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协会
首页 > 行业新闻

我国研制出异形激光焊接机器人

 2月6日,记者从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了解到,针对我国农业机械产品零部件形状相异、零件之间焊接的焊缝形状复杂,手工难以完成等问题,该院科研团队和苏州喜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经过连续几年攻关,成功研制出异形激光焊接机器人。目前,首台套已正式下线。



 苏州喜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李明才介绍,多年来,我国一些农业机械产品因生产制造工艺复杂,手工焊接难以完成,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焊接粗糙,漏焊、偏焊等情况严重,制造精度低,生产效率也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低。在工作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生焊缝失效,如脱焊、开裂,造成机器趴窝在田间,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因此,亟待研发一种能够自动完成复杂的异形焊缝的自动焊接机器人,改变农业机械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现状,有效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全面提升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作业水平。


 近年来,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围绕发展智能农机,与苏州喜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双方合作成立智能农业装备研发工程中心,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异形激光焊接机器人在研发上实现了多方面创新,如激光焊接与智能手臂,工件自动就位三者智能结合,智能完成复杂的三维空间焊缝;焊缝自动扫描跟踪,避免了偏焊等现象;优化算法焊缝均匀、美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其次,还解决了手工焊容易漏焊、偏焊,手工焊复杂异形焊缝有些部位难以达到,造成虚焊、假焊等问题,既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了制造精度。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金亦富说:“该机器人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大幅降低了自动焊接机器人的采购成本,开放的系统的适应性广,特别适合大批量零部件生产,也适合小批量零部件焊接,可满足小企业小批量多品种的需要。未来主要应用于各种形状复杂零件的焊接,如农业机械、矿山机械、金属制品、工艺造型的焊接等。”


 在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看来,目前,尽管我国稻麦种植机械化程度很高,但耕、播、管环节的机械作业还比较粗放、碎片化,这使好种出不了好苗,良法得不到良产。在推进现代农业生产作业体系建设中,智能化、数字化高质量作业农机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正在成为继种子、栽培之后的第三大增产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可靠性高的农业机械以及其高端制造技术的支撑,农业数字化精准化将成为“空话”。因此,异形激光焊接机器人的成功研发,对于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在使用中的可靠性,以及降低制造与使用成本,全面推进农业数字化精准化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 :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发布时间 : 2023-02-08

激光振镜控制系统行业发展现状:高端市场丞待国产突破

一、激光振镜控制系统综述


激光加工控制系统按照主流技术路线可划分为激光振镜控制系统及伺服控制系统等。激光振镜控制系统适用精密加工处理、小幅面加工领域,围绕高速、高精特点发展,已覆盖激光标刻、激光打孔、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等激光加工应用场景;伺服电机控制主要应用于大幅面金属切割,强调切割厚度及速度,重点应用于金属板材或管材切割领域。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01.jpg

激光振镜控制与伺服电机控制对比


二、激光加工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2020年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意旨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同时也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方案围绕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和前瞻引领。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强化重点领域部署,鼓励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高端医疗器械、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18.jpg

近年来中国激光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三、激光加工产业链


激光加工控制系统是激光加工设备能够工作运转的运动控制操控系统,也是决定设备加工精密水平、加工速率、自动化水平等加工能力的关键控制中心。产品下游应用可覆盖激光标刻、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清洗等多种场景。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29.jpg

激光加工产业链


我国激光加工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激光设备产量从2016年的5.58万台迅速增长至2021年的20.19万台,期间年均复合增速为29.33%。其中激光切割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打标设备产量占比分别为38%、28%、15%,合计超过80%。


从激光切割设备价值量分布来看,激光器及床身占比较高,运动控制系统占比为5%。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33.jpg

激光切割设备价值量分布情况(单位:%)


四、激光振镜控制系统行业现状分析


从市场规模来看,据《2021年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2020年低功率精密加工控制系统的销售数量为23.85万套,受益激光加工设备需求持续高增,2021年激光振镜控制系统销量增长35%;均价按照1200元/套算,则2021年激光振镜销售规模达3.86亿元。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37.jpg

