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30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2018)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作为继德国EMO、美国IMTS展会之后的第三大的国际机床工具展览盛会,本次展出以“创新、智能、精准、专业”为主题,重点展示了机床行业的最新产品和应用方案,以及工业4.0、机器人、激光技术等技术融合的成果。
本展展会汇聚了全球各地的知名机床企业供应商,参展企业超过一千多家,包括马扎克、大隈、通快、西门子、哈斯、德马吉森精机、秦川机床、大族激光、百超、华工激光等世界知名企业,带来了机床主机和刀具、数控系统等先进产品方案。
机床作为“国之重器、工业之母”的关键技术装备,也是“中国制造2025”行动战略指定的重点发展领域,机床行业的进步将影响到高端制造的进程。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机床已经突破了五轴复合加工技术难题,目前正在融合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不断升级转化为更高端智能装备。
近年来,在人力成本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方向,加上个性化定制需求凸显,给新型机床创造了巨大的机遇。机床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了多年,那么,本届机床展会又有什么新鲜的技术和方案呢,OFweek激光网小编带大家一暏本次展会盛况。
工业机器人与数字化机床
工业机器人和机床的结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机器人帮助机床上下料,提升机床加工的柔性化效果。本次展会上,广州数控展出了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多台机器人相互协助完成工件的制造过程。
作为中国领先的数控品牌企业,华中数控带来了云数控(INC cloud)服务平台,这是针对机床、数控厂商打造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可以提升调试机器的效率,解决机床故障问题,实现车间的网络化,利用大数据分析为用户创造更多的可能。
数字化技术正在给机床行业带来全新的改变,西门子展出了数字化机床系统解决方案和专业的3D刀具路径分析软件,通过三维技术可以提升机床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此外,还有博世力士乐公司带来数控板材切割系统解决方案,系统支持工业4.0标准接口,支持车、铣、磨、切割等多种工艺复合操作。
激光加工重塑制造业格局
激光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钣金等领域,可以对金属进行切割、焊接、打孔、微加工等一系列操作,减少材料损耗和提升生产的整体效率,已经成为智能制造装备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本次展会上,百超展示高功率的激光切割机,华工激光展示了激光器件以及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等产品。
作为日资综合金属加工设备制造商,天田(AMADA)带来了新型飞行光路光纤激光切割机LCG3105AJ、新型网络化折弯机HM1003和全自动冲切解决方案EM2510M2+MPL等产品。其中,网络化折弯机HM1003在中国产折弯机上搭载AMNC控制系统,实现 VPSS 数字化折弯加工,支持离线编程,折弯数据共享等功能。
通快(中国)有限公司展示了TruMatic 1000 fiber激光冲裁复合机,据说这是全球最灵活的激光切割机,也是一台最紧凑的冲床。他既能超高速地切割金属板材,也能实现成型和攻丝等工艺。
目前激光行业正在推进大功率激光器的研发,新一代光纤激光器逐渐成为主流工业激光器,随着国内光纤激光器的技术突破,高功率光颖激光器开始代替进口,并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发布时间 : 2018-06-29
中国国际激光产业峰会在济南举行,姚建铨院士:打造“激光第三极” 济南最有优势
济南邦德激光5年内目标剑指100亿元产值。支撑目标实现的,除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外,济南市未来3年对激光产业高达5000万元的扶持计划将发挥辅助作用。该计划将主用于助推产业聚集,吸引人才来济。
在6月24日举办的中国国际(济南)激光产业峰会上,“争取通过3-5年时间打造中国激光产业第三极”的计划内容,由济南市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高术仁向外界透露。
全国激光出口量前10六七家为济南企业
据了解,谋划打造激光信息产业创新中心,规划建设济南激光产业园,扶持激光产业、科研、人才等方面的5000万元资金计划等内容,成为“中国激光产业第三极”目标实现的有效支撑的一部分。
得知济南打造“第三极”的计划,前来参加本次峰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认为“很有信心”,他目前承担着武汉、深圳两地光学实验室的领军任务,还是国内知名的楚天激光、大族激光等多家激光企业的首席科学家。他表示,“如果第三极从国内无锡、鞍山等其他发展激光产业的候选城市中产生的话,济南应最有优势。”
姚建铨认为,济南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在激光产业领域也有广泛的产业基础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基础的确存在:据调查统计显示,济南市共有大中小型激光加工企业近700家,在短短5年内,产值和规模得到迅速发展,部分在国内已小有盛名。来自2017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激光出口量排名前10的企业,有六七家为济南企业。济南激光产业经过不断发展,已从激光发生器、光纤、电源到冷凝器、振荡器的生产,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和一批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
急需进行转型升级 向产业链高端化迈进
不过,差距也应得到重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如成在现场发言中表示,虽然济南激光企业多、基础深厚,但多数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规模较小,企业急需进行转型升级,向产业链的高端化迈进。
目前,济南尤其是高新区在发展激光产业前期做了一些推进工作:如,原来位于济宁市的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迁回济南高新区;争取山东大学激光重点实验室的重点课题项目放在高新区智能装备城;2017年高新区对外发布消息,称拿出1200亩土地,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激光产业园。
济南的激光企业,产值正呈现爆发发展。其中,邦德激光的出口量和出口额排名全国领先,今年产值将飙升到10亿元以上。其他如华光光电、神戎电子、镭鸣激光等激光企业,也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
济南市经信委主任汲佩德表示,激光产业是智能制造,也是高端装备,同时也是数字产业,济南市正在大力发展十大千亿级产业,激光产业是重要门类。
事实上,作为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国内激光产业园建设竞争激烈。国内已经兴建武汉光谷、深圳大族全球激光智能制造基地、温州激光与广电产业集群、辽宁鞍山激光科技产业园等近10个激光产业园。
面对挑战,参与峰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认为,认准方向,持续发力,加大政策扶持,推进研发和人才两个驱动,才能更好地参与竞争。
发布时间 : 2018-06-25
14日晚间,大族激光(以下简称“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大族激光与华昌达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梅柯”)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双方发挥各自在激光技术和机器人焊装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拓展工业激光加工与机器人领域的协同发展。
其中,大族激光出资额为1.3亿元,以货币出资,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65%,自新公司成立之日起15日内出资1000万元,剩余出资款自新公司成立之日起60日内根据新公司用款需要分批出资到位;德梅柯出资额为0.7亿元,以货币出资,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35%,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
德梅柯为新公司的经营提供技术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技术指导,许可新公司使用必要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大族激光表示,本次合作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在激光技术和机器人焊装自动化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工业激光加工与机器人领域的协同发展。
2018年5月2日,公司与华昌达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有意共同积极推动双方在产业合作、产品研发、客户协同开发等层面的合作。
发布时间 :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