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中山智能装备展会首次融入“激光元素”

此次为期三天的展会,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支持单位包括: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卫计局、市科协。协办单位有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近20家。约300家智能装备企业以及世界前五、国内前十的知名激光企业同台展示。

  此次装备展亮点纷呈,具有内容丰富、品牌荟萃、技术前沿、知识盛宴等多个特点。本届展会展出面积约2万平方米,集中展示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光电设备、3D打印等先进装备制造业。

  “激光元素”使得本届装备展更亮更炫更迷人。通快(中国)有限公司、德商罗芬激光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武汉大族金石凯激光系统有限公司、相干(北京)商业有限公司等4家世界前五名的企业参展。其中,通快(中国)有限公司为全球最大的激光设备企业。除此之外,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奔腾楚天激光(武汉)有限公司、上海团结普瑞玛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创科源激光装备有限公司、江苏中科四象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创鑫激光公司等国内激光行业前十强企业参展。

  据了解,截至2014年,中山光电产业规上企业已经达到120家,实现产值560亿元。而作为中山市最重要的光电装备产业集聚地的火炬区,光成像及新一代电子产业集群正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以光学成像元器件为核心,以光学微电子产业、新一代光学显示产业等协同发展的主导产业体系。更涌现出一批“高精尖”的光电装备企业:如中山新诺科技是世界“新一代无掩模光刻技术”的领航者,打破外国技术垄断,成功研发新一代高性能无掩模激光直接成像技术设备;汉唐电子研发生产出国内领先的皮秒、飞秒光纤激光器和金属粉末3D打印机。目前,火炬区拥有如纬创资通、佳能、凤凰光学、联合光电等一大批规上光电企业,力争到2018年,光成像及新一代电子产业集群实现经济规模超1000亿元。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时间 : 2017-11-15

王文先教授应邀出席太原激光论坛

《激光制造商情》LMN 2015全国巡回专题研讨会第三站——中国(太原)激光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论坛将于8月27日在太原理工大学举行。此前在成都、郑州两站的激光会议大受欢迎,场面异常火爆,单场参会人数在250人以上,由于邀请到大量激光用户和加工厂负责人参会,会议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第三站太原会议侧重激光表面处理、矿山机械的应用,以及3D打印、部件成形等内容,邀请到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本次论坛会议主席王文先教授,出席会议并做演讲报告,非常值得期待。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太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材料工程学院部分专业于1998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现设有四系一所三中心,即: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冶金工程系;焊接材料研究所;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管理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横向合作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项目171项,其中973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5项,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4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60余项。
    王文先教授除担任院领导外,还担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会理事、山西省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焊接协会副理事长等众多社会职务。并一直从事材料连接界面及行为研究;焊接结构疲劳与断裂行为的研究;激光熔敷、激光加工、激光快速成型等方面的研究。共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国家航空自然基金1项;主持与参与山西省级项目6项;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主持与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主编及参编教材《焊接结构》、《焊接结构学》和《金属焊接性基础》3部。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普及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文先教授应邀将出席本此会议,并做“基于增材制造的新材料制备”的演讲报告。至时,会与大家同共分享经验和成果。并围绕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激光三维加工技术、智能化三维加工应用技术、业界常见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方案、“高集成化”时代的激光再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会议主题,与北京工业大学陈继民教授、湖南大学刘继常教授、苏州大学激光加工中心陈长军教授、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董世运教授等行业专家一起,和大家交流探讨,共同谋划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宽激光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太原地区的应用。

(来源:激光制造商情)

发布时间 : 2017-11-15

“奔腾杯”2015中国激光切割操作手精英选拔赛完美落幕

8月28日,“奔腾杯”2015中国激光切割操作手精英选拔赛(上海赛区)复赛在九星不锈钢市场(三期)盛大开幕,10名入围选手全部到达赛场,经过一天的角逐,吴江聚力机械漆健和上海陆特机械余江峡成功突围,晋级全国总决赛。出席此次比赛的评委有奔腾激光销售总监余家竹、上海昆盈不锈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长国、上海优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鑫、上海明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寒龙,奔腾激光工艺部长蔡卫钢。