2020-2021年中国激光振镜控制系统市场规模情况


从下游应用情况来看,高精密振镜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行业、精密五金加工行业、电气仪表行业、机械重工行业、汽车及新能源行业,并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激光加工领域。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40.jpg

2021年中国激光加工控制系统下游应用领域分布


从国产化情况来看,目前国内高端市场国产化率低,与国外企业存在技术差距。我国中低端振镜控制系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高端应用领域主要由德国Scaps、德国Scanlab等国际厂商主导,根据控制系统供应商出货数量及高端应用情况测算,2020年我国振镜控制系统的国产化率约15%。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44.jpg

2020年中国高端振镜控制系统国产化率情况


五、激光振镜控制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国内振镜控制系统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公司、大族激光、兴诚科技、八思量等,其中金橙子现已形成国产龙头优势。据相关数据统计,金橙子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7.52%上升至2021年的43.58%。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48.jpg

2019-2021年中国激光振镜控制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金橙子成立于2004年,主营激光加工设备运动控制系统的研发与销售,为不同激光加工场景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核心产品为激光加工控制系统。公司在激光加工控制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精密振镜控制、伺服电机控制等技术路线齐全。


从公司经营情况来看,据统计,2021年金橙子实现营业总收入2.03亿元,净利润为0.53亿元。业务方面,公司收入以激光加工控制系统为主,2018年以来收入占比稳定在70%以上。随着下游激光加工应用需求高增,1H22公司激光加工控制系统业务已提升至75.9%,收入规模达0.80亿元。激光系统集成硬件和精密加工设备合计占比呈下滑态势,1H22业务占比下滑至22.8%。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53.jpg

2018-2022年金橙子各业务营收占比情况


六、激光振镜控制系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运动控制系统作为激光切割设备的关键部件,具有高可靠性和实时性。其须保证容错能力,可对参数进行自我修正,使得系统能正常稳定运行。同时,也须满足系统对实时通信的精度要求,具备快速响应操作任务的能力。另外,运动控制行业也向着智能化及柔性化、控制精度及速度不断提升、网络化技术等方向发展,对控制系统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振镜产品由光学扫描头、电子驱动放大器和光学反射镜片组成,主要配套振镜控制系统使用。振镜可分为2D振镜和3D振镜,其中2D振镜主要用于激光二维表面处理及打孔等去除微加工,以及增材制造等场景;3D振镜增加了三维处理功能,主要用于激光三维曲面的表面处理、雕刻、清洗等去除微加工,以及焊接、增材制造等场景。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458.jpg

2D振镜和3D振镜差异对比


下游需求释放带动振镜产品市场规模加速成长。随着激光焊接、激光清洗、激光标刻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释放,我国激光振镜市场规模有望加速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激光振镜市场规模已提升至8.4亿元,同比增长9.9%。


微信图片_20230207174505.jpg

2020-2021年中国激光振镜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3、高端振镜依赖进口,高精密、定制化成未来发展方向。据统计,2014-2022年,我国振镜生产企业数量由10家以内增长至超过20家。其中,头部厂商包括大族激光、世纪桑尼、金海创、智博泰克等企业,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高端市场由美国CTI、德国Scanlab和Raylase等国外企业占据。在高精度标刻、划线、钻孔领域,国产振镜与国外厂商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国产振镜企业将逐步增强高精密、定制化振镜生产能力,提升高端市场占比,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



来源 : 华经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 : 2023-02-07

飞秒激光切割氧化锆陶瓷应用效果

陶瓷素来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高强度、耐磨和天然抗菌等特点,日常中不可或缺的陶瓷碗、勺、花瓶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的众多便利与美学。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氧化锆陶瓷开始进入我们的眼帘,并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和生活中。
微信图片_20230203102044.png



