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激协微周刊|2022年“红光奖”网络投票启动;海目星中标10.67亿项目;深技大/大族激光/福晶科技获广东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2022年度“红光奖”网络投票全面启动
日前,由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与国内具有领先影响力的行业媒体“激光制造网”主办的第五届“红光奖”第一阶段的项目申报和初评审议工作已经结束,网络投票活动正式启动。自4月15日中午12时起,参与报名的133家企业正式进入了竞逐行业大奖的赛道。
一年一度的激光行业大奖“红光奖”自启幕以来,得到了国内外激光行业各领域优秀企业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激光产业链上中下游优秀企业的积极参与。截止3月31日报名通道关闭,组委会共收到200多份参评资料。经组委会严格的评审筛选,成功入围企业133家,申报项目合计189项。
本届“红光奖”除了大族激光、华工激光、锐科激光、柏楚电子、福晶科技、IPG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激光企业参赛报名,还吸引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深圳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机构参与评选。
本届参选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较往届均有很大突破,将会上演一出龙虎争斗的大戏。与前几届相比,本届比赛水平更高、竞争更激烈、传播性更强。
在参选本年度”红光奖“评选活动的企业中,能够称之为“标杆”和”榜样“的企业是谁?引领和推动行业进步的创新产品与技术是哪一款?谁是人气之王,谁能一呼百应,谁又将问鼎年度桂冠?您的一票至关重要!
详情请见:《“红光奖”网络投票全面启动!行业大奖花落谁家,由您来定》
二、海目星子公司中标10.67亿元Topcon激光微损设备招标项目
4月15日,海目星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项目中标的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江苏海目星于2022年4月15日收到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10.67亿元。
海目星表示,本次中标总金额10.67亿元(含税),是公司光伏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首次获得大规模订单,进一步体现了公司在激光及自动化装备领域的行业地位及综合竞争优势,为公司进军光伏专用设备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晶科能源公司的经营范围: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多晶铸锭、多晶硅片;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应用系统的研发、加工、制造、安装和销售;太阳能原料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述应用系统用电子产品、太阳能建筑装饰材料、太阳能照明设备的设计、鉴证咨询、集成、制造、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三、深技大携手大族激光/福晶科技项目获2021广东科技进步一等奖
深圳技术大学阮双琛教授团队(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联合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项目《百瓦级紫外皮秒/纳秒激光器关键技术及系列智能制造装备》(深圳技术大学主要人员:阮双琛、吴旭、杜晨林、欧阳德钦、陈业旺)获批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组历经多年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突破了紫外激光器功率和寿命的技术瓶颈,研究了LBO晶体紫外光损伤机理,攻克了非布儒斯特切角晶体三倍频技术,使晶体单点工作寿命突破8000小时;提出了光纤/固体混合放大技术,解决了紫外激光器工程化及工艺难题,获得了百瓦系列皮秒/纳秒紫外激光器。
研发了多轴高精度紫外激光金属镀层去除装备。针对智能手机通讯信号被金属中框镀层屏蔽的工程技术难题,提出了紫外激光去除金属镀层的新工艺。
研发了紫外激光电路板多层异形加工装备。发明了激光动态变焦多层及分层切割新方法,攻克了新一代SiP封装技术难题,突破了SiP封装电路板超厚加工。
研发了先进半导体晶圆紫外激光加工装备。发明了激光聚焦光斑形状及大小精确控制方法,攻克了晶圆表面开槽和切割中脆性材料崩边和裂纹工艺难题,使加工效率提高。
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32项、软著5项、论文16篇、企业标准2项,获2017年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亚洲唯一入围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棱镜奖”等。50多款激光装备产品畅销国内外,被众多著名企业广泛应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成果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激光精密制造行业的科技进步,提升了激光制造技术国际竞争力。
四、联赢激光2021年净利9201.21万,同比增长37.39%
