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大陆集团领投,MEMS激光雷达初创公司Blickfeld完成A轮融资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激光雷达(LiDAR)初创公司Blickfeld近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大陆集团(Continental)风险投资部门以及由Bayern Kapital管理的Wachstumsfonds Bayern共同领投,现有投资方Fluxunit(OSRAM Ventures)、High-Tech Gründerfonds、TEV以及Unternehmertum Venture Capital Partners参投。Blickfeld将利用新的资金扩大生产,为其激光雷达传感器进行汽车市场认证,并加强针对工业市场的应用开发以及销售团队。Blickfeld暂未透露此轮融资的投资规模。

Blickfeld致力于开发和生产用于环境检测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及软件。Blickfeld开发的固态MEMS激光雷达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3D环境数据,即使尺寸小巧且面对不利的环境条件也具有出色的性能。Blickfeld凭借独有的专利技术,在工业化能力方面尤其具有优势,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从而满足大批量汽车市场的需求。Blickfeld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工业应用以及安防解决方案等。

潮科技 | 大陆集团领投,MEMS激光雷达初创公司Blickfeld完成A轮融资

最小的高性能固态激光雷达,最大探测距离250米

Blickfeld成立于2017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00多名员工的高科技团队。尽管Blickfeld没有透露本轮A轮融资的金额,不过据麦姆斯咨询此前报道,2018年9月该公司获得了1000万美元投资。2019年,Blickfeld发布了其激光雷达系列产品的最新成员Cube Range,号称“最小的高性能固态激光雷达”。这是一款基于MEMS微镜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其扩展的物体探测距离可达250米。对于反射率为10%的物体,它的有效探测距离可达150米;而对于80%反射率的物体,其探测距离可以轻松突破250米。此外,Cube Range还展现了高达0.18°的分辨率。

硅基MEMS微镜

Blickfeld专利技术的核心是嵌入其同轴结构中专有的硅基MEMS微镜,而探测器端则采用硅光电倍增管(SiPM)。Blickfeld为激光雷达应用而自主开发的MEMS反射镜,可以提供超大的光学孔径,实现长达250米的远距离探测。Blickfeld设计的MEMS反射镜镜面尺寸大于10毫米,可以实现高达120°的偏转角度,从而获得广阔的视场。并且,硅基MEMS微镜通过光刻、刻蚀等工艺完成,可扩展性非常优秀,大批量生产也可以保证高精度。
Blickfeld所谓的同轴结构,即在光束操作过程中,激光发射到MEMS反射镜后,反射镜对光线进行反射,完成机械式激光雷达的旋转射出,而入射的反射光被MEMS反射镜操纵集成到同一光路,最后被探测器接收。这种同轴方式具有相同的输入/输出光路,具有很高的日光抑制优点,从而实现高信噪比。

目前,Blickfeld正在与小糸制作所(Koito)合作,设法将激光雷达集成到汽车的前照灯中。另外,Blickfeld还在与Webasto的合作,正在寻求可行的方案,将Blickfeld的激光雷达集成到Webasto的车顶传感器模块中。
此轮融资使Blickfeld得以提高产量。“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基于激光雷达传感器。我们认为Blickfeld在这一领域处于独特地位,凭借我们技术的大批量市场化能力而脱颖而出。”Blickfeld联合创始人Florian Petit说,“但是汽车领域并不是我们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识别软件的唯一目标应用,智慧物流、智慧城市以及安全领域许多其他客户的成功项目都肯定了我们的技术方案,大陆集团及其它投资方的资金支持也是对Blickfeld的进一步认可。我们期待后续的批量生产。”
大陆集团风险投资经理Nils Berkemeyer表示:“Blickfeld的可靠性、性能和可扩展性等价值主张,可以满足汽车及其它领域的各种增量市场。真正使Blickfeld脱颖而出的是其团队在很短时间内即实现的先进技术的成熟度。凭借强大的风险投资方以及行业专家团队的支持,Blickfeld现在要做的就是确立自己在未来传感技术领域的关键地位。

