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已成全国激光与增材制造最大产业基地,2025年产业营收将超1800亿元
具有易操作、非接触、高效高质、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被誉为“万能加工工具”“未来制造系统共同的加工手段”;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激光技术如今正引领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产业商机。当前,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已被纳入广东省重点培育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目标到2025年打造营收超1800亿元的产业集群。
据南都科创记者观察,这也是广东在该领域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拿下全国第一后,迎来的首个省级重磅专题支持政策。此外,基于激光与增材制造业本身具备加持其他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十四五”期间,广东这个全球制造业中心,向智造中心迈进的步伐将加快,以高端产业为基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十分可期。
3D打印模型,3D打印是激光技术重要的制造业应用之一。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晒产业家底
广东已成全国激光与增材制造最大产业基地
激光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共同被视为20世纪的现代四项重大发明,而与其他前沿技术不同,在激光领域我国的科研项目几乎与国外同时起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早在2005年国家发布的《中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就将激光技术列为2006-2020期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
综合公开信息显示,我国激光产业主要有四大区域集群,分别是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区域。在产业发展早期,以武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激光产业长期领先,这与武汉优质的产学研资源密不可分。
珠三角激光产业的发展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由于毗邻港澳,海运发达,出口便利,珠三角地区的激光产业早早面向海外市场,出口额常年占到全国的三成以上,这也为广东孕育出众多优秀的激光产业民营企业创造了条件。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广东省激光产业的企业数量及产业规模均已超过湖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产业基地。2019年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占全国30%以上,相关企业营收超900亿元,累计拥有10余家上市企业,年营收超1亿元的企业90余家、超1000万元的企业1000余家。其中激光产业中上游产值约340亿元,占全国约34%。大量高科技、高活力的民营企业,成为广东省激光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动力源泉。
产业化方面,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激光技术产业化重要领域。广东省也不遑多让,已拿下国内激光和增材制造产业双料冠军。据了解,广东省增材制造产业规模扩张迅速,2015年仅为20多亿元,2019年已超过6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三成,拥有企业数量接近全国的一半,远超北京、浙江、湖北、陕西等省市。
2018年广州3D打印展上,瞬间扫描后即可复制黑豹面具。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广东在该领域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激光与增材制造材料、扫描振镜、激光器、整机装备、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协同发展的产业链。这些产品的应用推广,将成为驱动广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
发展新机遇
广东首次出台专题支持政策,2025年目标1800亿
高端制造业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2020年9月,广东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工信厅等5部门编制印发了《广东省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成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对于广东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来说,这也是行业首次迎来省级的专题支持政策。
《行动计划》于2020年9月发布
《行动计划》首次针对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提出了四大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目标制定了六大重点任务,并提出推动产业发展的七大重点工程。《行动计划》提出,计划期内产业规模要保持全国领先,到2025年,产业营收将超过1800亿元,培育形成年营收超50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超10亿元的企业30家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