4月18日,联赢激光(688518)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9,752,947.57元,同比增长59.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012,110.81元,同比增长37.39%。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08,579.67元,截至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18,931,747.4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8,933,122.01元,同比增长65.80%。增长主要原因: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影响,生产及安装调试工作延缓,造成基数较低,同时上年度新签订单较多,报告期生产及安装调试工作恢复正常,使得报告期经营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08,579.67元,同比下降103.98%,主要是业务规模扩大,原材料采购、人员薪酬支出、缴纳税费较上期增加。
公告披露显示,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公司拟以实施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20元(含税)。
五、广东省机械所厚积薄发,牵手车载激光雷达领军者布局激光雷达行业
近日,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简称“省机械所”)在与多家智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激烈竞逐中脱颖而出,再度牵手车载激光雷达行业头部企业,致力实现高端激光雷达规模化智能生产。
广东省机械所多年深耕汽车电子和微电机行业,已形成从产品设计、系统开发、样机制造到系统验证、批量复制的发展模式,不仅具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系统集成能力,为客户量身打造精益生产、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同时拥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在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下,正在形成汽车电子、电机、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智能制造集群优势。省机械所凭借专业技术、丰富经验和优质服务,多年来赢得包括博世、博泽、法雷奥、飞利浦、格力等在内的高端客户的一致信赖和认可。
六、逸飞激光300PPM圆柱全极耳电池智能产线下线
日前,逸飞激光300PPM圆柱全极耳智能生产线项目下线仪式在逸飞激光新建成投入使用的华中智能制造基地举行。
据了解,300PPM圆柱全极耳智能生产线是逸飞激光在无损伤极耳整形技术、精密激光焊接技术、全过程检测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等核心优势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各项核心工艺装备的单机运行效率,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高速物流传输技术、同轴焊缝追踪技术、横向协同虚拟仿真与调试技术等创新技术设计,实现整线生产效率最高可拓展至450ppm的同时,也保留了已经获得的大规模量产验证带来的高合格率、高稳定性、长系统寿命等优势。
在市场端,包括特斯拉、宝马、保时捷、江淮、东风岚图等车企相继释放出明确的大圆柱电池应用信号;在供应端,松下电池、亿纬锂能、比克电池、蜂巢能源、LG新能源等电池企业积极布局包括46系列在内的大圆柱电池。
300PPM圆柱全极耳电池智能生产线项目的下线,标志着逸飞激光在电池高端制造装备领域中的技术能力、产品设计和管理水平的再次飞跃。截至目前,逸飞激光在圆柱全极耳电池装备领域已取得近200项专利,交付的各类型电池制造装备已获得全球头部客户的广泛认可。
七、大族激光又成立一子公司,主营增材制造装备销售
据天眼查App显示,4月12日,深圳市大族和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桂兵,注册资本245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增材制造装备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销售;机械设备租赁;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八、光峰科技向深圳卫健委捐赠300台激光投影仪
4月13日,作为深圳本地最具代表性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光峰科技(688007.SH)积极行动,通过深圳市红十字会向深圳市卫健委捐赠300台峰米R1 Nano超短焦激光投影仪,价值125.97万元,向深圳坚持抗疫的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捐赠仪式现场,光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屹表示:“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以深圳卫健委为代表的卫健系统承受了巨大压力,各战线的医务人员十分辛劳。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光峰在创立和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享受了特区的优惠政策和人才红利。虽然相比其他大型企业,光峰仍有进步空间,但是‘位卑未敢忘国忧’,我们应当饮水思源,守望相护,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深圳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业务部部长王元彬,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崔健;深圳卫健委工会联合会副主席黄洪斌;光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屹,副总裁唐诗,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梁荣出席了捐赠仪式。
