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协会新闻

联赢激光披露上市后首份年报:动力电池收入占比7成,新签订单15.08亿

4月23日晚间,联赢激光披露2020年年报,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亿元,同比减少13.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97.04万元,同比减少7.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14.41亿元,同比增长64.65%;总资产25.39亿元,同比增长59.08%。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联赢激光表示,因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上半年设备出货及安装调试工作延缓,影响了设备验收进度,虽然公司在四季度加快了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但全年营业收入仍有所下降;虽然公司在设计优化、成本控制方面加大力度,产品毛利率同比有所提高,但为应对去年新签订单增长,员工人数增加,管理费用相应增加;同时为保持技术及产品的领先优势,去年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增长,致使经营业绩同比有所降低。

据悉,联赢激光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激光焊接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专业从事精密激光焊接机及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目前联赢激光旗下拥有江苏联赢、惠州联赢科技、日本UWJAPAN等子公司。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制造、五金家电、消费电子、光通讯等制造业领域,客户群体覆盖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格力智能、富士康、泰科电子、长盈精密、亿纬锂能、松下、三星、中航动力等行业知名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6月22日,联赢激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7480万股股票并成功上市,正式迈入资本市场。

图/联赢激光官网

年报显示,联赢激光去年在动力电池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6.15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3.49%,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集中于动力电池设备领域。2020年,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加大产能扩张,动力电池生产设备需求增加,公司充分利用在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全年新签订单15.08亿元(含税),比上年度增长60.77%。

2020年,联赢激光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承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Thuringia GmbH(德国时代新能源科技(图林根)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激光焊接生产线项目。去年模组项目生产线已交付,派出技术团队赴德国安装调试,目前进展顺利。

技术研发方面,联赢激光去年投入研发金额达7222.6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23%,研发人员数量为819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43.06%,新获授权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18项。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获得专利152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另外还拥有软件著作权132项。

平安证券研报称,激光焊接作为高精密的焊接方式,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生产线的标配设备。展望未来,汽车向新能源方向(主要指电动汽车)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动力锂电池的需求空间巨大。2020年我国及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达到83.4GW·h、192.9GW·h,预计2025年将分别有望达到522GW·h、1179GW·h;按照中性预测,2021年-202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锂电激光焊接设备市场规模25.6亿元;联赢作为激光焊接设备行业龙头,有望显著受益于动力锂电池的扩产。

根据发展战略,联赢激光2021年将在继续巩固动力电池激光焊接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加大对消费电子行业、汽车行业的市场开拓力度,使公司业务发展结构更加均衡和健康。为应对订单快速增长的势头,公司在产能建设方面将加快募投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江苏溧阳生产基地二期建成投产,下半年广东惠州生产基地一期建成投产,扩大生产面积,同时加大人才储备,积极扩大产能,为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来源:电池网

来源 : 电池网 发布时间 : 2021-04-26

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

4月20日,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揭牌。当天,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特别策划举行激光应用技术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姚建铨作主题报告。《激光制造商情》主编、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邵火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当前,威海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引进高科技创新机构,打造以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龙头引领的“1+4+N”高端创新平台体系,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是威海市新引进的高科技项目,今年1月份正式加入“1+4+N”创新平台体系,成为“N”平台之一,项目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为首席科学家,致力于激光与光电子、信息光学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积极推动激光技术在工业智能装备、海洋、医疗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对威海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天举行的激光应用技术论坛上,姚建铨院士围绕智慧海洋、智能制造、智能检测及智慧中国作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科技发展趋势,分析了国际、国内激光行业发展形势,介绍了激光在智慧海洋、智能制造、智能检测及智慧中国领域的技术应用,并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坛中,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重点推介了激光清洗、激光微纳加工、信息技术、激光消杀、内窥镜与微创医疗、激光与神经网络、美容激光、MicroLED 水下通讯、水质油污监测、海上氢能制备等10个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与会平台、企业与专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对接。其中,威高集团在内窥镜、体外分子诊断等方面与研究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吉林大学威海仿生院在应用激光对机械零部件进行表面微加工方面与研究院达成深入交流意向。

