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投资1000万!国内又一激光公司成立!

近日,苏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弘激光”)发布公告,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天弘激光(广东)有限公司”(最终以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的名称为准),注册地为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人民币。


微信截图_20200601150522.png


据了解,天弘激光此次设立子公司的主要目是为了贴近科技创新前沿区域,快速响应华南市场客户需求。本次对外投资是天弘激光经营业务长远发展的需要,不会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本次投资将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从长期来看,对公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名称:天弘激光(广东)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惠州市仲恺高新区
 
经营范围:制造、销售、进出口:激光应用设备、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子产品、 自动化产线及系统及配件、智能视觉装备、计算机软件系统;承接激光加工。
 
公司及各投资人、股东的投资规模、方式和持股比例:

微信截图_20200601150538.png

此外,在2017年天弘激光就通过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苏州衡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推进封离式直流CO2激光器国产化。并设立全资子公司“天弘激光(宿迁)有限公司”,开拓北方区域市场,扩大激光应用市场规模。

而早在2015年,天弘激光就曾尝试以2.3亿元收购武汉逸飞激光无限公司,补强在激光焊接方面的短板。但是,此次收购最终并未实现。


来源 : 激光行业观察 发布时间 : 2020-06-01

激光显示国家标准将陆续出台

5月31日,根据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公告,全国平板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激光显示器件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技术委员会激光显示工作组对接,主要负责激光显示领域国家标准制订工作。这意味着我国在激光显示领域的国家标准将陆续出台。

据了解,激光电视与液晶电视相比有着先天的优势,它不仅具有非常突出的健康护眼特征,而且还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出自然色彩、可以带给用户影院级体验。

目前中国对于激光显示技术发展非常重视,在十二五期间,激光显示就列入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将激光显示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项目的首位。

近年来,OLED、量子点、8K、激光电视等各种显示技术频出,市场竞争激烈,但激光电视却异军突起。据中怡康数据,今年1-4月,激光电视市场同比增长102.83%,是彩电市场唯一正增长的品类。

但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激光电视作为新兴成长产品,没有产品定义,市场推广不统一,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比如,“激光电视”与“激光投影”的概念并不清晰,配置不一、价格混乱;“亮度”是决定激光电视画面效果的核心指标,市面上也出现各种不同的亮度单位和亮度标示方法,让消费者非常困惑。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激光电视是未来彩电业转型突围的重要方向,市场的规范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标准委的公告,此次成立的激光显示器件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由海信视像科技公司(原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从2017年,海信开始筹建激光显示分标委的相关工作,至今已牵头起草了两项激光显示国标的报批稿。

有关专家认为,海信在激光电视4K光学引擎、4K镜头、激光光源、整机等方面已具备充分的技术优势和产业资源整合能力,也具备了在全球市场率先推广普及激光电视的能力。此次,全国平板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激光显示器件分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将会大大推动激光电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对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 : 北京商报 作者: 记者 石飞月 发布时间 : 2020-06-01

海目星激光:已获特斯拉订单,高速激光制片机量价齐升


近日,海目星激光和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答复科创板上市委的《关于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

据了解,2019年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自3C通用激光及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高速激光制片机,显示及脆性材料精密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显示类激光及自动化设备,2019年向华之欧、胜美达、中航锂电的销售金额较大。销售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公司产品包括标准化产品及非标准化产品,非标准化产品和标准化产品的验收存在差异。

因此,上市委提请海目星激光在收入确认方法章节,结合标准化产品和非标准化产品的生产、验收具体环节和时点上的差异,分类披露收入确认方法,并结合客户、销售数量、价格等因素说明2019年高速激光制片机、3C通用激光及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显示类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销售金额快速增长的原因。

对此,海目星激光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分为标准化产品和非标准化产品,两种产品的生产、验收与收入确认方法存在差异,具体情况如下:

标准化产品包括激光打标机及钣金激光切割机,均为单机设备。标准化产品发展多年,较为成熟,可进行模块化生产。设备抵达客户现场后,经过简单安装调试后可交付客户使用,通常来说送货当天或次日完成。公司获得客户签署的签收单后确认收入。