氧化锆陶瓷的应用 


氧化锆 (YSZ)陶瓷基板在陶瓷方面,其优异的耐高温性可以作为感应加热管、耐火材料、发热元件使用。并且它具有敏感的电性能参数,高韧性高抗弯强度和高耐磨性,优异的隔热性能,热膨胀系数等优点接近于钢,主要应用于陶瓷刀,氧传感器、燃料电池用热基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高温发热体等领域。
微信图片_20230203102102.png

与金属相比,氧化锆陶瓷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表面光滑,质地好,不氧化。雷达、苹果和香奈儿等瑞士著名品牌都推出了高端陶瓷手表,智能穿戴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目前,陶瓷插芯和套管也都广泛用于光纤连接器。由高强度、高韧性陶瓷制成的陶瓷套圈不仅能满足高精度要求,而且使用寿命长,插入损耗和返回损耗极低。同时氧化锆陶瓷因其无信号屏蔽、抗跌落、耐磨、抗折叠、外观温暖光滑、手感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等3C电子领域。
微信图片_20230203102109.png



飞秒激光器切割
氧化锆陶瓷实验 


本次奥创光子陶瓷切割测试目的是为了,解决氧化锆陶瓷传统陶瓷加工过程中,加工质量差、加工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与普通激光相比,飞秒激光优势更加明显,几乎无毛刺、无变形,热影响低,碳化程度低,更适合用于这种氧化锆陶瓷切割。
我们的实验将根据客户提供的0.8mm厚度的氧化锆陶瓷锯片材料,使用奥创OR系列飞秒激光器—OR-20-IR进行切割,并观察其实验过程中的特点。
微信图片_20230203102114.png
*OR-20-IR激光器

01
实验条件


1、测试材料
总厚度:0.8mm
2、测试激光器
奥创光子飞秒激光器:OR-20-IR,
3、测试要求
切割边缘整齐,无毛刺,无熔融物、无崩边、崩角等缺陷


02
实验过程

微信图片_20230203102130.png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奥创光子飞秒激光器加工氧化锆陶瓷材料的优势如下:



实验优势:


1、冷加工:飞秒脉冲的能量峰值高,可以实现冷加工模式,更能够满足产品的严格要求。
2、质量好:产品加工过程中飞秒激光能量消耗低、材料损伤小、精度高;非机械接触加工,无应力,样品边缘均匀,陶瓷崩边无熔融、质量更好。
3、效率高:加工过程拥有极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实现对氧化锆陶瓷材料更高效的切割能力,能够快速切割材料结构成型。

奥创光子自2018年创立以来,公司已申请60余项专利,已掌握了高能高功率飞秒脉冲放大技术、啁啾体布拉格光栅色散补偿技术、波长转换等关键核心技术,结合自主设计制造的超快种子源、温度调谐式啁啾光   纤光栅等核心器件已成功推出系列化飞秒激光器产品,并在国内率先实现工业领域批量出货,打破了该领域被国外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
微信图片_20230203102139.png

目前奥创光子不断迎合当前市场对于航天航空,新能源锂电,电子消费等高端精密行业的发展节奏壮大自身。已经可满足市面上高精度、高密度的切割和微孔加工工艺等多种需求。



来源 : 奥创光子 发布时间 : 2023-02-03

全球第一例!沙特宣布用中国激光武器取得战果

我国激光武器在沙特取得世界首个实战战果,2022年3月上旬,沙特公开表示,其国防部从中国采购的“寂静狩猎者”激光拦截设备,取得首个实战战果,成为全球第一款在实战中取得战果的激光武器。该激光武器的主要用途是拦截低空无人机。


据《小央视频》最近的视频报道,沙特之前发布“买家秀”,确认其军队使用中国供应的“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取得了全世界首个战果。而“寂静狩猎者”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款参加实战拿下“一血”的激光武器,让美国也望尘莫及。


资料显示,“寂静狩猎者”的另一个代号是LW-30激光防御武器系统,这种设备的定位就是专门追踪、猎杀低空飞行的无人机设备。在地空防御和野战环境中,“寂静狩猎者”能够发挥十分巨大的作用。除了追踪无人机之外,这套激光打击工具,还可以用于应对光电探测,以及一些制导目标。


