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志激光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打造国产高端激光器,拓展尖端激光应用与市场
近期广东国志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志激光”)完成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老股东成为资本跟投,长行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国志激光技术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马修泉教授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技术迭代及营销推广等方面。
国志激光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激光器与智能制造的科技公司。国志激光主营业务包括高端激光器及其核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覆盖短至深紫外波段、长至中红外波段的主要高功率激光波段,可为先进制造企业、民用消费企业、医疗健康机构等提供高可靠性的产品和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国志激光
马教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超快光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科技部十四五专家组成员,同时也是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光电学院以及湖北光谷实验室的双聘教授,并在美国JDSU(Lumentum)公司有过多年的工作经历,拥有丰富的激光技术经验和基础物理科研能力。
国志激光开发的全系列工业级高端激光器几乎能胜任任何恶劣的工作环境,即对灰尘、振荡、冲击、湿度和温度具有很高的容忍度,因此其在包括制造业、医疗行业、消费行业等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市场上高端激光器的功率以及价格接受度也在快速提高,马教授曾在2019年国际大会上发表观点,称工业级激光器正在遂行“激光摩尔定律”发展,即每18个月其功率输出能力会增长一倍,同时产品价格会降低一半,这将进一步促进工业级高端激光器的产业应用。
马教授对36氪说:“以全光纤激光技术和端泵固态激光技术为基础的高功率工业级激光器诞生的时间比较晚,同时相关的尖端装备市场化应用率先由美德等国的企业界引领,对我国处于严格限制状态,因此长久以来国内的尖端激光光源技术一直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这也是国志激光将主要业务放在高功率尖端激光器上的原因。”
目前国志激光已经向市场推出了多个系列的高端工业级激光器,产品涵盖1微米波段的掺Yb/掺Nd光纤和固体激光器、较长波段的掺Er/掺Tm激光器、较短波段的绿光/紫外激光器、以及多个波段的超快激光器等多种高功率激光光源,相关产品已销售近3000余台,对接了超过150家客户。
国志激光产品
在高功率激光器研发过程中,国志激光充分利用了基础物理科研优势,通过对时空域光-力-热-声等物理信息进行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分析,来支持正向的创新研发过程。
马教授表示,国志激光拥有底层物理技术,并掌握了产品“know how”能力,通过对激光动力学过程的深刻理解以及定量的数学分析与工程计算,可以更快地进行产品研发迭代,并有效降低如光子暗化、模式不稳定性等物理因素对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性能影响,实现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指标最优化,并能更快速地发现激光光源的新构架和新参数空间。
除了正向研发的创新能力之外,国志激光在高功率工业激光器的制造环节也实现了合束器、种子源、放大器、变频器、光栅、光束输出、电流源等各类光-机-电核心器件的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同时掌握了核心的相关制造装备和制造工艺。
应用方面,国志激光目前的应用领域以工业市场为主,以最新推出的“超模式光束(Super Mode Beam)”激光切割技术为例,超厚板材的氧气切割厚度可有效提高100%,是属于中国的、具有国际创新度的、原创性技术突破。
同时,国志激光的业务范围也正在向医疗、民用等领域快速扩展。马教授表示,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及其应用场景会逐渐渗透到社会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基础性的服务工具。例如激光技术可用于介入式血管内斑块消融、介入式激光碎石等医疗微创手术方案,相关治疗方法已经开始被医学界采用。而国志激光也在向大健康领域、医疗领域、3C领域甚至商用领域积极探索,努力研发出具有高创新性的高性价比激光器。
目前国志激光的产品生产基地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超过50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核心高管均为激光和先进制造领域的产业精英,整体人员规模超过200人。
投资者说:
“激光是高效的能量和信息传导形式,是无数工业和民用行业的底层技术。激光设备的研发产业链长,涉及物理、材料、光电等多个学科,少有企业能突破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应用领域。而国志的团队拥有全球领先的学术和产业经验,具备从底层理论到产品应用的完整知识和能力,并对行业的发展有高维度的思考和强烈的责任感。相信在首席科学家马修泉教授的带领下,公司将持续突破和前进,实现尖端激光技术的平台化和国产化。国之重器,志存高远。我们非常期待公司未来十年的表现!”——创新工场合伙人杨小龙
来源 : 36氪 发布时间 : 2022-02-17
ANCA Motion推出TubeCut Master激光管材切割控制系统
全球数控系统领先者——ANCA Motion(简称“昂科传动”),凭借前沿激光技术以及先进机床设计理念,为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了一款管材切割应用解决方案TubeCut Master。可量身定制的软硬件与平面激光切割控制解决方案CutAssist的“强强联合”,丰富了OEM客户的选择范围,实现了在激光切割行业持续投入的承诺,以及与客户共同成长的愿景。
