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11位新增光学领域院士覆历亮眼
2023年中国科学院增选当选光学领域院士履历:
1 上海交通大学丁洪
丁洪,男,1968年4月出生,汉族,湖南长沙人,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讲席教授、凝聚态物理研究部主任。199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物理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高温超导体和量子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机理,先后取得了若干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在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发现赝能隙,在铁基超导体中观察到s-波超导序参量,在固体材料中发现外尔费米子,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零能模。成果三度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固体材料中发现外尔费米子”工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系列期刊创刊125周年纪念论文集,成为49个入选工作(其中34个获诺贝尔奖)之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 Nature、Science正刊11篇、子刊24篇,PRL45篇,PRX9篇,总引用次数超过2万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超过150次。在上海光源负责建成一条多项技术指标世界领先的光束线站(“梦之线”),曾担任国家大科学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常务副经理和首席科学家。曾获美国斯隆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欧洲先进材料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奖),首批腾讯新基石研究员等奖励。
2
清华大学段路明
清华大学姚期智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研究方向: 离子与超导量子计算、量子网络、量子模拟、量子人工智能。
段路明教授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学士(1994年)和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2003年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2007年获终身教职,2012年担任费米讲席教授。2018年辞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职位,全职回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工作,现任清华大学姚期智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
段教授从事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网络方向的研究。他曾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饶毓泰基础光学奖、霍英东青年研究奖、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获美国斯隆研究奖,2005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杰出研究奖,2009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段教授完成了量子信息领域一些开创性的工作,提出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网络的量子中继方案,被国际同行誉为“DLCZ”(Duan-Lukin-Cirac-Zoller)方案,为该领域的奠基性方案。段教授提出通过量子网络互联进行规模化量子计算的方案,为近期离子量子计算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受邀在物理学权威期刊《现代物理评论》上撰写此方向的综述。段教授在物理学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物理评论快报》50余篇,《自然》8篇,《科学》3篇,《自然》、《科学》子刊10余篇),共被引用26,000多次。
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金奎娟
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杨国桢院士。其间荣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等奖。1995年留所工作。研究论文曾获《饶毓泰基础光学》一等奖。随后分别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瑞典LUND大学作博士后。2003年回所工作。2005年任L03课题组组长,2008年任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主任助理,2009-2017年任中科院光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和奖章。2011年当选英国物理学会(IOP)Fellow,同年荣获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当选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201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013-2019年任亚太物理学会(AAPPS)常务理事(Council Member),目前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担任中国科学,中国物理快报等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编委,IOP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Commu. 的高级编委顾问。2015年当选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工作委员会主任。2017年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物理发展委员会(C13)副主任(Vice Chair),和女物理工作委员会委员。2021年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副主席(Vice President)和物理发展委员会(C13)主任 (Chair)。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担任L03课题组组长,中科院光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研究领域:光与凝聚态交叉领域,光与低维氧化物相互作用研究,氧化物人工结构设计及其磁、光、电多场调控物理研究。
4
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
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年),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上海市科技精英(202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上海市学术带头人(2015年)。
1992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95年7月在南开大学化学系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应用化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至2003年4月,日本筑波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AIST)纳米研究所博士后研究,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日本筑波大学先进学际研究中心(TARA Center)外国人研究员(高级访问学者)。
目前主要从事化学产品工程研究,涉及光敏化学品功能化及产品化。迄今已在Science、Nature、Nature Photonic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Adv. Mater.、Matter、Nature Commum.、Energy Environ. Sci.、National Science Review、Sci. China. Chem.、CCS Chem.、AIChE J.、IECR 等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340余篇,共被SCI引用近2.2万余次, H指数为81,科睿唯安化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6项,其中28项已授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2019年,第一完成人;2007年,第三完成人)、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2017年,第一完成人;2006年,第三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第一完成人)、上海市牡丹奖等。
目前担任中国化工学会染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并担任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 副主编、Smart Molecules 副主编、《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常务副主编、Science China Chemistry 编委、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 (ACS-ABM) 编委、Dyes and Pigments 编委、Gree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编委等。
5