    28日上午8:30,入围选手都按时抵达赛场,赛事主赞助方奔腾激光工艺工程师向10位选手介绍了赛事机型FIBER PLUS 3000W光纤激光切割机的基本使用情况,还根据比赛项目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确保选手在正式比赛时能独立自如地操作切割设备。培训工艺师刘祖耀先生向记者透露,此次的参赛选手操作激光切割机时间较长,基本操作技能十分熟练,理论知识也比较扎实,实战能力很强,尽管有一部分人之前没有使用过光纤机型,但对比赛的影响不大,这次比赛的实力不会出现太大的悬殊。

    培训和试切结束后,下午1:00比赛正式开始。奔腾激光销售总监余家竹先生作为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为大赛致辞,余家竹先生表达了对赛事主办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的感谢,并代表奔腾激光对参赛选手提出了几点要求及祝愿。致辞完毕,主办方对选手进行了理论知识考核,10道关于激光切割机操作及维护的选择题让比赛的紧张气氛发涨,排名有了一定的差距。

    比赛项目二是图形套料,参赛选手依次对指定图形进行套料、切割,两位工程师全程记录并打分,切割后的样件由五位经验丰富的评委进行打分。这是对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专业技能、临场应变能力的综合考验,每个选手在图形套料的板材利用率、切割板材速度的快慢,切割质量的高低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异。“这些指定图形单个在平时很常见,但想将它们合理的放在一张板材上,是很考验人的,板材的利用率很难保证,这个考核确实能很好检验出每个操作工的技能水准。”参赛选手王先强说道。

    自主切割是大赛最后一项内容,选手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图形进行切割,通过观察样件的精美程度和创意程度来评分。这项内容分差很大,样件创新,切割难度必然较大,容易影响切割质量。保证切割质量,精美程度必然会有折扣,这要求选手必须有过人的取舍能力、杰出的作图能力、优秀的切割经验。“这个题目看似是让我们自由发挥,其实考察的东西很多,它需要我们去仔细斟酌,合理取舍,不然必然会顾此失彼,影响最后的成绩。”晋级选手漆健对此项内容解释道。

    经过一下午的激烈比拼,赛事在雷雨中顺利落幕,漆健和余江峡以优异的成绩成功晋级决赛,虽然其他选手遗憾出局,但是他们并没有失望,他们说比赛中是对手,但赛后是朋友,他们会在决赛现场为漆健、余江峡加油助威,他俩代表了上海区选手的最佳水平,总决赛上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成绩公布后,评委纷纷为参赛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并合照留念。赛后,参赛选手欢聚一堂,共进晚宴,“刀锋战士”上海赛区复赛圆满落下帷幕。

    9月,“奔腾杯”2015中国激光切割操作手精英选拔赛(天津赛区)复赛也将盛大开幕,相信又会是一场龙争虎斗、你追我赶的激烈角逐,我们拭目以待。

附:

【晋级选手】

吴江聚力漆健,上海陆特余江峡

【优胜奖】

上海祝涛祝春辉,上海呈钰王先强,

上海大翔张承普,上海祝义木祝海涛

合肥河东汽配孙礼钧,安徽滁州金锋馥徐庆洋,

上海格佑金属张堃荣,上海唯元刘仕程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 : 2017-11-15

国内3D打印机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概念股)

8月2日从中船重工第705研究所获悉,历经一年时间的研制,该所在3D打印机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借助金属直接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了3D打印,成为世界上第四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据新华社8月2日消息,据介绍,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型技术是3D打印技术领域王冠上的明珠。该技术因为直接用激光熔融金属粉末沉积,结构件致密度可达99%以上,接近锻造的材料胚体。目前国际上主要利用该技术制造高受力构件及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复杂构件、不规则构件的成型,它能达到同牌号金属最高强度的90%至955,具有精度高、成型限制极少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端精密零部件制造等领域。