潮科技 | 大陆集团领投,MEMS激光雷达初创公司Blickfeld完成A轮融资

Blickfeld创始人:Florian Petit、Mathias Mueller和Rolf Wojtech

关于Blickfeld
Blickfeld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是一家专注于为自动驾驶和物联网应用提供尖端LiDAR技术的领先供应商。该公司基于其专利保护的硅MEMS微镜以及市售组件开发了专有的LiDAR技术。就大众市场所需的成本和尺寸而言,Blickfeld LiDAR产品系列满足了极其苛刻的技术规格。其多功能的可配置性,使Blickfeld LiDAR系列产品能够覆盖各种用例。自2019年以来,Blickfeld一直在与Tier 1汽车供应商合作。Blickfeld的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在电子、光学、MEMS和软件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Blickfeld的投资方包括Continental、Bayern Kapital、Fluxunit(Osram)、TEV、High-Tech Gründerfonds以及Unternehmertum Venture Capital Partners。


发布时间 : 2020-03-31

大连化物所利用自由电子激光研究硫化氢分子光化学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研究员袁开军、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团队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N. R. Ashfold合作,利用大连自由电子激光研究硫化氢分子光化学取得新进展,此工作是该团队在硫化氢分子光化学动力学研究方面又一项新的成果。

  硫是宇宙中较为丰富的元素之一,而硫化氢又被认为是硫化物撞击星际尘埃的优先产物。由于氢元素丰度高且在星际冰中的迁移率高,所以硫化氢的丰度SH(X)/H2S便成了科学家们研究的目标。处于基态的硫化氢自由基和硫化氢分子都能在星际介质中被探测到,但是星际介质中探测得到的硫化氢分子的丰度值(13%)远远低于天体化学模型的预测值。最近该团队利用大连化物所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相干光源)对这一课题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人员测量了硫化氢在极紫外波段(122至155纳米)的光解产物,结果表明SH(X)产物的量子产率(Γ)有着明显的波长依赖性。将Γ、硫化氢分子吸收谱和星际辐射场进行卷积,得到约26%的光解会产生SH(X)产物,上述结果忽略了三体解离通道产生的SH(X)产物,所以得到的结果偏大;若考虑三体解离通道,那么得到13%的光解会产生SH(X)产物则成为可能。这些结论表明有必要修正相关的天体化学模型。

大连化物所利用自由电子激光研究硫化氢分子光化学获进展

  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动态化学前沿研究中心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支持。

来源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 : 2020-03-31

中国激光企业援助海外同行共同抗疫的倡议书

 倡 议 书

 

  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席卷全球,从1月、2月中国万众一心艰难抑制病毒的扩散,再到2、3月病毒陆续在韩国、伊朗、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集体暴发,至3月28日发稿前全球感染者累计近60万人,死亡超过2万人,各项数据触目惊心。

 

  一时间全球风声鹤唳,特别是资本市场被病毒疫情搅动的翻天覆地,制造业也同样遭受重大影响。之前我国从武汉到湖北到全国,群防群控的景象在欧、美、韩、伊朗等国再次重演,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我们刚刚经历过,感同身受。

 

  在我国遭受病毒侵扰最严重的时期,世界数十个国家领导人发来慰问,并给予我们帮助。进入3月,我国基本上控制住疫情发展趋势,腾出手来陆续向多个国家施以援手、提供援助,据外交部消息,中国已经向89个国家以及世卫组织、非盟等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防疫服等医疗物资。习近平主席连日来多次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领导人致电并支持他们抗疫。

 

  回到激光产业,全球激光产业主要集中在欧洲、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立陶宛、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国内激光企业与海外同行交流合作频繁、紧密,有的海外企业作为供应商向我国提供激光器、核心器件,有的作为采购商购买我国的激光设备产品,开展技术合作等。

 

  在全球经济大融合的今天,不允许我们袖手旁观,如今我国疫情局势稳住了,激光产业陆续恢复元气,而欧美等海外激光同行恰恰在家隔离,他们缺少口罩、防护和医疗用品。

 