针对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已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的情况,《行动计划》对上、中、下游产业技术发展重点作出了明确表述。其中对于下游产业发展重点指出,要推动激光智能装备、增材制造高端装备等应用产品研制,推动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此外,《行动计划》还对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区做出了明确规划,并大力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以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杨永强在接受南都科创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激光和增材制造领域,广东非常注重应用发展,尤其是在科技布局和规划方面,对应用基础研究投入了大量经费。在2014年到2017年这几年间,广东省专门实施了增材制造的重大专项,这几年也在持续支持。并且,广东作为制造大省,有着广泛的产业需求,可以较好地实现产业需求带动科研发展。放眼全国,广东在该领域研发和市场相互促进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
据介绍,过去广东省科技厅主要通过重大专项支持增材制造产业,后来按照科技部战略布局,结合广东省实际的产业情况,把激光和增材制造放在一起进行支持。
杨永强认为,此次这种明确的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出台,将改变过往两个产业发展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的局面,会引导、推动激光和增材制造行业迈向新的台阶。《行动计划》符合国家发展政策和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可以引导这个行业向更高端以及大规模批量应用的方向发展,也能吸引研究团队和社会资金的注入,形成聚集作用。
汇智献策
“从1到N”还要破解这些关键问题
激光技术具有的一系列优势,在先进制造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需求。以3C电子产品为例,更轻、更薄、更便携是产品设计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对产品的高集成化、高精密化要求不断升级,而这正是激光技术的用武之地。
广东地区由于制造业发达,巨大的OEM产业空间以及对激光加工的需求,激光设备广泛应用到几乎所有的行业,大到宇宙飞船、飞机、导弹、汽车、造船等大型行业,小到出版印刷、商标、logo、成衣玩具等各行各业,包罗万象,使广东特别是珠三角成为全国最大的激光应用市场。
2019年11月26日。大湾区工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图为展出的金属3D打印工业设备。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邵火在接受南都科创记者采访时表示,激光技术孕育孵化新应用的能力很强,能够不断与其他技术融合创造新应用和新产业,具有突出的产业引领性特征。激光制造应用是激光产业应用的主要方向,包括激光切割与激光焊接、激光表面工程、激光增材制造、激光修复与再制造和激光微纳制造等5类。
不过,尽管“从1到N”是激光技术自发展开始就被频繁提及的美好愿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包括增材制造技术,都还尚未真正实现广泛的应用,其中还有许多关键问题亟须解决。
据邵火介绍,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激光产业仍在多方面处于落后地位:缺乏原创和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革命性、突变式进步的技术,大部分处于跟踪的阶段;高品质高稳定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加工头和外光路系统主要依赖进口,系统集成的智能化欠缺;某些核心技术如控制软件等,一直难以取得突破,制约了激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杨永强也表示,在高端产品以及一些关键零部件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卡脖子”的问题,比如高端的激光器、光学振镜等,还比较依赖于国外技术。不过,这几年来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布局,比如广东省科技厅从2018年就开始支持光学元器件的重点研发,现在市场上涌现出了一些质量不错的国产替代品,在不久的将来,国产高端产品很有可能会赶超国外水平。
当前还有哪些新兴的激光技术应用市场值得深挖?邵火认为,激光技术是一项极强的渗透性的基础性技术,未来随着制造业升级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智能激光技术应用与装备将会有更大的需求,以及激光微加工、激光精密加工的需求也会大增。另外,激光显示、激光雷达、激光清洗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市场不可估量。
邵火表示,为了完成《行动计划》的预定目标,需要继续推进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加大力度克服产业中的“卡脖子”问题。同时希望广东省设立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基金,支持行业的优质中小企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发展。希望广东省及相关各地级市抓紧加强激光产业园建设,通过激光产业园建设产业发展平台,打通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链,形成产业聚群。
来源 :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发布时间 : 2021-01-12
帝尔激光两核心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净利5年增33倍,募资8.4亿七成投研发
湖北再添“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帝尔激光“拔得头筹”。
近日,国家工信部发布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帝尔激光被评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据了解,帝尔激光生产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激光掺杂和消融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2015年至2019年,帝尔激光营业收入5年时间增长了17倍,净利润增长了33倍。2020年前三季度,帝尔激光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超过了2019年全年水平;实现净利润2.57亿元,同比提高14.22%。