非标准化产品生产流程核心环节主要系:1)根据客户的项目需求,完成系统方案设计;2)产品方案完成设计后进行设备生产,其核心组装、调试环节具体包括:①将激光模组、电气模组、机械模组等根据方案和SOP要求进行组装并调试;②进行整机系统性调试;③安装设备软件,并进行软件联调;④设备老化测试;⑤运送至客户生产现场进行最终的生产调试。非标准化产品均系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设备抵达客户现场后,需要进行安装调试,从安装调试至完成验收的整个周期,不同类型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通常来说需要1个月以上。对于定制化程度高、功能复杂及需要与客户其他设备进行联动调试的非标准化产品,整个周期较长。由于非标准化产品完成安装调试并经客户验收后才能交付客户使用,因此,公司获得客户签署的验收单后确认收入。

具体到高速激光制片机收入金额增长方面,海目星激光表示,公司高速激光制片机属于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细分产品,系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生产前段的极耳切割工序,有效提高动力电池极片的生产效率。公司该类设备具有一定技术领先性,2017-2019年该类产品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280.01万元、6,403.99万元和15,940.61万元,呈快速增长之势。

据悉,在报告期内公司高速激光制片销售数量分别为28台、34台和78台,销量持续增长主要原因为:①近年来,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锂电池厂商新建产能或设备升级改造需求不断上升;②公司高速激光制片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获得下游客户认可。

该公司高速激光制片机主要客户均为下游行业知名企业。报告期内,高速激光制片机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客户合计收入金额分别为4,379.24万元、4,712.74万元和14,436.64万元,呈增长趋势,其中2019年度增长较快,主要系当年新增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客户,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677.88万元、4,887.93万元和1,606.84万元所致。

另外,2019年12月,公司首获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的订单,订单总金额为1,105.32万美元。该类产品已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发展态势良好。

综上,报告期内高速激光制片机销售数量增长及平均售价的提高、不断开发客户等因素系高速激光制片机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3C通用激光及自动化生产线收入金额增长方面,海目星激光表示,公司3C通用激光及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包括防水镀膜激光去除生产线、变压器生产线、Ipad生产线、新一代手机防抖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等产品,涉及到细分产品种类较多。此类产品主要系公司在分析下游3C领域客户自动化生产需求基础上,根据客户具体工艺要求等研发生产的激光及自动化非标产线类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及良品率。报告期内,公司加大3C通用激光及自动化生产线的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力度,带动该类产品收入快速增长,实现收入分别为4,429.16万元、9,819.08万元和20,737.42万元。

此外,海目星激光表示,公司显示类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主要产品包括全面屏激光切割机、3D玻璃曝光机等设备,均为非标准化产品,且涉及细分种类较多,平均单价不具备可比性。报告期内,显示类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分别实现销售收入807.69万元、3,324.83万元和8,188.14万元,保持快速增长。

据了解,海目星激光是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动力电池、钣金加工等行业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在激光、自动化和智能化综合运用领域已形成较强的优势。海目星激光于2019年12月31日科创板上市申请正式受理,拟公开发行不超过 5,000.00 万股 A 股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拟使用 80,000.00 万元用于投入激光及自动化装备扩建项目和激光及自动化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来源 : 集微网 发布时间 : 2020-05-28

2020年激光雷达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二维激光雷达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应用空间。目前激光雷已经开始应用于物流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移动机器人领域,尤其近两年来新兴的商用清洁机器人,激光雷达已经成为标配。

激光雷达种类

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探测远距离目标的散射光特性来获取目标相关信息的光学遥感技术。激光雷达分辨率远高于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测绘、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

按照激光雷达的扫描维度,激光雷达可分为一维激光雷达、二维激光雷达和三维激光雷达。

一维激光雷达主要用于距离测量,主要厂家如博世、徕卡等;二维激光雷达主要用于轮廓测量、定位和区域监控,主要厂家有日本Hokuyo、德国SICK、德国IBEO等;三维激光雷达则可用于三维动态建模,主要应用于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

二维激光雷达在服务机器人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二维激光雷达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应用空间。目前激光雷已经开始应用于物流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移动机器人领域,尤其近两年来新兴的商用清洁机器人,激光雷达已经成为标配。

但在家用扫地机器人市场,激光雷达渗透率则较低,其主要制约因素为成本。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扫地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为视觉摄像头及超声波传感器,其传感器成本仅需几元,仅有极少部分高端扫地机器人会使用到激光雷达,所使用的二维激光雷达的价格在几百到几千不等。

相对于超声波传感器和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的测距精度更高,不存在累计误差,构建的地图可以直接用于路径规划,且不受环境光影响。因此,激光雷达才更适合做扫地机器人的“眼睛”。

早在2009年,激光雷达就开始被尝试应用于扫地机器人领域。

Neato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硅谷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公司。2009年,Neato发布了一款成本极低的激光雷达,利用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三角测距方法测得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电机上,通过旋转测得一圈360°范围内的距离,并基于此绘制室内地图,以30美金的超低价格在机器人圈中引起不小的轰动。