  长期以来,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一直由德、美等国少数3D打印巨头把持。2014年8月,705所昆明分部成立增材制造事业部——U3团队,专门从事该项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研发。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技术团队,加快对“机械结构、智能控制、软件工程、新材料”等增材制造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在完成熔融沉积技术打印机的开发定型后,集中力量突破金属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经过历时一年的研制,终于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型技术原理样的试制。

  目前,该所技术团队采用这项关键技术,完成了316L不锈钢、钛合金等金属粉末零件的烧结测试工作。

  民生证券:3D打印百亿产值待发掘关注三大3D打印概念股投资主线

  作为一种快速成形技术,“3D打印”以经过智能化处理后的3D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叠加成形的方式来增量构造物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民生证券认为,多因素推动3D打印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快速增长,预计我国2015年3D打印产业有望达到80-100亿元,到2016年将达到百亿元人民币。

  政策强力驱动

  2012年4月,3D打印行业被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科技领域。该《指南》中提到,要突破3D打印制造技术中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制重点装备产品,并在相关领域开展验证,初步具备开展全面推广应用的技术、装备和产业化条件。2012年,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成立,推动我国3D打印行业资源整合、标准建立以及国际的对话交流。

  同时,工信部、发改委及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为加快推动3D打印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酝酿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制定支持3D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

  百亿产值待发掘

  2012年全球3D打印机的销量仅为4.2万台,到2014年销量已超过10万台。2012年,全球3D打印行业的产值是120亿—130亿元,市场规模大概为25亿美元,2014年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增速达到81.49%,全球3D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根据2014版的Wohlers显示,2012年全球3D打印产业整体的销售规模达到22.04亿美元,2010-2012年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7%,预计2017年3D打印将进一步上升至50亿美元,并且此后整个市场将维持近20%增长率,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美元。

  而2012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约10亿元,2013年翻了一番达到20亿元,2014年达到40亿元左右,近三年每年翻一倍,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发展的大环境下,虽然我国3D打印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预计我国2015年有望达到80-100亿元,到2016年将达到百亿元人民币。

  投资建议

  政策面,“中国制造2025”风口下,3D打印迎来爆发机遇;市场面,3D打印高速发展,未来市场可期;基本面,上市公司纷纷寻找3D打印切入点。

发布时间 : 2017-11-15

日本研制世界功率最强激光器:功率一千万亿瓦特

328英尺(100米)长的激光器。该激光器主要通过将能量集中在1皮秒(兆分之一秒)内发射出去,从而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


光器主要通过将能量集中在1皮秒(兆分之一秒)内发射出去,从而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

在实验中,激光束首先通过一个类似于荧光灯的玻璃装置。这种装置的作用主要用于能量聚焦以及放大。


在实验中,激光束首先通过一个类似于荧光灯的玻璃装置。这种装置的作用主要用于能量聚焦以及放大。

位于大阪的研究人员研制出输出功率达到2拍瓦的激光器激光快速点火实验平台 (LFEX)。激光器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电力消耗的100倍。

    位于大阪的研究人员研制出输出功率达到2拍瓦的激光器激光快速点火实验平台 (LFEX)。激光器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电力消耗的100倍。

    北京时间7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声称已研制出迄今为止发射功率最强的激光器。位于大阪的研究人员已经能够使用该激光器发射出功率为2拍瓦(一千万亿瓦特)的激光束,并将该激光器命名为激光快速点火实验平台 (LFEX)。
 

