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延期举办“红光奖”专家评审会、颁奖典礼暨世界激光制造大会的通知
尊敬的红光奖评委嘉宾、参赛企业及相关人士:
鉴于近期广东疫情扩散的影响,为配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参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多方考虑商讨后决定:
原定于2021年6月10日举办的2021“红光奖”第四届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专家评审会,暂定延期至2021年7月。
原定于2021年6月29日举办的“红光奖”第四届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颁奖典礼暨LMN 2021 世界激光制造大会答谢晚宴延期至2021年8月4日深圳举办。
因会议延期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我们组委会期待与您在疫情过后,共同为激光业界呈现一场高规格、高质量的激光行业盛会。
特此通知。
“红光奖”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
LMN 2021世界激光制造大会组委会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
2021年6月8日
以下为通知原文件:
同时,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6月29日-7月1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举办的第十五届深圳国际激光与智能装备、光电技术博览会(LFSZ 2021)、LMN 2021世界激光制造大会(LMN 2021)将延期至2021年8月4-6日,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举办。
以下为通知原文件:
发布时间 : 2021-06-09
行业标杆、技术引领、激光行业的”奥斯卡奖“……..这是业内人士对“红光奖”最高的赞誉。通过“红光奖”这扇窗口,能清晰的看到中国激光行业发展情况、产品创新、企业贡献力以及产业环境的变化。
自2021“红光奖”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评选正式启幕以来,得到了激光行业各领域优秀企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组委会接连不断地收到报名申请,目前已有大族激光、天弘激光、邦德激光、杰普特、光韵达、万顺兴、辉锐光电、双成激光、超越激光等业界知名企业踊跃报名,同时也有很多企业前来咨询。
咨询者的问题都很相似,为了让参评企业更了解本年度“红光奖”申报事宜,小编在此把问题汇总在一起,统一回答,以解疑问。
一问:什么是“红光奖”?
“红光奖”是由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激光制造商情》主办,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东莞市星之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联合国内多家激光行业协会、激光学会、激光产业联盟、行业媒体协办的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
“红光奖”致力成为中国激光行业产品及技术领域首屈一指的奖项,打造中国激光领域技术升级及产品创新的风向标。
“红光奖”的前身是“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自2008年启动以来,累计发现和评选相关创新性、引领性激光产品、技术和成果100余项。现已成为展示中国激光行业最新技术比拼和引领行业方向发展的一项标志性赛事。
设立“红光奖”,其目的为了鼓励中国激光产业的发展,推动激光技术迈向更高水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也是为了寻找和发现,表彰和奖励在行业品牌和激光企业崛起过程中,具备原创力、创新力、引领性、标杆性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在推动激光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企业。
二问:“红光奖”有什么独特的价值?
电影界有“奥斯卡金像奖”,设计界有“红点奖”,而“红光奖”则专注于激光领域。
近年来,随着激光行业飞速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遇到了瓶颈,陷入迷茫。现成的技术逐渐成熟,下一步技术走向是什么,方向在哪里,没有一个统一让人信服的说法,前沿技术发展方向不明。“红光奖”的出现,给激光产业的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定下了评价标准和评判尺度。
通过“红光奖”的评选活动,表彰行业的优秀企业和创新产品,为行业建立标杆,树立榜样,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树立典范。
红光奖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激光行业奖项,还为激光企业、产业界搭建了一个面向世界的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
通过评选,将优秀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推向激光应用市场,全方位展示激光行业设计新颖的产品、先进的创新技术、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和紧跟市场的应用技术,让激光行业看到核心技术的创新创造,对企业的永续经营和创新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问:我们的产品可以报名吗?
只要符合参赛标准都可以报名:
首先,参评对象必须是在2020-2021年度推出的创新产品或技术以及完成的项目,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有经典的应用案例;
其次,参评对象涉及的新产品、新技术有明显的性能提升或技术突破,促进了本行业的发展。并适用于中国市场,同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者帮助中国激光行业达到或领先相同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需为实物产品,暂不接受概念产品。方案设计和产品选型合理先进,经济适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参赛者须是参赛产品的设计方或所属方(相关知识产权的权利方),参赛产品与他人没有任何知识产权纠纷(迄今未发生或已妥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本届“红光奖”的征集范围涵盖四大类别:
1、尖端科技类、企业类
涵盖国内外激光行业(含产业链上下游)合法经营的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
2、激光器
涵盖超快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其它类别激光器;
3、加工系统类
涵盖切割、焊接、金属表面改性、熔覆、清洗、标刻、自动化产线等加工系统解决方案;
4、器件与配套产品类
涵盖光纤、光学镜片、激光头、冷水机组、加工机床、视觉检测、运动控制软硬件、工业互联等配套设备。
只要你的产品属于以上领域均可参赛。如果你仍旧拿不准你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可以通过文末的联系方式来咨询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为你答疑解惑。
四问:提交报名后,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请根据产品报名的奖项提交相应资料。提交报名后,会有专人与你联系。
本届“红光奖”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15日,过期恕不受理,请千万不要错过。
4月15日至4月20日进行初评后,我们会官宣“红光奖”入围名单。4月29日至5月29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投票。6月1日至6月15日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名单进行最终评审。通过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的双重考验后,将于2021年6月29日举行颁奖盛典,届时你能否走上红毯,拿下金奖,让我们共同期待。
五问:评选规则是怎样的?
