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点赞!邦德激光切割设备再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视频)

4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对烈士(刘谦初)家乡山东平度进行采访报道。报道中指出:平度市正全力推进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绿色铸造。邦德激光T-series激光管切设备作为推动平度市标杆企业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汇)发展的源动力,在此次报道中惊艳亮相。

万汇主营业务为户外家居和户外伞具,于2018年先后采购邦德激光P-series和T-series激光切割设备,用于切割铝材、基础件等,邦德激光先进的切割设备,持续稳定的输出,为万汇市场版图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此前,邦德激光已多次亮相央视《朝闻天下》频道,赢得政府、行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邦德激光:雄厚的研发实力

邦德激光十几年激光装备制造领域的积累,始终明晰“产品”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邦德国内设有济南、上海两大研发中心,专注于先进机械、电气、软硬件系统的开发;海外设有法兰克福、芝加哥和印度班加罗尔三大Technical Center(技术中心),国际一流水平研发人员从事前沿科技的研究,当地研发技术强力支持,全球顶尖技术标准,研发产品均以欧洲QC体系进行严格质量检验。

服务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邦德凭借雄厚研发实力、丰富市场经验、极致的服务标准,立足总部,辐射全球,打造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激光行业服务生态圈,产品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赋能钣金、机械、汽车等200+行业发展,赢得海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极致感动客户”是邦德团队的服务标准。邦德激光根植市场需求,从售前到售后,打造24h服务生态体系,为客户的良性发展提供软服务保障:

售前,邦德激光高级工程师可为用户1对1定制产品解决方案,为客户寻求最匹配产品型号。售后方面,邦德已在全球建立15个海外机构,服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设立50多个售后网点,以点带面,100%覆盖中国各大地区,可同时响应数千客户需求。

与民族工业复兴同频共振,同向聚和

工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钣金切割作为工业制造业的基础链,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能力的主要方面。

未来已来,邦德激光势与民族工业复兴同频共振,同向聚和。Bodor作为中国的民族激光品牌,始终以打造“全球激光行业第一品牌”,让“邦德激光”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为目标。紧跟中国制造强国的建设规划,不断升级优化激光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产品创新力、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为激光行业发展和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以邦德激光的“匠心”、“匠品”,赋能中华民族工业复兴,真正让激光行业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

来源 : 邦德激光 发布时间 : 2020-04-13

大师仙去!中国激光科学带头人李再光教授逝世

2020年4月10日下午15:46分,中国激光科学带头人李再光教授于仙逝,享年91岁。

李再光教授,湖南浏阳人,是我国激光技术专家,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建者。李再光生于1928年1月19日,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1963年至1966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学习。历任华中工学院副教授、教授、电机系及光学工程系主任、激光研究所所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通讯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防科工委光电专业组成员、国家“六五”、“七五” 、“八五” 、科技攻关激光技术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重点激光技术实验室主任、国防重点高能束流加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李再光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方面的研究,1959年研制出小型感应电子加速器,1968年创办硅元件厂,1970年完成一项军工紧急任务,1979年研制出1681脉冲硅整流系统,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 “中国环流器一号” 热核聚变实验装置解决了一项难题。他主持研制出2kW、5hkW和10k针板放电横流二氧化碳激光器,因而获准建立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研制成功1000万电子伏特感应加速器、中国环流器一号中的16万千伏安硅整流设备及5千瓦二氧化碳激光器。主编《气体激光及应用》。李再光教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他领导的激光研究所获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李再光教授是国内激光研究的著名专家,多次参加国家激光技术项目的研究、评估,并担任组长。他从事激光研究数十载,硕果累累。在上世纪80年代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80年春节,激光器出光1.2kW。1981年12月,2kW激光器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5kW激光器于1984年3月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由于5k激光器得到评审专家组的好评,国家计委于1986年批准建立国家重点激光技术实验室。他们继续加油干,将两台5kW激光器串联而成的10kW激光器,1988年1月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

李再光共招收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41名。研究生发表的论文,从1985-2000年,被SCI收取的有75篇,其中30篇是李再光指导的14名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被EI收录的有96篇,其中54篇是李再光指导的研究生发表的。

