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发力光芯片产业,打造“千亿级”光芯片产业集群——
力争到2030年,取得10项以上光芯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10个以上“拳头”产品,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领军企业,建设10个左右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培育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芯片产业创新高地……10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加快推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三方面,制定了广东省光芯片产业未来6年发展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发布,也标志着广东省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突破关键技术、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培育领军企业、加强合作协同创新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广东省将不断提升光芯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打造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芯片产业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据介绍,光芯片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基础元器件,光芯片不仅在通信领域有广泛应用,还在工业、消费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发挥作用。例如,在工业领域,光芯片可以用于光纤激光器、医疗美容等;在消费电子领域,可以用于手机人脸识别、激光照明等;在汽车领域,可以用于激光雷达、车灯等。《行动方案》明确了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首要任务是突破产业关键技术。为此,广东省将强化光芯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单片集成、光子计算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并积极承担国家级光芯片相关重大攻关任务。同时,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将加大对高速光通信芯片、高性能光传感芯片等方向的研发投入,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卡点”“堵点”问题。此外,还将扩大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的支持范围,将光芯片设计自动化软件、硅光MPW流片等领域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强化光芯片领域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在加快中试转化进程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将加快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研发先导线和中试线,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高速光通信芯片、高性能光传感芯片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而且,支持中试平台向中小企业提供原型制造、质量性能检测等系列服务,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熟化,并鼓励中试平台孵化更多创新企业。为了构建完善的创新平台体系,《行动方案》强调,将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建设一批战略性平台,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布局建设一批光芯片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同时,聚焦产业创新领域培育一批专业化平台,引进国内外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此外,还将围绕研发设计、概念验证等专业化服务领域,打造一批促进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将强化光芯片产业系统布局,支持有条件的地市研究出台关于发展光芯片产业的专项规划,形成差异化布局。具体而言,将聚焦特色优势领域打造产业集群,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发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基础优势,加快培育光通信芯片、光传感芯片等产业集群。此外,还支持各地规划建设光芯片专业园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光芯片产业集聚区。为了培育领军企业,《行动方案》指出,将围绕光芯片关键细分领域和产业链重点环节,引进一批在细分领域占据引领地位的领军企业和新物种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光芯片企业围绕产业链重点环节进行并购整合,提升业务规模。而且,广东还将支持孵化和培育一批科技型初创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国内外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联合搭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探索产学研协同攻关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在加强合作协同创新方面,《行动方案》强调,将积极对接国家集成电路战略布局,争取一批国家级光芯片项目落地广东。同时,加强与香港、澳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对接优质科技成果、创新人才和金融资本。此外,广东还将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内先进地区企业、机构的交流合作,探索开展跨区域协同合作,不断提升区域辐射力和行业影响力。为了确保《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广东省将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首先,强化组织领导,由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省光芯片产业布局,整合各方资源,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还明确省相关部门及各有关地市的工作职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省市联动工作合力。其次,强化资金支持,统筹用好现有专项资金支持光芯片产业发展,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稳定资金支持。并且,发挥省基金及地市相关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以股权、债券等形式支持光芯片产业发展。此外,还将强化试点示范,积极吸引国内外光芯片龙头企业在粤设立总部、投资建设重大项目,建立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快速落地联动响应机制。并加大光芯片产业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加快开展重点项目应用场景示范和市场验证。《行动方案》还显示,将强化资源保障,统筹全省人才引进专项资源,大力引进一批光芯片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完善相关领域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加快培养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第二届第四次办公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