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华日激光成立超快光纤公司 完成精密激光领域布局

3月14日,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了两件大事儿。第一是公司正式了成立“武汉华锐超快光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超快)”,作为华日激光旗下核心子公司,华锐超快将专注于超快光纤激光器,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精密微加工及生命科学领域。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有关领导和教授、激光业内同仁莅临活动现场。

第二是在现场发布了全新的飞秒级超快激光器产品,本次盛会也是该系列新品的首秀。全新推出的飞秒脉冲光纤激光器是Huaray所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大研发专项的重要研究成果,核心种子源均为自主研发制造,采购、维护成本有效降低50%,同时经过对比,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稳定可靠性极高。突破性极窄脉宽,适用于生物成像、生命科学、高分子材料加工与处理、材料微加工、三维光存储、直写光刻等高端领域超微细加工。

2016年7月,华日激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刘振林博士,并成立了超快光纤激光技研发中心,开始布局光纤激光技术。在刘博士的带领下,历时两年,飞秒研发团队通过一次次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从自主研发制造的超快种子源到40W、350fs、250µJ高能量超快光纤激光器,华日激光不断用自主创新填补国内精密激光领域空白。为了更快推动光纤激光产业化步伐,华日激光整合资源,成立武汉华锐超快光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这也标志着华日激光进一步完成产品线拓展,真正成为国内精密激光领域涵盖全品类、产品线最完整的品牌。除了深耕多年的固体激光技术,华日激光更掌握了光纤激光的核心技术,这也代表者华日激光朝着“世界一流的激光技术提供商”愿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过去,Huaray通过自身的技术、产品、制造、服务优势,在国际市场实现了高可靠纳秒紫外激光器和全固态皮秒激光器的批量交付。而在未来,通过完善的产品布局及技术创新,Huaray将始终用尖端科技为客户提供前沿激光技术,并帮助客户使用激光产品以推动各类应用发展,服务中国制造2025。


发布时间 : 2018-03-16

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LASERFAIR

3月2日,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于各大院线上映,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科技驱动和创新的傲人成绩让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日新月异的发展缩影印证着中国不断前行的脚印。这部纪录片的上映,尽展大国雄姿,尽显家国情怀,尽现中国智造。

虽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我们期待许久,但是《厉害了,我的国》中哪一个大国重器不是“中国智造”?飞驰的复兴号列车、独创地深海利器“蓝鲸2号”、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国产的C919大飞……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中国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也在用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激光技术作为“中国智造”中的一员,不断壮大着中国科技力量。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以国产大功率激光切割装备为例,2014年功率达到6000W;2015年在稳定保持的同时并不断进行创新开发;2016年功率达到8000W,2017年国内已有近10家企业推出功率达到10000W或以上的产品。
激光技术在促进“中国智造”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大族激光为例。大族激光2014年营业总收入达55亿占深圳同行业的同行业产值的46%;2015年产值增长速度稳定,增长率为0.39%;2016年营业总收入直逼70亿,同比增长24.55%;2017年达到115亿。“中国智造”的发展,正是要破解“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一改过去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状况,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向全世界亮出“中国智造”新形象。

说到“中国智造”就不得不提中国(深圳)激光与智能制造博览会, LASERFAIR(中国激光与智能制造博览会)是专注于激光加工、 激光应用和生产智能化产业的展览会, 主要宗旨是为国内,特别是华南地区激光设备与器件制造商以及终端用户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交易平台, 致力于给众多激光上中下游企业帯来广阔的商机, 并推动华南制造业的激光加工应用领域的升级换代。同时也为“中国智造” 发展增添助力。


发布时间 : 2018-03-16

中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半导体激光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和高能量密度等特点。以半导体激光器为基础的半导体激光工业在全球发展执着迅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

半导体激光具有众多优点

发达国家为了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占据世界信息技术制高点,纷纷加紧实施半导体激光产业发展计划,如美国的“半导体激光核聚变计划”、德国的“半导体激光2001行动计划”、英国的“阿维尔计划”和日本的“半导体激光研究五年计划”等,国外以美、德、日为代表的发展国家半导体激光产业迅速发展,其在主要的大型制造产业,如汽车、电子、机械、航空、钢铁等行业中基本完成了用半导体激光加工工艺对传统工艺的更新换代,进入“光制造”时代。

