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心合力打造广东激光谷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召开第一届第七次理事会
6月22日,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的一群精英,满腔热情、心怀自信地从四面八方赶赴东莞松山湖凯悦大酒店,隆重举行了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第一届第七次理事会。会议总结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共同打造广东激光谷,为广东激光技术应用和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代表合影
会议围绕12个议程,认真进行了交流,达成了共识。首先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协会监事长杨永强致辞。他说,广东的激光产业发展很快,我们要紧跟大好形势,努力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协会监事长杨永强致词
协会会长侯若洪作2016年工作报告。他认为:2016年,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了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上级社会组织部门工作要求,围绕年初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会长侯若洪作2016年工作报告
回顾全年工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了新会员,增强了协会力量;二是出访,2016年,我会先后组团出访了立陶宛和台湾。参加了欧洲激光加工大会和第三届“台湾国际镭射展”及镭射论坛活动。参观考察了欧洲及台湾相关企业、院校和工业园区。整合资源,促进国外激技术交流和商贸合作。并与欧洲光电产业协会共同打造了欧亚工业激光峰会,为双方搭建了一个互动平台。三是参与主办第十届亚洲(深圳) 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展及论坛,12大论坛近200位专家学者到会参与,上演180场精彩报告,吸引6300多名专业听众到会,展览会参观人数达20350人次,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激光专业展及论坛之一。四是与东莞道滘镇政府达成共识,建立激光产业园,先期导入部分规上企业或有需求的企业入驻,逐渐实现产业集群,目前这一项目正在分期实施中。五是组织技术培训和职称评定,协会与深圳技师学院合作,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激光操作手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为企业技术人才发证把关。六是与深圳宝安安区发展研究中心合作进行区内激光企业调研。为宝安区提供了三万多字的调研报告,为区政府制定扶助激光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和权威数据,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另外,协会与中山大学合作,完成了广东省激光智能加工产业技术线路图的制订、编辑、发布工作,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七是会员走访,2016年我们继续安排时间走访了大多数会员,听取会员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为会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侯若洪会长最后强调,今后要克服会议不及时、会员服务不细致、会员发展较少的问题,要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协会的升级评定工作。
协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刘畅作2016财务工作报告
协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刘畅作2016财务工作报告。一年来,协会坚持“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统筹安排”的原则,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指导思想,认真按照协会财务管理制度办事,做到协会财务账目明细清楚、资金安全、使用依规合理。
协会秘书长邵火作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
协会秘书长邵火从八个方面阐述了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2017年要进一步加强协会白身建设;加强纳新工作,允许激光行业上、中、下游企业入会;加强网站、微信平台建设;继续做好对外考察工作;加强协会与星之球的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激博会”暨论坛;做好换届准备工作;合力打造广东激光谷。
新会员代表张瑞华教教授发言
会议经过讨论酝酿,消除了误会,斟满了信心、增强了团结。会议一致认为目前广东省大力提倡产业升级改造,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激光加工以其速度快、精度高、清洁无污染、适用性强等优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加工,成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利器。
到会代表发言
经过十一年的大规模、多层处的打造,“中国激博会” 和亚洲激光论坛,逐渐成为广东省激光产业理论探讨、技术交流、产品展示、行业发展的大平台。孕育和引领了一大批激光企业的茁壮成长,从90年代大族激光一枝独秀到现在的百花齐放局面,无不显现出“中国激博会”的成绩与功劳。目前,深圳不仅拥有大族激光、光韵达这两家上市企业,其中还孕育着一大批激光规上企业,如海目星激光、光大激光、创鑫激光、联品激光、泰德激光、瑞丰恒科技、铭镭激光、迪能激光等,他们活跃在激光产业的各个领域,扮演着深圳激光发展的重要角色。其中不少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加大了发展步伐。
到会代表发言
深圳激光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已于2014年超越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城市。2016年深圳激光产业产值达140亿元,在广东省内是独领风骚,占据全国的产值份额达27%,打造华南“激光谷”已当仁不让,指日可待。
原广州市钣金行业协会秘书长洪强介绍了协会党建工作、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协会钣金分会成立情况介绍等。
光韵达刘琼监事作了广东省激光装备产业园(道滘)项目工作进展汇报;
陈端阳就激光行业产业基金平台工作作了详细介绍。
协会副秘书长冷小冰主持会议
会议由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冷小冰主持,新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气氛热烈,发言此起比伏,表现出齐心协力为打造广东激光谷进言献策的生动画面!