今后,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将立足威海产业基础,不断强化学科力量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威海当地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的对接合作,帮助引进更多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威海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 : 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 : 2021-04-23

新材料产业创新月: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放日成功举办

新材料产业创新月——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放日成功举办

 

4月20日,由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科技教育局指导;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博士科技东莞公司承办;广东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办的新材料产业创新月——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开放日在东莞松山湖顺利举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副主任张广宇,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科技教育局副局长翟浩安、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翁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台长助理赵鸿雁,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谢白玉,博士科技总裁助理徐旭峰、东莞公司总经理林应康、广州公司总经理全文成广东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刘绵柳及40余家松山湖高新技术企业代表、部分省激光联盟会员代表出席了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422100510.jpg

活动合照

 

本次活动,意在推动企业需求与研究成果无缝对接,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缩短新材料产业企业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资源对接的周期。

 

同时,本次活动作为博士科技新材料产业创新月系列活动之一,将为与会企业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通全国新材料产业研发、资金、人才等对接路径,引路创新资源汇聚东莞。

 

此外,活动同步设置扬州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线上分会场,多渠道打通新材料企业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的对接路径,并吸引了逾8000人次线上观看本次活动。

 

会上,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科教局副局长翟浩安表示,近年来,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紧密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领,不断深化完善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体系,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速平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主动做好需求对接,利用全局资源高效匹配,快速推动相关产业科技项目的合作,为企业赋能,为产业创新赋能。

 

微信图片_20210422101105.jpg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科教局副局长翟浩安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可为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提供供稳定的、专业的、先进的通用性技术服务和高端技术合作开发,同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非常欢迎并愿意为企业创新赋能。

 

微信图片_20210422101210.jpg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

 

接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张广宇详细介绍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技术平台”)服务内容。目前,平台服务领域涵盖纳米材料、光电材料、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生物医药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等多个领域,可为企业提供材料制备、材料及原型器件的微观结构表征、光/电/磁/力/热等物性测量、微纳米级别器件工艺开发及加工、数据库及超算服务等多种服务,服务形式有技术开发/项目合作,委托制备/检测/加工/计算,仪器操作培训,在站博后/大专院校学生的科研实践,定制服务等。

 

微信图片_20210422101304.jpg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张广宇

 

随后,特约讲师徐旭峰向在场企业代表分享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工程》,项目通过洞悉国家战略布局,开展产业全景分析、构建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及创新链资源圈层的形式,从而打通产业链资源的互通,解决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市场、资金、人才、技术问题,助力企业创新加速发展。在场企业代表一致表示获益不浅。

微信图片_20210422101416.jpg

科技部火炬中心特约培训师、博士科技总裁助理徐旭峰

 

活动最后,与会一行实地参观了公共技术平台,就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合作形式展开深入交流。后续,博士科技将继续深度参与企业与公共技术平台的对接服务,助力东莞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422101548.jpg 与会一行参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发布时间 : 2021-04-22

华工科技:精密微纳加工线8月底投产,未来将推出自动驾驶相关项目

随着光通信和激光订单持续增长,华工科技一季度扭亏为盈。4月21日,华工科技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亿元,同比增长135.58%,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066.53%。

华工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一季度合同资产增长71.10%,在建工程增长了32.74%,在消费电子需求带动下,公司激光精密微纳加工智能装备产业化项目预计将于8月31日建成投产。

目前激光赛道竞争激烈,根据去年年报和业绩预告显示的营收规模,大族激光120亿元占据绝对龙头,华工科技61.38亿元居第二,帝尔激光为10.72亿元,锐科激光营收未出来,净利润为2.90亿元左右,金运激光预计营收1.88亿元上下。