经过多年的改进,旋转激光雷达方案已经成为Neato扫地机器人的重要特征。不过这种激光探头的最大缺点就是寿命短。虽然业界皆给予Neato高评价,但是由于激光探头的缺点,而且产品价格昂贵,所以Neato扫地机器人一直没能得以普及。

科沃斯2015年上市的地宝9系也采用了LDS激光雷达技术,可以精确构建地图,实现智能化清洁。

2019年,石头科技推出一款全新扫地机器人P5,P5搭载了Lidarvision专利激光雷达,能够360°全局巡航扫描,并对家中环境进行高精度测距与建图。

目前,在激光导航类扫地机器人市场,石头科技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除了国外企业日本Hokuyo、德国SICK外,目前国内厂商如镭神智能、思岚科技、探维、星秒等陆续加入了2D激光雷达研发队伍,其产品在成本上具有较大优势。

低成本、小型化推动激光雷达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应用

固态化、小型化、低成本是激光雷达的主要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的2D激光雷达主要为单线程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服务机器人领域,但价格仍普遍在几百元以上。激光雷达的固态化则能有效降低成本,同时缩小激光雷达体积。目前,固态激光雷达由于存在扫描角度有限、加工难度高、旁瓣问题、信噪比差等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应用推广。未来随着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进步,激光雷达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市场应用有望加速。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来源 : 前瞻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 : 2020-05-26

锐科激光:血战外资的“长津湖之战”近尾声

这个“从1到10”的向上弹性机会值得重点关注。只不过股东要忍受短期不赚钱的苦日子。

作者:归吾  编辑:颜宇

引言

【1】华为事件再次把进口替代推向风口浪尖

经济发展有着其内在规律,中国经济从要速度变成要质量是必然选择。

因此进口替代也并不是一个新潮的概念,而老调重弹是由于华为事件让进口替代变成全民共识。映射到股票市场,最近莫过于半导体板块的大起大落,乐观者觉得半导体产业链的全面国产化是国运所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悲观者认为这是一场持久战、并非一城一池之功。

站在当下的时间点,我们不妨重新理解“进口替代”的准确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归纳:

从0到1,这种领域的突破就是从没有到有,行业特点就是难度高、不确定性极大,但一旦突破增速极快。典型的代表就是半导体,市场往往给这种领域极高的估值,同时波动一定巨大。

从1到10,这种领域国产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行业特点就是由于国产化突破,产品价格下降,国内品牌份额提高,市场会给这种板块相对较高的估值,也同时因为始终存在的质疑也存在较大的波动。大部分成长板块都具备这个特征。

从10到100,这种领域中,国产品牌已经在国内成功拿下头把交椅,市场不再质疑其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股性也相对白马,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国内进一步提升份额,甚至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代表性公司有比如万华化学、潍柴动力。

当聊进口替代的时候,可以将相关公司分为这三类,则会比较明确应该给的估值范围,面对的潜在波动,最后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下注。

【2】激光属于从1到10的赛道

首先说激光属于绝对的高科技行业。

激光概念由爱因斯坦提出,后诞生过诸多诺贝尔奖得主,经过100年时间的发展成为现代工业的基石之一,比如半导体的核心设备—光刻机,本质上就是激光设备,最贵的一台可以达到1.2亿美元,再比如光纤通信靠的也是激光,还有最近兴起的激光近视眼手术、激光美肤等等。

不同于半导体领域,国内激光的发展并不落后于发达国家太多,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比如在制造业中的使用比例上,可以达到海外强度的70%,且国内规模最大的大族激光和华工科技收入体量都达到海外龙头公司的量级。

锐科激光——从1到10的关键战略

仅从关注度而言,锐科激光(SZ:300747)跟去年被外资买爆后来又暴雷的大族激光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国内激光设备的竞争力已经相对很高,基本完成了从1到10的发展阶段,而激光设备的心脏——激光器,还处于加速进口替代的环节,锐科激光无疑在这个环节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所以实际上,锐科是有更好的行业位置和成长性的。

【1】市占率跳升

2008至2016年,是国内激光器的从0到1之路,2008年时,锐科激光的收入仅仅179万元,利润为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后,2016年公司收入达到5.2亿元,在国内的市占率达到个位数,算是在这个尖端领域站稳脚跟,下游企业也终于在只能买外资如IPG等之外多了个国产化的“备胎”。

