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炬光科技近6亿元完成收购瑞士SMO
02
美国激光巨头1.89亿美元开启收购
03
华嵘控股拟并购“开拓光电”
04
德国知名DPSS激光器开发商被收购
05
美国光学巨头收购高光谱成像系统制造商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作者: 十一郎 发布时间 : 2024-01-26
来源 : 投资界 发布时间 : 2024-01-26
在锂电池制造的繁杂工艺中,焊接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关键性的一环。传统焊接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引发电池性能的衰减。但随着激光焊接机的出现,这一切都得到了改变。
一、焊接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电芯焊接:这是最基本的焊接,将正负极片与隔膜焊接在一起,形成电芯。
极耳焊接:将电芯的极耳与电池的外壳或连接片焊接在一起,确保电流的传输
外壳密封焊接:确保电池外壳的密封,防止电解液泄漏。
模组连接片焊接:将多个单体电池串联或并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池模组。
注液口密封焊接:注入电解液后,确保注液口密封,防止电解液泄漏。
二、激光焊接机的优势
1. 高效自动化生产
激光焊接机在作业时无需真空环境,通过透镜及光纤,实现远程控制与自动化生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干预和人为错误。
2. 精密焊接
激光焊接机发出的激光束经聚焦后可获得很小的光斑,定位精准,可大批量自动化焊接精密金属零件。确保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焊接速度快与质量稳定
激光焊接机属于非接触焊接,设备可长时间稳定运行,焊接效率高,质量稳定。这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4. 适用多种复杂材料
激光焊接机对钛、石英等特殊且难焊接的材料都有非常好的焊接效果,并能对不同性能的材料进行精密焊接,焊缝美观牢固。
5. 设备性能卓越
激光焊接机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证明了其卓越的焊接效果。前期进行简单的调试,就能长时间稳定运行,设备质量好,基本免维护。
综上所述,激光焊接机在锂电池制造过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焊接质量,而且简化了操作过程,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焊接机在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来源 : 尚拓激光 发布时间 : 2024-01-22
超1800亿元!广东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2025年营收目标确定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以进一步支持激光和增材制造产业发展。
01 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占全国三成以上
广东省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全省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占全国 30%以上。截至2022 年底,全省累计专利申请量 7.4万件,占全国15.9%,全省相关企业营收达1409亿元,均列全国首位;拥有 20余家上市企业,年营收超1亿元的企业100余家。
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激光与增材制造材料、扫描振镜、激光器整机装备、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整个产业已成为驱动我省迈向“制造强省”的核心动力源泉。
不过,广东激光和增材制造产业也存在问题与面临挑战。一是部分领域高度依赖进口,产业向高端发展存在较大压力。二是技术应用有待深化,超快激光加工、激光诊疗、激光显示、增材制造等领域技术在相关产业中推广应用不够。三是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四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02 行动目标:
到2025年营收总额超1800亿元
“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5 年,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创新引领、结构优化的生态体系,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除了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领先,还要实现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更加完善等四大目标。
一要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领先。
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到 2025 年,产业规模保持在全国领先,年营收超1800亿元,年均增长超15%;累计培育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年营收超 50 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 5 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30家以上。
二要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基础与专用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与系统等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到 2025 年,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超 8%,有效发明专利量超 1 万件,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200 项以上,重点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 8%,成为全国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创新策源地。
三要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坚持错位发展原则,突出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定位,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地为重要节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区 5 个以上,建设材料、器件、装备与应用基地 10个以上,推动产业逐步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四要产业生态更加完善。