来源 : 各企业及机构官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 : 2022-04-20
海目星子公司中标10.67亿元Topcon激光微损设备招标项目
来源 : 集微网 发布时间 : 2022-04-18
隔离实录:公司集体隔离16天,我们将困难变成了终身难忘的体验
4月14日,周四,沃飞宿迁公司同事们在被隔离16天后终于解封了,从突然被隔离的茫然无措、焦虑恐惧,到如今的相互理解、守望相助,大家说,公司的集体隔离生活,让他们共同拥有了一段终身难忘的特殊体验。 以下整理内容为宿迁公司办公室主任龚蓉自述: 3月29日,我们如往常一样按时上班,下午时,突然接到当地管委会帮办的电话,说附近企业有阳性确诊,离我们公司产业园只有1公里距离,让公司全员暂时不要离开公司。晚上快下班时,又接到通知,要求当晚全员都要留宿公司。因为一直没说具体的隔离时间,一开始我们也都没太担心,想着应该隔离个48小时就能回家,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 后来得知,往来产业园的各个路口全封了,才意识到附近疫情的严重性,也第一次感觉到疫情离自己这么近。 意想不到的困难 因隔离通知发布得突然,大家都没任何准备,被强制隔离的前三天最困难,没有洗漱用品,也没有地方洗澡。洗脚因没有水盆也只能拿水冲冲,但洗完又没有拖鞋,大家就想办法用一次性鞋套套脚。 解决完洗漱,紧接着就是吃饭问题。隔离的突然,办公室又没有做饭设施,能订的餐馆只有那几家,饭菜没什么油水,加上反复吃,大家都吃得有些想吐。 想要在超市购买些东西,这些超市要么已经闭店不能营业,要么怕接触管控区有黄码,都不敢给配送。 其他的都还好说,最困难的是到了晚上睡觉时间,突然的隔离,当然也没有睡觉应备的床和被褥。公司13个人只能根据办公室的条件来安排:有的睡在车上,有的睡在办公室沙发上,有的睡在自己的办公椅上,还有几个直接睡在茶几和鞋凳上。 所幸的是,之后园区管委会派发了折叠床和生活物资,很好的保障了大家的隔离生活。 困难比想象的多,克服的办法也比困难多。每天都在困难出现和被克服中度过。 48小时过去未能等来解封的消息,3天过去了依然未等到,想着7天差不多了,7天过去了,还有14天等着,14天本以为是解除隔离的节点,谁知依然未能等来解除的消息,核酸已不知做了多少轮,接下来的日子,已不抱幻想...... 正常有序的生活突然被隔离打乱了节奏,公司的每一个个体都在面临自身及各自家庭的种种困难,但大家用真诚的善意和互助,在相互关怀中一起走了过来。 眼看着隔离的日子遥遥无期,大家找遍线上能送食材的超市。线上采购后,管委会会帮忙安排专人接送物资。 终于能吃上自己做的饭了,条件虽然简陋,但大家都很乐观。他们也第一次发觉,水桶切开用来拌菜的味道也很香甜。 一切开始一点点进入正轨,做饭开始轮班制,有大厨有帮厨。 上班下班变得越来越有规律。 下班后的生活也开始变得花样百出:打牌、玩游戏、打羽毛球......。 长时间的集体生活,让大家卸下了之前的拘谨,变得越来越亲近,也越来越有凝聚力。开始没有隔阂的笑闹、打趣、开玩笑,这也让隔离的被动,变成了犹如大学时期的军训和公司集体的团建。 以下是被隔离同事的自述: 姬玲:我的孕期已经5个多月,被管控在公司已16天,日常受到同事的各种照顾,还有管委会的慰问物资,检测时也被特殊安排最快检测。虽然被隔离在公司,但也过的很开心,物资已经够用了,也时常得到家人和朋友的问候,内心一直很温暖。 龚蓉:被通知需要管控在公司不能回家时,有过焦虑,有过担心,担心家里父母在封控区无法帮忙照看孩子,更无法外出购买物资;担心老公在家一个人照顾俩娃的生活起居,俩娃的学习,会一团糟。想想自己虽然不能回家,但相比在家带俩娃的老公,自己好像要轻松很多。 13个人的16个日夜,相互关心,一起做饭,一起组织活动。工作之余有时打牌,有时打球,有时玩游戏,其乐融融,这样的集体生活非常难得,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开始享受这种生活了,哈哈。 李洁:在上班前一天晚上,婆婆收到住院通知,需手术,本来身为儿媳应该陪护照顾,但是工作原因家里一致决定:安排我正常上班,婆婆由公公陪护。就是这个决定,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日夜相守17天。起初收到管控区通知,需要留宿公司不能回家,需家人送日用必须品时,特别焦虑、着急、担心。 焦虑家里就老公一个人要照顾两个孩子日常生活,作业辅导,和行为习惯约束,还要把婆婆住院需要的手续,日常用品安排好,着急他忙不过来,担心婆婆的病情和手术情况。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日常必须用度。但我们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在我不知不觉中大家已为我准备好了一切,感谢沃飞的家人们,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谢谢! 叶可:病毒无情,人有情。对我来说,这是一段抹不掉的记忆。怀念、思念、责任、感谢。被管控期间,有我的亲人离世,我无法回家见他最后一面,对他的怀念无以言表。还有对老婆孩子的思念,也有加班按时完成公司设计任务来履行我的责任,更要感谢公司领导、同事们为团队做出的无私奉献。我们是一个很棒的团队,相信未来公司会更加美好! 近几年因疫情影响我们失去了许多东西,但也因此获得许多珍贵的东西。16天的隔离生活,让大家感受到日常生活的可贵,却也在这段特殊的经历中,变得更加团结,更有凝聚力,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体验。 沃飞2019年12月19日开业,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而今,疫情还在肆虐,祝贺同事们安全解除隔离,终于可以和家人团聚;也祝福所有被疫情所困的人们,能够早日得以自由感受这短暂的春天;感谢园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沃飞一直以来的关心,尤其是隔离期间的关怀和照顾;感谢坚守在一线的防疫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们辛苦的付出。祝愿大家都能健康平安,祈愿疫情消散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来源 : 沃飞激光 发布时间 : 20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