(珠海航展现场的“寂静狩猎者”)


去年的珠海航展现场,“寂静狩猎者”曾经出现在展台上。从外观来看,“寂静狩猎者”应该是一套发射车组合激光发射器的装备,由于有车载平台,因此“寂静狩猎者”是可以快速机动的,这赋予了其更强的生存和反应能力。而使用激光应对目标,优点也十分明显。第一是交战过程瞬发完成;第二是不会产生太大的声音,属于静默武器;第三是可以持续进行打击;第四是灵活性和精度都很高;第五是成本低,效果很好。


图片

(沙特油田遇袭时的画面)


从沙特方面公布的消息,一般认为沙特应该是使用中国的激光武器,击落了大约13架无人机。众所周知,沙特阿美的油田之前曾遭胡塞武装的无人机群突袭,而美国提供的大批“爱国者”反导系统当时竟然全程静默,甚至连警报都没有。事后美国方面还强词狡辩,声称武器“不总是有效”。沙特当然不能接受这样敷衍的解释,因此沙特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无人机打击设备。沙特选择“寂静狩猎者”,也算是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一些互联网图片显示,沙特多次击落了无人机,而从烧焦的无人机残骸来看,可以推断“寂静狩猎者”的威力是很可观的。


图片

(击落的无人机)


当然,我们的激光武器除了可以出口,也可以自用。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激光武器技术的成熟,未来其载具可能会不断缩小,甚至可能实现空基平台的配置,比如歼20五代机,未来也可能成为激光武器的搭载平台。另外,我们的无人机技术也相当成熟,未来使用大型无人机搭载激光武器,对危险目标进行“瞬时清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图片


所以说中国武器绝非“中看不中用”,在激光武器发展方面,中国甚至可以说是赶超了美国,独步全球。尤其是在关键材料研发方面,美国并无优势可言。因此这些年美国也在卖力发展激光武器,去年洛马就声称造出“世界最强”的300千瓦级高能激光武器,并已经交给五角大楼。不过中国的激光武器都已经卖到国外并取得战果了,在这一领域,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研发成果。因此,这也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一项技术。


来源 : 感影的世界 发布时间 : 2023-02-02

飞秒激光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

飞秒激光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眼科治疗方式,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眼部疾病。


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飞秒激光角膜治疗(FS laser keratoplasty),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角膜疾病,如近视、远视和散光。飞秒激光手术可以在保持角膜厚度的同时,精确地切割角膜表面以改变眼睛的焦点。这种技术相比传统的激光玻璃体治疗(LASIK)具有更快的恢复时间和更低的并发症风险。

微信图片_20230201142903.jpg

另一种则是白内障的治疗,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睛疾病,主要由于人体年龄增长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晶状体蛛丝状变性。这种疾病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进行白内障手术。传统的白内障手术方法是使用玻璃体切割术,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高功率激光来切割玻璃体,然后使用针头将玻璃体片抽出。这种手术方法需要大量的操作技巧,并且存在并发症的发生。而飞秒激光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白内障手术的方式。飞秒激光手术又称Femto Lasik手术,是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白内障手术方法。这种手术方法可以使用飞秒激光非常精确地切割玻璃体,并且可以达到更高的手术效果。飞秒激光手术比传统手术方法更简单,更安全,更快捷。在手术过程中,飞秒激光可以非常精确地切割玻璃体,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还有一种常见的应用是飞秒激光青光眼治疗。青光眼是一种眼病,它会导致眼压升高,并最终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和失明。飞秒激光青光眼治疗可以通过缩小眼内的血管来降低眼压,从而预防进一步的眼部损伤。这种治疗方式比传统的激光青光眼治疗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更低的并发症风险。

此外,飞秒激光也可以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如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脱离。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通过对眼底疾病部位进行精确的切割和损伤来改善视力。