    科学家称,该激光束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电力消耗的1000倍。尽管该激光器能够发射出如此巨大的功率,激光器本身需要的能量仅相当于发射两秒微波的能量。为了聚集能量,激光器的点火时间仅为1皮秒,或者一万亿分之一秒。同时,为了增加激光束的能量,激光束首先通过一个按照特定位置放置的玻璃装置进行聚焦。 Junji Kawanaka研究所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助理教授称:“为了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器进行竞争,我们的目标是输出功率达到10拍瓦。” 根据科普杂志的介绍,一个50000瓦特的激光器能够支持一架无人机飞行一英里。而日本现在正在使用的激光器能量是这种50000瓦激光器能量的100亿倍。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射功率最大的激光器为德克萨斯奥斯汀大学研制的激光器,能够发射1拍瓦的光束。而根据该小组的介绍称,他们研制的激光相比德克萨斯的激光而言,不仅在输入功率上增加了一倍,在输出能量上也达到了100倍。该实验的详细细节已经发表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和受控核聚变》杂志上。

发布时间 : 2017-11-15

2015中国激光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论坛将激情走进太原

 激光加工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外开始了大规模应用。我国对二维激光切割技术的研究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激光三维加工技术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亟需走外引内联和自主研发相结合之道路来改变这一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创新,带动了激光加工的飞速发展。目前,激光加工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航空工业,工程机械,模具,健身器材,钣金加工等制造领域。但如何在未来的工业制造中实现智能化激光加工?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激光加工与增材制造(3D打印)专业委员会、富士康科技集团冲压技术专业委员会、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主办,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富士康科技集团冲压技委会太原分会、《激光制造商情》、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LMN 2015中国(太原)激光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论坛将于8月27日在太原激情开讲。

    太原市现有众多的大型工业企业,如:国家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支柱产业有煤化工,山西焦煤集团,阳煤集团太原化工等;重型机械制造,特别是煤机制造有太原重工;钢铁及金属冶炼,特别是不锈钢产业全球产量技术第一,如太原钢铁集团等,镁工业、电子信息有富士康;铁路装备有太原重工,北车太原轨道交通装备园区,晋西集团;军工企业有晋西集团和一些军队内部企业。

    以煤炭、能源、冶金、机械、化工、通讯为支柱的太原工业,必须配备大型生产装备,而大型装备经过多年的服役后,往往会产生破损更换,企业不得不化重金重新购买新设备来保证正常生产,这给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弱化了市场竞争力。而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的兴起,巧妙地解决这一难题,给太原的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装备制造业是再制造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分析和再制造工程设计的基础上,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可使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这不仅节约了时间,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只花新设备几分之一的钱,就能换来一套物美价廉的、质量与新品等同的设备。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设备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提出其产品达到使用寿命后,用户只要将旧品返还就可获得新的再制造产品,且价格不到原来的一半。这一令用户趋之若鹜的促销方式,彰显再制造的巨大魅力。

无标题

(图片来源:Technogenia)

    目前,太原正在积极谋求转型跨越,发展支柱产业。但局限于传统产业升级、对于激光先进技术虽然有一些应用,但对于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激光三维加工技术、智能化三维加工应用技术还应用极少;业界对常见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方案、“高集成化”时代的激光再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微乎其微,围绕上述问题,是这次会议要探讨的主要课题。《激光制造商情》凭借多年活跃于市场的具大影响力和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聚集近200位行业专家的资源优势,倾力推进激光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太原的“临床”应用,推动华北地区激光加工应用的大发展。

    会议邀请到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教授、太原理工大学王文先教授、苏州大学激光加工中心陈长军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陈继民教授、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董世运教授、湖南大学刘继常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周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王茂才研究员、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邓颖、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贾宝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林傲祥、浙江工业大学讲师董刚作专题报告,西南技术物理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学激光加工技术中心、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工激光、海目星激光等单位激光精英将应邀作演讲!