  我们不会忘记,此前在中国困难的时候,德国华人激光专家杜可明博士领导的EdgeWave公司向武汉捐助50万元。

 

  《激光制造商情》在此向全国激光企业发出倡议:本着同舟共济的互助精神,希望国内激光企业有能力的可以适当去帮扶外国激光同行,帮助你们的合作伙伴,渡过难关。

 

  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没有全球激光的繁荣就没有中国激光的繁荣。此前得知,领创激光已经主动向意大利合作伙伴Prima Power捐赠抗疫物资。

 

  站在一定高度,以全球的眼光去关心、关注、帮扶海外激光同行共同抗疫,展示中国激光企业在全球范围的行业责任感,这也是对自身企业层次的升华。

 

《激光制造商情》

2020年3月28日

发布时间 : 2020-03-30

新基建为激光行业带来机遇 光纤激光器应摆脱同质化竞争

近期,“新基建”一词成了各大搜索引擎的热门关键词。目前官媒定义的“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尽管我们所关注的激光产业并不在“新基建”名单之列,但实际上激光技术与“新基建”密切相关。

新基建为激光行业带来机遇 光纤激光器应摆脱同质化竞争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例如,5G基站中,机柜是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5G基站设备走向轻薄化、微型化,传统的切割方式因精度低、存在应力等缺陷而难以适应5G基站的需求,而光纤激光切割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无接触加工等诸多优势,将在未来5G基站的大规模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特高压输电铁塔由于负载大,对底座及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因此对加工精度、准确度、质量等方面都有着极高要求。随着大功率激光切割工艺走向成熟,激光切割精度高、质量好、效率高的优势将在特高压输电铁塔的建设上得以体现。此外,如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的建设,同样与激光技术紧密关联,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产业现状:规模持续增长 同质化竞争严重

近年来,中国激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尤以光纤激光器的发展为最。尽管受宏观经济、贸易战、价格战等因素影响,2019年光纤激光器增速有所放缓,但与制造业中其他领域相比依然显得颇为亮眼。不可否认,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会对激光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各企业都调低了收入预期,但长远来看新基建的推进有望为激光产业带来不容忽视的增长潜力。

尽管我国激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硬件方面如核心光学器件存在短板、高端技术受制于欧美等,产业环境方面则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竞争无序等现象。令人欣慰的是,国内激光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硬件方面的差距正逐渐缩小,泵浦源、有源光纤、合束器、光栅、激光芯片等逐步实现突破,并开始实现国产器件的大批量应用。同时,部分企业也开始通过差异化布局寻求突破,试图构建新的优势。

众所周知,光纤激光器的模块化结构使得功率提高变得更加容易,而随着万瓦级光纤激光切割机在市场得到认可后,各品牌的万瓦激光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万瓦激光器市场也呈现同质化竞争局面时,企业的差异化之路该怎么走?是继续叠加更高的功率,还是寻求其他技术方向的突破?

差异化破局:高亮度激光器值得关注

原国防科技大学资深研究员、湖南省辐照动力学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湖南大科激光副总经理江厚满博士认为,提高激光器的单纤功率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方向,高亮度激光器也是大科激光的主打产品。

所谓高亮度激光器,实际上就是模式纯净度较高的激光器。江博士向OFweek激光网介绍说:“光的一个模式相当于该系统亥姆霍兹方程的一个特解,输出的激光实际上是若干个这种解的叠加。我们所说的单模,是指模式净化做得好、主要成分是基模的光,当然也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高阶模的存在。M2<1.3时我们称之为纯单模,这时候的高阶模是可以忽略的;而M2在1.3-2之间的称为准单模,这时候会有一部分高阶模存在。”