在TubeCut Master 1.0问世之前,TubeCut Master做了大量激光管材切割行业的市场调研,寻找客户痛点,深挖客户需求。针对激光管材切割市场的通用解决方案平台的开放性,以及CNC平台切管应用开发不足等特点做了大量改进。在开发测试过程中,TubeCut Master特意邀请专业人士参评,并针对客户的反馈做了一系列优化对比,最终效率提高近20%。
TubeCut Master 1.0基于开放平台打造,针对激光管材切割的应用提供了多种配置和匹配,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效率提高、操作简洁 ,可以实现定制化。TubeCut Master 1.0拥有多项令人欣喜的特性:
触屏设计界面,对初学者更友好
TubeCut Master 1.0的触摸屏界面设计,减少初学者操作中的技术障碍,提高效率。
通过可视化3D模型取代传统操作模式,可以实时显示切割顺序、穿孔点、引线、拐角的法线、不同切割模式等的加工进度以及切割文件、切割头的运动轨迹。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应对的部件、轮廓以及切割线与3D模型进行交互,并可以在模拟加工之前或离线状态检测。
丰富的诊断工具
黑匣子记录器可以按时间顺序排列同步记录变量和运动数据;过滤器可用来关注特定的事件,还可以应用于已经筛选过的数据。
绘图仪是另一种以图形方式显示变量值的工具,可以跟踪每一步的状态。此外,显示的数据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之间直接切换,以及检查变量微分结果的图形状态。
通过诊断工具,相关的诊断文件只需简单地点击一个按钮就可以被添加到压缩文件中,有助于在离线状态下进行远程连接。
开放的平台
首先,TubeCut Master作为交钥匙数控解决方案,提供了激光切管机所需的绝大部分常见功能和特性。此外,它集成了ANCA Motion最新的运动控制技术,包括用于B-spline控制的NURBS,用于管材轮廓精度补偿的R-TAC等。优化的动态控制算法在大大提高方管边缘切割效率的同时,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帮助他们提高市场竞争力。TubeCut Master基于开放性的平台,集成的软PLC和零件程序允许客户根据需求添加或更新控制逻辑,更好地优化用户体验。
对于定制化图形用户界面,ANCA Motion提供两种解决方案。首先ANCA Motion 特别开发了功能强大的Commander界面定制软件,客户可以直接使用ANCA Motion提供的标准用户界面,也可以使用Commander软件在标准用户界面的基础上通过拖放按钮、文本框、仪表空间等,轻松定制和建立自己专属的图形用户界面。第二种解决方案就是考虑到很多OEM厂商已经开发了自己成熟的界面方案, ANCA Motion可以与客户协商讨论变量交互形式,快速实现底层控制核心与客户操作界面变量的对接。
ANCA Motion一直在努力为机床制造商打造用户友好型开放平台,不断改进通用数控和运动控制技术,整合OEM工艺应用,保持设备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做到效率与服务并行。
灵活性
工业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激光切割应用而言,需要连接各种外围自动化设备,如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下料装置、自动分拣装置、自动化仓储装置等,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灵活的开放式PLC平台变得非常重要。针对这一需求,TubeCut Master平台集成了Modbus TCP、EtherCAT现场总线、用于现场机器设备的通讯,以及OPC-UA服务器用于MES系统和物联网应用的通讯。
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可以建立自己的物联网服务,例如:传输作业文件、检查机器状态、统计机床使用数据、远程机器诊断等,可以灵活选择自己的公有云服务或私有云服务,不会担心有数据泄露的风险。
CNC
在硬件方面,新一代AMC6数控系统采用无风扇的坚固设计,最新一代的英特尔酷睿i处理器使性能更强大。第三方软件的开发和集成都可以在Windows 10的环境中轻松实现,独特的白名单功能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程序和病毒。
驱动器
AMD5x G2 多轴伺服驱动系统采用ANCA Motion Bench配置软件,简洁明了地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设置。其优势在于:通过使用EtherCAT总线框架来驱动高带宽、高电流的多轴系统;集成高速IO;支持单电缆方案,采用特殊涂层增强可靠性,从而实现更优防护;多种电柜的安装方式可以优化电柜散热管理。此外,该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用于苛刻条件下的激光切割应用,并可兼容多个电容器模块或伺服驱动器。针对旋转电机和直线电机,该系统可实现高效、高性能的运动控制,有效节省能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
从目前国内整体激光管材切割行业的需求来看,每年的市场需求量约有上万台,高端市场约有两三千台。TubeCut Master正处在信息导入和市场推广阶段,其目标是希望五年内销量达到几百到上千台。其中,有部分目标客户群体对产品既有平面和切管的需求,又有不断扩充三维5轴切割、精密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等应用需求,TubeCut Master都能很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独特的竞争优势将助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激光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持续创新,应用前景一片光明。激光应用产品经理陈明表示:“我们对TubeCut Master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公司也持续加大研发投资,进行第二阶段的产品开发和优化,除了TubeCut Master产品,ANCA Motion也在扩充相关的产品组合,以期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产品和方案组合,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于ANCA Motion
