,砥砺前行,为激光加工产业进行服务,为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助力,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绵薄之力!


发布时间 : 2018-04-23

执法人员采用LaserCam 4手持式高清摄像激光雷达设备

据外媒报道,Kustom Signals宣布其LaserCam 4获得认证,因为该款产品符合佛罗里达州行政法典15B-2.014法规的最低设计标准,并入选2015版IACP合格产品清单(Conforming Product List)。

执法人员采用LaserCam 4手持式高清摄像激光雷达设备

LaserCam 4是Kustom Signals推出的第四代手持式摄像激光雷达(hand-held video LIDAR),由ProLaser 4驱动,其性能卓越。LaserCam 4所提供的目标物探查范围较广、采集时间(acquisition time)短、距离较远时图版清晰度高,可提供综合性的超速(Speed Enforcement)视频记录及目标追踪历史记录。

LaserCam 4可持续缩放追踪的目标物、优化特定目标物速度测量的视频记录、优化用户体验,该视频记录将成为有力物证,记录超速、未系安全带、开车时使用手机或其它交通安全违规行为,使违规者无法抵赖。

LaserCam 4可通过无线网络打印功能,将图像发送到Bluetooth打印机处予以打印,作为罚单使用。用户可选择快照模式,将显示屏上的数据打印出现,每张罚单上会有一到两张配图,并标注GPS坐标、公布的车速限制标准、测得的车速及目标物的行驶里程数、设备序列号、操作人员的身份标识及时间戳印(time stamp)。

该设备配置了一款8.1 cm(约3.2英寸)的高清显示屏,直观的用户触屏控制件使LaserCam 4操控简单易用。该设备支持多种语言,下拉菜单可供用户进行简单设置,无需送回厂商处进行重新编程。此外,该款设备还提供了三脚架选配件。

LaserCam 4正在被全球的执法机构所采用,证明了该款设备在交通违规取证方面的性能表现不俗,获得了业内机构的认可。

作者:李文龙


发布时间 : 2018-04-23

上海祥龙打造一流的真空镀膜典范

   光学镀膜是指在光学零件表面上镀上一层(或多层)金属(或介质)薄膜的工艺过程。在光学零件表面镀膜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减少或增加光的反射、分束、分色、滤光、偏振等要求。常用的镀膜法有真空镀膜(物理镀膜的一种)和化学镀膜。目的是改变材料表面的反射和透射特性。


   上海祥龙光学真空镀膜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光学零件表面真空镀膜的加工企业,公司曾成功完成“国防123工程”坦克视窗中激光防护镜,激光薄膜及其它光学薄膜的研发、生产。常年为一些外商公司、军工企业、科研单位、光学厂家提供光学零件的镀膜加工。高级镀膜工程师等技术人员皆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光仪系光学薄膜科研室。


   真空镀膜实质上是在高真空状态下利用物理方法在镀件的表面上镀上层薄膜的技术。它是一种物理现象,真空镀膜按其方式不同按其真空蒸发镀膜、真空溅射镀膜和现在发展起来的离子束渡膜。操作过程:零件清洗、擦拭干净,放入管镀膜机,抽真空,开烘烤(如胶合件需不开烘烤,冷镀),到设定真空度预熔膜料,镀膜,降温。现在镀膜一般用晶控,膜系输入晶控后会自动转动,镀制。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激光工业加工、激光生物医疗、激光应用技术、激光器元器件、作业防护、眼睛防护、光控电焊面罩、坦克、工业炉等视窗、光学仪器、摄像头和手机摄像系统、投影系统、CCD、CMOS、LCD、DLP、LCOS、DVD、望远镜、枪瞄、舞台、医疗、紫外固化、紫外光源和放映等灯具中。

   

   公司以“热情、诚信、价廉、质优”为原则,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所加工的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都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

真空镀膜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材料合成与加工的新技术,是表面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真空镀膜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将固体表面涂覆一层特殊性能的镀膜,从而使固体表面具有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防辐射、导电、导磁、绝缘和装饰等许多优于固体材料本身的优越性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节约能源和获得显著技术经济效益的作用。目前,这种新兴的真空镀膜技术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如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械、石油、化工、环保、军事等领域。真空镀膜技术被誉为最具发展前途的重要技术之一,并已在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中展现出诱人的市场前景。

上海祥龙光学真空镀膜有限公司积极报名参加2018年5月17-1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激博会”,因为“中国激博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激光成果展示和高科产品交易会,目前国内较大的行业展会包括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地的光电展,虽然具有行业性,但都不具备激光专业的独立特性。所以,只有“中国激博会”才是我国激光产业、激光人、激光专家、激光群体典型一个的交流平台和专业性博览会。上海祥龙光参加激博会的目的是要拓宽现野,广结良缘,与激光企业融为一体,打造一流的真空镀膜典范。


   公司展位号:深圳会展中心7B029,欢迎来访!