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打造激光与增材制造领域集产品设计、基础材料、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与系统、应用技术与服务等为一体的全流程产业链,建成一批创新平台和服务载体,推动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等领域创新应用与融合,形成应用示范项目 100 个以上。
03 重点任务:
优化区域布局和培育优势企业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6项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如下: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广州发挥高校院所众多的优势,为全省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人才支撑,重点布局专用材料、精密激光制造、生物增材制造等领域。深圳发挥创新企业聚集和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势,汇聚产业人才平台、项目等创新资源,重点布局激光器件、激光与增材制造装备等领域。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阳江等地发挥制造业强市的优势,积极打造一批支撑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企业和配套载体。
二是培育优势企业,加速产业集群发展。
统筹建设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区,引导特种光纤、数字光场芯片、精密激光与增材制造装备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我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和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构建以链主企业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形态;:鼓励省内龙头骨于企业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和重大研发平台建设,引领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技术跨越发展。
积极开展激光与增材制造领域的前沿性、原创性技术研究,围绕光纤器件、激光泵浦源、扫描振镜、激光加工头等关键零部件,以及超短脉冲/超大功率/超大能量激光器等的研制与应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基础与专用材料一关键零部件一高端装备与系统一应用与服务”的产业链整体创新效能。
四是加强应用推广,助力产业全面发展。
积极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应用示范项目和示范平台,大力推进高功率激光切割、高速激光熔覆、激光淬火、激光清洗、激光微加工、激光诊疗、大幅面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等技术在重要场景的应用示范重点支持高功率激光装备在汽车领域,超快激光在医疗健康领域陶瓷增材制造在电子信息领域,金属增材制造和高分辨率/大幅面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船舶、核电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提升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水平。
五是建设平台载体,支撑产业深度发展。
着力建设激光与增材制造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重大成果转化和应用: 支持建设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加速器、技术创新联盟、行业协会等,大力支持初创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产业服务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
六是深化开放合作,构建全球创新网络。
加强与国际、港澳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设立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境外研发中心等,推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互动,提升全球资源聚合能力;鼓励企业开展跨地域并购、创业投资,做大做强产业链条;依托产业梯度转移招商引资对接平台,深化国际国内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优质资源招商与合作。
04 重点工程:
加快推进强链补链等七大工程
《行动计划》提出了强链补链、园区增效、创新领航、应用示范、平台聚势、质量品牌培育、知识产权提升等七大重点工程。
一是强链补链工程。
围绕光纤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生产增材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重点环节,加强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支持核心产品研发迭代,提升企业竞争力,推进产业集群“强筋壮骨”。针对我省高端激光元器件、扫描振镜、高亮度泵浦源等产业短板,强化靶向招商和技术引进力度,着力招引一批有助于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瓶颈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分支机构。
二是园区增效工程。
加强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错位布局,省市联动建设 15 个以上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专用材料零部件、器件、整机装备等产业特色园区(基地)或综合性园区(基地),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广州重点建设广州市 3D 打印产业园和激光等离子体产业园;深圳重点建设深圳激光谷产业园等;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地市重点建设顺德激光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中山科技创新园、华南激光谷产业园等,构建支撑产业链延伸及完善的重要基地。
三是创新领航工程。
面向激光与增材制造发展前沿,围绕大模场光纤、高品质晶体、高端增材制造材料等专用材料,高功率合束器、光纤光栅、光隔离器、扫描振镜、高亮度芯片、高端激光加工头等核心零部件,形成若干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提升自主可控能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省外机构申报国家激光与增材制造技术攻关项目,集聚优势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四是应用示范工程。