目前,我国除了半导体激光音像设备已形成较大规模,其他半导体激光应用市场与国外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半导体激光产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应用领域广泛

半导体激光器是成熟较早、进展较快的一类激光器,由于它的波长范围宽,制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并且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因此,品种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目前已超过300种。

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范围覆盖了整个光电子学领域,已成为当今光电子科学的核心技术。半导体激光器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通信、激光模拟武器、激光警戒、激光制导跟踪、引燃引爆、自动控制、检测仪器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广阔的市场。

图表1:半导体激光器细分应用领域


                                               

(PI3V[K6L$}QS`B]ASHXIFP.pn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技术进展较快

我国的半导体激光器技术早期与国外发展同步,但是长期受制于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一直徘徊在科学研究的范畴。直到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进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半导体激光器行业也得到了巨大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我国建立了完备的专利制度,专利的状况现在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技术的发展水平。

截至目前,我国半导体激光行业累计相关专利27890件,数量众多。整体来看,我国半导体激光专利公开数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16年,半导体激光专利公开数量达2692件;2017年,我国半导体激光相关专利公开数量为2545件。总体来看,2011年以来,公开专利数量处于走高的形式。

图表2:2011-2017年中国半导体激光行业专利公开数量情况(单位:件)

Z[2V1[[F5V`ZY)Q[I(2IIVW.pn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截至目前,从半导体激光相关专利申请者来看,专利申请量排名靠前的申请者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1642件)、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802件)、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486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445件)、夏普株式会社(411件),其它申请人申请数量均在400件以下。可见,中国的研究所和外国企业处于我国半导体激光器研究方面的领先位置。

图表3:截至2018年2月中国半导体激光行业相关专利申请人TOP 10(单位:件)

8O~N4JYQZ}{`IKA}3LD_V[9.pn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专利申请类型来看,电气元件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15802件,是我国半导体激光行业热门应用领域;其次是测量、测试领域,半导体激光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4465件,其余类别半导体激光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均少于4000件。

图表4:截至2018年2月中国半导体激光行业相关专利申请类型TOP 10(单位:件)

~2E960_IQEK()F_0@UVSK6T.pn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发展前景广阔

近十几年以来,经中国政府、技术专家和企业及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已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发展,并且初现中国半导体激光产业的雏形,在国内部分激光产品市场上,中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又重新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国内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我国激光产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半导体激光产业发展50多年来,已初具规模,主要涉及工业、医疗、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近年来,国内更是加大了激光产业发展,各个地区在政府的领导和激光企业配合下潜心科研、提升技术、开拓市场,并建设激光产业园。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3年,我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市场规模将接近300亿元。

图表5:2018-2023年中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M2SN${N{E131$]3C``E)387.png


发布时间 : 2018-03-15

山东海富光子与你相约LASERFAIR 2018激光博览会

LASERFAIR2018中国(深圳)激光智能制造博览会将于2018年5月17-1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中国(深圳)激光智能制造博览会作为国内顶尖的激光行业展会,其历年来被作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一度被业界视为激光行业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今年展会约有30,000平米的规模,比去年翻了一倍,目前招展工作顺利。此次激光同仁们将再次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展望当前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激光产业。山东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倾情参展,这充分体现了山东海富光子在激光行业领域市场的推广及销售的战略部署。

 

山东海富光子简介: 

山东海富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创办,公司核心研发团队由高端海归技术专家领衔,并吸纳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内著名高校博士在内的国内科技精英,团队主要领衔者都曾承担国际上高端光纤激光器若干项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成果。

 

山东海富光子公司2012成立以来,致力于高端光纤激光器的研发及产业化,致力于打破国外对高端光纤激光器的技术垄断,实现高端光纤激光器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公司研发设备先进,种类齐全,拥有完善的光纤激光器及光纤玻璃制造的设计、研发及制造平台。建设有占地40亩的高端光纤激光器产业园区,是目前专业设计、生产、销售高端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放大器及高端窄线宽单频光纤激光器的优势企业。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产品研发能力,可为用户提供规格齐全的产品。

 

山东海富光子公司产品先后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及质量检验认可,所生产的光纤激光器系列产品具有功率高、成本低、集成度高、体积小、寿命长、光束质量优异、稳定性高、可按用户需求定制等突出优势。