实现0的突破后,锐科激光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18年达到17.8%,而其最新年报披露,其2019年国内市场份额达到24.3%。而这靠的就是快速挤占美国公司IPG的蛋糕。

【2】和IPG的血战

激光器由于技术难度大,行业曾经高度垄断,全球龙头美国公司IPG也因此享受极高的盈利能力,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0%-60%,净利润率20%-30%,这一水平甚至要高美国的苹果公司。而IPG的赚的盆满钵满,基本靠的就是中国市场,2010年IPG的中国区销售收入占的比重不到20%,2017年达到45%。

但是,令人感到难过的是,IPG在中国区域的员工人数仅仅200多人,只占全球员工的4%。技术垄断带来的议价能力、产业链控制能力可见一斑。

锐科激光的出现,再次验证了“一旦中国人把什么高端东西做出来了,就白菜价了”。锐科激光2018年完成上市后,随着羽翼丰满、口袋变深,为了快速提高市场份额开始挑起血腥的价格战。可以看到上图中,IPG在中国的收入占比从2017年开始逐年下滑,2019年更为明显,盈利能力开始跳水,净利率一年内直接狂掉14个点。

而锐科激光这个战略无疑是杀敌一百,自损八千的做法,在维持收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盈利能力跳水,毛利率从45%下降到30%以内,只看财务数据根本想象不到这是一个高科技赛道。这也成为市场对于这个公司最大的分歧所在,牺牲短期盈利能力是否能够获得长期回报?

笔者是愿意相信这种战略能够帮助他实现“从1到10”的发展的,因为国内的制造业成本优势仍在,激光器的价格战显然是比技术战更合理的选择,只要IPG在国内没有工厂、人员仍然短缺,等到锐科激光市场份额稳定后,具备定价权的龙头企业盈利水平仍然将恢复到40%以上的行业均衡态,只不过股东要忍受短期不赚钱的苦日子。

从短期来看,随着今年疫情影响,锐科的市场份额达到3成,价格战有可能在近期就将接近尾声。

如何看待投资机会

进口替代无疑是2020年的投资主线之一,从“1到10”的赛道也值得高度关注,聚焦到锐科激光,由于短期盈利能力的快速弱化,加上地处武汉2020年1季度基本没有开张,因此PE估值将显得畸高,笔者认为可以从PS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经过上市2年多的估值消化,锐科激光的PS已从20倍下降到10倍以内,如果按照其2021年收入32亿元计算,现在194亿元市值对应的PS为6倍,已经基本低于成熟期IPG的估值水平。而且一季度疫情相当于给公司的股价做了一个压力测试,当时低位在80元左右,底部夯实。

从长期的角度,假设锐科能够在3-5年内达到IPG曾经在中国的市场地位,IPG2017年中国区收入42亿元,考虑到市场增长,假设锐科收入达到50亿元,按照8倍的PS估计,市值有可能达到400亿。

总结来说,在短期向下波动空间相对可控的前提条件下,这个“从1到10”的向上弹性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来源 :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作者: 归吾 发布时间 : 2020-05-26

邦德激光:沉淀核心竞争力 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


“激光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邦德激光正在改变世界激光行业的格局。”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位于山东半岛首府的济南市,其清雅宜居的生态环境自古以来就令人羡慕不已,在现代化和工业化浪潮中,济南的发展令人称赞。济南的汽车、交通装备、机床、信息技术等产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声誉响彻海内外,那么,它在激光产业的发展如何呢?2020 年春,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有幸电话采访了济南激光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德激光”)研发中心总经理杨绪广,听他讲述了邦德激光的蜕变,以及疫情下激光产业的发展,以下是采访实录。

MFC:请您简单介绍贵公司的产品迭代更新和发展历程?

杨邦德激光成立于2008年,最初以气动打标机、雕刻机为主要产品。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光纤激光技术的不断成熟,于2010年正式进入激光切割机行业,并自此进入了邦德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年平均增长率超50%,并于2019 年实现激光切割机产销量全球第一。在海外,公司设有九大专属负责机构,位于德国、俄罗斯、土耳其、美国等,在韩国、美国、德国、匈牙利、印度设置五个海外子公司,服务于全球六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公司建立5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覆盖全国221个城市。员工来自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员工2000余人,其中,研发团队200余人,快速响应售后服务团队300余人,销售团队1500余人。邦德激光以未来企业视角,坚持品牌的发展战略,重视人才培养、产品创新,从研发、生产、售前、售后全部坚持自有培育,已经成长为一家销售额近15亿元的激光切割机全球领先品牌。

MFC:贵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哪些类型的激光设备?可以为客户提供哪些一站式的钣金加工解决方案?