评选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奖项最终得分=线上投票得分(权重35%)+专家评审评分(权重55%)+本刊评分(权重10%),名次将以由高到低原则排列。
专家评委团根据参评企业的申报材料、行业影响力进行打分,就各参赛企业发展情况、产品创新、行业贡献力等多维度评定、全方位考量,并综合参评企业产品和技术资质,参考网络投票意见,审定最终获奖名单。
六问:本届“红光奖”都设置了哪些奖项?
“红光奖”设立了尖端科技类、激光器类、加工系统类、器件与配套产品类、企业类等五大类别。设置了12个奖项,包括:激光应用方案技术创新奖、“黑科技” 技术创新奖、工业激光器创新贡献奖、超快激光器创新贡献奖、光纤激光器创新贡献奖、激光加工装备创新贡献奖、激光微加工系统创新贡献奖、激光配套系统创新贡献奖、激光加工头创新贡献奖、激光器件创新贡献奖、激光行业杰出进步企业奖、激光行业影响力企业奖。
从方案、技术到产品、企业,从核心器件、激光器、加工装备,以及配套产品等领域进行了全覆盖,串联了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每个奖项配额2-3个,共计33个大奖,等你来拿。
七问:“红光奖”评审团是由哪些专家组成的?
被誉为国内激光行业最高荣誉的奖项,拥有庞大、专业、权威的评审团。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寿桓、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为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为评审组长;邀请到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台湾雷射科技应用协会、广东省光学学会的理事长、秘书长等担任副组长;另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技术物理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海军航空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阳江五金刀剪研究院、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装甲兵工程学院、苏州大学、五邑大学等知名单位的激光专家,以及来自比亚迪、富士康、格力电器、中集集装箱、中车株洲、中国一汽等大型企业的技术高管担任评委。
专业的评审团是红光奖公平公正的一个重要保证。评审专家都是在激光、光电子领域耕耘、研究或任教、工作数十年,也是其所在单位激光团队核心骨干,在国内激光科研界具有较大影响力。评审组织严谨有序、规范公正且极具权威性。
八问:为什么一定要参与评选?
“红光奖”评选活动主要推崇以下几点诉求:
● 回顾行业一年来企业创新发展成果,盘点分析一年来行业的发展现状;
● 搭建一次集中展示企业品牌、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平台,传导信息至下游应用行业;
● 助力企业之间分享成功经验,促进交流与合作,提供有益借鉴,相互成就相得益彰;
● 在颁奖和相关活动的背后,成为记录与见证中国激光行业发展的珍贵资源;
● 每家获奖企业都将成为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更多参与者不断创新与超越。
对于参评企业而言,它不仅能助力企业之间分享成功经验,促进交流与合作,提供有益借鉴,相互成就相得益彰。还能借此平台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力,阐述优秀品牌文化内涵,所以广受激光行业各阶层人士的推崇。
九问:参加“红光奖”我们能获得什么?
对于参评企业而言,“红光奖”是本年度企业提升品牌价值的影响力,阐述优秀品牌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活动。我们将给予参评者最高礼遇:
1、奖杯证书
获奖者将获得对应奖杯及获奖证书一份,获奖项目将有机会获得专题报道。
2、行业交流
参选者将受邀参加“红光奖”颁奖典礼、世界激光制造大会等系列活动,与来自全球学术界、产业界、资本界、媒体界等各行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合作,是不可多得的行业交流和商业拓展的机遇。
3、展览展示
视情况举办获奖项目线下展览,获奖企业将有机会参加本年度的线上专题展。
4、商业路演
将为优秀参赛者与创投机构、孵化平台、制造企业、政府机构等之间搭建沟通平台,并邀请参与本年度的商业路演、产业转化系列活动等,促进优秀项目进行资本对接,推动成果落地。
5、媒体推广
与主流媒体建立覆盖不同行业和渠道的媒体推广网络,将通过官方合作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增强优秀产品和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合作伙伴、评审专家,以及获奖单位及目标客户高层,逾200名业界精英、资深工程师将汇聚一堂,共襄盛举,共同见证“红光奖”盛况。
十问:如何报名?