 

产品广泛应用于材料标记、雕刻、切割、焊接及熔覆等工业加工行业;相干探测、雷达、测距、遥感、光纤陀螺、科学研究等国防、科研及高端制造领域。目前产品质量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发布时间 : 2018-03-07

德尔激光:低调的浙商 高度自动化产品

“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是浙商共同特点。从古至今,浙江商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今在私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现象”,已经被写入多地教科书,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浙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给予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对浙江的发展给予关注。

现代浙商已经成为“华夏第一商帮”。生存能力让全球感到震撼!欧洲人美誉浙江人为“东方犹太人”,800万在外浙商每年创造的财富总值和浙江全省年GDP相仿,也就是说,数百万海外浙商等于再造一个浙江!中国改革开放后,浙商迅猛发展,浙商在长三角改革中创造了许多传奇。

1月23日,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明新及专委会秘书长刘绵柳走访了协会理事单位东莞市德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金克宁先生热情地接待。走进公司给人一种大气、端庄的感觉,卫生整洁的大院、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科技味十足的车间,瞬间令人感觉到增添了几分自信和好感。

东莞德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金克宁是一个低调做人,高调做研发的浙商。2014年,应客户和市场需求,公司从浙江搬至东莞高埗镇。他落地生根,潜心研发,他一不做广告、二不搞宣传、三不参与社会活动,靠产品品质、靠产品科技含量、靠客户口碑相传。以帮助客户实现生产自动化,以“机器换人”为已任,专注研发生产高性能、高品质、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兴企之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并积极与各大院校、科研学术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硬是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具有高自动化、高智能化、高科技含量的三高企业,先后完成了激光高速皮革切割、激光工业自动画线、激光工业彩色打印及软、硬件的项目开发,取得了三十多项的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在此基础上成功推出了全自动皮革彩印激光切割机、多功能全自动皮革印切机等五大系列皮革加工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包括下料、画线、彩印等工序一体化,具有稳定、高效、智能、全自动等特点,填补了国内皮革加工行业的空白,极大程度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企业推行自动化生产的一个最佳选择,并通过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在交谈中,金总非常关注行业的发展和协会的引领作用,表示积极参加协会的国际技术交流和考察活动,积极参与协会自身活动。加强知识产权的监管和保护。希望协会为企业做好更多的服务!

展望2018:德尔科技在结合自身优势和充分调研激光行业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推出了多个系列的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与各大行业的合作契机。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业务,建立博士工作站。期望圈地建厂,期望进入江门激光产业园组建子公司。公司生产实现全自动化,双机器人操作。努力在三年左右把公司打造上市。

这就是低调浙商东莞德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现实版!


来源 : 广东激光协会 作者: 老牛 发布时间 : 2018-01-25

见过评委—LMN2018中国激光行业贡献奖

近日,由《激光制造商情》(LMN)主办、激光制造网承办,各地激光协会联合协办的年度大型激光评选活动“2018中国激光行业贡献奖”目前已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本次活动于2018年1月初启动参赛报名,截止2月10日报名,然后进行公开投票,3月中旬将公布决赛入围名单,结合专家评委评分,综合得出评选结果,5月《激光制造商情》将于深圳举办“2018中国激光行业贡献奖”颁奖盛典。

 

本次活动获邀评委组阵容强大,是国内激光行业的知名专家。 

顾问:


  

姚建铨院士                    庄松林院士

组长:

范滇元院士

 

副组长: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邵火、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朱晓、台湾雷射科技应用协会理事长潘忠义、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姚建华

 

评委: 

张瑞华

研究员,博导。1994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2005年获兰州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5-2006年在日本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9年3月参加清华大学潘际銮院士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参与清华大学主持的国内第一根百万千瓦级核电低压焊接转子项目。2012年调入钢铁研究总院工作。2014年12月份起,根据阳江市人民政府与钢铁研究总院的共建协议,担任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常驻阳江主持工作。中国焊接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焊接设备、焊接物理、活性化焊接、激光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SCI 收录1篇,EI收录12篇。获省部级奖四项,参加省部级课题1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质审查6项,提交申请4项。

 