    当然,激光加工&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导入和发展,必须以战略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顾客价值为导向,以发展经营为导向。偏离这些目标,搞“盆景式”、“参观型”的项目,不仅无济于事,反而浪费资源,错失时机。激光加工技术的推进,不是一个专题研讨会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是地方政策支撑、企业精心谋划、应用市场认可、专家指导给力以及行业互动交流。

发布时间 : 2017-11-15

科学家制造出细胞激光器

激光拥有许多普通光不同的特征,使激光在许多领域被作为工具使用。但一般激光都需要复杂的技术和设备制造,让细胞发射出激光的想法似乎比较疯狂。科学家有时候看起来就是这么疯狂,最近有科学家真的制造出能发射激光的活细胞。这一新技术成为《自然》网站的最近头条新闻。科学家将含有荧光染料的油滴注射到单细胞内,用短脉冲光线激发细胞内染料产生激光。

科学家制造出细胞激光器

    这一新技术发表在7月27日《自然光子》杂志上,该技术不仅能开发为医学诊断的方法,也具有形成治疗疾病新技术的可能。

    这一技术的设计者是Seok Hyun Yun和Matja  Humar,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这两位光物理学家,利用油滴反射和放大光线使单细胞产生激光。Yun在2011年曾经报道过一种能产生激光的细胞,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细胞表达荧光蛋白,然后将表达荧光蛋白的细胞放置于一对镜子中间,或者是细胞借助镜子的反射制造激光。最新这一技术更进一步,是让细胞自己独立产生激光。在未来,这种“生物激光器”将能被进一步开发,植入活的动物体内,这能将大大提高显微镜扫描的精确度。将这种激光细胞植入身体内,可以制造出体内激光光源,帮助科学家观察组织结构和诊断疾病。

    生物技术常用的荧光探针包括荧光染料和荧光蛋白,这些荧光的特点是发射比较宽的波长。这一特点导致荧光探针无法同时使用许多类型。例如我们可以选择绿色、红色和蓝色的荧光,其实同样是红色,其波长有非常多的类型。因为每个探针都是多种波长组成的混合光线,因此我们只能选择很少几类荧光作为工具。例如我们比较常用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你一次用三种颜色标记三种不同蛋白就非常不错了。激光能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因为激光的特点就是非常窄的波长,这样理论上,我们可以同时追踪非常大量不同的目标分子。而且也能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生物工程学家Jeffrey Karp对该技术大加赞赏,认为是解决了用一种技术同时示踪数千种目标分子的伟大发明。

     最新报道的这一技术核心是将含有荧光的聚苯乙烯滴注射到细胞内,可通过改变聚苯乙烯滴直径获得不同发射波长的激光。理论上组合不同的聚苯乙烯滴和不同波长的染料,能用不同波长光线标记人体所有的细胞。

发布时间 : 2017-11-15

温州正在经历从鞋州到激光之州的蜕变

温州位于长三角最南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温州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最先吹到的地区之一,使温州称为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在“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精神的感召下,加上温州人民特有的“恋乡不守土、敢冒知进退、自信不自满、重利不守财、吃苦不叫苦”的优秀禀性,使得温州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自从改革开放初期以来,温州就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形成了千家万户搞家庭工业、千军万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局面。如今,创业已经成为了温州的代名词。

温州印象与动态

温州素有中国鞋州、锁州、皮州、五金洁具之都、制笔之州、塑编之都、纽扣之都、服装基地、眼镜基地等之称,各类传统产业遍地开花,齐头并进,承载着温州的繁荣与昌盛,人民的幸福与祥和。在我国传统产业市场乃至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近两年,温州发现传统的产业附加值越来越低,GDP增速放慢,怎么办?温州市把目光转向新科技、新工艺,最终选定了非常热门的激光产业与光电技术,并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激光产业基地!一座激光之城正在东南沿海快速崛起:

2011年6月,温州启动了建设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项目;

2011年11月,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正式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对象,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入围的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单位;

2012年4月,温州市高新园区成立、运行,60家温企拟进军激光产业;

2012年9月18日武汉奔腾楚天公司整体搬迁落户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2年11月9日,中国激光应用创新大会在温州科技馆隆重召开;

2013年11月,激光与光电产业联合研究院顺利开工;

2014年11月28-29日,温州激光技术应用创新大会在温州科技馆开幕;