回顾自己经历的人生,李再光总结为:“日军攻占长沙城,少小失学逾三春。长成之后多勤奋,为了中华快振兴。入五所中外名校,学三科基础课程。学习理论为实践,学用结合长才能。胆大承担硬任务,团结攻关事悉成。全盘模仿非所愿,自主创新贯始终。科技自有非常道,坚持求索乐畅行。”


发布时间 : 2020-04-11

网上签约10个项目!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联光行动签约活动举行

4月9日,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联光行动签约活动举行。

活动中,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与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进行签约,分别签署共建联合对德激光合作平台项目、共建联合对俄激光合作平台项目、激光产业链网络平台项目、碟片激光器项目等10个项目,活动全程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完成。

据了解,“联光行动”是由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与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旨在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谋发展。行动将重点围绕产能共享、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层面开展联合合作,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激光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合作的新思路,将对推动中国激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据悉,2019年9月,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以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为建设主体成功申报。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将依托专业化的载体建设,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集中力量吸引更多激光领域企业入驻,打造“济南激光谷”品牌。此外,为推动激光产业向高端发展,园区依托山东省激光所,同时推动激光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向激光清洗、激光熔覆及激光探测等激光新用途发展。


来源 : 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 : 2020-04-11

深圳先进院实现激光程控形状记忆光子晶体的无墨彩写与复印


编者按】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纳米调控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学敏团队实现激光程控形状记忆光子晶体的无墨彩写与复印:利用激光即可在光子晶体智能材料上实现无墨彩色直写和复印功能,有望拓展光子晶体在信息存储等领域的应用。



相关研究结果以Inkless Multi-color writing and copying of laser-programmable photonic crystals 为题发表于材料学期刊Materials Horizons(DOI: 10.1039/D0MH00150C),并被选为后封面。杜学敏是该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王运龙(第一作者)、副研究员赵启龙为该论文作者,深圳先进院为唯一通讯单位。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办公用纸耗量惊人,给自然环境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科学家们尝试开发出可重复擦写的新型智能材料,以替代现有办公用纸。

现有可重复擦写的智能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采用染料或色素等这类化学色实现的可重复擦写材料,但这类颜色往往不稳定,且通常需要墨水书写;另一类是采用光子晶体这类物理色实现的可重复擦写,这类颜色是源于周期性的微纳结构与光相互作用,因此,颜色不仅非常鲜艳且异常稳定,不会褪色。


激光程控形状记忆光子晶体智能材料直写、复印及重复次数


但基于光子晶体的重复擦写智能材料仍面临几大关键挑战:信息存储周期有限、可重复擦写次数较少,且难以同时实现多种颜色。针对上述挑战,杜学敏团队在前期光子晶体智能材料与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将两种材料智能特性融合进而实现多功能的全新想法:利用光子晶体实现稳定颜色,而通过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实现颜色的编程控制与记忆回复。


研究团队将光子晶体反蛋白石多孔结构设计到共价交联的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形状记忆材料中,得益于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形状记忆材料较宽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47~105 ℃),该材料可拥有多个临时形状,且均能在室温稳定维持。


采用近红外光照射(光热效应),即可实现形状记忆光子晶体材料临时形状在纳米尺度上的快速精准回复,由此改变光子晶体晶格间距,从而带来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而且,通过改变光照时间便可控制形状回复程度,进而可以程控颜色变化。


值得强调的是,利用近红外激光可在同一张形状记忆光子晶体薄膜上直写出多种色彩(红绿蓝等),在反复擦写50次以上仍保持优异性能;同时,利用激光还可以将A4纸上的黑色图案彩色复印到形状记忆光子晶体薄膜上,复印下来的信息可以在室温下稳定保持超过一年。


该项研究首次报道了无需墨水、利用激光即可实现多种颜色直写和复印,有望拓展基于这类智能材料的新型激光彩色打印与复印技术发展,及这类智能材料在信息存储与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

来源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 : 2020-04-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