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材制造广深联动,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牵手广东省增材制造装备创新产业联盟
10月22日下午,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3D打印)分会(以下简称:增材制造分会)换届大会暨2023年增材制造(3D打印)学术年会在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隆重举行。
中国工程院周克崧院士、广东省科学院陈为民院长和刘敏副院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以下简称: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教授、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邓畅光党委书记等领导出席,增材制造分会现届理事长李耀棠研究员、理事会理事和新一届候选理事、会员以及相关单位代表共110余人出席了大会,广东开放大学刘文清校长应邀出席。
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分会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及理事。
根据选举结果,增材制造分会为创新中心联合创始人、协同高科CTO、云疆智造总经理罗盟博士颁发副理事长证书。协同高科以副理事长单位加入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在增材制造领域共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罗盟博士(右四)当选副理事长
以增材制造分会换届为契机,广州与深圳的增材制造团体和企业之间的交融,扩大人才和产业优势,与社会各界力量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广东省和国家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
协同高科作为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及组(筹)广东省增材制造装备创新中心的唯一运营主体,以创新中心为平台,在原有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产业联盟基础上,继续引入产业链成员单位,于2023年5月成立“广东省增材制造装备创新产业联盟”,产业联盟吸纳聚集国内增材制造装备行业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用验证单位、行业协会、学术团体、投资机构等70多家成员单位构成行业闭环。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一九五八年,是广东省跨部门、跨行业机械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和行业组织,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业务指导,并指导各地市机械工程学会开展工作。会员涵盖广东省机械工程领域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规模及以上的机械、电气、控制工程及自动化等装备制造企业,是广东省科协体系内最大的工科组织之一。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是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下属21个专业分会之一,成立于2017年9月,目前已有70多家会员单位。 广东省增材制造装备创新产业联盟 依托广东省增材制造装备创新中心而创立,现有成员78家,汇聚创新平台65个。产业联盟吸纳聚集国内增材制造装备行业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用验证单位、行业协会、学术团体、投资机构等70多家成员单位构成行业闭环。 成员单位为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广东宏石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等单位。通过建立创新生态体系,联盟汇聚成员单位创新平台65个,由其中27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8家省级创新平台,满足成员单位在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技术升级、协同创新等方面的需求。 产业联盟旨在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整合资源、沟通合作的共享平台。其基本职能包括方针政策、标准规范、技术产品的理论探讨和科研开发,和工程项目、经营贸易等商务合作。
来源 : 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 : 2023-10-27
海目星荣获“永泰数能合作伙伴”授牌,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再获厂商重量级认证
全球新能源绿色革命背景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基础装备和技术力量,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并迎来持续的爆发。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0.2GW,同比增长44%,其中新增投运规模8.0GW/16.7GWh,超过去年新增规模水平(7.3GW/15.9GWh)。
随着新型储能行业涌现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主流储能厂商对装备的精度、稳定性、成本要求愈发严苛,装备企业迫切需要导入数字化、智能化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荣获永泰数能首批合作伙伴 推动双方新型储能领域纵深合作
近日,海目星受邀出席工商业储能研讨会暨2023永泰数能合作伙伴万里行首站活动,并获得“永泰数能合作伙伴”授牌,这是海目星综合能力再获厂商重量级认证的又一成果,更是双方在储能领域合作加速走向纵深的重大体现。
此次,海目星针对客户强兼容、高柔性的投产需要,为永泰数能量身打造数字化储能模组PACK解决方案。方案亮点如下:
· 兼容100Ah-280Ah电芯&多规格模组需求,实现快速换型; · 实现储能产品模组、PACK完整工艺流程,产线效率≥16PPM,自动化率≥95%; · 产线配备MES、 MI等数字化制造系统,将产线升级为数字化产线,进一步提高交付效率和产品质量。
数字化储能模组PACK解决方案 引领储能产业的柔性化、智能化变革
随着市场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海目星充分发挥装备与数字技术融合的优势,快速构建了储能数字化工厂整体方案,突破了各系统间互联互通、各设备间互联互通、全局协同及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在海目星提供的储能数字化工厂上,实现产线透明化、质量管理闭环、一键换型、正反向追溯及决策数字化,解决了储能行业交付周期长、品控滞后及协同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产线透明化与决策数字化 在该数字化工厂中,能够提供准确全面的生产数据,让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生产状况(包括设备状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并将其可视化展示在生产运营控制中心,并依据此数据做出准确决策,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真正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从而有效提升产线运营效率、产品质量并降低产线故障率。
质量管理闭环 通过MES中过程管控功能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解决传统质量管控滞后的痛点,将滞后的质量管控提升为实时的质量管控(包含物料防错防呆、半成品不良防错防呆、工艺防错防呆等),让产线更高效、更智慧。
一键换型 通过MES统筹参数设置或配方设置,自动化产线的所有设备可实现一键换型,在提升大规模制造模式下换型效率的同时,也规避了线下设置参数所导致的错误发生。
正反向追溯 通过MES与自动化设备的深度集成,实时采集各生产要素数据(包含物料、设备、过程参数与产品参数),具备产品物料的正反向追溯及产品参数/过程参数、加工设备的可追溯功能,为企业不良品的溯源提供深度分析的保障。
随着该数字化工厂的应用深入,海目星还将携手客户,站在制造全局的角度,在订单与制造协同、研发与制造协同、物流与制造协同方面进一步探索,提升协同效率,以使产线能够快速应对来自市场的变化。 未来,海目星将和各供应链伙伴一同砥砺前行,释放数字化制造潜能,共创产业新价值,为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宏大进程添砖加瓦。
来源 : 海目星激光 发布时间 :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