围绕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重点地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特色和重点应用领域,建立 100 个以上示范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产业应用示范场景进一步推动产业深度应用与推广。
五是平台聚势工程。
积极推动先进光源、超强超短激光装置、中山光子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大科学装置的科技牵引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建设激光与增材制造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平台;进一步完善广东省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鼓励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参与产业联盟建设,发挥各类创新资源优势,打造共生环境。
六是质量品牌培育工程。
加强精密光学器件、激光加工增材制造装备等制造工艺研究和应用,提升产品质量设计能力鼓励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等主导或参与激光与增材制造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等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积极举办或参加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深圳国际激光展、增材制造技术论坛等各类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关键零部件、高性能激光器和高端智能装备等知名品牌,提升国际知名度和产业影响力。
七是知识产权提升工程。
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等围绕激光与增材制造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重大装备等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提升各类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等。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作者: 十一郎 发布时间 : 2024-01-20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3携手奋进,一起创造了属于镭神智能的精彩,留下太多值得铭记的时刻,耕耘、收获、荣誉、合作…… 回首来时路,聚力再出发。镭神智能邀您共同读取2023年度记忆,一起看看吧! 关键词:融资 2023年镭神智能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由济南同信未来产投与重庆南部基金共同领投,在激光雷达技术先进性、行业应用创新性与实用性以及行业地位领先性等方面得到了极大认可。目前正在开放D+轮融资,期待更多优秀的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机构参与进来,携手一起创造激光雷达领域中国智造的旗帜,为下一步冲刺国内资本市场做好充足准备。 关键词:荣誉资质 More 镭神智能凭借过硬的企业实力、创新的产品技术、无限的发展潜力,在2023年共荣获了40多个奖项,包括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深圳市人工智能企业4A等级认定、2023年度深圳行业领袖企业百强、2023科创好公司、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企业50强、宝安大工匠和凤凰英才岗A档人才等,每一份荣誉,都是对镭神智能实力的充分肯定与褒奖,同时也是激励镭神智能不断前行的动力之源,未来,将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务实笃行,启幕全新的荣耀征程。 关键词:展会
2023年,镭神智能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不断完善国内外市场布局,共累计参展论坛次数约100场,行业覆盖物流仓储、汽车、工业机械、电子、安防、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自动驾驶等。在国内外多个知名展会中,包括在上海、深圳、杭州、北京、天津、美国、德国、西班牙、迪拜、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我们携带最新的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技术成果与解决方案,向全球客户展示了作为全场景激光雷达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行业领先地位。 关键词:知识产权 公司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和知识产权管理,核心技术均通过自主研发取得,在2023年实际申报68个专利,完成率100%。截至目前,已累计申请专利561项,已获得专利335项(其中发明专利88项,实用新型专利144项,外观设计专利103项)、软件著作权49项、集成电路版图设计3项,科技成果转化数十项等,为公司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战略合作
2023年,镭神智能与多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包括瑞识科技、智由汽车、大运集团、效掌科技、韩国水星叉车等公司,联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业链发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融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新品发布
2023年镭神智能向市场推出多款不同系列的产品,不断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包括激光雷达3D SLAM智能无人叉车系列产品、1550nm光纤车规激光雷达、905nm车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机械式激光雷达PoE系列等,以及全球发布首款激光雷达3D SLAM无人叉车/AMR控制器,这些创新产品不仅代表镭神智能在激光雷达技术领域的新突破,同时也彰显了公司不断探索前沿科技与行业解决方案的决心。另外,将在2024年陆续推出FMCW 4D成像激光雷达、FLASH纯固态补盲激光雷达,敬请期待! 关键词:领导关怀 镭神智能在2023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成果离不开镭神智能各位同仁的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让镭神智能在成长道路上多了一份坚定的信心和一往无前的动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