2014年11月26日温州市激光行业协会正式成立。

2014年,温州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金融局面,负重前行、奋力赶超,深入实施“十大举措”,着力抓改革、稳增长、促转型、强统筹、治环境、惠民生,经济运行逐步走出“低谷”,总体发展企稳向好,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投入力度加大,社会事业稳定发展。先后制订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规划、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应用专项规划(2012-2020)1、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应用专项规划(2012-2020)2,温州市“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等。

鞋业的博弈

制鞋业是温州的传统产业,有800多年的历史,目前温州鞋遍布世界各地,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红极一时,先后涌现出康奈、东艺、吉尔达、富士达、澳伦、红蜻蜓、达芙妮、星期六、百丽等优秀鞋企,温州成为社会公认的鞋州。但随着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激烈、人工成本的上升,招工难,以及电商、微商、网购速递、中小企业的崛起等因素,鞋业扩张红利期已宣告结束,各大品牌正式进入血拼博杀时代。

虽然在2013年全省“机器换人”的热潮中得到了一些缓解,但还是摆脱不了企业运行困局的影响,有消息表明:近两年来,温州鞋企的数量从6000多家一下减少至4000多家。温州鞋正在面临着危机?从西班牙燃起的焚鞋火光、到俄罗斯“灰色清关”及杭州武林门广场事件,都在警示温州鞋业只有建立自己的国际品牌,才能走出低价竞销的“怪圈”,只有“变革,才有希望。”

不断适应现实,不断变革自身,这正是温州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发展之道。

早先,温州鞋企的营销模式是一种“熟人模式”。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地狭人多,很多温州人被迫出外谋生,有的收鸡毛,有的修鞋,有的做裁缝……由于温州历来有做鞋的传统,在外闯荡的时候,家乡人做的一双双鞋子也由这些熟人带到了全国各地;由于是著名的“侨乡”,数十万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也成了温州皮鞋最好的推销商……不论开拓国内市场还是“走出去”,“熟人”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熟人”也意味着营销网络的局限性。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开放型的营销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4年3月中旬,在意大利第62届黎瓦鞋展上,温州企业由鞋革协会组织起来,首次开设了“中国鞋都展馆”

温州人认识到:“坚持开放就是要使中国制造变成世界制造,因为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产品想要有全球竞争力,必须利用全球的资源。如果我们的制鞋产业要想在全球具有竞争能力,我们必须使制鞋产业在制造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全世界最好的零部件、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销售、最好的品牌、最好的设计、最好的研发。”

在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反映了温州人的精明和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成功。他们不会眼红人家的财富,假如你拥有了财富,他就会争取比你更富有。他们是中国内地最早的跨国商人,但似乎永远做着成功的小生意,鲜有庞大的集团公司。他们灵活地把工厂搬回国内,又率先发现了国内房地产开发商机。形成庞大的温州炒房团。

推进转型  构建新经济体系

在守望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温州市以转型发展推进赶超发展,狠抓转方式、调结构。

今年,重点围绕发展高效产业、打造高效经济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四大转型”,努力构建“四位一体”的现代经济体系。其中包括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企业集群;大力推进市场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市场集群;大力推进城市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城市集群。着力加快推进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谋划创建温州科技城。支持中科院生材所、激光与光电产业联合研究院、系统流程装备研究院、北航温州研究院、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等建设,努力打造“温州硅谷”。深入实施“国千”、“省千”计划,大力培育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要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民资投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更多靠产业化创新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快激光技术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快激光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二要加强激光技术应用的总体思路;三是要加强激光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四是要实施激光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五是要加快激光应用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六是要加强激光应用领域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七是要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为推进激光技术应用铺路。