中国科学院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孙胜利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胜利长期从事天基信息获取研究工作,致力于特殊环境中红外探测噪声随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系统研究了影响探测灵敏度的关键因素和基础问题,使广域空间微弱时变红外信号高效捕获难题获得重大突破,取得了一系列系统性创新研究成果,为国家红外领域的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孙胜利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状、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以及中国航天钱学森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近年来,孙胜利聚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科研生态基本逻辑体系和方法论的系统研究,探索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研究范式,以及多学科力量在专用领域科技创新中的协同机制、组织模式、研究范式,围绕国家专用领域科学问题凝练与攻关机制优化,提出科研生态构建新思路与方案。
研究领域包括红外智能感知、光电仪器的现代设计方法、数字化制造和全过程定量化测试。
6
厦门大学张荣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荣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数十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研究课题。在解决基础物理问题、攻克材料制备难题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新型高性能紫外探测和固态光源器件,开拓高灵敏空天日盲紫外探测成像等重要应用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成就,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工作受到国际学术同行高度重视和评价。授权发明专利136件(国际9件),发表SCI论文478篇(7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被SCI论文他引近万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1,201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2,2004)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排2,1999)各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均排1)。长期担任相关领域国家科技计划专家组成员,并在该领域重要国际会议长期任职,对推动我国宽禁带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培养建设了包含十余位国家级人才的创新团队,践行产教融合,培养国家急需人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1,2022)、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项,为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方向: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长期致力于半导体新材料、器件和物理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宽禁带半导体研究的科学家之一。
7
北京理工大学姜澜
姜澜,1972年出生,四川自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首批讲席教授。主要从事激光微纳制造领域的科研工作。
姜澜长期从事激光微纳制造研究,提出了改进双温度模型和等离子体量子模型,解决了长期制约飞秒激光制造的两个理论难题。提出了飞秒激光电子动态调控加工新原理,率先实现了激光制造中电子动态的主动调控及其多尺度观测系统,开启了电子动态调控制造的广阔应用可能。发明了飞秒激光电子动态调控制孔、调平、刻型等新技术,研制了其新装备,攻克了难加工材料高深径比超高质量微细制孔、超高精度质量调平、三维微刻型等制造难题,服务于37个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装备 。
入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主题专家(2012)、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013)、国家“特支计划(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2016);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1)、“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组长(2016)、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士(2018)、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18)、国际纳米制造学会会士(2018)。入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ussell Severance Springer Professor(荣誉杰出教授,2018)。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8
武汉大学刘胜
武汉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博士,ASME会士和IEEE会士,微纳制造领域专家,国内芯片封装技术的引领者,在微纳制造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涉及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LED)、微传感器及电力电子IGBT等芯片封装)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IEEE国际电子封装学会杰出技术成就奖(全球每年1人,国内首人)、2009年中国电子学会特别成就奖、1997年国际微电子及封装学会(IMAPS)技术贡献奖、1995年美国总统教授奖(当年30人),1999年入选首批国家杰青(海外)项目(当年仅7人)。发表SCI论文424篇、SCI他引6600余次,出版专著6部(英文4部),授权发明专利196件。
2023年中国工程院增选当选光学领域院士履历:
1
同济大学童小华
童小华,1971年2月出生,江西抚州东乡人。现为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副校长。航天测绘遥感与空间探测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研究领域方向为行星测绘遥感。研究成果推动了测绘遥感从地球到深空天体、从广域到实时的技术发展, 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并支撑多项重大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光华工程科技奖。
2 中国科学院 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岩飞
1984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从1987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1992年至1993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遥感中心访问学习。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雷达图像模拟”、“宽带微波成像原理研究”、863项目“星载SAR总体及关键技术可行性研究”、科学院攻关项目“机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863项目“机载SAR实时数字成像处理器”、以及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雷达图像的模拟和几何校正研究等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机载成像雷达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处理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实时压缩技术”、以及“分布式卫星成像雷达系统”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微波成像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 与物理研究所张学军
张学军,男,1968年9月生,汉族,吉林长春人。现任光机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0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1997年在长春光机所获得理学博士,后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做访问学者。归国后一直从事空间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曾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三)、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三)、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014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12年度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三)。申请发明专利30项(授权10项),发表学术论文142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95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张学军一直从事空间光学系统超精加工与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归国后积极投身先进光学制造技术研究,在大口径光学加工、检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发展了大口径非球面高精度加工设备、工艺及复合检测技术。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大口径非球面加工中心,技术指标与见诸报道的国际最高水平相当,使我国成为了继美、法之后第三个具备大口径空间反射镜系统制造能力的国家。二是突破了以离轴三反系统为代表的新型光学系统工程化应用的技术瓶颈,推动了我国空间对地遥感新技术体制的建立。多个型号空间相机以及背景预研项目均采用了可同时实现长焦距与大视场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形式,其中8台相机已经在轨服役,全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部分指标为当前国际最高水平。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作者: 老One 发布时间 :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