发布时间 : 2018-04-20

彼得·贝内特:助推全球顶尖激光制版技术在汉产业化

  

彼得·贝内特在中英联合研究中心

  “彼得·贝内特不仅来武汉光谷创业,实现最新激光绿色印刷技术产业化,还推动与湖北工业大学共建中英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结合。”16日,武汉金顿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顿介绍,彼得·贝内特目前在英国,下周就回武汉,作为武汉引进的外国专家,彼得·贝内特对技术充满热情,对武汉也非常热爱。

  彼得·贝内特博士是公司技术研发总监,今年50多岁,拥有英国伦敦大学学士学位、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和布拉福德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彼得·贝内特在印刷技术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顶尖技术的行列,不少技术成果还成为行业通用标准。他曾担任柯达英国研发部总监,以数码CTP技术帮助柯达获得英国女王企业奖;也曾是在多个国家担任印刷制版顾问的“空中飞人”。

  2007年,彼得·贝内特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几名学者合作,开始一项最新超快激光绿色印刷技术的研发,刘顿正是该校激光领域博士,两人相识后一拍即合,决定到中国创业,成立了武汉金顿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两人作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551光谷人才计划”专家,领衔在湖北工业大学成立了中英联合研究中心。2016年10月,彼得·贝内特获得武汉“黄鹤友谊奖”。

  “超快激光的运用和印刷制版的改良都是行业创举。”刘顿介绍,每年全球印版使用量大约7亿平方米,仅冲版一个环节,就要产生大量腐蚀性废料,这项技术可以大大简化工艺,减少污染。一旦成规模投产,能避免使用很多化学试剂,铝材、水、电等消耗量也将减少至五分之一甚至更少。

  “我们是目前全球唯一研发此项印刷技术的团队。”刘顿说,经过多年研发,制版机和印版已在筹备量产,公司也获得了第一轮融资。顺利投产后,一项改变行业面貌的技术将从武汉、光谷走向世界。

  刘顿介绍,彼得·贝内特很喜欢武汉,他到武汉一年后,就将家人全部从英国接过来了,“他喜欢坐上公汽去随意了解这个城市,东湖磨山、昙华林、汉口江滩、汉街、东西湖等地方都逛遍了。


发布时间 : 2018-04-18

光谷年内有多家激光企业上市 锐科激光通过创业板IPO发审会

4月17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我国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锐科激光顺利通过创业板IPO发审会。

目前,在武汉东湖高新区,除锐科激光,还有帝尔激光在创业板排队IPO,今年,光谷有望新增一批激光领域上市公司,激光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据招股说明书,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新股32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12800万股,赴创业板上市。此前,有市场报告认为,2017年激光市场最大的赢家之一是光纤激光器,国内光纤激光器主要供应商之一的锐科激光已成为行业龙头,和第二梯队拉开差距。

这家由“海归”博士闫大鹏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多年坚持自主研发,打破国际垄断。就在闫大鹏举家从美国回到武汉的2007年,我国工业光纤激光器全部依靠进口;11年过去,中国自主研发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已推向市场。据介绍,一台进口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市场价格600多万元,国产售价可降低40%。

锐科激光是武汉光谷激光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期的典型代表。“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目前,光谷已聚集200多家激光企业,2017年激光产业总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上企业24家,总收入60亿元。

东湖高新区在激光器、工业激光加工设备和医疗激光设备等方面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其中激光工业和激光医疗独树一帜。华工激光、楚天激光、锐科激光、安扬激光、帝尔激光、天琪激光、金运激光等企业,在各自领域具备全国竞争力。

武汉华工激光是我国最大的激光设备及高功率激光装备研发生产商之一,2017年实现收入约20亿元。华日激光公司紫外激光器产量达4000台,占全国紫外激光器市场的40%。安扬激光研制的百瓦级全光纤飞秒光纤激光器达到300微焦300飞秒,该指标已全球领先。

在光谷,激光产业实现了多个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人才集聚是极大优势。目前,光谷激光产业领域已集聚闫大鹏、李成、徐进林、华仁忠、陈吉红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余位。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最强动力。”东湖高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锐科激光的发展正是光谷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要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机遇,进一步做强做大光谷激光产业,光谷还需进一步完善光电子信息产业装备配套链,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迈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据悉,除了支持相关企业上市,光谷激光产业基金也在组建中,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资本支撑,推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领军企业。