目前,2021“红光奖”评选活动正在火热征集中,激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均可通过官方网站“激光制造网”自主提交参评资料。
报名采用线上报名的唯一方式提交资料,登陆官网(https://wx.laserfair.com/awards/2021),查阅相关活动说明,点击“在线报名”菜单上传申报材料即可(先“下载模板”,再填“在线报名”)。提交附件时,须按照要求填写后提交上传;上传资料完成后可与主办方联络确认资料是否按要求提交成功。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红光奖”或者申报过程有疑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来源:2021“红光奖”组委会
发布时间 : 2021-03-16
为行业最高荣誉而生
1960年,美国科学家西奥多·梅勒成功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随后一年,1961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诞生了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自此,“红光”就一直象征着中国激光技术发展起步的基石。作为激光行业最高荣誉奖“红光奖”名称也因此而来……
六十多年来,激光技术已在我国众多制造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为科技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设立“红光奖”,其目的为了鼓励中国激光产业的发展,推动激光技术迈向更高水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由《激光制造商情》主办,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东莞市星之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激光行业贡献奖评选活动,自2018年启动已连续举办三届,累计发现和评选相关创新性、引领性激光产品、技术和成果100余项。
“红光奖”是“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的升级版,评选标准更为严谨,评审组织严谨有序、规范公正且极具权威性。发展至今已成为反映中国激光产业链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一项标志性赛事,对于参评企业而言,是本年度企业提升品牌价值的影响力,阐述优秀品牌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活动,广受中国激光行业各阶层人士的推崇。
“红光奖”2021年度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即日开启报名!33项创新贡献奖等你来拿,详情如下:
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红光奖”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激光制造商情》
2、承办单位
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东莞市星之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协办单位
中国激光产业社团联盟、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台湾雷射科技应用协会、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深圳市激光智能制造行业协会、上海市激光学会、山东省激光学会、天津激光学会、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武汉激光链智能化及高端制造行业协会、苏州工业园区激光产业创新联盟协会、深圳宝安区激光产业链技术与应用创新联盟
4、合作单位
《激光制造网》、江门市智能激光技术研究院、广东激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评委组
顾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寿桓
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滇元
中国激光产业社团联盟秘书长、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激光制造网》主编邵火
副组长
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朱晓 教授
广东省光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山大学 江绍基教授
台湾雷射科技应用协会理事长 李原恒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姚建华 教授
评委成员
西南物理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王浟 教授
清华大学 孙洪波 教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魏志义教授
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张瑞华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永康 教授
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 教授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胡芳友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陈烽 教授
装甲兵工程学院 董世运 教授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全固态光源实验室主任林学春 教授
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深圳大学 田劲东 教授
江门市智能激光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五邑大学 吴勇华 副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 廖健宏 副研究员
苏州大学 陈长军 教授
深圳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博士 陈大军
富士康科技集团博士 黄锦贤
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姚谷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部长 刘知新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博士 张月来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主任 姚远
奖项设置
申报须知
1) 原则上不再接受上年度已申报过的产品类奖项。上年度已获得“影响力企业奖”及 “杰出进步企业奖”不再接受本年度评选。一个产品只能申报一个奖项;每家企业只能免费申报两个奖项,凡申报数量超额部分需缴纳评审费2000元/个。
2) 产品类奖项申报,应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情形;公示阶段如涉及产权/著作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申报企业自身负责。
3) 在线填写报名表格时(可事先下载附件确认后再通过线上提交),材料要求内容真实客观、文字精练,附证明材料。产品类申报务必将技术参数、特点、功能等信息描述清楚,并附产品图片。
申报范围
1、尖端科技类、企业类:涵盖国内外激光行业(含产业链上下游)合法经营的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
提交材料
采用线上报名的方式提交资料,登录报名网址(https://wx.laserfair.com/awards/2021/),查阅相关活动说明,点击“在线报名”菜单上传申报材料即可。提交附件时,需将图片按照格式要求提交上传;上传资料完成后可与主办方联络确认资料是否按要求提交成功。
评选流程
1、申报价段
时间:2021年11月1日(起)-2021年4月15日(止)
2、海选阶段
初评审议:2021年4月15日-2021年4月20日
3、评选阶段
网络投票:2021年4月29日-2021年5月29日
专家评审:2021年6月1日-2021年6月15日
颁奖典礼:2021年6月29日(LMN 2021世界激光制造大会同日举行)
投票及评审
最终排名:
线上投票得分+专家评审评分+本刊评分=最终得分(名次将以由高到低原则排列)
1) 线上投票(权重35%)
2) 专家评审(权重55%)
3) 本刊评分(权重10%)
网络投票:从2021年4月29日至5月29日,“红光奖”网上投票将在《激光制造网》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中公布,敬请关注。
咨询服务
“红光奖”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办公室
-----------------------------------------------------------
东莞
联系人:《激光制造商情》邹编辑、李编辑
电 话:139 2904 7858 (微信同号)
邮 箱:news@laserfair.com
深圳
来源 : 2021红光奖组委会 发布时间 :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