构建平台  合力孵化

2011年6月,国家科技部从将温州高新区打造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示范区”的高度出发,决定在温州建设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其主要的运作平台之一“温州国际激光与光电科技企业孵化器”,于2012年4月份开始在温州市高新园区成立、运行,60家温企拟进军激光业。“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将优先发展激光技术与应用行业,同时支持发展光电能源、半导体照明、光通信等三大产业。按照相关规划战略构想,到2015年,该集群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到2020年,年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力争把温州打造成为支撑、引领中国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及全球激光技术应用中心。

对于征集的拟转型激光与光电产业的企业,市各级科技部门将为他们建设光电研究院、中国光电大厦等公共配套设施。市相关部门还将对引进来的龙头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对引进的人才优先考虑住房等福利。这些企业若能成功组建市级、省级或国家级研发中心,还可以拿到不同额度的奖励。

2011年11月,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正式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对象,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入围的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单位。这是温州市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国家部委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市委、市政府紧抓这一历史性机遇,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技部和省政府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全力推进。

2012年3月30日,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在部省市第三次联席会议上提出温州激光产业的发展要从应用端入手,把应用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建立激光技术应用中心,加强激光技术在服装、制鞋、泵阀、电气等温州特色优势产业上的应用,把温州打造成为全球激光应用中心。

2012年5月,毛光烈副省长在该市提交的关于集群建设情况的汇报上做出重要批示:同意支持温州作为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纳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来培育。同年8月,温州市完成申报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申报材料汇编,向省政府申请列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这与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在集群部省市第三次联席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完全相符,部省层面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发展。

召开激光应用创新大会  整合全国资源

为加快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全球激光技术应用中心,2012年11月9日,中国激光应用创新大会在温州科技馆隆重召开。

11月28-29日,为期2天的2014温州激光技术应用创新大会在温州科技馆启动,100多位全国激光行业知名专家学者,近300激光、泵阀、汽车零部件、

专用设备企业齐聚温州,推广激光技术在温州优势产业中的应用,扩大激光技术应用面,携手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会议以“创新应用,创新产业”为主题。围绕“以应用促发展”这一思路,通过组织应用于泵阀、电器设备、专用设备、皮革制品、纺织服装等该市传统优势产业的激光设备与技术的展示与研讨,大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积极揽储行业资源,扩大激光技术应用面。

筑巢引风 带飞希望

政策红利、优越的入园待遇,以及广阔的激光技术应用空间,引来国内激光巨头入驻。2012年9月18日武汉奔腾楚天公司整体搬迁落户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仪式在市政府举行。这标志着国内高功率高端激光加工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奔腾楚天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温州。

  武汉奔腾楚天激光设备公司由我国著名的激光企业武汉楚天激光集团与意大利最大的激光企业ELEN(艾伦)集团共同合资组建,是国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销量最大企业,是目前国内大功率激光设备出口量最大的公司。

该公司总投资温州经开区项目5亿元,拟分二期建设,一期供地20亩,注册资本1000万元,二期供地80亩,项目建设期为5年,到2017年底形成20亿元生产销售规模,税收1.4亿元,并计划在建设期内完成企业整体上市。主要生产高端激光器、大功率激光切割设备、激光焊接设备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皮革、鞋服、泵阀、电气及汽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奔腾楚天是首个入驻温州的激光龙头企业,对整个集群建设乃至全市转型发展将起到标杆性作用。”

目前,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激光应用、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光通信为特色的产业链,涌现了一批高附加值、高带动性、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区。

以比利时专家法兰克为首的激光及数控专家团队和温州企业家合作成立搏纳激光公司,已正式入驻温州国际激光与光电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内激光行业龙头企业团结激光、锐科激光等公司,以及海外激光专家顾波博士等创新团队先后到温州考察洽谈创业入驻等工作。嘉泰激光、博业激光、博纳激光、德罗斯等企业相继入园。

此外,温州市与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韩国光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围绕激光与光电技术领域的交流也更加深入,他们将作为温州光电研究院首批入驻单位正式与光电研究院签约,把温州作为他们激光与光电领域科研成果的首选转移、转化和合作基地。