除了模式纯净度高外,大科的单模激光器还能确保在远距离传输中光束质量不退化。江博士解释说:“以2000W单模激光器为例,基本上大家都能把M2控制在1.2以内,但有的品牌可能在5米以内亮度还行,如果传输距离大于5米,光束质量就开始退化,这样无法在大型机床上使用。而我们的高亮度激光器可以做到用15米QBH输出时,M2还保持在1.2。保证远距离高亮度的关键就在于控制非线性光学效应以及激光模式选择等。”

此外,对光纤激光器而言,功率密度越高,模式净化也就越难。江博士表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多模光纤激光器M2>10,而我们的多模6000W可以做到M2<4,接近准单模的水准。此外,我们的5000W准单模激光器M2<2,能实现更好的聚焦,因此我们的激光器称为高亮度激光器。”

除了在高亮度上有独到之处外,抗高反也是大科激光器的特色之一。江博士透露说:“实际上抗高反是一套系统性技术,总体来讲有几个环节必须要重视。第一点是如何控制高功率密度下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第二点是要对泵浦方式进行优化;第三点在于如何把回返光进行合理的剥离、消除。这几个环节要结合起来,不仅要有理论上的方案,还要在工艺上实现。目前大科激光器对常用工业材料中反射率最高的紫铜进行了连续一小时的切割、焊接测试,激光器工作非常稳定。”

高亮度激光器的应用:切割、焊接优势明显

对切割应用而言,由于高亮度激光器光束质量好,同等输出光纤芯径的发散角比多模激光器要小,瑞利长度更长,因此在较大的离焦量范围内不产生毛边,对长时间稳定加工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单模激光器切割2mm以下板材的速度能比多模激光器提高50%以上,在切割铜、铝等高反材料时,切割速度更快,切割质量也更好,主要表现为铝板毛刺更少,铜断面更细腻。

而对焊接应用而言,高亮度激光器优势同样明显。由于单模激光的焦点光斑尺寸小,能量集中,因此与多模激光相比,单模激光得到的小孔更小、更深,孔内压力更大更稳定,在结合光束摆动技术之后也能实现紫铜、铝等高反材料的稳定焊接。据了解,大科2000W激光器焊接紫铜深度可达2.3mm,焊缝质量好;焊接铝合金时可很大程度避免焊缝缺陷,确保焊缝质量;而高亮度激光器焊接普通材料的优点则可概括为:熔深更大、深宽比更大、热影响区更小、焊缝上下宽度差小(更接近矩形焊缝形貌)。

图片来源:大科激光

总结:摆脱同质化竞争势在必行

随着新基建的推动,国内激光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若继续维持同质竞争局面,再大的市场增量也将被蜂拥而上的商家和永无休止的价格战所吞没。靠低价抢市场,没有利润支撑研发,只得在同质竞争的基础上寻求降成本,继续降低价格。长此以往,整个市场将失去活力。

幸运的是,激光产业虽然存在一些动荡,但整体是健康的。OFweek激光网认为,2019年光纤激光器市场毛利率持续下行,是市场增长过快后的消化过程,这一现象会随着各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构建差异化壁垒而逐步扭转。

所谓构建差异化壁垒,包括锐科激光立足高功率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开发高门槛的特殊应用市场;创鑫激光在不断突破更高功率的同时,凭借强大的器件研发实力基本实现了核心光学器件的自给自足;杰普特除了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独步江湖外,更是在激光器基础上开发激光、光学智能装备,在高端应用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此外还包括飞博激光的环形光斑技术、光惠激光的高功率单腔连续光纤激光器的技术、大科激光的模式净化技术和抗高反技术等等。

可以看出,目前不少激光企业已然为摆脱同质化竞争迈出了实际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凭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奋,凭着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巨量需求,激光产业能够走出价格战与疫情阴影,通过良性洗牌迎来更好的明天。

发布时间 : 2020-03-30

四位前国际顶级Tier1激光雷达专家加盟速腾聚创

在不断探索汽车自动驾驶能力上限的领域,顶尖人才总是稀缺资源.