2019年5月17日,帝尔激光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9.54亿元。因为受到疫情等原因的影响,公司募资项目的投资进度受到影响。
不过,帝尔激光并未减缓投资力度,2020年年底再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4亿元。其中,公司用于研发项目建设的募资金额占比达到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帝尔激光股票行价格为57.71元/股,截至2021年1月8日,公司每股股价达149.6元,上市以来增长近1.6倍。
营业收入5年增长17倍
帝尔激光主营业务为精密激光加工解决方案的设计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光伏领域,公司可针对国内外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综合化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及相关配套设备。
目前,帝尔激光已成功将激光加工技术应用到PERC、MWT、TOPCON等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是行业内少数能够提供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隆基股份、阿特斯太阳能、韩华新能源、东方日升等2019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企业目前均与公司开展了合作。
在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帝尔激光主要与国际巨头竞争。资料显示,帝尔激光生产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激光掺杂和消融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2015年至2019年,帝尔激光营业收入分别为3885.81万元、7696.37万元、1.65亿元、3.65亿元和7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17倍。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84.76万元、3020.35万元、6712.72万元、1.68亿元和3.05亿元,5年增长了33倍。
2020年前三季度,帝尔激光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超过了2019年全年水平;实现净利润2.57亿元,同比提高14.22%。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投入方面,帝尔激光花费不菲。2018年、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820.26万元、3589.21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99%、5.13%。同期年底,公司拥有研发人员53名、111名,占员工总数的17.91%、25.23%。
2020年前三季度,帝尔激光研发投入达3375.84万元,同比增长50.63%,已与2019年全年基本相当,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69%。
上市募资项目进度受影响
帝尔激光地处新型显示产业中西部聚集区--湖北武汉,目前,国产面板三大厂商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均已在此投入建厂,未来武汉新型显示产业有望形成千亿级的产业规模。
2019年5月17日,帝尔激光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的新股1653.60万股,发行价格为57.7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9.54亿元。本次发行费用为8793.99万元,其中保荐机构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赚得保荐及承销费用7634.34万元。
帝尔激光IPO募集资金净额为8.66亿元。按照招股书披露,其中1.88亿元将用于“帝尔激光生产基地项目”、9975万元用于“帝尔激光研发基地项目”、2.51亿元用于“帝尔激光精密激光设备生产项目”、1.28亿元用于“帝尔激光研发及测试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2020年12月29日,帝尔激光公告称,截止2020年9月30日,公司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54亿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合计6.52亿元(包括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其中活期及定期存款为6.37亿元,理财产品为1500万元。
目前,帝尔激光“帝尔激光生产基地项目”已投资1354.95万元,投资进度达7.22%;“帝尔激光研发基地项目”已投资318.08万元,投资进度达3.19%;“帝尔激光精密激光设备生产项目”已投资3072.1万元,投资进度达12.26%;“帝尔激光研发及测试项目”已投资253.52万元,投资进度达1.98%;已投资2.0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达101.92%。
帝尔激光表示,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金额高于募集资金总额的部分为募集资金存放于银行时产生的利息。
帝尔激光介绍,公司“帝尔激光生产基地项目”和“帝尔激光研发基地项目”的实施地点均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科技城,因受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临时性措施等因素的影响,于2019年12月取得项目的建筑施工许可证。此后又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直至2020年5月完全恢复施工状态,使得公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土建施工进度缓慢。
同时,帝尔激光还介绍,公司“帝尔激光精密激光设备生产项目”和“帝尔激光研发及测试项目”的实施地点均位于无锡市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计划建设的厂房、实验楼等建筑物用于精密激光加工设备生产以及研发活动。