“长远来看,利润空间最大的还是光通信板块”上述负责人说,相对激光的群雄割据,在5G方面,华工科技占据40%-50%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龙头位置,未来也将持续在该板块发力。同时还将推出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产业项目。

800G光模块已启动预研

上述负责人表示,2020 年公司数通类产品已实现 400G、100G 及以下全系列光模块批量发货;电信方面,公司实现 了5G 全系列产品覆盖。另外,下一代数据中心领域的高容量800G光模块已启动预研,自主品牌网络终端数字化小站项目正式启动。未来5年,公司光通信业务仍会将5G和数通这两个市场做为主攻方向,无论是家里的最后几米的覆盖,还是数字化小站带来的室内覆盖,未来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同时,在光学领域,公司推出了应用于手机摄像模组中的潜望棱镜。

东吴证券分析师侯宾认为,光模块领域,数据中心光模块需求量持续攀升,叠加全球范围内 5G 加速推进,光模块赛道景气度仍将持续。激光加工领域,一方面,3C 行业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助推相关激光加工设备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发展,使得激光加工受到更多重视和应用,给激光加工设备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激光智能装备增长可期

“公司目前从上游的芯片、器件到各种类型的激光器,再到装备和下游应用全产业链布局已基本形成。”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激光领域有两大业务板块,一是围绕消费电子的精密微纳加工,另一个就是围绕智能制造的高功率激光加工装备。

在精密微纳加工领域,华工科技将拓展脆性材料加工、无线充电、PCB、金属件焊接以及小件焊接产线,包括3C行业的组装产线、点胶涂装,还将围绕5G天线振子做自动化产线等,目前各类技术和产品都已经成熟。

华工科技智能生产线、样板工厂正在推进,智能制造销售收入增长26%。他认为,未来几年,军工领域或将大量应用到国产的激光设备,增长可期。

加热模组已批量供货

2020年,华工科技新能源汽车PTC加热系统进入全球日产体系,销售同比增长89%。该高能量密度PTC加热模组,可实现观察车内各零部件的运行参数,将促进汽车系统技术迭代升级。目前,产品已完成比亚迪、理想等汽车行业客户批量供货。据了解,新能源电池电压平台加热器功率覆盖范围350V至800V,首创带OTA(空中下载技术)功能的PTC加热器。

该负责人表示,华工科技还将推进面向车载智能网联、车载智能驾驶中的激光雷达、车载网关、下一代Tbox等产业化项目。

来源:创科版日报

来源 : 创科版日报 发布时间 : 2021-04-22

“激光清洗”首个国家标准在武汉启动编制

神五的发射塔架、复兴号动车组的焊接生产线,都用上了激光清洗。4月20日,生产地铁车辆的中车南京浦镇,生产复兴号、和谐号动车组的中车青岛四方,研制长征系列火箭的航天八院,研制和维修飞机结构件的航空系统等相关专家,都赶来武汉,参加激光清洗首个国家标准的制定启动会,因为这项加速起草中的国标,技术源头就在武汉。

 

 

据了解,“绿色制造·激光表面清洗技术规范”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武汉翔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飞、航天八院800所、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起草,预计明年将完成标准制定。

 

整容级新科技能清洗航空发动机

 

“车身要做焊前焊后清理,以前是靠人手,拿着钢刷去刷。”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工艺主管金文涛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中车南京浦镇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定点企业,其在城轨焊接过程中需要清洗,通过集成武汉翔明激光的激光清洗设备,进行清焊一体协同作用,用机器替代了强度较大的人工劳动。目前该套设备已陆续出厂城轨2000多辆。

 

 “航空航天的飞机、火箭的结构件涂装前,也需要做清洗处理。”航空工业综合所的集团一级专家、研究员王西昌介绍,面对不同材料不同需求功能的应用场景,激光清洗同样好使。

 