3月27日,智能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RoboSense(速腾聚创)挖到了四位来自Bosch(博世)等全球顶级Tier 1公司的资深激光雷达技术专家团队。

这也是继全球首款车规级激光雷达Scala的项目核心团队成员Leilei Shinohara博士加盟速腾之后,速腾的国际化团队再度迎来四名来自顶级Tire1的激光雷达专家,包括:前Bosch激光雷达团队核心成员Alexander Greiner博士、Siegwart Bogatscher博士、Nico Heußner博士、与前Harman首席系统工程师Andre Malz博士。

速腾表示,四位专家常驻德国斯图加特,负责车规级激光雷达的研发、量产与欧洲市场拓展。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四位专家都是光学工程或物理学博士出身,有着平均10年以上在全球顶级Tier 1公司负责激光雷达与AD/ADAS高级研发与团队管理的经验。

他们分别是:

Alexander Greiner博士:担任速腾首席产品系统架构师和高级系统工程专家

Siegwart Bogatscher博士:担任速腾首席产品架构师和高级系统工程专家

Nico Heußner博士:担任速腾研究与创新总监和首席光学架构师

Andre Malz博士:担任速腾 EMEA商务拓展总监 

从左到右:Alexander Greiner博士,Siegwart Bogatscher博士,Nico Heußner博士,Andre Malz博士

 

Alexander Greiner

曾担任Bosch和Faro的激光雷达关键系统工程师和架构师,负责多个计划和项目,包括汽车以及地面激光雷达系统的开发,设计,优化和实施。他是全球最早的激光雷达系统开发和研究人员之一,有超过10年的激光雷达系统开发经验。 

他率先将Agile项目管理流程引入激光雷达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激光雷达项目透明度和效率,并为控制项目方向提供了灵活性。Alexander Greiner博士持有40多项已提交或被接受的专利和发明,并拥有斯图加特大学颁发的物理学博士学位。

Siegwart Bogatscher

在激光雷达系统开发方面拥有10多年的经验,曾在Bosch激光扫描开发团队担任重要成员5年以上,主要负责车规级激光雷达系统架构设计,拥有30多项已提交或已接受的专利/发明。2018年,Siegwart Bogatscher博士被任命为Bosch激光雷达系统工程团队负责人。

2014年,Siegwart Bogatscher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获得电气与光学工程博士学位,在读期间通过与ELOVIS GmbH的合作,他实现了一种基于MEMS的新型LiDAR demonstrator,此概念已由KIT和ELOVIS申请了专利。

Nico Heußner

曾在Bosch激光扫描开发团队从事光学,人眼安全方面的工作,有超过8年的激光雷达和眼睛安全领域从事经验,因出色和创新的工作而被Bosch底盘系统控制部门评为“ 2017年第二季度发明家”。

Nico Heußner申请了30多项专利,发表了近20篇论文,其中在视网膜损伤建模方面的论文被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选为2018年荣誉论文。Nico Heußner博士拥有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颁发的光学工程博士学位,曾获得德国卓越计划“卡尔斯鲁厄光学与光子学院”的奖学金。

作为研究和创新总监,Nico Heußner将负责速腾位于卡尔斯鲁厄的研究实验室,组织行业和学术界的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开发前沿性的激光雷达技术。

Andre Malz

Andre Malz曾为全球顶级Tier 1公司Harman(哈曼)和Aptiv(安波福)工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光学系统架构师,在开发复杂的电子和光电系统架构方面拥有15年以上的经验。

从2015年到2018年,他是Harman的首席系统工程师,负责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和ADAS系统,并协调组织了一支全面的开发团队,包括系统,软件,硬件,力学,测试/验证和功能安全性。 离开Harman后,他在Aptiv担任自动驾驶功能负责人,从事自动驾驶软件堆栈的工作。

从2010年到2013年,Andre Malz在卡尔·蔡司(Carl Zeiss Meditec)担任系统架构师。 他为蔡司先进的高性能OCT设备Cirrus 6000(包括扫描单元及其安全装置)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Andre Malz拥有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颁发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不难看出,速腾挖到的这四位大牛,既有激光雷达技术方面的顶尖人才,也有对激光雷达在汽车行业应用和需求有着深刻洞见的人才。从激光雷达硬件研发、感知算法研发、功能安全开发、再到车规级量产开发,速腾的再次升级了其激光雷达车规量产体系的明星团队阵容。

有多位顶尖人物的加入,速腾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的车规研发与量产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

来源 : 雷锋网新智驾 发布时间 : 2020-03-28

当疫情肆劫时 这些激光企业在做啥?