邦德激光主要以激光切割机和激光切管机两大产品线为主线,激光功率从1kW 至30kW,实现了全功率、全规格的覆盖,并通过了CE、ETL等产品认证,真正实现了全球机型。

激光切割机分为F系列(单台面)、E系列(双台面交换式)、P系列(大包围双台面)、S系列(高端性能)、A系列(榫卯数据)以及i系列(精密切割、紧凑布局),加工范围从3015至8025系列化设计。

激光切管机主要分为K 系列(入门经典)、T 系列(中端主力)、X系列(多卡盘型)和M系列(重载四卡盘),其中,K、T 均可以实现最大360mm管径的夹持,而M500重载切管机则可以实现12m长度,460mm管径的加工,是激光切管机中真正的“大国重器”。另外,还有FT、ET、PT板管复合机型,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与此同时,板切、管切两大产品线均配有系列化设计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如:自动上料单元、以立体仓库为核心的柔性生产线、下料自动分拣单元等,为“工业4.0”在激光切割行业的普及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邦德激光坚信“专注成就专业、专业创造价值”!我们将始终以“一米宽、一千米深”的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秉承“简单、极致、快”的企业文化理念,不断研发突破激光切割新技术、新功能,降低激光切割机的采购门槛和使用门槛,让激光切割成为助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利器。因此,我们将长期聚焦激光切割装备行业,绝不将精力和资源分散于其他领域,不断致力于激光切割技术创新和激光切割技术的普及性、可持续性发展。

MFC:目前邦德激光的用户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能举例说明三个典型行业的特点以及邦德针对此行业推出的特定机型?

激光是20世纪“新四大发明”之一,以其高亮度、高能量密度的显著特点,使得激光材料加工成为可能,同时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低能耗、低烟尘污染和低材料浪费的明显优势,加速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总体讲,激光切割作为金属成形工艺中的第一道“下料”工艺,已经全面渗透进入工业的各个领域,从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机械等重工业应用,到健身器材、食品加工、厨具等民用应用,一切涉及金属板材、管材的切割,都已经或者开始采用激光切割机这一先进加工装备。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激光切割以极低的材料加工损耗、较低的烟尘污染的显著优势,工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放大。

以目前的市场容量看,应用数量较广的三个主要行业为委外加工配套、钣金加工和工程机械,具体为:委外加工行业:该行业遍布各地域金属板材加工市场,用户群庞大,也是中国工业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社会化、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入的经济形势下,委外加工行业发展最为迅猛。该行业典型特点是面对的客户行业面广、需求多变、竞争激烈,需求高效加工、加工厚度范围大、加工尺寸柔性强的设备。为此邦德激光推出P 系列以及S 系列,可承载30kW 高功率激光器,并提供成熟稳定的空气切割工艺,为用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钣金加工行业:该行业加工板材以薄板为主,材料以碳钢及不锈钢为主。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F 系列以及E系列、P 系列设备,并根据海外用户需求配备自动化设备,满足用户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加工需求。

工程机械行业:该行业所需切割板材幅面大、厚度大,这就要求我们的设备要有强大的切割能力及承载能力,我公司推出G系列设备,满足12米以上的板材长度,最高可支持30kW功率的激光器,可批量加工厚度50mm的碳钢及150mm 的不锈钢板。

MFC:邦德比较有优势的产品有哪些,研发趋势和方向如何?

在激光切割机方面:中功率F系列,销量最大的产品,主要满足委外加工等行业对激光的基础应用需求,该款机型承载着邦德激光的“初心”:普及激光加工技术,让激光科技改变人类生活。该机型虽然是入门机型,但绝不简单,全系标配自动调焦式切割头,独家配备喷嘴自动更换功能,降低激光切割机的使用门槛,让激光科技不再神秘。

高功率P、S系列:P系列配备自动交换式双工作台和获得德国“红点奖”的大包围罩壳,是中高功率销售的主流机型。尤其是2019年,P系列(12kW、20kW)的成功推出,迅速使得P 系列高功率成为中国激光加工界的“网红级”产品,以高速度、高厚度的加工能力、强大而齐备的一键自动加工功能和极具竞争力的市场定价,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月销量屡创新高。而S系列则是“实力担当”,拥有业界最高的4g加速度、200米/分定位速度、30kW最大加工功率以及汽车曲面级别的外观造型,全能高效、美观实用。