杨上陆

博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此前长期任职通用全球研发中心资深研究员,2014年被通用汽车公司授予“最佳员工奖”奖。2016年以第一发明人获得由美国R&D 杂志颁发的2016 R&D100 Award奖项. 该奖项被誉为“科技发明领域的奥斯卡奖”,用于表彰过去一年里100个最具创新和技术意义的技术。 

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激光材料加工(激光焊,激光电弧复合焊,激光3D打印),电阻点焊以及机械连接。他已成功完成20多个分别来自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通用汽车、美国航天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Trinity公司以及美国军方研究所等的项目。目前已获10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40多项在审理中。其相关研究成果两次被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业和大学联合实验室重大科技突破简要》收录。他发明的数项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在美国通用汽车全球工厂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杨永强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华南理工大学焊接研究所所长,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院长等。现任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会长、中国3D打印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理事,广东省焊接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激光协会监事长等。在增材制造领域率先提出并实施“制造改变设计”的理念,当选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常务理事兼增材制造设计专委会主任。杨永强教授长期从事3D打印、激光加工等技术领域科研工作,是国内最早开展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设备、工艺和应用研究的学者。研发出的Dimetal-50、Dimetal-100、Dimetal-280和Dimetal-400等金属3D打印设备,在个性化定制医疗器械、模具、航空航天零部件等多方面得到应用推广。2013年以来承担包括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重大专项等项目17项。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33余篇,SCI索引150篇。授权美国、德国、中国发明专利27项。

 

陈长军

现任苏州大学教授,校激光加工中心负责人;省级激光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近十年来主要进行镁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特殊用途钢的激光表面制造与再制造,对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烟机的叶片、涡轮盘的激光制造与再制造有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实践。2010年获得国际会议的邀请在新加坡做邀请报告。

        共发表各类公开文献200多篇,以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20篇,第一作者EI收录70多篇,自2011年以来申请专利受理50多项,已经授权发明10多项,授权实用新型20项,并独撰和参加撰写的书籍共4部。

2016年获得江苏省“333工程”人才称号;2013年获得苏州市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紧缺高层次人才称号。2010年获得湖北省优秀自然论文一等奖。2016年获得北美机械制造大会最佳论文奖一项。

        主要进行金属的激光增材制造、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异种金属(如玻璃与金属的焊接)的激光焊接以及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激光表面工程以及激光焊接、热处理和金属3D打印装备等研究。

 

张文武

博士,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宁波工研院所先进制造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团队负责人。从事(1)高速度高精度多尺度加工研究,目前偏重于激光工艺和混合工艺,主要应用于摩擦减阻类的表面处理,高效率冷却,先进打孔和三维加工。(2)多种冲击强化工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包括激光冲击强化及其它强化工艺,应用于提升加工件的应力分布和疲劳强度。(3)智能能量场制造与创新方法论的系统化研究,旨在融合当前的先进工程制造思想(Lean Manufacturing, TRIZ, Six Sigm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等),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前瞻性工程方法和工具。

 

唐霞辉

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工作单位依次为:激光工程中心、激光研究院、光电子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1999年晋升副教授,2006年晋升教授,2007年聘为博士导师。2001年起,担任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2008年起,担任光电学院激光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全国工业激光联盟秘书长、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激光学会常务理事、《激光技术》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高功率气体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加工系统集成、激光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围绕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射频板条CO2气体激光器及其应用研究。

 

陈烽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光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应用光学》杂志编委,《激光制造商情》编委。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获学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任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和学科带头人,2002年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访问教授曾先后在美国超快光学中心、德国玛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进行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飞秒激光微纳制造、激光仿生微纳制造、超快光子学和微纳光子学等。
 

孙洪波

孙洪波,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学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学工程,具体从事基于超快光谱技术的光电、电光转换机理和基于光与物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微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围绕这一研究内容,发表SCI论文350余篇,SCI论文引用12000余次,H因子56;研究结果被Nature、Science和Laser Focus World 等杂志专题介绍100余篇次,100余次国际会议邀请报告。目前任Optics Letters、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和Nanoscale等十余个国内外杂志编委或顾问编委,任中国光学学会微纳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

 