总之,飞秒激光是一种先进的眼科治疗技术,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眼部疾病,如角膜疾病、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飞秒激光手术具有高精度、快速恢复和低并发症风险的优点,是目前眼科治疗领域的一种重要选择。然而,在进行飞秒激光手术之前,患者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并充分了解所有相关风险和并发症。

华日激光是一家专门从事飞秒激光器研究和开发的公司。他们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将飞秒激光器应用于眼科领域。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用于近视手术和白内障手术的飞秒激光器系统。这种系统可以非常精确地调节激光功率和脉冲宽度,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这种飞秒激光器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
微信图片_20230201142913.jpg
此外,华日激光还在研究将飞秒激光器应用于其他眼科领域,他们相信飞秒激光器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将带来重大突破,改善人们的视力健康。



来源 : 超快老孙 发布时间 : 2023-02-01

资本逐鹿激光雷达“千亿蓝海”

新年伊始,激光雷达领域爆出重磅信息——禾赛科技赴美IPO,这个融资9轮有着众多明星企业加持的头部厂商,将冲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事实上,过去的2022年,各路资本进入激光雷达领域,不断增资加持这个赛道;而2022年,也被认为是激光雷达“规模上车元年”,众多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量产并上市,使得激光雷达市场一度升温。


预计接下来激光雷达市场将会维持高速发展,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链正在形成,随着人工智能、5G 技术、自动驾驶、资本加码等利好因素的影响,激光雷达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未来可期”。


微信图片_20230131170739.png



微信图片_20230131170755.jpg

激光雷达赛道“火起来”!


其实,在激光雷达市场,不只是禾赛科技获资本的加码。


据公开信息显示,激光雷达研发商北科天绘近日获1.8亿元投资;此前,速腾聚创宣布开始一轮融资,2022年速腾聚创完成了三轮融资;2022年11月, 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亮道智能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1轮融资;同年11月, 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服务商一径科技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美元C轮融资……


根据相关机构数据统计,2022年1-10月,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已发生17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已完成24.27亿元。


微信图片_20230131170802.png


而值得一提的是,已确认赴美IPO且有望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的禾赛科技,起前期融资已经经过9轮,累计融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估值达30亿美元。


可以说,激光雷达赛道这一池春水,在过去的2022年激起不少的浪花,而且,看形势,接下来的2023年,必将有更多的资本押注这个赛道,深度参与到其中,期待着结出硕果。



微信图片_20230131170808.jpg

激光雷达“上车元年”


那当然,资本青睐激光雷达,也是有原因的,他们普遍看好激光雷达产业的前景。


根据相关机构介绍,2022年下半年,中国市场迎来一波智能车量产交付“小高潮”。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激光雷达数量还不到8000颗,2022年1-9月,前装搭载激光雷达的数量已达5.7万颗,预计全年达12万颗,增长10倍以上。


速腾聚创(RoboSense)相关人士也证实, RoboSense的订单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倍。


禾赛科技相关负责人称,2022年,也是激光雷达大规模“上车元年”。


据佐思汽研梳理,2021年,前装激光雷达的量产交付车型只有小鹏P5。但到了2022年,前装激光雷达的量产交付车型多达16个。


整车厂对激光雷达的“簇拥”,让2022年成为激光雷达名副其实的“规模上车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市场有超过30款车型已搭载或计划搭载激光雷达。


有机构预测2023年国内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将冲刺40-50万颗规模;预计2025年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将有望达到200万颗/年的规模。


微信图片_20230131170814.png



微信图片_20230131170820.jpg

应用场景丰富的“千亿蓝海”


简单梳理一下激光雷达的发展史及应用场景可以发现,激光雷达的应用非常广泛,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较大且处于快速发展期。由于其精准的测量优势,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无人机、机器人和3D测绘等终端市场中。


激光雷达“上车”是这几年最热的一个场景了,这也说明: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成长最快。


根据Yole测算,在自动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激光雷达整体市场将从2020年1.8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57亿美元,复合年化增速高达23%。