据介绍,激光清洗的原理在于高能量密度、短脉冲激光照射下,工件表面的污染物瞬间气化、蒸发、振动剥落。

 

 

记者通过视频看到,在一块转头大小、锈迹斑斑的钢板上,激光一道道划过,不到1分钟,钢板洁净如初,发出自然的金属光泽,现场没有烟尘。

 

“火箭焊前氧化膜的清理,运载火箭贮箱结构舱体、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清洗,武器装备、电子线路接头的清洗,都可以使用激光清洗。”20年专注于激光清洗工艺研发与装备制造的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春明介绍,该技术在飞机结构、铁轨及火车构件、舰船表面零部件焊接前清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复兴号动车组的焊接生产线、长征运载火箭高强铝合金焊接清理,都已经配备了来自武汉的激光清洗机。

 

华中科大、翔明激光牵头国标 闯千亿级市场

 

“5年前,我在国内找到一台国外品牌的激光清洗设备,40万欧元一台!”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室主任胡振峰介绍,如今,国内就已能自研该设备,在事关国家战略的特殊材料高精度制造等领域,大展拳脚。

 

武汉翔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介绍,创立于光谷的该企业,依托华中科技大学雄厚科研实力和10余年的技术积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30多项,自研的激光清洗设备,出货量保持每年近100%的增长率,设备的成本争取在3-5年内可降低到普通工业车间能负担得起的水平。王军介绍:“我们设备的核心部件——激光器也为国产,已实现完全自主创新,在应用场景的开拓上甚至多于海外,但要实现领跑,还需要长期的可靠性验证,这就必须赶紧制定标准。”

 

激光清洗轨道效果展示

 

生产复兴号、和谐号动车组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志毅赶来参加国标启动,他说:“有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这还不是终点,还须实现有质量地成规模。”

 

据介绍,国标委已正式下发计划,启动“绿色制造 激光表面清洗技术规范”国标起草工作,预计明年年底将完成标准制定。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介绍,中科创星曾领投翔明激光Pre-A轮,看好全国最大光电子产业基地中国光谷在激光及先进制造领域的技术引领,愿产学研资携手助力武汉技术在这一千亿级市场中插旗。

 

相关链接:

从占国内市场半数到引领多项标准

武汉激光产业由大到强


“绿色制造·激光表面清洗技术规范”将是武汉在激光领域牵头制定的又一项国标。


1971年,激光的种子落地光谷,当时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激光专业班,它为激光界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自此五十载,中国激光开启了工业化应用的发展道路。目前,光谷激光企业达200余家,激光产业年产值已达数百亿元,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是中国最大的激光设备制造基地之一。


武汉着力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激光产业发展集群。


6年前,锐科激光牵头,联合华工激光等起草了我国第一部光纤激光器行业标准;去年,华工激光等参与制定的“工业用光纤激光器参数要求和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又获得通过,这是我国激光产品类的首个国际标准。

 

来源:长江日报

来源 : 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 : 2021-04-21

浙产3万瓦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破解“卡脖子”难题

日前,由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行业首台3万瓦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在CIMT 2021展会上正式亮相。智能光纤激光旗舰机精彩亮相立刻收获广泛关注,奔腾激光当场就拿到了十多台设备订单。

“企业一季度产值接近4亿元,是去年全年产值的60%。现在订单已经满满排到了8月份。”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奔腾激光的繁忙车间里,企业负责人吴让大分享了一季度开门红的好成绩。由于奔腾激光此前已向不少客户介绍了最新研发成果,在激增的产值中,企业自主研发的3万瓦激光切割机订单占八成,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激光切割是一次工具革命,解决了传统火焰切割精度低、污染大、速度慢等问题。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的迅猛发展对厚金属切割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激光切割机功率、实现对更厚金属材料的精细切割成了全球激光设备升级亟待破解的“卡脖子”难题。奔腾激光是我国高功率激光领军企业,此次研发的3万瓦激光切割机相比市面上常见的2万瓦激光切割设备切割金属厚度极限提高了30%,精细度提高了20%,最高切割速度提高了40%。