发布时间 : 2017-11-14
十年钜献 感恩你我 “第十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展暨论坛”总结报告
十年钜献 感恩你我
“第十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展暨论坛”总结报告
南国的五月,渗透着几分热意,初夏的阳光像一盆滚烫的热水从天空向大地洒泼,给人们一种“火热”感。而深圳的会展中心3-4号馆内更是“热火潮天”,因为“2016第十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展暨论坛”在这里举行。从政府部门、行业专家、社会团体、外国友协、企业家及社会各届朋友的闻讯而至,及各路媒体、行业精英的纷至沓来,就知道火热的程度了。
激光热已持续多年,自2007年在东莞成功举办首届亚洲(东莞)国际激光加工装备技术论坛至今,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了10年,在激光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亚洲(深圳)国际激光应用技术论坛进入了第10个年头。可以说,十载铸造,推动创新。一年一度的激光制造展暨论坛已经成为激光界欢聚交流的平台,成为人们心中永不落幕的行业盛会。一个伟大的亚洲激光梦正在日趋成熟。
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激光已经从一项遥不可及的高科技日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激光在工业生产、通讯、医疗、信息处理、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激光行业以极其迅猛的态势发展成了一个极具产业规模的高科技产业。“亚洲激光智能制造展暨论坛”正是顺着这个发展轨迹,借助这个伟大科技时代,为这个产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一、智能制造展展出新特点:
规模大,面积翻。本次展会将分为二个展馆,三大主题(即:激光微细加工、激光金属加工、工业4.0)展区,展览面积达15000平方米,展位数近200个,规模与数量相较于去年的第九届亚洲激光制造展均有了大幅提高,各项数据增长50%左右,再创历史新高。
国际味浓。本届展会国内外知名企业云集,除国内大族超能、光韵达、正业科技、海目星、华工激光、锐科、创鑫、华日众多品牌参展外,不乏来自国外的行业巨头:通快、罗芬、Laserline、IPG、理波、松本等,产品囊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等上游产品、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的中游产品,以及以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的下游产品,勾勒出了一条完整、成熟的激光产业链。彰显品牌度高,国际味浓。
观众规格高。在三天时间内,来自行业专家学者,企业高层、激光工程师、在校激光专业学生、激光行业从业人员20000多名专业观众参与亚洲激光智能制造展。富士康、格力、比亚迪、中兴、中集、东聚电子、瑞松科技、大冶摩托、溢达纺织、东莞中集、新科、美的、兴发标准件、维珍妮、伟创力、中兴新、海尔集团(顺德、佛山三水、青岛、合肥、重庆)、雅图仕、裕祥环保、台达电子、千代达电子、富士施乐、长盈精密、大族电机、朗华供应链、三星电机、新宝电器、海信科龙、联想、德赛自动化、顺络电子等100多家集团公司到会参观釆购。院校有:深圳大学、华南理工、东莞理工、五邑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校、佛山华南理工、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集中体现出本届展会格局之大,人气之猛。
3D打印产品振撼业界。当前,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地理信息、军工、医疗、消费电子与艺术品设计等众多领域。展会期间,使用3D打印技术的电子方程式赛车、3D打印的神兽和家居用品等,让观众大开眼界。同济大学的电子方程式赛车到场参展。同济大学电车队的成员崔明波介绍,这辆赛车中的仪表盘、驾驶员头枕、电池箱壳体、能量计壳体等都是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的,他说,使用3D打印技术后,赛车重量减少了30%以上,重量仅316千克,对提高比赛成绩的帮助非常大。
二、激光论坛论出新亮点:
行业大伽悉数到会。本届论坛得到行业的重视,社会各界极为关注,行业大伽悉数到会,成为激光行业的“群英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治平、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冯向阳到会祝贺。
中国工程院范滇元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Voodymyr Kovalenko先生,台湾镭射科技应用协会理事长潘忠义(及台湾其他嘉宾)不顾路途遥远,应邀而至。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包括:深圳大学副校长阮双琛教授,广东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江绍基教授,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会长侯若洪及监事长杨永强、(副会长张庆茂),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亦华;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会长刘睿、执行会长钱宗春、监事长樊宽林、副会长李学金教授,富士康科技集团冲压技术委副主任林正宗,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秘书长陈超,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姚建华,广东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激光制造商情》副总编邵火,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院研究院院长王璞,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伟热情到场。
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激光技术部总经理Andreas Weller、立陶宛物理科学与技术科学委员会主席Gediminas Raciukaitis、英国南安普顿大学Jayanta Sahu教授等外国嘉宾亮相论坛会议或作演讲报告,成为业内美誉度最高的会议。
演讲队伍强大。本届论坛群英荟萃,近200个专家参与论坛和研讨。除国内激光专家闻讯而止外,来自德国、英国、瑞典、立陶宛、爱尔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专家加也从四面八方集结于此,会战激光。高功率会议的唐霞辉教授,超快激光会议的钟敏霖教授、乌克兰国家工程科学院弗拉基米尔·科瓦连科院士、3D打印会议的杨永强、史玉升教授、工业4.0会议的李伯虎院士、亚欧激光峰会的王璞教授等行业大伽到会演讲。不少专家上午飞来下午飞走,就是为了能在论坛上作一个精彩报告,进行互动,进行研讨,从而进行观点碰撞。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杨永强在论坛中认为,虽然3D打印行业的市场目前还不是很大,但3D打印集成了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其应用也非常现代,在军工、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应用。他表示,广东是一个制造业大省,3D打印在做手板与首饰、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相对集中,在专业领域如汽车、医疗等领域也有应用,此外,工业模具、精密零部件的打印将会是很大的市场。