当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乃至全国肆劫时,这些激光企业在做啥?小编带着这个疑惑,收集到部分信息供大家分享:他们不是忙着过年,忙着与客户下单,而是勇挑责任担当 回馈社会,积极奉献爱心。在武汉突现疫情时,不仅捐钱捐物,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而且与一个企业家的情怀,施大爱积厚德,积极行动,与灾区共度时艰。用实际行动支援全国抗病毒、促生产。


一、广东激光企业 情牵湖北 尽兄弟之谊

宏山、光韵达、力星激光纷纷通过捐款、提供医疗设备、废弃物处置和服务保障支持,为武汉加油。

1月29日,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为了助力早日遏制住疫情,向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捐赠100万元,驰援疫情防控;

2月5日光韵达首批捐资60万元支援武汉;

2月7日力星激光河南子公司,向南阳市社旗县捐赠爱心善款12万元,并筹措医用口罩等防护物资一批,助力河南省南阳市当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二、本土激光企业倾情“打包”示大爱

在1月29日中国航天科工(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为锐科激光实际控股人)向湖北疫情防控一线捐赠现金2500万的基础上,2月4日,航天三江及所属单位(含控股上市公司锐科激光:股票代码:300747)再次向湖北省捐赠900万元,其中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500万元(定向捐赠武汉市),向孝感市红十字会捐赠300万元,向远安县红十字会捐赠100万元。所有款项全部用于上述地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

湖北省激光协会副会长单位、武汉安扬激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向东湖高新区社会发展局捐20万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助力疫情防控。

武汉奇致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密切关注和疫情发展,并第一时间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50万元,抗击肺炎疫情,共助武汉共度难关。

1月31日,帝尔激光向东湖高新区红十字会捐款15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助力疫情防控。


三、多个省市激光企业情系湖北 遥表心意

3月6日,山东创瑞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向湖北襄阳捐赠的300副医用护目镜

1月31日,苏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向苏州工业园区慈善总会捐款30万驰援湖北,用于疫情防控。同步还送去隔离防疫服、口罩和手套,且及时沟通国外友人,进行有偿采购和捐赠,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绵薄之力。

1月28日苏州迅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为了帮助湖北省随州市早日遏制住疫情,向湖北省随州市红十字基金会捐赠100万元,同时还为抗疫一线捐赠第一批物资:10吨消毒液原液、20万双医用手套、6万只医用口罩、6000副医用防护眼镜、500瓶手部泡沫消毒剂等。驰援疫情防控。

尔后,迅镭激光再次向抗疫一线捐赠第二批物资:医用口罩5万只,医用手套10万双,防护眼镜2千副,鞋套6万只,帽子1.8万只。

1月28日,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县红十字会捐款200万元,此次捐助的款项为迁西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定向捐赠,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四、境外同行雪中送炭 助力湖北

2月10日,为帮助武汉抵御疫情,世界著名超快激光器企业德国EdgeWave GmbH委托上海子公司德源光电向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发区红十会捐款五十万人民币。

种种迹象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私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是中国各类群体中的精英群体,他们有着中国人善良友爱的本质,又有企业家爱国、爱社会、爱同胞的博大情怀。事实上,激光在社会各业的组成中只是一个小点,但是它的用途是巨大的,应用可覆盖每个行业。私营企业不是我国的主导企业,但是它的能量足够照亮别人。他们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倾情解囊,积极支前,忙出了境界、做得有价值。

来源:激光制造网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作者: 老牛 发布时间 : 2020-03-28