在激光切管机方面:K系列:K系列与平面切割机F系列定位相同,是满足广大管材切割需求的“刚需型”产品,最大可以实现360mm的圆管切割,小巧而不简单。

T、X 系列:是管切产品线的主力产品,全电动卡盘,夹持力稳定,位置可控,精度高。并可选配全自动上下料和管材误差自动补偿功能,实现全能加工。而X 系列则具有三卡盘技术,实现真正的零尾料加工,避免材料浪费。

此外,随着高功率对加工效率的快速提升,单次加工循环中,切割时间占比越来越低,而上下料过程占用时间比例逐渐上升,从而降低了有效加工时间,整体效率变低。为此,邦德激光不断加大在自动化装置方面的研发力度,以itrans 紧凑式上下料单元,isort自动分拣单元等自动化装置和功能,实现全自动上下料,并可根据零件形状自动识别、快速分拣,效率倍增。

未来,邦德激光研发将专注于激光切割机的核心技术、装置的研发,立足单机稳定、可靠,以高性能、高可靠性、免维护为目标;不断研发推出以颠覆性功能创新为核心的黑科技,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装置系列化、个性化设计、成线成套,实现三位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

MFC:2019 年邦德激光全球首发30000W和25000W超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目前万瓦级设备在市场应用如何?随着国家“新基建”项目的实施,为万瓦级设备带来更大市场的同时也对其提出更高的性能要求,请问贵司万瓦级设备的研发方向是什么?

刚才已经说过,我们的P 系列在成功推出12kW、20kW 激光功率后,已经成为受市场欢迎的“网红级”产品,以其数倍于4~6kW 传统功率段的切割速度和厚度,加工性能大幅提升,单位成本大幅降低,提高了客户的竞争力和利润,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和客户的一致好评,月销量节节攀升,可以说,引领了中国万瓦级高功率激光切割机的发展方向,也打破了一些关于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即将止步于一万瓦,再高功率将毫无意义的说法,当然万瓦级确实是有着极高的技术门槛,尤其是在高功率厚板的切割工艺、穿孔工艺以及对机械系统的热损伤防护等等方面,针对于此,邦德激光研发了智能穿孔、无界切割、光眼寻边、主动定焦、实时冷却、防烧新材料等一系列的功能、装置,从而使得万瓦级高功率长时间连续切割成为可能。应该说,对于新科技的发展,我们永不设限!“Think FurtherDream Bigger!”将始终是邦德研发的DNA,并将始终坚持“未来已来”的创新理念,不断推出更高功率、更高速度的激光切割产品,促进中国金属加工行业转型升级。

MFC:您如何看待中国钣金加工行业和钣金装备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

目前,我国的钣金加工行业已经在向“精密钣金”的方向发展,焊接结构件“钣金化”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欧美企业早已实现并正在持续深化应用。钣金零件有着精度高、轻量化、外形美观等显著特点,除了传统的钣金壳体类应用之外,与传统的结构件焊接成型相比,优秀的钣金结构设计和高精密的加工装备将会取代相当一部分焊接结构件的行业应用。近几年,激光切割机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剪板机、转塔冲床,以前在国内比较少见的精密折边机,现在也是屡见不鲜,数控折弯机更是取代普通折弯机成为主流装备,我国的钣金加工行业势必朝着“精益化”和“精密化”发展。

而激光切割机的发展,将会随着中国工业的不断升级,肩负起“金属加工下料工艺”主流加工装备的历史使命。技术层面,势必向少人化乃至无人化发展,整个激光技工装备行业即将进入“成熟期”,未来的激光加工装备的竞争,一定是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也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比拼。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会使得行业洗牌提前到来,全球经济短时低迷不振,每一家激光企业都会有一个痛苦的“煎熬期”,但可以预见的未来,熬过去的企业经过此次洗礼,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邦德激光将始终坚持研发创新、技术驱动的核心战略,坚持以“产品”为核心,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可靠性、稳定性,产品立企、产品兴企。以产品品质、服务品质、资源投入为驱动力,不断提高激光切割机的易用性和实用性,降低激光切割机的采购门槛和使用门槛,让激光切割应用不断普及,助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对于激光切割机行业,2020年很残酷,2021年更残酷,2022 年会很美好,但大多数企业将消亡于2020年与2021年的冬春之交!

企业层面来讲,邦德从来不甘平庸,邦德人把“只做最好、只做第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别人贪婪时我们恐惧,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一将功成万骨枯”,残酷的环境、惨烈的厮杀是每个行业王者登顶的必经之路!