发布时间 : 2018-04-18

用于超薄扇出堆叠型封装的激光剥离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扇出型封装(fan-out packaging)是应用于众多移动应用的成熟技术。早期的半导体封装一直是单芯片封装,为支持功能增加导致布线密度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要求更复杂的封装、堆叠封装(stacked packages)、系统级封装(systems inpackage),同时还要满足高性能。随着技术的发展,扇出型封装正在缩小成本与高性能之间的矛盾。无论是为满足更小尺寸的需求使晶圆变薄,实现焊料成本的节约,还是作为重新布线层(redistribution-layer,RDL)首步工艺的工艺平台,所有封装均需要临时键合(temporary bonding)。

临时键合需要键合(bonding)和剥离(debonding)两种工艺。从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an-out wafer-level packaging,FoWLP)到功率器件,每种应用在工艺温度、机械应力和热预算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要求,因此确定合适的剥离技术比较困难。这里只是枚举了几个例子,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我们将在本文中重点讨论激光剥离(laser debonding):如抗高温更兼容的材料可应用于哪些情况,激光剥离的特性适于哪些应用等。

为了控制剥离带来的热输入,紫外激光(UV lasers)常被用于剥离不同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不同临时键合材料。为了确保最低的维护工作量,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iode-pumped solid-state,DPSS)可将高度工艺控制的光束整形光学(beam-shaping optics)与最低热输入相结合,不失为是一项正确的选择。

用于超薄扇出堆叠型封装的激光剥离

图1 Chipfirst扇出型晶圆级封装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

用于超薄扇出堆叠型封装的激光剥离

图2 Chiplast扇出型晶圆级封装(又称RDL first)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中临时键合面临的挑战

FoWLP能在行业内收获巨大利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采用了载板(carrier),临时键合材料对化学和热兼容性的要求很高。某些聚酰亚胺符合这种严苛的环境,也适用于激光剥离。

尽管键合和剥离都是FoWLP的工艺,但两者的需求差异很大。通过观察各种应用中不同的半导体工艺,显然没有任何一种剥离工艺解决方案可与所有的半导体工艺兼容,多个解决方案是必然选择。这就是开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剥离工艺(剥离技术是临时键合的特征)至今仍都在使用的原因。

主流剥离技术的比较

最常见的方法有:热滑动剥离(thermal slide-off debonding)、机械剥离(mechanical debonding)和紫外激光剥离(UV laser debonding)。这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在工艺兼容性方面差异巨大。

热滑动剥离(thermal slide-off debonding)是一种利用热塑材料作为器件与载板晶圆(carrier wafer)之间粘合夹层(adhesive interlayer)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热塑材料的可逆热特性,意味着在较高的温度下,该材料的粘度会下降,从而能通过简单地滑动两边的晶圆来完成剥离。热剥离的特点是根据热塑材料的温度特性,使用范围在130°C到350°C之间,因此在较高的温度下就可完成键合与剥离。温度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应力,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是由于热塑材料在高温下具有低粘度。

机械剥离(mechanical debonding)是一种高度依赖晶圆表面特性、临时键合材料的粘附力和内聚力的方法。对于大多数材料系统,均可使用机械释放层(mechanical release layer)来实现可控剥离。机械剥离的主要特点是:可在室温下处理,且强烈依赖机械应力。由于机械剥离需要在临时键合材料与晶圆间产生低粘附力才能成功剥离;因此,在FoWLP应用中使用这种方法是有些困难的。这是因为FoWLP工艺中产生的较高应力会导致自发性的剥离,甚至在减薄工艺中也会出现,这就会导致良率的急剧下滑。

激光剥离(laser debonding)是一种通过几种不同的变量来实现剥离的技术。该方法的剥离机制依赖于:激光种类、临时键合胶,以及用于该工艺的特定释放层。红外激光剥离依靠热过程进行工作:将光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从而在键合界面内产生高温。紫外激光剥离则通常依靠化学过程进行工作:使用光吸收的能量来破坏化学键。破坏聚合物的化学键会导致原始聚合物进行分解。分解物包括气体,就会增加键合界面的压力,因而帮助剥离。由于在剥离工艺前,临时键合胶对晶圆具有很高的粘附力,因此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FoWLP应用中。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应用的优化解决方案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由于剥离过程中的热输入是有限的,因此紫外激光在FoWLP中更具优势。载板晶圆必须能通过紫外激光的穿透,以确保激光能量的有效利用,延长载板晶圆的寿命。目前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紫外激光(全固态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每种激光均可选多种波长。波长大于300nm的激光是最理想的选择,出于以下两个原因的考量:首先,市场可选用的激光剥离材料的波段可有效吸收和剥离高于300nm波长的激光;其次,因为玻璃能够在该波段范围内实现高传输,即该波段激光允许采用标准玻璃晶圆作为载板。