目前,上述两个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进度较原计划有所滞后,主要原因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厂房施工建设有所延缓,目前部分厂房建筑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部分厂房建设已完成施工准备。而且,由于项目所需的部分机器设备系向国外供应商采购,受到国外新冠疫情的影响,该等设备的采购进程有所延缓。
帝尔激光监事会认为,公司本次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事项未改变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和投向,募投项目投资总额、建设内容未发生变化,募投项目实施的环境及背景均无重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29日,帝尔激光还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4亿元,其中3.31亿元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印刷技术应用研发项目”、2.60亿元用于“新型显示行业激光技术及设备应用研发项目”、2.4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公司用于研发项目建设的募资金额占比达到七成。
上述项目预计建设期为3年,于2021年开始投入,预计于2023年投入完成。帝尔激光表示,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增强公司竞争力,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来源 : 长江商报 发布时间 : 2021-01-11
持续数年的激光器价格战或将在今年分化。近日,财联社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1-3kw产品段因毛利润已被压到极值,价格趋于稳定,6-10kw的激光器未来或将“接棒”迎来价格战。竞争白热化下,产业“平价时代”也将随之到来。
锐科激光创始人、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闫大鹏介绍,随着国产替代加速,激光器价格战持续多年,1kw主流光纤激光器进口平均价格在5—6万元,国产平均价格已经可以做到3-5万元。随着利润的进一步压缩,行业的垂直整合和激光器新应用将成为行业创新方向。
“激光器的价格下跌对我们下游产业利好,未来价格下调空间下,激光加工也迎来更多成长空间”,华工科技证券事务代表姚永川认为,激光器价格战之后对激光平价普及有更多帮助。
10kw激光器售价已低于100万元
中科院光电行业研究人士、《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执行主编叶茂介绍,2020年国产3kw以上光纤激光器出货量超8000台,随着功率继续上移,在3-8kw产品段,国内市场的竞争将趋于白热化,国产品牌的出货量正逐渐超越进口产品。
数据显示,1kw-3kw国产平均价位在3-18万元,6kw-10kw国产均价在30万-100万,而同段高功率激光器进口平均价格为55-130万元,降价空间仍然较大。
“国产替代潮下,1万瓦的激光器从原来的进口700多万元售价降到了200万元,现在保持在了7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闫大鹏认为,随着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完善,万瓦功率激光器或将还有进一步的降价空间。
价格战“两极化”
叶茂介绍,激光设备的批量生产带动了中功率激光切割装备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产品的竞争性,并导致中功率切割装备的毛利率越来越低,因此,激光加工厂商们开始青睐高功率产品段。目前12kw、20kw、25kw甚至30kw的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已经问世。
闫大鹏认为,中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完成国产化替代,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则技术门槛较高,国外光纤激光器制造商一直在高功率领域占有优势,未来,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将成为市场争夺主战场,国产化进展将更为迅猛,也有更多的价格空间。
高功率激光器也拥有更大的市场潜力,根据创鑫激光资料,激光切割加工中将功率从 6kW 多模激光器提升至 12kW 多模激光器,将带来加工成本降低 50%,加工率提升 87%-493%,兼顾了生产效率和加工效果。
国元证券研报显示,国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能效显著提升,2019 年国产光纤激光器出货量大幅上升,6kW 以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出货 800 台,超过 2018 年出货量两倍,同时 3kW 以上激光器出货量也大幅提升至 3000 台,超过 2018 年出货量四倍。
垂直整合“曲线突围”
后价格战时期,激光企业也在上下游整合“曲线突围”。
叶茂认为,对于深陷红海市场又想谋划转型的激光企业来说,在新旧赛道切换中,一方面要尽可能稳住现有业务,有业务才有现金流,另一方面通过垂直整合去发展既有前途又能自主可控的产品。垂直整合意味着成本优化,构建跨界协作生态圈则有助于产品研发外包和知识产权共享。
锐科激光就在价格战中毛利率一路下滑,从最高时期2017年的46.6%,一路跌至2019年的28.78%,2020年三季报才有所回升至27.99%。
“单纯的打价格战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也在努力进行垂直领域整合”闫大鹏介绍。
作为国内首家以激光器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19年锐科激光(300747,股吧)收购国神光电,通过布局超快激光器完善激光产品矩阵。凭借其“冷加工”的优势,锐科激光在微纳加工、激光医疗、精密钻孔切割等领域有望得到广泛使用。
相比一些龙头企业生产线的垂直整合,叶茂认为,更多企业可以尝试搭建创新联盟和共同体等新模式,通过企业互派工程师,共建研发平台,特种光纤和器件先供先试,实现互惠互利。
“泵浦源芯片、光纤光栅等上游门槛较高,加上有限的工程师人才供给,建新产线和扩产能的成本都不低。”叶茂分析,相对于垂直整合,共同体模式代价偏低,更适合抱团发展,目前,长飞光纤(601869,股吧)和创鑫激光已经尝试该模式。
来源 : 财联社 发布时间 :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