Dream bigger,Think further,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邦德激光立誓打造“全球激光切割机行业第一品牌”!为中国智造争光!

结束语

邦德激光4月实现产量380台,发货量355台,再创历史新高,并继续保持”激光切割机行业出货量全球第一“。到2025年,邦德激光单月发货量预计突破5000台,并达到中国市场整体出货量的50%以上,中国品牌外销出货量的50% 以上,超越行业内德国、日本的百年企业,彻底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全球口碑第一”的品牌。

除了打造核心竞争力产品,邦德激光给本刊最深的印象便是“不断前进”的追求,从大的方面讲,制造业的“核心化”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从小的方面讲,疫情后,欧美日制造业的回归,影响我国激光制造装备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着钣金加工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到邦德激光,以人才为基石,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资本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布新技术新产品,有这么几个支撑点,快速将高科技研发成果应用到生产中,使研发和生产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化解追赶和引领我国激光制造业的发展,随着邦德激光海外不断地发展,在未来的世界激光行业中,中国面孔的邦德激光已经越来越清晰。

来源: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

来源 : MFC《金属板材成形》杂志 发布时间 : 2020-05-25

美海军成功测试激光武器,或将改写未来战争模式

5月16日,美国海军成功进行了一次高能激光武器测试,这次测试平台是一艘军舰——“波特兰”号两栖船坞运输舰(LPD 27)。在舰上安装了固态激光武器系统(LWSD)MK 2 MOD 0,锁定并成功击毁一架无人靶机,这次测试也为激光武器上舰实用化做准备。

从美方公布的视频可以看到,在一道“刺眼”亮光下飞行中的无人机开始冒烟,然后坠毁。据称这次试验用激光武器功率可达150千瓦,激光或定向能武器能够以光速攻击目标,目标在激光的速度面前基本没有幸存可能性,当然前提是激光武器功率足够大。

激光发射

根据美军说法,激光武器不用考虑风速、光线等因素,以光速指向目标只是瞬间的事情,只要功率足够大击毁目标是很简单的事情。就如下图武器操控界面展示一样,搜索瞄准,然后发射就等目标坠毁。

操控界面

被击中的无人机

由于激光武器以光速前进目标无处可躲的特性,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优先考虑发展方展,按照美方说法。激光武器并不一定像常规弹药以摧毁目标为标准,而是以破坏、降低或击伤目标使其不具备作战能力,特别是现代高精技术装备在主要元器件受创后基本战斗力为零。

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个领域都已研究多年,早期苏联解体前曾发展过1K-11激光武器坦克(1982年),有玩过红警的应该知道这全计也是原型之一。这种坦克使用自行火炮底盘,和普通坦克一样有一挺自卫高射机枪,硕大的“激光炮塔”看起来相当有威慑力。

1K-11自行式激光武器系统

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限制,1K-11激光系统只能对敌方观瞄设备和电子仪器进行软杀伤,也就是让对方繁感设备失效从而达到使用丧失战斗力。这种方法主要是激光功率小,无法进行直接摧毁杀伤,但发展理念很有前瞻性虽然最后没能投入实战。

1K-11自行式激光武器系统

回到美国,近年美国对激光/定向能武器研制相当有冲劲,之前也在空中、陆地进行了相关测试。激光武器原理都有一样一看就懂的即视感,但真正研制会碰到一个最大的难题,如何提升功率并做到小型实用化,这也是制约激光武器实用化的一大难题。

美国空军ABL机载激光武器,这可是作为反导用途的一部分,如果功率够大在空中比任何武器都具备拦截优势。

美国空军ABL机载激光武器

也有陆基激光武器,这是美军用于测试的结果,激光武器可以瞬间击毁1英里外汽车。焦点很快冒烟,虽然不是直接爆炸物杀伤,但对于精密的现代武器装备来说,这样的攻击已经可以令敌方丧失战斗力。

陆基测试

通过各种激光武器测试验证,美军的目的是实现战术攻击、战略反导等多方面相结合,在激光武器小型实用化之后。可以推动现代战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激光武器指哪打哪,是真正意义上的直瞄直射武器。有别于传统武器无需导航、预设提前量等,只要瞄准了直接发射目标根本没有反应时间。海基平台相对大的空间更适合安装高能激光武器,通过机动可以部署全新的海上防空防导,直线提升对战优势这也是美国海军优先发展的方向。正如“波特兰”号舰长所说:有了这种新的先进能力,我们正在为海军重新定义海上战争。