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是激光雷达“上车元年”,自动驾驶加速渗透带动激光雷达放量。


根据调研结果来看,中国激光雷达在全球抢跑,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确定性极高,2022年预计出货量20-30万台,2023年预计出货100万台,从0到1的突破走向1到N的大规模量产上车。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工智能、5G 技术、自动驾驶、资本进入等利好因素的影响,激光雷达市场未来5年,仍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根据沙利文预测,激光雷达市场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 135.4 亿美元。而据中金公司,2025年全球前装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66亿元。


毫无疑问,随着华为、大疆等巨头公司跨界加入,激光雷达市场将从商业化到形成“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微信图片_20230131170826.png



微信图片_20230131170832.jpg

激光雷达“未来可期”


有市场人士认为,国内激光雷达市场目前虽已起量,但没到爆发的时刻。


禾赛科技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行业真正量产大爆发应该是在2025年。我们面向量产车的框架订单一般都是以几年为周期签的。”


尽管激光雷达市场前景看好,但是,一个需要面对的现实是,激光雷达公司基本上都在烧钱,还没有上轨道,或者说,没有找到“赢利点”。


一位激光雷达公司人士表示,如果激光雷达企业无法在一个开发周期内获得订单,那么其就需要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继续下一阶段高研发投入,长此以往,激光雷达企业将无法自持,陷入被吞并或者破产的惨局。


微信图片_20230131170837.jpg


如何盈利,或者说减少亏损?这是所有激光雷达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解决方案也许就是:扩大量产规模、进一步优化技术,还有就是降低成本。


在行业竞争加大的背景下,激光雷达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借用一位行业人士的观点:国内激光雷达产业格局会因新技术冲击不断更新,激光雷达未来可期。



来源 : 激光制造网 作者: 十一郎 发布时间 : 2023-01-31

在红海市场中披荆斩棘 中国激光机械如何异军突起?

近年来,中国激光机械行业发展势头突出,尤其是出口成绩表现亮眼。在一些跨境电商平台上,2022年,中国品牌的激光机械设备全球买家数同比增长51.1%,成为海外消费者喜爱的十大中国商品之一。中国激光机械行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异军突起?


在高端制造领域,不少场景都需要用到激光机械设备,大到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奥运会标志性五环LOGO打造,小到光伏的晶圆制造、锂电池的极耳焊接等。这些领域往往需要更高的效率、更精细的加工,以及更低的容错率。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激光机械设备市场实现了超6倍增长,复合增速21.5%。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在传统制造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实现了逆市上扬。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郭长城介绍说:“激光机械设备最近几年发展迅速,2022年前11个月全口径激光加工设备出口额达15.2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了23.5%。美国是第一大出口去向国。美国、韩国、俄罗斯、印度、巴西这五个国家占了咱们整个出口额的40%多。这里头激光切割设备还是多占大部分。”

郭长城提到的激光切割机是激光机械设备的主要产品之一。与传统的等离子和水切割方式相比,激光切割加工精度高,切口光滑,一次成型,成本更低。位于我国激光技术重要研发堡垒和基地——山东济南的邦德激光就是一家专注于激光切割机制造的企业。这家企业市场部总监李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刚刚拿到公司2022年的海外营收数据,他说,这个成绩让大家振奋不已。李磊表示:“2022年,邦德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是非常亮眼的,它的营收数据我是刚拿到,比2021年增长了60%。”

李磊坦言,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最关键的原因是企业成功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实现了技术突破。李磊说:“之所以在海外取得了这么一些优秀的成绩,就源自于整套设备核心部件、标准化部件都实现了自研自产,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从2017年首先实现了激光头的自研自产,2018年开始实现了自有系统的研发与生产;2022年的1月份实现了核心光源器件激光器的自研自产。全部的自主化品牌化让设备性能发挥到极致。”