ANCA Motion是ANCA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设计和制造灵活的控制系统,特别是高精度的CNC设备。ANCA Motion根据OEM客户的特殊要求定制化硬件和软件。ANCA Motion可以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从交钥匙的自动化控制包到单独的产品,如数字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器,软PLC,CNC,IO模块,电机,电缆和电气柜等一系列优质产品。
更多详情,请联系Claire Cheng 成园园女士,ANCA 市场经理,手机:+86 18616309108,电子邮件:Claire.cheng@anca.com。
来源:ANCA Motion
发布时间 : 2022-02-16
锐科激光2021年业绩将创新高,激光器市场需求旺盛拟投50亿扩产
得益于激光器市场整体需求旺盛,锐科激光实现经营业绩高速增长。
2021年度,锐科激光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亿元-4.9亿元,同比增长55.36%-65.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05亿元-4.3亿元,同比增长62.32%-72.34%。
在市占率领先及激光器市场需求旺盛下,锐科激光正大力扩产。此前公司公告拟投资50亿建设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预计分两期七年内建设完成。
业绩预计创新高
受激光器市场整体需求旺盛的影响,2021年锐科激光的盈利或创新高。
根据业绩预告,2021年度,锐科激光预计实现营收33亿元-3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3.17亿元相比增长42.45%-51.08%;预计实现净利润4.6亿元-4.9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96亿元相比增长55.36%-65.49%;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4.05亿元-4.3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5亿元相比增长62.32%-72.34%。
锐科激光去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就已奠定高增长的基础。尤其是去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
2021年前三季度,锐科激光实现营业收入25.07亿元,同比增长74.98%;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123.21%;扣非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136.82%。其中,公司在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902.37%;扣非净利润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2039.41%。
财报显示,自2018年净利润达到4.33亿元高峰后,此后两年公司都遭遇净利润下滑。2019年和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实现3.25亿元、2.96亿元,同比下降24.81%、8.95%。
但期间锐科激光依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达到8654万元、1.18亿元、1.73亿元,同比增长69.09%、36.44%、46.58%。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46亿元,同比增长59.35%。
拟50亿投建新基地扩产
锐科激光成立于2007年,实控人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聚焦激光光源技术,经过十余年行业深耕,已发展成为一家为各类制造业公司提供基于核心光源的工艺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年,锐科激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4.4%,位居国内龙头、全球第二。
连续光纤激光器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从2015年的50.22%增至2020年的75.78%。2021年上半年,公司连续光纤激光器营收达到13.17亿元,占比达81.84%。
对于2021年业绩高增,锐科激光解释称,报告期内,激光器市场整体需求旺盛。作为国内光纤激光器龙头企业,锐科激光在高端应用领域持续发力,成功向市场推出多款新品,致使激光器销量和营业收入稳步提升,净利润保持增长。此外,子公司通过技术突破,进一步完善了上游产业链,扩大了公司的产品线,特种光纤、超快激光器等板块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利润支撑。
据了解,锐科激光子公司武汉睿芯特种光纤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武汉睿芯”)在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突出,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净利润1.03亿元。此前武汉睿芯牵头申报的工业级高功率超快激光保偏增益纤芯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入选2020年度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批)。
值得一提的是,锐科激光曾表示,“从产能数量来看,每年按过去的经验,产能数量基本每年翻番才能支撑公司收入的增长”。因此公司目前在大举扩产。
2021年12月9日,锐科激光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铁山区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协议书,投资“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公司通过自筹资金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5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计划分两期七年内建设完成,2022年6月30日前一期前期项目投产运营,2028年6月30日前全面建成达产达效。据公司预测,自项目建成投产之日起5年内,年亩均税收须达到25万元。
来源:长江商报
发布时间 : 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