激光武器


来源 : 百家号:北雁自南归 发布时间 : 2020-05-25

一道激光里摘得三个一等奖!上光所带你走近未来

一道激光中蕴藏多少科学奥秘?能为国计民生做出多少贡献?从这一个研究所如今的收获中,可以管窥一斑。

在5月19日举行的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光所”)凭借在激光领域的研究一举摘得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并有一人获得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今年是激光器诞生60周年,如今的激光科技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也是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创新驱动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必争之地。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机构,上光所一直积极探索激光科学前沿问题,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已在激光科技创新价值链的多个关键点连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钕玻璃、分布式光纤、激光薄膜……都曾登上过上海市、全国科技奖励的领奖台。
本年度获奖的项目每一个都充满着未来感,一起来看看↓


海岸线探测“神器”
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机载蓝绿激光海洋探测和传输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我们是研究光的人,却最怕光,总是在暗室里做实验。”可他们研制出的材料、设备,却为人们打开了视野的盲区。
上光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陈卫标带着团队钻研十多年,在独具穿透海水本领的蓝绿激光中,寻找到一些太阳暗线,这些暗线可以让激光无视白天海面上强烈的阳光,直接“看”到蔚蓝幽深的水下世界。

测得准、探得深、通得稳、抗干扰,是这套系统的最大亮点。陈卫标介绍,经过多年探索,他们已经将设备的探测深度从原来看到水下十几米,提升到现在的近百米;可观测海况从3级海况提升到5级,哪怕海浪高达4米,太阳光十分强烈,也能完成任务。以前测量船出海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带上这套设备,飞机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最近,科研人员还利用这套设备看到了海洋的内波,这在海洋科学研究上非常有意义。”
下一步,曾有研制卫星上激光设备经验的陈卫标,还准备将蓝绿激光海洋探测设备搬到卫星上,使它在浅海海岸带测量、海洋生态监测上,发挥更大作用。

红外光学材料“千里眼”
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大尺寸高性能氧氟红外玻璃制备与无框化构件技术及应用

红外光学材料是超视距夜视、红外探测、空间遥感和精确制导等先进技术不可或缺的材料,但针对红外玻璃在内的高性能红外光学材料,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长期实施技术封锁和严格禁运。
为此,上光所副所长张龙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攻关,攻克了大尺寸、宽光谱、高光学均匀性红外玻璃的制备,以及无框化构件技术等系列关键难题,在摘得科技奖项的同时,他本人也因此获颁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要满足新一代尖端光电系统“看得更远”“看得更清”的发展需求,高性能红外光学材料必须迈过的一道槛就是要实现超大尺寸。张龙25年来致力于红外光学材料研究,带领团队十年磨一剑,成功研制出新一代红外光学材料,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并在智慧城市、无人驾驶、公共安全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持科研“屠龙宝刀”发现反物质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超强激光驱动粒子源与新光场”

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大国重器”,更是项目第一完成人沈百飞研究员心目中的科研“屠龙宝刀”。

位于张江的10拍瓦羲和激光装置引领世界最强激光,正在建设的100拍瓦级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更加令人期待。而沈百飞团队的成果就是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中“极端光物理线站”设计的重要依据。

格式 4 ( 16px, rgb(62, 62, 62) )

他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强激光产生“反物质”粒子,实验上成功观测到正电子束产生,该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16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他开辟出了强场涡旋激光物理新前沿领域,首次提出“光扇反射”产生超强涡旋激光的方法,并提出兼具高强度、短波长、高角量子数的涡旋高次谐波理论机制,获得实验验证。


从无人问津到成为经典论文
2019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达曼光栅原理及应用

达曼光栅是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但之后十几年没有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到了90年代,随着光互联和光计算的提出,才再次引起关注。从那时起,周常河就燃起了对这个领域探索的强烈兴趣。而事实上,在那个计算机并不发达的年代,达曼光栅优化设计难度巨大,一个有11个变量的光栅,最优解相当于在10万亿亿(1022)种组合中找到一种组合,才能使得光栅性能最优。

从达曼光栅非对称相位编码优化算法,到圆环达曼光栅,再到达曼波带片、三维达曼光栅、扭曲达曼光栅……周常河带领他的基础研究团队逐步建立了达曼光栅从标量到矢量、从理论到应用的完整学科分支体系。他早期发表的论文,他引数量不断上升,如今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论文。

来源:文汇

原标题:《上海科技奖 | 一道激光里摘得三个一等奖!上光所带你走近未来→》

来源 : 文汇 发布时间 : 2020-05-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