由于全固态激光无需定期更换卤素气体,因此维护成本较低。而且功耗非常低,以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时的功耗来计算,全固态激光可运行5年。此外,由于光学设置紧凑,对实现更小尺寸的引脚有利。图3为全固态激光常见的高斯光束。

用于超薄扇出堆叠型封装的激光剥离

图3 通常全固态激光要求高脉冲重叠。重叠区域表示激光剥离中所使用的辐射照射(radiant exposure),而红色区域则表示不能用于剥离的能量

紫外激光剥离对辐射能量有阈值要求,这意味着在辐射照射特定值以上发生剥离。在图3中,重叠区表示辐射照射适于剥离。低于或高于该值的能量(图中红色区域)均不能剥离,通常就转化为热能,这就会导致碳化和产生粒子。由于在高斯分布边缘的激光束缺少足够的能量,所以必须有一定的脉冲重叠,这时额外的变量优化是必须的,以便在没有碳化时成功剥离。此外,光束中心的多余能量会导致碳化。高斯分布的光束不适合限制剥离中的热效应。

通过使用专用光学装置进行光束整形,高斯光束可被整形成近top hat光束。通过使用这种光学装置,可得到用于剥离的重复性好的光束,形貌与图4中top hat光束相似(在此基础上,光束的形状不会随时间而改变),从而限制热输入。与这种激光的高脉冲重复率相结合,就可实现更严格的工艺控制,并且能够扫描固定晶圆的表面,从而实现剥离工艺的高产出。图5描绘了扫描过程,与准分子激光相比,晶圆固定在静止的载台上,激光点由晶圆上方的扫描振镜(galvo scanner)控制,整个剥离过程速度较快,可以实现高产出。

用于超薄扇出堆叠型封装的激光剥离

图4 先进的紫外激光解决方案,利用光束整形光学将高重复性扫描与激光能量效率相结合。在重叠区域中,用于剥离的辐射照射效率非常高

用于超薄扇出堆叠型封装的激光剥离

图5 EVG激光剥离解决方案,是将全固态激光与光束整形光学结合起来,以实现高产出的可控过程

如图6所示,测试晶圆被用于确定剥离的最佳辐射照射值。即使是top hat光束,为减少热效应,辐射照射值接近于剥离阈值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如此,较少的重叠部分也是必要的,因为临时键合材料与晶圆间的粘附力非常高。

用于超薄扇出堆叠型封装的激光剥离

图6 用于激光剥离的测试晶圆,不同的轨道代表了不同激光的剥离效果

未来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的临时键合

超薄扇出堆叠型封装(FoWLP),也被称为层叠封装(Package on package,PoP),由于此类封装能大幅提高器件密度,目前已被纳入多种应用的技术路线图之中。然而,未来PoP对重新建构晶圆(reconstituted wafers)要求厚度更薄,这将为临时键合带来更多挑战。例如,由注塑(molded)晶圆与载板晶圆堆叠组成的临时键合晶圆的弯曲度(bow)必须最小化,以确保减薄均匀。最大总厚度变化(TTV)的规范也会根据最终晶圆的厚度变得更严格。对于不同的3D应用,涉及连线的问题,如选择“via first”还是“via last”,在PoP中也变得多了起来。虽然有多个工艺可选,但没有哪家扇出型封装企业已具备标准的工艺流程。

总结

由于紫外激光可在室温下进行剥离,且可以使用化学性质稳定的材料,因此紫外激光剥离是一种既适用于chip first,也适用于chip last(或RDL-first)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的方法。本文介绍的紫外激光剥离解决方案不仅结合了全固态激光的优点,具有维护成本低、功耗低的优点,由于特殊的光束整形光学,还实现了高脉冲频率与高空间控制的结合。


发布时间 : 2018-04-16

长春新产业光电在半导体激光器做得风生水起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是1999年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中科院长春物理所整合成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的研发生产,先后参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是一个科研实力雄厚,成果耀目的现代化科研所。

 

    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CNI),是一个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激光成套设备、激光测量设备、光谱仪器、教学仪器和机器视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两年新产品不断:

2017-02-20,长春新产业发布 3.5W@577 nm 黄光激光器,可应用于眼科医疗等领域。

2017-09-20,新产业发布了皮秒半导体激光器,其频率高达80MHz,脉冲宽度最小为100ps。

2017-10-28,长春新产业发布了DFB激光器,可用于光纤通信和气体检测,如CH4、H2S、NH3、C2H2、C2H4等。

2018-01-03,长春新产业发布了3800nm中红外连续全固态激光器,功率高达1W,用于光谱学、遥感测控、医学等领域。

2018-01-26,长春新产业发布了可调谐红外连续激光器 1356 ~ 1512 nm & 3590~4940 nm。一直领跑这个行业。

 

    我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发展迅猛,部分国产半导体激光设备和光源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在LD外延材料、芯片制造、期间装封等方面均已掌握自主知识产品的单元技术,且部分核心技术具有原创性,初步形成了从上游材料、芯片制备、中游器件封装及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研发和产业体系。

 

    半导体激光器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工具。工业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制造工艺(如切割和焊接)到新的先进制造技术(如3D打印金属部件的增材制造)等。微型制造应用更加多样化,因为诸如智能手机之类的关键产品已经通过这些激光器而实现了商业化。航空航天和国防应用涉及广泛的关键任务应用,未来还可能将包括下一代定向能源系统,发展前景乐观。

    目前,新产业公司研发力量雄厚,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博士6人,工程师120多人。拥有知识产权65项,完成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创新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拥有全国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技术中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2001年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2010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创新型企业”。

公司产品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强、性能卓越、方便实用等特点,在科学研究、教学实验、仪器制造、生物医疗、精密测量、娱乐显示、雷达通讯、材料加工、过程控制、在线检测、侦查装备、国防军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长春新产业(CNI)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技术最强、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激光器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商。“CNI希爱”品牌在2010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如今,CNI产品已远销到12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中国激博会”是专注于激光加工、 激光应用和生产智能化产业的展览会, 主要宗旨是为国内,特别是华南地区激光设备与器件制造商以及终端用户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交易平台, 致力于给众多激光上中下游企业帯来广阔的商机, 并推动华南制造业的激光加工应用领域的升级换代。

    长春新产业目前已报名参加“中国激博会”,借自这个产业平台,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请各位企业家及来宾在今年5月17-1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8B022A展位上进行观摩洽淡!


发布时间 : 2018-04-13

行业景气度高 激光设备制造企业业绩亮丽

       由于下游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需求旺盛,2017年激光设备产销两旺。相关A股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最新披露的年报业绩十分亮丽。业界预计,2018年激光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激光行业龙头大族激光披露,2017年大族激光营业总收入115.59亿元,同比增长66.12%;实现净利润16.75亿元,同比增长122.08%。公司称,2017年经营业绩较上年度大幅增长,主要因为消费类电子、新能源、大功率及PCB设备需求旺盛,公司产品订单大幅增长。大族激光今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为3.33亿元至3.79亿元,同比增120%至150%。

  正在申报IPO的武汉锐科披露,公司2015年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2464.33万元、8903.54万元和27717.56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5.37%。公司净利润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激光设备的核心部件激光器行业整体发展迅速,且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新三板相关挂牌公司的业绩增速也十分喜人。动力电池激光焊接设备龙头企业联赢激光最近披露的年报显示,2017年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74.86%;净利润8612.29万元,同比增长25.34%。动力电池是联赢激光产品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下游需求旺盛使联赢激光2017年动力电池行业的收入同比增长76.01%。 

  嘉泰激光是国内率先进入工业激光打标、雕刻和大功率光纤激光切割设备领域的专业企业。2017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78.92%;实现净利润2722.77万元,同比增长102.18%。另外,帝尔激光产品中九成应用于光伏行业。2017年,帝尔激光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14.92%;实现净利润6712.72万元,同比增长122.25%。

  激光行业2018年的增长空间依然被业界看好。据预测,2017 年全国工业激光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2020年可达1000亿元。

  帝尔激光在年报中表示,随着消费电子、半导体领域精密激光加工需求增加,激光设备市场需求呈现加速上涨态势。

  嘉泰激光认为,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产业、精密机械制造、生物工程、环保等行业对于生产工艺精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以前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的领域越来越多地使用激光加工工艺,使得激光加工的新应用领域不断被开拓。借助国家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与“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激光行业有望在2018年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联赢激光继续看好激光设备市场。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惠州市联赢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联赢激光有限公司。联赢激光力争2018 年上半年启动江苏公司生产基地建设,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公司下半年将启动惠州生产基地建设


发布时间 : 2018-04-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