内容特别丰富。本次的ALAT一如既往地全程紧扣激光行业的脉搏,紧紧围绕国际科技发展态势,进行理论型、实用型、发展型探讨。以创新、智能、自动化、激光应用为突破口,围绕中国超快激光与微纳制造大会、2016亚欧国际工业激光峰会、中国高功率激光切焊金属及管材加工技术大会、第四届亚洲3D打印产业发展与应用技术论坛、第二届中国装备智能化与工业4.0技术大会、2016年亚洲国际传感器技术高峰论坛、2016年亚洲国际机器人技术高峰论坛、2016亚洲国际机器视觉技术高峰论坛、中国激光金融产业链会议、第一届亚洲国际机器人技术高峰论坛、第一届中国激光工程师创客大赛、2016中国(深圳)3D打印高机能材料应用技术论坛、 2016年中国激光表面改性与再制造技术大会、第五大发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对接会进行研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紧扣时代主流。在3D打印热、智能制造热、工业4.0热以及创新创业全国一片热的潮流中,激光行业更是勃勃生机。本届论坛紧密配合《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亚欧国际工业激光峰会、亚洲国际机器人技术高峰论坛、第一届中国激光工程师创客大赛等。旨在推动智能制造,普及激光机器人的应用,加强国际化合作,协同创新。
创新关键在理念,创业关键在把握。创新创业关键在人才。本届创新创业大赛召集国内外激光工程师、企业、创客们对行业交流互动,激发工程师的灵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展示创客创意产品,推动中国激光行业的发展。激光创客大赛以“激光智造 创新未来”为主题,以激光行业为依托,围绕激光技术作品:激光器、激光应用、激光组件与材料;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产品:3D打印机、3D打印材料;自动化(智能制造)技术作品;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设备、传感器等进行展示、评比和决赛。深圳技师学院激光技术教研室在本次激光工程师创客大赛中,智获一等奖,喜得奖金10000元。
三、亚欧激光峰会高起点
在《激光制造商情》、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欧洲光电产业协会、台湾雷射科技应用协会、深圳市科协、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共同参与下,2016亚欧国际工业激光峰会成为本届论坛的一道风景。他不仅意义大,含量多,而且起点高。第一次打开中欧激光合作探索之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里,囊括了来自亚洲、欧洲共18位研究者与企业家演讲人。他们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德国、英国、爱尔兰、瑞典、立陶宛和澳大利亚等国。充分展示了他们在激光技术、激光加工的研究成果和对行业发展的深入探讨与见解,成功打造了一场覆盖亚洲与欧洲激光科研、企业高层、工程师、研究员等参与的高水平交流盛会。
自去年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和欧洲光电产业协会双方互访后,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创建了亚欧激光峰会。欧洲光电产业协会总干事Carlos Lee评价说:“第一届峰会在深圳举办,这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我本人与EPIC的会员演讲人都非常满意,他们不仅展示了最新的技术,还找到对口的合作伙伴。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激光不仅是激光产品,而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不应该分割为欧洲市场、亚洲市场,她只有一个市场----全球市场。”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会长侯若洪评价说:“促进华南地区激光产业快速发展是我们协会一直坚持的重任,而放眼世界,欧洲拥有最先进的激光技术,是非常值得广东的激光企业去学习。我们举办这个峰会,相信能够为广东与欧洲的激光产业带来更多合作机遇,达到双赢的格局。”
四: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点:
论坛每个主题报告人均是由组委会与报告人商讨而定。听众采取网上注册制,现场手机扫微信,机打胸卡,以提高专业性。为了加强论坛的推广,组委会对“第十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展暨论坛”宣传推广极为重视,曾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制订宣传计划和实施方案,运用纸媒、户外广告、电视媒体、网站网络、微博微信、新媒体等,进行宣传推广。发出会议邀请函30000多封、展会宣传册20000余册、网站专稿推广100多篇、微信400多条。邀请国内20多家主流媒体配合论坛“助力”推广,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经济日报》、《南方日报》、《深圳持区报》、《广州日报》、《科技日报》、《每日经济新闻》、《深圳商报》、《香港商报》等,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展会与论坛盛大开幕的消息。《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凤凰网》、《中国网》、《广东新闻网》、《深圳新闻网》、《新浪网》、《腾讯网》、中国科教网、国际在线、东莞阳光网、科技传媒网、南方网、等多家知名网站发布消息。会议开幕时,各路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了釆访报道。
五:结论:
激光论坛十年钜献,感恩国家科技政策支撑,感恩社会各界的支持,感恩积极参与的同仁,沒有你们,就沒有今天的辉煌。总之,“第十届亚洲(深圳)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展暨论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表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二个展馆,面积达15000平方米,展位数近200个,12大论坛近200位专家学者到会参与,上演180场精彩报告,吸引6300多名专业听众到会,展览会参观人数达20350人次,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激光专业展及论坛之一。
发布时间 :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