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4月10日下午15:46分,中国激光科学带头人李再光教授于仙逝,享年91岁。
李再光教授,湖南浏阳人,是我国激光技术专家,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建者。李再光生于1928年1月19日,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1963年至1966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学习。历任华中工学院副教授、教授、电机系及光学工程系主任、激光研究所所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通讯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防科工委光电专业组成员、国家“六五”、“七五” 、“八五” 、科技攻关激光技术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重点激光技术实验室主任、国防重点高能束流加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李再光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方面的研究,1959年研制出小型感应电子加速器,1968年创办硅元件厂,1970年完成一项军工紧急任务,1979年研制出1681脉冲硅整流系统,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 “中国环流器一号” 热核聚变实验装置解决了一项难题。他主持研制出2kW、5hkW和10k针板放电横流二氧化碳激光器,因而获准建立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研制成功1000万电子伏特感应加速器、中国环流器一号中的16万千伏安硅整流设备及5千瓦二氧化碳激光器。主编《气体激光及应用》。李再光教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他领导的激光研究所获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李再光教授是国内激光研究的著名专家,多次参加国家激光技术项目的研究、评估,并担任组长。他从事激光研究数十载,硕果累累。在上世纪80年代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80年春节,激光器出光1.2kW。1981年12月,2kW激光器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5kW激光器于1984年3月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由于5k激光器得到评审专家组的好评,国家计委于1986年批准建立国家重点激光技术实验室。他们继续加油干,将两台5kW激光器串联而成的10kW激光器,1988年1月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
李再光共招收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41名。研究生发表的论文,从1985-2000年,被SCI收取的有75篇,其中30篇是李再光指导的14名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被EI收录的有96篇,其中54篇是李再光指导的研究生发表的。
回顾自己经历的人生,李再光总结为:“日军攻占长沙城,少小失学逾三春。长成之后多勤奋,为了中华快振兴。入五所中外名校,学三科基础课程。学习理论为实践,学用结合长才能。胆大承担硬任务,团结攻关事悉成。全盘模仿非所愿,自主创新贯始终。科技自有非常道,坚持求索乐畅行。”
发布时间 : 2020-04-11
网上签约10个项目!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联光行动签约活动举行
4月9日,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联光行动签约活动举行。
活动中,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与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进行签约,分别签署共建联合对德激光合作平台项目、共建联合对俄激光合作平台项目、激光产业链网络平台项目、碟片激光器项目等10个项目,活动全程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完成。
据了解,“联光行动”是由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与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旨在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谋发展。行动将重点围绕产能共享、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层面开展联合合作,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激光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合作的新思路,将对推动中国激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据悉,2019年9月,山东省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以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为建设主体成功申报。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将依托专业化的载体建设,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集中力量吸引更多激光领域企业入驻,打造“济南激光谷”品牌。此外,为推动激光产业向高端发展,园区依托山东省激光所,同时推动激光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向激光清洗、激光熔覆及激光探测等激光新用途发展。
来源 : 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 : 2020-04-11
激光论坛聚焦激光与智能制造行业热点话题,主题涵盖政策走向、高端技术、激光应用、国际合作等各个方面,探讨激光与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前景。现场还成立了10亿元激光产业基金,促进产业高速发展。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发布时间 :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