王璞

原为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Opto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高级研究员, 现为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教授,北京市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新型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以及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主持并参与了英国、澳大利亚、中国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发表国际核心期刊(SCI)学术论文30余篇,并多次在重大国际激光光电子会议上作报告或特邀报告。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性能优化、高功率单频、单模、单偏振光纤激光器的相位噪音研究、高功率光纤超荧光源的研制以及半导体泵浦自倍频晶体激光器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他在国际上设计并首次制造了双包层掺镱螺旋芯光纤,成功地获得了高功率半导体泵浦掺镱多模螺旋芯光纤单模激光输出,此工作引起国际激光界研究同行的高度重视。在高功率光纤超荧光源的研究中,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光纤超荧光源的百瓦级突破,使光纤超荧光源功率输出提高近两个数量级,至今该工作仍保持高功率光纤超荧光源的最高功率纪录。

 

王彪

王彪教授1988年获哈工大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0年12月出站。1991年1月被哈工大复合材料研究室聘为副教授及副主任。1992年12月被哈工大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12月王彪教授被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王彪教授被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为长江学者。2004年调入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工作。曾在法国、新加坡等多国留学和工作。

 

胡芳友

1983年毕业于锦州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专业,现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教学名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军优秀教师,全军教书育人优秀教员,著名航空修理专家,海军精武建功成才之星,20余项军队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密歇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活动官网:http://www.laserfair.com/2018/awards


发布时间 : 2018-01-17

“激光谷杯”2018 LMN中国激光文创艺术大赛火热报名中

“激光谷杯”LMN2018中国激光文创艺术大赛报名启动短短一周时间,组委会已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院校、个人的咨询电话。报名进行时……0755-23207500(欢迎来电咨询)

就上周的咨询,激光君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怎么报名

1.登录大赛官网:http://www.laserfair.com/2018/game/sign.html 点击我要报名,提交报名资料,快捷便利。

2.邮件咨询(laserfair0523@126.com),组委会工作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您。

3.报名时间:2018年1月6日—3月5日

 

二、评选流程

1.初赛:2018年3月12日-16日

专家将从所有参赛者中评选出30位参赛者作品参与复赛,评选结果将在LMN 2018中国激光CEO上海之夜暨《激光制造商情》创刊十二周年答谢酒会上公布并同步到大赛官网,评选结果也将以邮件形式回复初赛入围者及落选者。

2. 复赛:2018年3月17日-4月30日

复赛采用网络投票机制,网络用户可通过大赛官网、微信、移动平台等方式参与投票。网络投票每人每天拥有5票投票权,总票数前十者参与决赛并在第十二届中国(深圳)激光与智能制造博览会现场展示。

3. 决赛:2018年5月19日

决赛是通过专家评分,现场观众投票,网络投票等综合评定出获奖者。现场投票时间为2018年5月17-18日两天时间,票数经主办方统计后纳入决赛综合评定。

 

三、大赛评分制

1.专家评分:根据大赛评选标准,专家将对现场展示作品专业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总分100分。五位评委可分别对选手打出(0-20分),五位评委分数相加为选手最后得分。专家评分占总评分的20%

2.现场投票:投票时间为2018年5月17-18日两天时间,票数经主办方统计后纳入决赛综合评定。

总分100分。如10名选手总票数为1000票,A选手为100票,那么A选手得分为10分。

现场投票分数占总评分30%

3.网络投票:投票时间为2018年3月26日-4月26日,票数经主办方统计后纳入决赛综合评定。

总分100分。如30名选手总票数为1000票,A选手为100票,那么A选手得分为10分。

网络投票分数占总评分50%

总评分:专家评分+现场投票+网络投票

 

四、大赛奖励

1. 文创金奖:一等奖:15000人民币 二等奖:8000人民币 三等奖:5000人民币

2. 文创银奖:2名 奖金 3000人民币

3. 文创铜奖:5名 奖杯 大赛纪念品 奖金1000人民币

4. 现场最佳人气奖:1名 奖杯大赛纪念品

5. 网络最佳人气奖:1名 奖杯大赛纪念品

6. 特别奖励:参与决赛的所有作品将由《激光制造商情》出资,参加全国20+展会巡回展示。

 

激光谷杯”2018 LMN中国激光文创艺术大赛报名进行中,各位参赛者,请认准大赛官网:

http://www.laserfair.com/2018/game/sign.html


发布时间 : 2018-01-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