镭神智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与高校的合作,一方面能够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在引进高校前沿科技研究成果的同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创新,实现资源共享。目前与多家高校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例如:泰国农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等。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各高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探索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招商大会
镭神智能在2023年举办了三场以“凝众心之力,创共赢之局”为主题的激光雷达3D SLAM无人叉车招商大会,为全球代理商客户提供最大优惠力度的价格支持,极具保障性的售后服务,吸引众多代理加盟,共计达成合作数十家。未来,镭神智能期望能与更多有志之士共建良好、繁荣的产业生态圈,实现价值共生、多方共赢的盛大之局,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关键词:参编标准 镭神智能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2023年新增参与近10项标准,覆盖车载激光雷达、车路协同、智能制造、机器人、露天矿山无人驾驶等领域,其中,《车辆轮廓测量系统检测规范》、《露天矿山智能运载和协同作业系统 通用要求》、《露天矿山智能运载和协同作业系统 车载系统规范》、《2023年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自主导航移动机器人(AMR)产业发展蓝皮书(2023版)》5项已发布。未来,镭神智能依托自身丰富项目经验,将技术发展与业务应用更加紧密的联结,积极助力行业标准制定。 关键词:技术突破 More 镭神智能针对汽车、机器人等在行驶和运行环境中遇到的灰尘及雨雾问题,将扬尘及雨雾特性与点云算法进行大量的对比实验计算,形成一套激光雷达灰尘、雨雾过滤的算法,解决灰尘雨雾环境下无人驾驶的感知精度问题,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另外,已率先实现工业级及特种激光雷达百分之百全国产化,车规级激光雷达全国产化进程正在稳步向前推进。 在2023年的经历和挑战之后,我们站在了2024年的崭新起点,迎接着未来的无限可能,镭神智能将继续坚持“让驾驶更安全,让机器更智能,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深耕激光雷达领域,引领行业踏入新的征程。
来源 : 镭神智能激光雷达 发布时间 : 2024-01-20
近期,商务部、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在新版目录中,“限制出口部分”对激光雷达系统“控制要点”进行了调整。此次修订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关键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
对比2023年初,在“限制出口部分”明确指出是限制车载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技术出口,此次新版《目录》修订并不会影响车载激光雷达产品的正常出口和销售。 但是,在最新《目录》中,有一项名为“激光雷达系统”的技术被列入限制出口部分,对该项“激光雷达系统”技术的控制要点描述为: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技术:脉冲峰值功率(peak power)>30kW、脉冲宽度(pulse width)<1ns、探测距离(detection range)>2km、角准度(angular accuracy)<40μrad、角分辨率(angular resolution)<20μrad、测距精度(ranging accuracy)<2mm。 从技术参数来看,镭神智能自主研发的1550nm光纤激光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符合目录中所限制的多项技术参数,比如高精远距离测距激光雷达、桥梁防撞激光雷达、直升机防撞激光雷达等,探测距离均可达2km以上。该系列产品性能全球领先、功能强大,能清晰探测到远距离高压电线、无人机等细小物体及其他障碍物,打造感知性能超群的高端激光雷达。 镭神智能将积极响应出台的相关政策,严格遵守《目录》规定,不会对外出口超过技术参数限制的相关激光雷达技术,与国家同频共振,保护好国内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推动高端激光雷达国产化发展。 镭神智能还考虑到未来国际恶劣政治环境下有可能芯片禁运对企业生存的影响,在国内率先实现工业级及特种激光雷达百分之百全国产化,车规级激光雷达芯片全国产化进程正在稳步向前推进,真正做到不再依赖进口芯片,一样可以为国内提供高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镭神智能构建了七大激光雷达产品平台+三大算法+两大控制器+N个全场景解决方案的业务生态,并打造了世界领先的3D SLAM无人叉车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覆盖自动驾驶、智慧交通、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机器人、智慧物流、高端安防、港口、测绘、工业自动化等产业生态圈。 镭神智能打造了覆盖1550nm波段与905m波段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矩阵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采用自研自产激光雷达专用芯片和1550nm光纤激光器,具备探测距离远、测距精度高、图像级三维点云成像、性能稳定可靠、综合成本等行业领先优势,全面赋能乘用车、商用车、低速无人车智能驾驶,及L4级别以上的高级自动驾驶,让驾驶更安全。另外,已经研制出全球最具竞争力及未来L4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前向主雷达终极解决方案1550nm FMCW 4D成像激光雷达,以及FLASH固态激光雷达,计划2024年推出。 在过去几年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的激光雷达技术逐渐实现了从落后到世界领先。如今,镭神智能彻底攻克了我国被“卡脖子”的35项关键技术之一——激光雷达技术及产品化问题,并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致力于实现技术全球领先地位和国产化生产自主可控,逐步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未来,镭神智能将继续加大在新型激光雷达、光纤激光器、核心关键零部件、系统核心算法、应用解决方案上面的研发投入,不断丰富产品线和市场应用的扩展,助推全球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来源 : 镭神智能 发布时间 : 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