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专家名录

委 员 :段宣明 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 教授

段宣明,男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 年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大阪大学工作。2003 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8年8月任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教授。先后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等,承担十多项国家、中科院及地方重点重大项目。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973 项目及863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及验收专家、基金委学科组和国家奖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激光纳米加工技术研究,针对突破光学衍射极限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开展了涉及物理、光学、材料、化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包括光功能材料、金属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等功能材料及其微纳结构与器件的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的研究工作。原创性地提出了非简并多光子纳米加工新原理,实现了13nm激光直写加工率;原创性地提出复合光场跨尺度微纳结构光刻方法,实现了最小特征尺寸仅为所使用的激光波长1/100的纳米结构光刻;原创性地提出的纳米复合材料激光三维微纳结构3D打印方法被《自然》杂志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中介绍;主持研制了国内首台空间3D(塑料)打印机、首台空间金属材料3D打印实验装置、国际上最快打印效率的义齿专用激光金属3D打印机。发表SCI 论文180 余篇,被Science等杂志广泛引用超过三千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美日欧等国际专利授权9项。在重要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50 余次,担任十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主席、顾问及委员。


发布时间 : 2022-08-06

委 员 :沈 平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讲席教授

平,男。多年从事特种光纤设计、光学传感和激光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工作经历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991~1995 英国伯明翰大学  电子与电气工程  博士 (Univ of Birmingham, PhD)

1988 ~1991 英国伯明翰大学  电子与电气工程  学士 (Univ of Birmingham, BEng)

2020~至今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  讲席教授

1999~2020  南洋理工大学 (NTU)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NTRC)、光电子学研究中心主任 (OPTIMUS)、光纤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COFT)、教学副院长

•中组部千人计划获得者

•美国光学学会 OSA Fellow 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 Fellow 会士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光电子学会全球副主席 (中国第一人)

•作为项目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获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新加坡教育部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 5千万+

•任CLEO-PR, OECC, PGC国际大会主席(参会人数 2000 人) ;为OGC、ICAIT、PGC等多个国际大会主席及发起人

•培养国家杰青 1 人、青年千人 1 人、国家优青 2 人

•团队与长飞公司合作研发创世界纪录的低损耗全固态光子晶体带隙光纤 ,Laser Focus World杂志称其为”重大突破”

•南洋理工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创建了世界级的光纤研究(COFT),使新加坡首次具备制造特种光纤、特种光纤激光器以及传感器的能力,惠及生物医学/材料/食品等领域

•曾受邀在多国重要会议上发表全体大会演讲 20+ 次 (Plenary/Keynote Talks);并应邀在全球各地的会议、大学和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100+ 次 (Invited Talks)

H-Index 62, Citation 17806 (Google Scholar 6 Dec 2021)

•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领域排名 Top 1% )

•南洋理工大学校史上首个获得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的教师

•团队研制了世界范围内的首个带隙光纤耦合器,被Photonics Spectra  (https://www.photonics.com/Article.aspx? AID=31654) 和 Virtual J. Nanoscale Science & Technology专题报道

•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特种光纤预制棒制作方法,能够和光纤拉丝塔配合实现特种光纤的制作


发布时间 : 2022-08-06

委 员:张永康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院长

张永康,男,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从事航空海工高端装备抗疲劳制造研究,长期致力于研究深海石油钻井平台、超大型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航空发动机/飞机结构件的抗疲劳强度设计、低应力制造工艺、激光冲击强化抗疲劳、激光锻造抗疲劳增材制造与修复等。获得过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6项;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和优秀奖2项;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1项、中国好设计基金1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6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0件。发表学术论文380篇,出版专著4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出版教材3部;获得建国70周年纪念章、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84年8月--1989年8月 江苏省句容建筑机械厂内拖车间工作

1989年9月--1992年2月  江苏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2年3月--1995年6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03月  南京大学,物理学声学专业,博士后(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1997.3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

1996年11月~1998年05月 江苏理工大学工作,其中:1998.4 取得教授任职资格

1998年05月~2001年12月 江苏理工大学工作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2000.4 其中: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2001年12月~2011年12月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院长

2011.12~2016.01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02~至今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特种加工分会常务理事、广东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理事长等。



发布时间 : 2022-08-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