进入生产车间,该公司技术部部长李正带我们来到一台公交车大小的“轿厢”前介绍:“这就是3万瓦激光切割机,身长17米、宽6.2米、高2.6米。”钻进机身内,22厘米厚的铁床身上铺了一层铁齿条,可以耐受700℃高温。这些装置,是为了保障3万瓦激光安全做到“削铁如泥”。放入100毫米厚的巨型钢板,关闭机器门,李正通过电脑程序设定切割要求并按下启动键。记者透过机身透明视窗观看切割过程,只见光束所到之处,厚钢板整齐断开,眨眼的工夫,复杂的切割任务已经完成。再取出钢板时,钢板已经变成了此前设定的切割样式,误差不超过0.3毫米,用手摸切割面,平滑不割手。

做到削铁如泥,关键在激光切割头。去年,德国一家激光装备企业因生产需要在德国找不到解决方案来到中国,奔腾激光接下了这项技术难题,专门成立15人的技术攻坚团队,通过改良激光头设计,解决材料组装、加工制造工艺等难题,于去年12月研发出3万瓦激光切割机。“单单对不同厚度和品种的金属进行切割测试就达上千次,直到切割头精准切割误差小于0.3毫米才算成功,这个误差值已经低于国际标准。”李正说。

小小切割头,为产业提档带来大变化。“这已经是我下单买的第三台3万瓦机器了,新设备到后,

厂里原本的5台火焰切割机都打算淘汰。”青岛一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负责人陈先生说,企业生产中需要切割的金属板较厚,传统激光切割机和火焰切割机都无法全面解决问题,产品品控难成为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痛点。“新购入的激光切割机切割精度比原有设备提升了50%,切割面平滑,省去二次打磨的工序,大大提升了效率。”陈先生说。

不仅切割精准,还绿色环保。在切割过程中,记者没有看到粉尘,也没有闻到刺鼻的味道。“3万瓦激光切割机配置了工业除尘设备,达到零污染。”企业负责人吴让大说。

来源:浙江日报

来源 : 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 : 2021-04-19

宏山激光济南基地正式运营,建立北中国区重要立足点

2021年4月17日,宏山激光济南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意味着宏山激光离北方用户更近了一步。

宏山激光济南基地位于济南对外开放新高地先导区、世界一流的临空型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广东宏石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济南基地,基地占地面积6365.44平方米,目前已有员工90余人,建有研发中心、综合展厅和智能化生产车间等场所,项目建成后,可年生产各类智能激光设备1000台以上,年产值可达4亿元以上。

更贴近客户

建立北中国区重要立足点

济南基地成立后,宏山激光可以更紧密地与北方客户合作,更直接地支持他们。

宏山激光董事长常勇先生表示:济南基地是宏山激光国内除佛山总部、佛山浦项、苏州之外的第四个标准化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激光智能装备解决方案,成为宏山激光北方生产、北中国区销售和公司主要出口基地。作为山东的省会城市,济南兼具多重身份。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中,它是“三核引领”的“三核”之一,是先行区,将以“四新四化”为主攻方向,聚焦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务、新消费,培育⼀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引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

宏山激光选择在济南设立基地是宏山激光国内乃至全球布局发展的重要一环。宏山激光将扎根济南,立足山东,面向北中国区,并将一如既往地实现高质量生产,提高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满足客户对产品高品质的需求。

随着新基地在济南的开业,宏山激光将在重要的北中国区市场拥有一个额外的销售/服务/生产中心。除了销售,服务,备件管理,订单交付外,北方用户的软件和硬件的培训也将在此进行。

宏山激光济南基地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内/国际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宏山激光也将高位对标德国工业4.0,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来源:宏山激光

来源 : 宏山激光 发布时间 : 2021-04-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