激光技术在温州的应用历史不短,温州民营企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把激光打孔、激光切割等技术应用到钮扣、皮革等传统产业,现在的范围扩展到泵阀、电器设备、专用设备、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温州从事激光与光电产业的企业有近1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2家,2011年实现产值近300亿元。

温州市科技局局长徐顺东表示,温州产业要转型发展,必须要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接温州“地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的建设,能给温州带来新的希望。

在业内人士看来,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和温州传统产业关联密切。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能为温州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增加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温州传统产业也为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以“嘉泰激光”为例,10年前原是一家从事服装销售的企业,后来受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制约,开始转型,做激光行业。掌握激光核心技术之后该公司制造出全球最大功率激光切割机,这台2千瓦的激光切割机能在16毫米厚的钢板上轻易切出一朵花,一台售价200多万元,现在卖得不错,产品除面向国内用户外,还远销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度等。

做好服务 政策跟上

如何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温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也一直在为企业做好各种服务,正在联合科研院所和团队专家建设激光加工站,为中小型企业做服务,这样中小型企业在享受产品附加值增加的同时,可以省去了买大型设备的开支,帮助中小型企业走过过渡之路。

2013年,温州激光与光电等十个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第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后,温州市政府发布“激光与光电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布局“一核两翼”打造产业集群。以温州国家高新区为核心,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瓯江口新区为两翼,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抚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团队引进和部有项目资金配套等。抓住激光、光电能源、半导体照明、光通讯四大领域。形成重点领域突破、高端要素集聚、核心技术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协作配件紧密、创新服务完善、区域品牌初显、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将温州建设成为我国激光与光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成立激光协会  引导行业发展

为引导全市激光与光电行业良性发展,温州市激光行业协会2014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会员企业共有40家,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让大当选为首任会长。温州的激光产业集群发展,由于还处在起步阶段,集群企业也面临着创新能力待提升、市场竞争良莠不齐、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协会成立后,将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的服务平台,为政府和会员提供服务。

合作交流 行业互动

温州市在抓好本土资源,创新驱动的同时,引领企业参加行业大型活动,扩大眼界,吸取精华。2014年3月,市科技局带领一批激光企业参加了2014慕尼黑上海光博会,随后又陆续参加了重庆高交会和北京科博会等活动。

2015年5月7日-9日,第九届亚洲(深圳)激光先进制造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温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匡连庭率温州市相关企业负责人10余人参加展会。参观了展会3D打印区、生产及工业自动化区、激光微细加工区、金属加工区、激光前瞻区等五个展区,鼓励企业要借此平台加强交流、把握商机,推动温州市激光技术在制造业上的广泛应用。

组建示范中心  为企业排忧解难

2015年4月29日,温州市激光技术应用示范推广中心成立。中心立足鞋革、服装、印刷包装等非金属领域做应用示范推广,由示范加工区、展示推广区、动态演示区三个板块组成。旨在依托这个平台,推动激光技术在鞋革、服装、印刷包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上的广泛应用,为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提供载体支撑。同时随着应用需求的增长助推研发工作,从而促进生产设备以及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下,温州市激光与光电产业也频出大手笔。在政府的主动推动下,2013年11月,一个名叫激光与光电产业联合研究院的公共服务平台也顺利开工。更令人欣喜的,是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挂帅的温州泛波激光有限公司对温州的青睐,短短时间里,该公司便在温州成功开发出了波谱集束半导体激光器,让人们相信,温州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温州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温州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红利值得我们欣慰。但改革需要胆识,转型必有阵痛。正如孔雀开屏一样,正面展示出光彩照人的一面,背后也存在着不完美的地方。目前,温州市激光产业上中下产业链配套明显不足,一些外地企业过来后,因为没有强大的产业需求,很多业务开展不了。而本地企业,因为受困于配套产业链的影响,很多时候不得不去外地找下家,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

但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入发展,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温州的激光之路一定会走得光彩照人,前途无量。

发布时间 : 2017-11-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