不仅仅是这一家企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郭长城介绍说,专注科技研发,打破国外垄断是众多中国激光机械行业企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从依赖进口赚取装配费用,到自主研发品牌出海,中国激光机械行业逐渐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郭长城表示:“原来我们都是望尘莫及的。10年前像德国、日本,还有瑞士、意大利,还有西班牙一些企业,原来他们基本上垄断了整个行业。现在这种格局被彻底打破了。这几年咱们这些关键的零部件,国内的好多企业,咱们自己都给解决了,水平也跟国外的基本上相差不多,有的甚至超过国外的水平。我们用十年的时间把这个市场份额占了很大一块。”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里抢占一大块“蛋糕”?郭长城认为,除了突破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中国大市场提供的基础空间和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郭长城说:“咱们发展起来,还是以中国的大市场为基础的。中国市场给它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成长空间,整个产业基础比较好,涉及到上下游产业链的供给能力也好。机床越来越成熟,设备越来越成熟,性价比越来越高,所以国际竞争力是越来越强。”

郭长城坦言,从整个行业来看,虽然中国的激光机械已经在中低端市场实现了对欧美产品的替代,但行业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要在更高功率和更高精度上下功夫。郭长城说:“现在这个阶段应该是我们中低端做的比较多,下一步可能逐步地应该是往高端方向发展。一个是对咱们现在的技术进行研发的投入和提升,(另外)应该有一个技术发展大的方向和计划。”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众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要采取更主动的“出海”策略,积极赴海外进行线下对接。他们对2023年的市场表现也充满信心。邦德激光市场部总监李磊说:“2023年全球的流通会更加顺畅,相信全球化的路子非常有利于中国企业,我们相信在2023年,很多中国民族企业一定能够为全球用户带去更多创新的产品,让中国制造令世界称道。”



来源 :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 : 2023-01-12

2027年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将达151亿美元

近期,ResearchAndMarkets发布了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价值为68.9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该市场将增至150.7亿美元


工业激光器市场增长的一些主要原因是汽车行业越来越多地转向电动汽车、立法和可追溯性要求不断增加、对材料加工的需求不断增长、航空航天部门对激光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医疗行业对激光技术的采用越来越多,等等。在2022-2027年的预测期内,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预计将以13.93%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


Part.1

从产品类型来看

该报告将工业激光器分为四种:光纤、固态/Disc、准分子/二极管和CO2。2021年,引领工业激光器市场的产品类型是光纤激光器,因为它们体积小、电气效率好、维护成本低和运营成本低。由于它们可以产生不同的波长,因此被广泛用于工业环境中进行切割、标记、焊接、清洁、纹理和钻孔等。在预测期内,年复合增长率最高的则是准分子/二极管类型。

Part.2

按应用来看

该报告将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分为九个板块:金属切割、焊接/钎焊、标记/雕刻、精细金属加工、显示、非金属加工、半导体/PC板、增材制造和其他。2021年,金属切割部分在市场上的份额最高,预计在预测期内将成为增长最快的部分,因为这种激光加工是非接触式的,消除了零件畸变,聚焦光学器件始终到位,因此无需工具设置和存储成本。此外,激光切割边缘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大多数其他切割工艺产生的边缘。通过激光切割的工件不需要后续加工操作。

Part.3

按地区划分

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可分为四个地区:亚太、北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2021年,亚太地区主导了全球市场,这主要由于OEM和汽车行业数量的增加,以及该地区新兴国家制造成本的下降等。在亚太地区,中国占据了主要份额,原因是工业激光器在钢铁切割等金属制造过程中的使用增加。在预测期内,由于大型并购的增加以及超激光技术的持续研发,北美预计将引领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2021年,美国在北美工业激光器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预计在2022-2027年预测期间,美国将成为北美增长最快的地区。
  
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Coherent(II-VI)、Jenoptik AG、Lumentum Holdings、nLIGHT、MKS Instrument(Newport)、NKT A/S(NKT Photonics)、TRUMPF、FANUC、IPG Photonics、Calmar Laser、Amonics、CY Laser SRL和Apollo Instruments。


来源 : ICC 发布时间 : 2023-01-10

返回顶部