深圳激光雷达企业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

  随着国内厂商在核心传感器领域的技术突破,激光雷达、电机驱动、电池、控制器等带动AGV整体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促使AGV迎来大规模应用。
 
  其中激光雷达技术的门槛虽然很高,但是随着国内科技创业浪潮的兴起以及资本的加持,一批国产激光雷达初创公司纷纷入局,并迅速以自身的技术和本地化优势占领了市场的一方天地。
 
  那么,目前在深圳有哪些企业入局激光雷达呢?他们发展得如何?小编为您梳理一下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镭神智能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以稳定、可靠的激光雷达环境感知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从多角度切入深度布局了包括无人驾驶、AGV、服务移动类机器人、智慧交通、测绘、安防乃至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针对智慧物流的自动化运输调度需求,镭神智能为AGV、叉车推出了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自主导航系统、反光板导航系统、防撞预警系统等应用解决方案。
 
  2019年,镭神智能基于其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量产能力做背书,率先大幅度下调了多线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以推动激光雷达在各行业领域更全面的普及应用,成功带动了许多AGV、无人叉车用户提质降本。
 
  海伯森
 
  海伯森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核心团队由深圳市孔雀人才海归博士及国内优秀的科技研发、生产品控和市场人员组成。公司致力于建立一流的高端智能化传感器品牌,坚持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传感器产品和专业的技术服务。
 
  目前,海伯森具备将光、机、电、算技术综合应用于传感器产品的研发能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六维力传感器、面阵固态激光雷达、单点ToF测距传感器、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激光轮廓仪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无人机、AGV、机器人、智能交通、物联网、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
 
  大族锐波
 
  深圳市大族锐波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光电传感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提供高端光电传感产品与系统。大族锐波由上市企业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归技术团队于2015年5月共同发起设立,并引入了多家机构投资者注资。公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目前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
 
  依托海外高层次技术团队拥有的核心技术和大族激光在传感领域的发展战略布局,大族锐波以光电传感的关键技术为切入点,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应用于物联网、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集成光电传感器产品。
 
  大族锐波的主要产品有二维激光扫描测距雷达、车载激光雷达、激光器件与模块等。通过不断的投入和发展,公司的目标是经过三到五年时间的成长,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光电传感技术的领导企业之一。
 
  速腾聚创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RoboSense)是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环境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器人感知产品,将激光雷达传感器硬件方案、三维数据处理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让机器人拥有超越人类眼睛的环境感知能力。
 
  速腾聚创注册于2014年,初期由哈工大博士团队创建。经过7年的科研沉淀与4年的商业化转换。目前速腾聚创(RoboSense)成功建立起围绕激光雷达环境感知为核心的产销研一体化经营体系。
 
  2018年10月,速腾聚创融资超3亿人民币,本次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的菜鸟网络、上汽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尚颀资本、北汽集团;此前,海通证券、复星、东方富海、昆仲资本、粤民投等已低调入局,助力速腾聚创完成了天使、A、B、C轮融资。
 
  深圳砝石
 
  深圳市砝石激光雷达有限公司团队由多个激光制导专业人员组成且具有三十年超快激光雷达的开发经验,多年对恶劣环境下高速移动物体的激光点云数据采集、分析,形成对激光点云数据后处理算法与深度学习方法,从而自主研发出蜂眼系列激光雷达。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让激光雷达对空间的探测变得更远、更精准、更高效,为高速增长的移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军工、交通等行业提供更加适用的激光雷达。
 
  目前砝石的产品包括自主定位导航识别避障算法、机器人智能控制器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硬件,涵盖了配套应用于无人驾驶的E系列固态激光雷达、应用于无人物流车的M系列3D多线旋转扫描激光雷达,应用于工业移动机器人导航的S系列激光雷达,应用于工业移动机器人避障的F系列激光雷达。
 
  深圳砝石未来的重心侧重于工业移动机器人,将目光瞄准在工业自动化场景中的移动小车及载体。

 
 文章源自:高工机器人网 有删减

 

来源 : 高工机器人网 发布时间 : 2020-03-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